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的反擊:伊朗在美伊對峙下的非對稱網路戰略與全球影響

網路成為弱國挑戰強權的新形態戰場

· 權力結構-美國,科技與AI,權力結構-中亞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9年6月20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於荷莫茲海峽上空擊落一架美國海軍的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美伊緊張關係瀕臨沸點。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傳統的軍事報復,轉而授權發動了一場針對性的網路攻擊,成功癱瘓了IRGC用以策劃襲擊波斯灣油輪的關鍵數據庫。此一事件,不僅是國家級網路攻擊從幕後走向前台的標誌性時刻,更清晰地揭示了伊朗傾國家之力發展的「非對稱網路戰」思想已成為其對抗美國的核心國策。伊朗網路戰能力的緣起、戰略邏輯及其演進,從「震網」(Stuxnet)病毒的啟示,到其後發展出的騷擾性(DDoS)、破壞性(Shamoon)及欺騙性(Endless Mayfly)等多層次攻擊手段,系統性地呈現德黑蘭如何將網路空間視為「偉大的均衡器」,用以突破軍事與經濟的雙重圍堵,並對高度數位化的美國乃至全球構成深遠且難以防禦的挑戰。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荷莫茲海峽,這條連結波斯灣與印度洋的狹窄水道,自古以來便是全球能源的命脈與地緣政治的燃點。在這裡,傳統的軍事力量—戰艦、飛機與飛彈—定義著權力的邊界。2019年6月20日的清晨,當一枚伊朗的地對空飛彈劃破長空,將一架價值上億美元的美國無人偵察機化為碎片時,世界彷彿聽到了傳統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倒數計時。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偏離了所有傳統軍事劇本的預設軌道。預期中的轟炸機編隊並未起飛,取而代之的,是一場在數位領域中展開的、無聲卻精準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來自美國網路司令部的指令,透過光纖電纜跨越重洋,癱瘓了伊朗革命衛隊的指揮與控制系統。這場「以碼還碼」的交鋒,遠比一次傳統的空襲更具時代意義。它宣告著,在21世紀的大國博弈中,戰爭的形態已然改變。而對於伊朗這個在傳統軍事與經濟實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的國家而言,這片由數據與程式碼構成的新戰場,正是其賴以與超級強權周旋的命脈所在。

「震網」的覺醒:一場數位珍珠港事件

要理解伊朗今日的網路戰略,必須將時鐘撥回到2010年。那一年,一種被命名為「震網」(Stuxnet)的電腦蠕蟲病毒,悄然滲透進伊朗位於納坦茲(Natanz)的鈾濃縮設施。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駭客攻擊,而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被證實的、以破壞敵國關鍵基礎設施為目標的國家級網路武器。

「震網」病毒的複雜與精巧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能夠篡改離心機的轉速,使其在物理上自我摧毀,同時向監控系統回傳一切正常的假數據。這場被廣泛歸因於美國與以色列聯手發動的攻擊,成功使伊朗的核計畫遭受重挫,約一千台離心機損毀,數萬台電腦被感染。對於德黑蘭而言,「震網」事件不啻為一場「數位珍珠港事件」。它以一種極具羞辱性且無法抵禦的方式,向伊朗領導層證明:在網路空間的攻防戰中,他們幾乎是不設防的。這次慘痛的教訓,直接催生了伊朗將發展網路作戰能力提升至國家最高戰略層級的決心,他們意識到,若無法掌握這把數位利劍,國家主權與核心利益將隨時任人宰割。

非對稱的信條:網路作為「偉大的均衡器」

在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棋盤上,伊朗的處境極為艱困。其常規軍事實力,無法與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和全球基地網絡相抗衡;其經濟,則長期受到西方主導的嚴厲制裁而步履維艱。在這種軍事與經濟實力極不對稱的格局下,網路空間為伊朗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突破口。

這便是「非對稱作戰」(Asymmetrical Warfare)的精髓:實力較弱的一方,利用對手意想不到的方式、攻擊其最脆弱的環節,以求達成「四兩撥千斤」的戰略效果。相較於建造航空母艦或研發第五代戰機的巨額投入,組建一支高水平的駭客部隊,其成本效益顯然要高得多。對於伊朗而言,網路攻擊是「偉大的均衡器」(The Great Equalizer)。它提供了一種低成本、高影響力、可否認性強的報復手段,使其能夠在避免引發全面熱戰的前提下,向美國及其盟友傳遞一個清晰的訊息:「我們有能力讓你們感到痛苦。」

代碼軍火庫的演進:從騷擾、破壞到欺騙

在「震網」之後的十年間,伊朗的網路作戰能力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其攻擊策略也呈現出清晰的三階段演進:

第一階段是「騷擾性攻擊」。在數年前,伊朗對美國的金融機構發動了大規模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這種攻擊透過向目標網站發送海量垃圾流量,造成網路壅塞,使正常用戶無法訪問自己的銀行帳戶。雖然這種攻擊的技術複雜度相對較低,且造成的主要是暫時性的服務中斷,但它成功地向華爾街展示了伊朗具備干擾美國經濟活動的能力。

第二階段是「破壞性攻擊」。2016年,一種名為「Shamoon 2」的惡意軟體,被用於攻擊數個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組織,其中包括美國陶氏化學與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的合資企業。與DDoS不同,「Shamoon」的目的不是癱瘓,而是徹底「抹除」受害電腦上的所有數據,甚至使其硬體永久損壞、無法重啟。這標誌著伊朗的網路攻擊,已從製造麻煩升級到了造成實質性、不可逆轉的破壞,其意圖與能力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階段,也是最為棘手的,是「欺騙性攻擊」。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的研究,伊朗發起了一項名為「無盡蜉蝣」(Endless Mayfly)的資訊戰行動。該行動透過創建與主流媒體(如彭博社)或知名智庫(如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極為相似的假冒網站,並虛構出不存在的專家學者身份,來發布和傳播有利於伊朗官方立場的假新聞與宣傳。這種攻擊的目標,不再是電腦系統,而是民主社會的認知與信任基礎。它幾乎無法被傳統的防火牆或防毒軟體所抵禦,對開放社會構成了最為陰險的挑戰。

美國的「弱點」

諷刺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科技與經濟的領頭羊,其高度的複雜性與數位化依賴,恰恰構成了其在網路戰中最致命的「弱點」。金融與高科技產業,作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正是受網路攻擊最為頻繁的領域。一次成功的攻擊,哪怕只是讓銀行服務中斷幾分鐘,其連鎖反應都足以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

面對這種無孔不入的威脅,最有效的防禦手段,有時竟是最基礎、最枯燥的措施。例如,確保所有個人與企業的作業系統(無論是iPhone還是Windows)都保持在最新版本,及時修補漏洞。這種被稱為「網路衛生」(Cyber Hygiene)的日常習慣,其重要性遠勝於任何昂貴的資安設備。而在某些關鍵領域,例如選舉系統,保留「類比備份」(Analog Backup)—即可供人工計數的紙質選票—則被視為確保民主制度公信力的最後一道防線。

一場沒有終點的戰爭

2019年6月在荷莫茲海峽上空的攻防,清晰地勾勒出21世紀衝突的輪廓。這是一場沒有明確戰線、沒有傳統勝負、也沒有和平條約的持久戰。伊朗的網路戰略,是其在地緣政治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理性選擇。它向世界證明,即便在國力懸殊的情況下,一個意志堅定的國家,依然能找到對手最強大體系中最脆弱的縫隙,並予以痛擊。

對於美國及其盟友而言,這場挑戰不僅來自於技術層面,更來自於哲學層面。一個開放、自由、高度依賴數位基礎設施的社會,如何在不犧牲其核心價值的前提下,有效抵禦來自封閉政權的、旨在破壞與欺騙的網路攻擊?這是一場關於韌性、警惕與戰略耐心的長期較量。在這場永無休止的數位博弈中,沒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資料來源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tatement on the Downing of a U.S. Navy RQ-4
https://www.defense.gov/News/Releases/Release/Article/1882353/statement-on-the-downing-of-a-us-navy-rq-4/

Reuters: Trump says he aborted retaliatory strike to spare Iranian live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iran-trump/trump-says-he-aborted-retaliatory-strike-to-spare-iranian-lives-idUSKCN1TM12S

The New York Times: U.S. Carried Out Cyberattacks on Iran
https://www.nytimes.com/2019/06/22/us/politics/us-iran-cyber-attacks.html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ran's Growing Cyber Capabilities
https://www.cfr.org/middle-east-and-north-africa/iran/irans-growing-cyber-capabilities

CSI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ignificant Cyber Incidents - Iran
https://www.csis.org/programs/strategic-technologies-program/significant-cyber-incidents?actors=Ira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Iran Became a Top Cyber Power
https://www.wsj.com/articles/how-iran-became-a-top-cyber-power-11579622401

Citizen Lab: Endless Mayfly: An Iranian Information Operation
https://citizenlab.ca/2019/05/endless-mayfly-an-iranian-information-op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