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到中國:蘋果Mac Pro產線漂移與全球供應鏈的政治現實

國家意志碰撞企業邏輯,誰能定義工業的國界

· 權力結構-美國,權力結構-中國,巨頭戰爭,科技與AI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9年6月28日,據《華爾街日報》披露,蘋果公司決定將其最新款Mac Pro桌上型電腦的組裝產線,從美國德州轉移至中國。,為其曾經標誌性的「美國組裝」實驗畫上了一個句點。這一決策發生在中美貿易戰日益升溫的敏感時刻,無疑是對「美國製造」回流倡議的一次回應,然而答案卻與政治呼籲背道而馳。回溯至2013年,蘋果曾投資一億美元,在德州奧斯汀設立工廠組裝當時的Mac Pro,此舉一度被視為高科技製造業回歸的象徵。然而,該計畫最終因本土零組件供應鏈的匱乏—甚至連關鍵的螺絲都難以足量供應—而步履維艱,凸顯了美國在過去數十年中,精密製造生態系統的空洞化。蘋果執行長庫克曾直言,美國的工具與模具製造工程師數量,甚至無法坐滿一個會議室,但在中國卻足以填滿數座城市。此番產線的再度遷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現實:全球供應鏈的韌性與效率,並非單純由關稅或政治口號所能撼動,其背後是數十年積累的技術工人、基礎設施與產業聚落的複雜網絡。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眾多熠熠生輝的蘋果產品中,若要挑選出一個「異類」,許多人的目光或許會略過那些每年更新、銷量以億計的iPhone,而落在2013年那款圓柱形、因其獨特外觀而被暱稱為「垃圾桶」的Mac Pro上。它之所以與眾不同,並非因為設計,而是在其機身上蝕刻的一行小字:「Assembled in the USA」(在美國組裝)。這行字,在蘋果龐大的「中國製造」版圖中,宛如一座孤島,承載著一個未竟的理想與一次艱難的嘗試。

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正身處一場與中國的激烈貿易戰中,他不止一次公開向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喊話:「在美國製造你們的產品,建造那些連綿數英里、宏偉而美麗的工廠。」他所期望的,不僅僅是「在美國組裝」,而是徹底的「美國製造」。然而,就在這股政治強風之下,蘋果,這家供應鏈與貿易戰風險敞口最大的科技巨頭之一,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決定。2019年6月底,媒體披露,蘋果最新發表的Mac Pro,其組裝工作將不會在德州奧斯汀的工廠延續,而是轉移到中國的代工廠進行。

這個商業決策,無疑是向華盛頓的政治意志投下了一張否決票。它以一種冷靜而堅決的方式,揭示了全球化時代企業生存邏輯與國家主義政治議程之間的深刻矛盾。要理解蘋果此舉背後的行為邏輯,我們必須回溯到那場始於德州的實驗,以及它最終為何歸於沉寂。

2012年,在外界對其亞洲代工廠勞工條件的質疑聲中,蘋果高調宣布將投資一億美元,把新款Mac Pro的部分組裝線帶回美國。這不僅是一次公關行動,也被視為對歐巴馬政府「製造業回流」呼籲的積極響應。當時,歐巴馬總統據報曾親自詢問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要如何才能讓iPhone在美國製造,賈伯斯的回應簡潔而坦率:「那些工作回不來了。」然而,庫克領導下的蘋果,選擇了Mac Pro這款銷量相對較小、風險較低的產品線進行一次試驗。他們希望藉此測試在美國本土進行精密製造的可行性,若能成功,便可能為其他產品線的迴歸探索道路。

然而,理想很快被現實所侵蝕。奧斯汀工廠在投產後便問題不斷,其中最核心的癥結,在於本地化的零組件採購。當工廠需要一款特製的螺絲時,卻發現本土供應商無法滿足其龐大且即時的需求,最終,他們不得不從那條他們試圖擺脫的、位於中國的供應鏈進口這些微小的零件。這個「螺絲困境」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深層結構問題。過去數十年,隨著製造業大規模外移,不僅僅是工廠本身,整個圍繞著工廠的配套生態系統—從模具製造、材料供應到物流網絡—都已嚴重萎縮。

提姆・庫克在一次訪談中的言論,為此提供了最生動的註解。他問道:「現在你在美國還認識多少工具與模具製造師?我今晚可以在美國召開一個會議,邀請所有工具與模具製造師出席,我們可能連這個房間都坐不滿。但在中國,你需要好幾個城市才能容納他們。」這段話的重點,並非勞動成本的差異,而是「人力資本」的巨大落差。中國在過去三十年裡,不僅僅是「世界工廠」,更演變成了一個擁有龐大、熟練且靈活的技術工人群體,以及高度整合、反應迅速的產業聚落的「世界製造中心」。這是一種蘋果花費了近二十年時間,深度參與並共同塑造的系統性優勢。

因此,當蘋果決定將2019年新款Mac Pro的生產轉回中國時,這並非一個艱難的決定,而是回歸其最熟悉、最高效的「劇本」。他們在中國完善了大規模精密製造的藝術,將任何產品的生產轉移到那裡,對他們而言都是最符合經濟理性的選擇。德州的實驗最終證明,製造業的回流,遠非建立一座工廠那麼簡單,它需要的是整個工業生態系統的重建,而這是一個需要數十年時間與天量投資的浩大工程,非一家企業之力所能及。

在貿易戰的關稅大棒之下,蘋果的處境確實艱難。川普政府威脅要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據估算,這可能導致一台iPhone XS的成本增加約40美元。面對這樣的壓力,蘋果實際上只有三條路可走。

第一,留在中國,並在某個時刻開始支付關稅,最終將成本轉嫁給全球消費者。考慮到遷移供應鏈的巨大費用與複雜性,這在短期內反而是最簡單的選項,這也反向證明了中國供應鏈的黏著性有多麼強大。

第二,轉移製造基地,但目的地並非美國。事實上,蘋果早已在悄悄進行這項工作。為了規避關稅與分散地緣政治風險,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們已開始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印度、越南等國家。這些國家正積極招商引資,希望能複製中國的成功路徑,承接從中國溢出的產業鏈。這是一場基於風險管理的全球佈局,而非響應特定國家政治號召的愛國行動。

第三,與美國政府達成某種協議。這是一場高階的政治博弈,而庫克展現了他作為一名企業領袖的卓越手腕。據川普本人透露,庫克曾向他提出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論點: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其總部位於韓國,產品銷往美國無需繳納川普政府施加的關稅。如果蘋果被迫支付關稅,將使其在與三星的競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這個論點巧妙地將問題從「是否愛國」轉化為「是否公平競爭」,觸及了川普作為商人的敏感神經。庫克希望透過爭取關稅豁免,為蘋果在美國保留部分高附加價值活動(如新款Mac Pro的製造)創造條件。

最終,這場關於Mac Pro產線的遷徙,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商業選擇,它更是一堂關於全球化、產業政策與地緣政治的公開課。它告訴我們,一度被轉移出去的製造業工作及其支撐體系,並不會因為政治家的幾句口號就輕易回歸。蘋果公司聲稱,他們去年仍與9000家美國供應商合作,花費了600億美元,支持了45萬個美國就業機會。他們甚至在奧斯汀,那個Mac Pro不再被組裝的城市,興建一個全新的園區。這或許是蘋果試圖給出的答案:美國的優勢在於「設計」與「創新」——那些位於價值鏈頂端的活動,而「組裝」則屬於那個最高效、最靈活的全球網絡。在可預見的未來,那行「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的字樣,背後所代表的,仍將是一個遍布全球,而非僅限於一國的複雜協作體系。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ple to Assemble New Mac Pro in China
https://www.wsj.com/articles/apple-to-assemble-new-mac-pro-in-china-11561734482

Reuters: Apple shifts some production to India, Vietnam to avoid tariffs: Nikkei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pple-china-tariffs/apple-asks-suppliers-to-study-moving-15-30-of-production-from-china-nikkei-idUSKCN1TK05I

The New York Times: Apple’s Mac Pro Is a Made-in-America Flop
https://www.nytimes.com/2019/01/28/technology/apple-mac-pro-made-in-america.html

Bloomberg: Trump Says He’s ‘Thinking About’ Tariff Relief for Apple’s Cook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7-19/trump-says-he-s-thinking-about-tariff-relief-for-apple-s-cook

The Verge: Why Apple’s ‘Assembled in USA’ Mac Pro failed
https://www.theverge.com/2019/6/28/19154235/apple-mac-pro-assembled-in-usa-china-production-trade-war

CNET: Trump says Tim Cook made a 'good case' that tariffs hurt Apple but not Samsung
https://www.cnet.com/tech/tech-industry/trump-says-tim-cook-made-a-good-case-that-tariffs-hurt-apple-but-not-samsung/

Fortune: Tim Cook: The U.S. Lacks the Skills to Make iPhones
https://fortune.com/2017/12/13/apple-ceo-tim-cook-manufacturing-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