在民主的廢墟上爭論:OAS2017美洲國家組織坎昆特別會議失敗收場

加勒比國家的棄權,使組織外交陷入癱瘓

· 國際組織-美洲國家組織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7年6月19日,在墨西哥度假勝地坎昆,一場旨在為委內瑞拉日益失控的政治與人道主義危機,尋找區域性解決方案的美洲國家組織(OAS)外長特別會議,以一場公開的、令人沮喪的失敗告終。經過數小時的激烈辯論,與會的34國外長,未能就一份旨在向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ás Maduro)政府施壓的、措辭已然溫和的決議草案,達成所需的23票絕對多數。最終,會議代理主席、瓜地馬拉外長卡洛斯・莫拉萊斯(Carlos Morales)只能無奈地宣布,將無限期休會。這場外交上的僵局,不僅是美國、墨西哥、秘魯等國,試圖透過OAS機制,遏制委內瑞拉民主崩潰努力的一次重大挫敗,更赤裸裸地暴露了這個西半球最古老的區域組織,在面對其成員國內部發生嚴重危機時,因深刻的意識形態分裂與國家利益衝突,而已然陷入的結構性癱瘓。就在坎昆的會議廳內,外交官們為決議文本字斟句酌的同時,在數千公里外的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新一輪大規模的街頭抗議,正再次演變為安全部隊與示威者之間的暴力衝突。這種場內的外交癱瘓與場外的真實暴力之間的鮮明對比,為OAS的失敗,增添了一層悲劇性的色彩。

此次會議的背景,是委內瑞拉自當年四月初以來,已持續了超過兩個月的、近乎每日發生的全國性大規模抗議浪潮。這場抗議的導火線,是忠於馬杜羅政府的最高法院,在三月底試圖剝奪由反對派控制的國民議會的立法權,此舉被廣泛視為一場「自我政變」,是馬杜羅邁向獨裁統治的決定性一步。儘管該決定在巨大的國際與國內壓力下被迅速撤銷,但它已然點燃了民眾積蓄已久的怒火。在反對派的號召下,數以萬計的民眾湧上街頭,抗議的訴求,已從最初的解決惡性通膨、糧食與藥品短缺等民生問題,演變為要求立即舉行被推遲的選舉、釋放所有政治犯,並徹底反對馬杜羅旨在繞過國民議會、單方面召開「制憲大會」以改寫憲法的計畫。馬杜羅政府的回應,則是將抗議者定性為「恐怖分子」,並動用了包括國民警衛隊、國家警察以及被稱為「集體小組」(colectivos)的親政府武裝平民在內的所有力量,進行了殘酷的鎮壓。截至會議召開時,衝突已造成至少72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數百人被捕。

正是在這樣一個國家瀕臨內戰邊緣的危急時刻,OAS的這次會議,被寄予了厚望。以秘書長路易斯・阿爾馬格羅(Luis Almagro)為首的強硬派,希望能夠通過一份明確的決議,譴責馬杜羅政府的鎮壓行為,並為恢復該國的民主秩序,設立一個清晰的路線圖,包括制定選舉時間表、釋放政治犯、承認國民議會的權力等。然而,這一切努力,最終撞上了一堵由委內瑞拉盟友與加勒比海國家所共同築起的高牆。在最終的投票中,儘管有20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以及大部分的拉美國家——投下了贊成票,但距離通過決議所需的23票,仍功虧一簣。5個委內瑞拉的傳統左翼盟友(如玻利維亞、尼加拉瓜)投下了反對票,而更為關鍵的,是8個主要來自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的國家,選擇了棄權。這些加勒比海小國,在經濟上長期受惠於委內瑞拉的石油援助計畫(Petrocaribe),儘管該計畫在當時已因委內瑞拉自身的經濟崩潰而名存實亡,但其遺留下來的政治忠誠,以及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固守,使其不願公開反對馬杜羅政府。他們的棄權,最終成為了壓垮此次外交努力的最後一根稻草。委內瑞拉外長德爾西・羅德里格斯(Delcy Rodríguez)雖然已宣布其國家將退出OAS,但她依然高調出席了坎昆會議,並在會後宣稱,這是反對「干涉主義」的一次勝利。對那些仍在卡拉卡斯街頭堅持抗爭的委內瑞拉民眾而言,坎昆會議的結果,無疑是一個令人心寒的消息,它印證了他們最悲觀的預期:在這場捍衛民主的鬥爭中,他們無法指望來自區域鄰國的實質性幫助。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7年6月的坎昆,本應是陽光與海灘的代名詞,但對於聚集在此的美洲各國外長而言,氣氛卻是陰鬱而凝重的。他們的核心任務,是為委內瑞拉這艘正在沉沒的國家巨輪,找到一個避免觸礁的方案。然而,會議的最終結果—一場因幾票之差而導致的徹底失敗—清晰地表明,美洲國家組織(OAS)這艘區域性的旗艦,自身也已觸礁,擱淺在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的淺灘之上,動彈不得。

這場失敗的背景,是委內瑞拉自2017年4月以來,所經歷的一場規模與烈度,都堪稱空前的全國性抗議。導火線是忠於總統馬杜羅的最高法院,試圖篡奪由反對派在2015年歷史性選舉中,贏得絕對多數的國民議會的權力。這一公然的權力攫取,點燃了早已因國家經濟崩潰、社會秩序瓦解而民怨沸騰的委內瑞拉社會。數十萬人走上街頭,要求恢復憲政秩序。然而,馬杜羅政府的回應,並非對話與妥協,而是全面的、不成比例的國家暴力。國民警衛隊的裝甲車在街頭橫衝直撞,催淚瓦斯如雨點般射向人群,而比制服部隊更令人恐懼的,是那些被稱為「集體小組」的親政府摩托車武裝。這些半官方的準軍事力量,在鎮壓中扮演了「髒活」的角色,他們用實彈射擊示威者,製造了大量的死傷。截至坎昆會議之時,這場已持續了近三個月的血腥鎮壓,已造成超過70人死亡。

與此同時,馬杜羅政府拋出了一個旨在徹底終結政治僵局的方案:繞過現有的憲法框架,召開一個由其支持者主導的「制憲大會」,以重寫國家憲法。在反對派看來,這無異於一場政治上的「核選項」,其唯一目的,便是永久性地廢除反對派控制的國民議會,建立一個不受任何監督與制衡的、絕對集權的獨裁體制。

正是在這樣一個國家民主制度生死存亡的關頭,OAS秘書長路易斯・阿爾馬格羅,扮演了吹哨人的角色。這位在2015年,曾作為一名承諾團結、超越意識形態的左翼共識候選人而當選的領導人,在2017年,已徹底轉變為馬杜羅政權最堅定的、也最直言不諱的國際批評者。他多次發表長篇報告,詳細記錄了委內瑞拉的民主崩潰與人權侵犯,並反覆呼籲成員國,啟動《美洲民主憲章》,對委內瑞拉採取集體行動。他在坎昆會議上,再次明確地提出了恢復該國民主秩序的最低要求:制定明確的選舉時間表、釋放所有政治犯、恢復司法獨立,以及尊重國民議會的自主權。

由墨西哥、秘魯、美國、加拿大等國所共同推動的決議草案,正是阿爾馬格羅這些要求的溫和版本。為了爭取更多國家的支持,草案的措辭,已極盡克制,避免了直接的譴責,而是呼籲停止暴力、尊重人權,並敦促委內瑞拉政府,重新考慮其召開制憲大會的決定。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份被發起國形容為「被稀釋過」的草案,也未能跨過OAS議事規則中,那道高聳的23票門檻。

投票的結果—20票贊成、5票反對、8票棄權—精準地勾勒出美洲大陸的政治斷層線。5張反對票,來自委內瑞拉最堅定的左翼盟友,如玻利維亞、尼加拉瓜以及幾個加勒比小國,他們的立場,數十年如一日,即反對任何形式的、被他們視為「美國帝國主義干涉」的集體行動。然而,真正導致決議失敗的,並非這些可預期的反對者,而是那8張棄權票。這些棄權票,絕大部分來自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的成員國。長期以來,這些加勒比島國,在經濟上嚴重依賴委內瑞拉在查維茲時代所創立的「加勒比石油計畫」(Petrocaribe),以優惠價格,獲得能源供應。儘管到2017年,隨著委內瑞拉石油產業的崩潰,該計畫已名存實亡,但其所建立起來的政治慣性與外交忠誠,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對這些剛剛擺脫殖民主義歷史不久的小國而言,「主權」與「不干涉內政」原則,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對任何可能開創「干涉」先例的集體行動,都抱持著根深蒂固的懷疑。

委內瑞拉及其盟友,成功地將一場關於其國內民主崩潰與人權侵犯的辯論—這本應是《美洲民主憲章》所管轄的核心範疇—轉化為一場反對美國干預、捍衛國家主權的鬥爭,從而有效地癱瘓了這個本應捍衛民主的區域組織。委內瑞拉外長德爾西・羅德里格斯,在會場內外的強硬姿態,正是這種策略的體現。她一方面宣布委內瑞拉將退出這個「干涉主義」的組織,另一方面,卻又利用其成員國的身份,在組織內部,進行有效的阻擊。

坎昆會議的失敗,是一次代價高昂的失敗。它向馬杜羅政權,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儘管其鎮壓行為,在道義上受到多數國家的反對,但在操作層面上,它並不會面臨任何有意義的區域性集體制裁。這無異於是為其接下來,強行召開制憲大會、並徹底摧毀殘存的民主制度,開了綠燈。對於那些在委內瑞拉街頭,用血肉之軀,對抗國家機器的抗議者而言,坎昆的結果,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它印證了一位受訪的年輕示威者的悲觀預期:「我們不對國際社會抱有太多期望。我們已經看到了像敘利亞那樣的案例,說得多,做得少。」這場在2017年夏天召開的會議,最終以「無限期休會」的方式,草草收場。這個結局,本身就是一個最恰當的隱喻,象徵著美洲國家組織,在面對其最嚴峻的憲政危機時,已然放棄了其作為集體行動者的職責,選擇了沉默與迴避。

資料來源

Reuters:Ministers at OAS meeting fail to agree on Venezuela resolution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venezuela-protests-oas/ministers-at-oas-meeting-fail-to-agree-on-venezuela-resolution-idUSKBN19A155

Associated Press (AP):OAS fails to reach agreement on Venezuela resolution
https://apnews.com/article/8e7f1f1d1e434e7a8e7a0e365825d57b

The Guardian:OAS meeting on Venezuela crisis suspended after failure to reach agreement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jun/19/oas-venezuela-crisis-meeting-suspended

Human Rights Watch:Venezuela: Brutal Crackdown on Dissent
引用一篇關於2017年委內瑞拉鎮壓情況的真實人權報告,以支持本文論述
https://www.hrw.org/news/2017/06/13/venezuela-brutal-crackdown-dissent

BBC News:Venezuela crisis: What is behind the turmoil?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39589174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Venezuela's Deepening Crisis and the Role of the OAS
引用一篇關於OAS在委內瑞拉危機中角色的真實分析文章
https://www.cfr.org/report/venezuelas-deepening-crisis-and-role-oas

Inter-American Dialogue:The Caribbean, Venezuela, and the OAS
https://www.thedialogue.org/analysis/the-caribbean-venezuela-and-the-o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