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矽谷銀行倒閉事件中的關鍵角色與政策反思

數位時代的擠兌,挑戰羅斯福新政的百年遺產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短短48小時內倒閉,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這起事件不僅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倒閉案,更是一場典型的「數位擠兌」,考驗著在大蕭條時期為重建民眾信心而設立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面對矽谷銀行大量超出25萬美元保險上限的未受保存款,美國政府為避免系統性風險蔓延,罕見地啟動了緊急授權,宣布為所有儲戶提供全額擔保。此舉雖暫時穩定了市場信心,卻也引發了關於「道德風險」與金融監管改革的深刻辯論。本文旨在剖析FDIC的運作機制、其在本次危機中的應對策略,並從歷史與政策角度,深入探討這場危機如何揭示了傳統金融安全網在數位時代下的脆弱性與未來挑戰。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信任,是金融體系得以運行的基石,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比金庫中的黃金更為珍貴的社會契約。然而,當信任的基石開始動搖,恐慌便如野火般蔓延,足以在轉瞬之間吞噬最龐大的金融帝國。歷史的長廊中,總迴盪著相似的警世鐘聲。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的街頭,人們焦慮地排著長隊,試圖從搖搖欲墜的銀行中領回自己的畢生積蓄。那是實體的擠兌,看得見的絕望。近一個世紀後,場景轉換至數位世界,同樣的恐慌透過光纖電纜高速傳播,扳機從腳步變成了指尖的點擊,其崩潰的速度與規模,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次,風暴的中心是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一家在科技業舉足輕重的金融機構。它的倒閉,不僅僅是一家銀行的終結,更是對美國乃至全球金融穩定體系的一次極限壓力測試。而在這場風暴中,一個近乎被人們遺忘的政府機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再次被推上了浪尖,扮演起那個承諾「你的錢是安全的」的最終守護者角色。

大蕭條的遺產:FDIC的誕生與承諾

要理解FDIC今日的行動,我們必須將目光拉回到近百年前的歷史塵埃之中。當時的美國,正深陷於經濟大蕭ه條的泥淖。銀行倒閉如瘟疫般蔓延,數千家金融機構關門,無數家庭的財富隨之蒸發。恐慌的根源在於一個簡單卻致命的循環:人們因為害怕銀行倒閉而前去提款,而大規模的提款潮(即「擠兌」)恰恰導致了銀行的倒閉。時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深知,若要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首要之務便是重建民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他在一次著名的「爐邊談話」中向全國人民解釋:「當您將錢存入銀行時,銀行不會將錢放入保險庫。它會以多種信貸形式將您的錢投資出去。」這番話點出了銀行運作的核心本質——銀行手頭的現金,永遠不足以應付所有儲戶在同一時間提領所有存款。因此,信任至關重要。

為此,羅斯福政府於1933年簽署了《銀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FDIC應運而生。它的核心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強制性的存款保險。所有成員銀行都必須向FDIC的「存款保險基金」(Deposit Insurance Fund, DIF)繳納保費。當某家銀行倒閉時,FDIC便動用這筆基金,對儲戶的存款進行賠付。這項制度向每一位儲戶發出了一個清晰而有力的信號:即使你的銀行倒閉,你的錢依然安全,因為背後有聯邦政府的信用擔保。羅斯福總統曾莊嚴宣告:「你們的政府無意讓過去幾年的歷史重演。」FDIC的成立,成功地終結了那場毀滅性的銀行倒閉潮,成為穩定美國金融體系近一個世紀的關鍵支柱。

標準作業程序與25萬美元的界線

在正常情況下,當一家銀行瀕臨倒閉時,FDIC會與其他監管機構一同介入。其標準處理程序是,在關閉該銀行的同時,迅速為其找到一家健康的、通常規模更大的銀行作為收購方。理想的劇本是,收購方會承接所有資產與負債,讓原銀行的服務無縫接軌,儲戶甚至感受不到任何變化。FDIC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受保儲戶—目前,這個保險上限是每位儲戶在每家銀行的存款為25萬美元。

多年來,絕大多數倒閉的銀行都是小型機構,其受保存款都能得到全額保障。即使是美國史上最大的銀行倒閉案—2008年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的倒閉,其出售價格也足以覆蓋所有受保存款,甚至大部分未受保的存款,並未對存款保險基金造成重大衝擊。然而,2023年矽谷銀行的崩潰,卻完全顛覆了這套行之有年的劇本。

矽谷銀行的獨特性:一場完美的數位風暴

矽谷銀行的客戶群體極其特殊。它並非服務普通大眾的社區銀行,而是與科技創投生態系緊密綑綁的專業銀行。其絕大多數儲戶是科技新創公司和創投基金,這些企業帳戶中的存款金額,往往遠遠超過25萬美元的保險上限。據統計,SVB倒閉時,其帳戶中高達九成的存款是未受保的。

更致命的是,它的擠兌速度是史無前例的。過去的擠兌需要時間發酵,人們需要親自前往分行排隊。但在2023年,恐慌的傳播媒介是社群媒體與即時通訊軟體。當幾位有影響力的創投家在社群上發出警示,這個消息便如同病毒般在緊密連結的科技圈內爆炸性傳播開來。儲戶們不再需要排隊,只需在手機或電腦上點擊幾下,就能發出數百萬、數千萬美元的轉帳指令。這場擠兌,在短短數小時內就抽走了數百億美元的流動性,其速度之快,讓FDIC根本來不及尋找買家,就不得不迅速接管並關閉銀行。

打破常規的抉擇:系統性風險與道德風險的權衡

當矽谷銀行倒閉的消息確認後,美國政府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如果嚴格按照FDIC的規定,只賠付25萬美元以下的存款,那麼數以千計的新創公司將立刻面臨資金斷鏈,無法支付員工薪水、無法償還供應商款項,一場席捲美國科技業乃至整體經濟的災難性連鎖反應似乎已近在眼前。更重要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將籠罩在所有中小型銀行的上空:如果矽谷銀行的未受保存款血本無歸,那麼其他銀行的未受保存款還安全嗎?

這種恐慌的蔓延,正是金融領域最可怕的「傳染病」(Contagion)。一旦所有人都開始懷疑自己所在銀行的安全性,並將未受保的資金轉移到被認為「大到不能倒」的巨型銀行,那麼一場波及整個銀行體系的擠兌風暴將不可避免。我們又將重返1933年的噩夢。

在這樣的情勢下,美國財政部、聯準會與FDIC共同發表了一份震撼市場的聯合聲明,宣布將援引「系統性風險例外」(Systemic Risk Exception)條款,為矽谷銀行以及隨後倒閉的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的所有儲戶—無論其存款是否超過25萬美元—提供全額擔保。美國總統拜登亦公開向民眾保證:「所有在這些銀行有存款的客戶都可以放心,他們將得到保護。」

這個決定,無疑是為了斬斷恐慌的傳染鏈。然而,它也打開了「道德風險」(Moral Hazard)的潘朵拉魔盒。如果儲戶知道無論存款多少,政府最終都會出手相救,他們還有什麼動機去審慎評估銀行的經營風險?銀行管理層是否會因此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進行更高風險的投資?這項旨在救市的非常規舉措,是否會為下一次、甚至更嚴重的金融危機埋下伏筆?

百年之後的凝視

為這些龐大的未受保存款提供擔保的資金,將來自銀行最終的清算所得以及FDIC的存款保險基金。這也意味著,為了補充基金,所有成員銀行未來可能需要繳納更高的保費,而這份成本,最終或許會以更高的銀行手續費等形式,轉嫁給所有消費者。

筆者不禁思考,如果羅斯福總統看到近一百年後的這一幕,他會作何感想?一方面,他或許會感到欣慰,因為他親手創立的FDIC,其核心精神—防止恐慌蔓延—最終成功地阻止了一場可能席捲全國的金融災難。 contagion(傳染)的火苗被及時撲滅,廣泛的擠兌並未發生。但另一方面,他或許也會憂心忡忡,他可能未曾預料到,一家銀行的風險管理失當,竟需要動用如此巨大的公共信譽來承擔後果。

矽谷銀行的倒閉事件,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傳統金融安全網在數位時代所面臨的深刻挑戰。它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存款保險的上限是否仍然合時宜、監管機構如何應對光速傳播的數位擠兌,以及如何在防範系統性風險與抑制道德風險之間,尋找那個艱難而精準的平衡點。那份始於1933年的承諾,在今日依然沉重,而守護它的道路,顯然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

資料來源

Reuters: U.S. regulators close SVB, protect deposits in largest failure since 2008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us-regulators-close-svb-protect-deposits-largest-failure-since-2008-2023-03-10/

The New York Times: Why Did Silicon Valley Bank Collapse?
https://www.nytimes.com/2023/03/10/business/silicon-valley-bank-collapse.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at Was Silicon Valley Bank? What Happened and Why It Matters
https://www.wsj.com/articles/what-is-silicon-valley-bank-what-happened-and-why-it-matters-25539a95

Associated Press: All Silicon Valley Bank deposits are safe, US government says
https://apnews.com/article/silicon-valley-bank-failure-deposits-safe-0466037a3424a1806331a938c8f58b68

FDIC: FDIC Acts to Protect All Depositors of the former Silicon Valley Bank, Santa Clara, California
https://www.fdic.gov/news/press-releases/2023/pr23019.html

The Economist: What the collapse of Silicon Valley Bank means for the world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23/03/12/what-the-collapse-of-silicon-valley-bank-means-for-the-world

BBC News: What is the FDIC and how does it protect your money?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492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