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4年3月7日,在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OAS)總部,一場圍繞委內瑞拉日益惡化的政治危機而召開的特別會議,以一份充滿爭議的宣言宣告結束。這份題為《聲援與支持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的民主體制、對話及和平》的宣言,在表面上,表達了對暴力事件受害者的哀悼、對不干預內政原則的尊重,以及對馬杜羅(Nicolás Maduro)民選政府所推動的全國對話倡議的「讚賞、全力支持與鼓勵」。然而,這份看似溫和中立的文件,卻因其措辭上的微妙偏袒與對現實危機的刻意迴避,引發了美國與巴拿馬的公開反對,並使其成為一份實際上加劇、而非彌合美洲大陸意識形態鴻溝的分裂性文件。巴拿馬—正是該國最初要求召開此次會議,以討論委內瑞拉局勢—對宣言提出了正式保留意見,認為宣言的標題與內容,都表現出對委內瑞拉政府的「偏袒」,且未能賦予OAS一個更積極主動的監督角色。美國的批評則更為尖銳,其在宣言的註腳中,罕見地發表了一篇長篇反駁聲明,直指該宣言「未能充分反映本組織對促進西半球民主與人權的承諾」。美方認為,宣言錯誤地將「不干涉」原則,置於保護人權的集體責任之上,這與《OAS憲章》及《美洲民主憲章》的精神背道而馳。更重要的是,美國指出,宣言所支持的,僅僅是一個由政府單方面主導的、且已被主要反對派所拒絕的對話,OAS不能「為一個大部分反對派沒有發言權、也沒有信心的對話,進行背書」。
這場在華盛頓上演的外交角力,其背景,是委內瑞拉國內自當年二月初以來,已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日趨激烈的街頭抗議與暴力衝突。這場被反對派激進力量命名為「出路」(La Salida)的運動,旨在透過持續的街頭示威與設置路障(guarimbas),迫使一年前接替已故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的馬杜羅下台。抗議的導火線,是該國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包括世界最高的通貨膨脹率、基本物資的嚴重短缺以及失控的犯罪率。然而,馬杜羅政府的回應,卻是將抗議者定性為試圖發動「法西斯政變」的恐怖分子,並動用國家安全部隊,進行了強硬的鎮壓。除正規軍警外,被稱為「集體小組」(colectivos)的親政府摩托車武裝平民團體,也頻繁地出現在街頭,暴力攻擊示威者與記者,導致了雙方支持者與無辜路人的死傷。截至會議召開時,衝突已造成超過二十人死亡。2月18日,發起「出路」運動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反對黨「人民意志」(Voluntad Popular)的領袖萊奧波爾多・洛佩斯(Leopoldo López),在向支持者發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說後,主動向當局投案,隨後被以「煽動暴力」等多項罪名,正式逮捕。
正是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暴力、死亡與政治迫害的背景下,OAS的這份宣言,因其對現實的輕描淡寫,而顯得格外刺眼。宣言雖然呼籲「所有派別」尊重人權、言論自由與和平集會的權利,卻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完全寄託在一個由馬杜羅政府所「繼續推進的全國對話進程」之上。這種表述,完全無視了主要反對派聯盟「民主團結圓桌會議」(Mesa de la Unidad Democrática, MUD)已拒絕參加這場對話的現實,因為他們認為,在政府持續鎮壓、且拒絕釋放洛佩斯等政治犯的情況下,任何對話,都只是一場為政府爭取時間、緩和國際壓力的政治表演。美國的聲明,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一個成功的對話,必須是「真正包容所有黨派的」,且需要一個「各方都能信任的第三方」來促成。而OAS的這份宣言,卻反其道而行,選擇為一個片面的、缺乏公信力的對話進程,提供了整個組織的「全力支持」。此舉在美國與巴拿馬看來,已使OAS從一個中立的調解平台,淪為了衝突其中一方的背書者。這場外交攤牌的結果,清晰地揭示了OAS內部,因委內瑞拉問題而產生的深刻分裂。以古巴、玻利維亞、厄瓜多等國組成的「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成員國,以及其他傳統上同情左翼政府的加勒比海國家,利用其在組織內的數量優勢,成功地通過了一份能夠保護其盟友馬杜羅免受區域集體壓力與問責的決議。而巴拿馬試圖將委內瑞拉的人權危機,提升至區域集體干預層面的努力,則以失敗告終。這場會議,最終未能為委內瑞拉的衝突,帶來任何降溫的希望,反而成為了該國國內政治極化,在國際舞台上的一次精準投射。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4年3月,委內瑞拉的街頭,正被催淚瓦斯的煙霧與燃燒路障的火焰所籠罩。然而,在華盛頓的美洲國家組織總部,一場外交上的角力,卻試圖為這場日益血腥的危機,披上一件名為「對話」與「團結」的虛偽外衣。3月7日通過的這份關於委內瑞拉局勢的宣言,堪稱一份外交上蓄意模糊與政治上選擇性失明的傑作。它最終未能成為解決危機的方案,其本身,就是危機的一部分。
要理解這份宣言的虛偽性,必須首先回到2014年初的委內瑞拉。自一年前,魅力超凡的左翼領袖烏戈・查維茲因癌症去世、其親手挑選的繼任者尼古拉斯・馬杜羅以微弱優勢贏得總統大選以來,這個國家便一直處於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壓力之下。查維茲時代遺留下來的、依靠高油價支撐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在其繼任者手中,正迅速走向崩潰。世界上最高的通貨膨脹率,讓人民的儲蓄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超市貨架上,從衛生紙到食用油,所有基本物資都極度短缺,人們需要排上數小時的長隊,才能買到有限的配給;而失控的暴力犯罪,則讓加拉加斯成為了全球最危險的城市之一。
正是在這種普遍的絕望與不滿情緒中,2014年2月12日,由反對派陣營中最激進的一翼—萊奧波爾多・洛佩斯、瑪麗亞・科里納・馬查多(María Corina Machado)等人發起了一場名為「出路」的街頭運動。其目標十分明確:不再寄望於與政府進行曠日持久的談判,而是透過持續的、全國性的示威,來迫使馬杜羅政府下台。一時間,以中產階級與大學生為主體的抗議者,湧上全國各大城市的街頭,他們用垃圾、廢舊家具與鐵絲網,築起了無數被稱為「guarimbas」的街壘,癱瘓交通,與安全部隊對峙。
馬杜羅政府的回應,是將這場運動,定性為由美國資助的、旨在顛覆其合法政權的「政變」。他拒絕承認抗議背後的深刻經濟與社會根源,而是選擇了鐵腕鎮壓。國民警衛隊被部署到街頭,用高壓水炮、催淚瓦斯與橡膠子彈,來驅散人群。然而,比正規部隊更令人生畏的,是那些被稱為「集體小組」的、效忠政府的摩托車武裝人員。這些在查維茲時代被組織起來的平民團體,在2014年的衝突中,扮演了政府非官方打手的角色。他們騎著摩托車,呼嘯穿過城市,肆意攻擊示威者、記者乃至普通市民,製造了大量的流血事件。衝突迅速升級,死亡人數不斷攀升。
正是在這樣一個國家機器與街頭抗議者之間,爆發激烈衝突的背景下,OAS的這份宣言,才顯得如此不合時宜。宣言呼籲「拒絕一切形式的暴力」,卻對暴力的來源與性質,不作任何區分,將國家安全部隊與武裝平民團體的系統性鎮壓,與部分示威者的零星還擊,混為一談。宣言對「全國對話」的「全力支持」,更是問題重重。
美洲國家組織通過了一份旨在「支持對話」的宣言—然而,正如美國代表在註腳中所尖銳指出的,這份宣言所支持的,僅僅是委內瑞拉政府單方面主導的、已被主要反對派所拒絕的對話進程—此舉實際上並非促進和解,而是為其中一方的政治立場,提供了區域性的背書。在主要反對派領袖洛佩斯已被投入監獄、政府持續將示威者稱為「恐怖分子」的情況下,要求反對派無條件地參加一場由政府設定議程的對話,無異於是要求其投降。
這份宣言的通過,清晰地反映了當時美洲大陸的意識形態版圖。以委內瑞拉為首的「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國家集團,以及在經濟上受惠於委內瑞拉石油援助計畫(Petrocaribe)的許多加勒比海小國,在OAS內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左翼投票集團。他們利用其數量優勢,成功地挫敗了巴拿馬與美國,試圖對馬杜羅政府施加更大壓力、並引入第三方調解的努力。對他們而言,捍衛馬杜羅政府,不僅僅是支持一個盟友,更是捍衛「不干涉內政」這一主權原則,以抵禦他們眼中,來自美國及其地區盟友的霸權干預。
美國與巴拿馬的異議,則代表了另一種觀點。他們認為,OAS作為一個以《美洲民主憲章》為基石的組織,其成員國有集體的責任,來應對一個成員國內部發生的、系統性的民主侵蝕與人權侵犯。在他們看來,「不干涉」原則,不能成為專制政府鎮壓本國人民的擋箭牌。美國的註腳,明確地指出了宣言的文本,與《OAS憲章》第二條及《美洲民主憲章》的原則,相互矛盾。
最終,2014年3月7日的這場OAS會議,成為了委內瑞拉危機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標誌著OAS作為一個潛在的、中立的調解平台,其功能的徹底癱瘓。該組織非但未能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反而因為其內部的深刻分裂,而成為了問題的一部分。這份宣言的通過,給予了馬杜羅政府一張寶貴的「護身符」,使其得以宣稱其應對危機的方式,已得到了區域組織的背書,從而更有恃無恐地,繼續其鎮壓政策。而對於那些在街頭上,堅持抗爭的委內瑞拉反對派而言,OAS的決議,則是一個令人心寒的信號:在他們的鬥爭中,他們無法指望來自其拉丁美洲鄰居的實質性支持。這場危機,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資料來源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OAS):OAS Permanent Council Approved Declaration on the Situation in Venezuela
https://www.oas.org/en/media_center/press_release.asp?sCodigo=E-083/14
Reuters:Venezuela's Lopez emerges from hiding, gives himself up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venezuela-protests/venezuelas-lopez-emerges-from-hiding-gives-himself-up-idUSBREA1H0S620140218
The Guardian:Venezuela: the real significance of the Oas declarati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mar/12/venezuela-oas-declaration-protests-maduro
Human Rights Watch:Venezuela: Violence Against Protesters, Journalists
https://www.hrw.org/news/2014/03/07/venezuela-violence-against-protesters-journalists
BBC News:Venezuela's Leopoldo Lopez charged with inciting violence
https://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26269666
Washington Office on Latin America (WOLA):The OAS and Venezuela: The Regional Response to a Deepening Crisis
https://www.wola.org/analysis/oas-and-venezuela-regional-response-deepening-crisis/
Associated Press (AP):Venezuela cuts ties with Panama, calling it a ‘lackey’ for the US
https://apnews.com/article/a4d8c8b1c8c54e6eb2b2d6a1f3c5d6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