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6月,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攀升至21.3%的歷史新高,然而僅僅在兩個月後,北京當局便以「勞動力調查統計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為由,驟然宣布自8月份起暫停公布該項數據。這一舉措,無疑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波瀾與揣測。當官方數據的發布陷入沉寂,其背後反映的真實社會景象卻未能因此靜音。今年,創紀錄的1160萬名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他們非但沒有迎來學有所成的喜悅,反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求職困境。社交媒體上,「躺平」的畢業照與「全職兒女」的自嘲式分享,成為了這個世代無聲的註腳。這些現象不僅僅是年輕人對激烈競爭的消極抵抗,更深層地揭示了中國經濟在疫情後復甦乏力、產業結構轉型遲滯,以及教育體系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的結構性困境。當局試圖引導年輕人進入藍領崗位,卻忽視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浪潮下,整個世代的價值期望與職涯認知的根本轉變。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一張張靜默的照片,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無聲地流傳著。照片中,年輕的畢業生們身著學位袍,卻並非站立歡慶,而是以各種姿態「躺平」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石階上、草坪旁、大門前。他們的表情並非喜悅,而是一種揉合了疲憊、失落與茫然的複雜情緒。這並非一場行為藝術,而是2023年夏天,中國創紀錄的1160萬名大學畢業生為自己的未來所下的沉重註腳。寒窗苦讀十數載,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廣闊世界,而是一個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的嚴峻現實。
這種情緒的蔓延,源自於一連串冰冷而令人不安的官方數據。今年六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16至24歲青年人口的失業率飆升至21.3%,這個數字不僅創下自2018年有此項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更意味著每五位尋求工作的年輕人中,就有一位處於失業狀態。然而,正當外界屏息以待七月份的數據,觀察此一趨勢是否會因畢業季的全面到來而繼續惡化時,北京卻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八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突然宣布,自該月起,將暫停發布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並稱將對勞動力調查的統計方式進行「健全優化」。
從政策制定的角度來看,數據的透明度是評估問題、制定對策與檢驗成效的基石。北京此舉,無論其動機是為了避免恐慌情緒的擴散,或是為調整統計方法爭取時間,都在客觀上製造了一個資訊的真空地帶。這種突如其來的數據靜默,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真實狀況更深層次的擔憂,也讓外界質疑,這是否是一種逃避問題的治理模式。當權者行為背後的邏輯,或許是希望在無法立即改善現實的情況下,先通過管理數據來管理社會的預期與穩定。然而,對於那些身處困境中的年輕人而言,看不見的數字,並不會讓他們的掙扎消失。
事實上,這場青年就業危機並非一日之寒。過去數年,中國經濟經歷了劇烈的動盪。長達三年的「清零」防疫政策,以頻繁的封城與嚴格的流動管制,嚴重擾亂了產業鏈的正常運作,尤其對吸納大量年輕勞動力的服務業、民營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經濟的放緩直接導致了招聘需求的萎縮。與此同時,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幾乎是二十年前的十二倍。這種教育擴張與經濟吸納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構成了當前危機的宏觀背景。
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則來自於政策的轉向。近年來,中國政府出於對資本無序擴張的擔憂和對意識形態的強化,對過去幾年蓬勃發展的科技、教培與房地產行業進行了強力的監管整頓。這些行業曾是吸納頂尖大學畢業生的主要產業,然而,在監管風暴之下,大規模的裁員潮席捲了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而整個教培行業更是近乎覆滅。根據一份線上招聘平台的調查,即便在行業遭遇重創之後,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渴望進入科技業工作。這顯示出一個殘酷的現實:畢業生的技能與期望,仍停留在那個被政策改變前的「黃金時代」,而新的就業增長點卻遲遲未能出現。
在求職無門的挫敗感下,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應運而生—「全職兒女」。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如何透過分擔家務、陪伴父母,來換取家中的經濟支持,並將其戲稱為一份「工作」。這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上的依賴,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妥協與暫時的喘息。他們選擇暫時「待在家裡」,依靠父母的財務支持,這與社會上廣泛討論的「躺平」現象如出一轍。「躺平」的核心要義,在於抵制社會要求年輕人必須努力學習、拚命工作的巨大壓力,是一種對過度競爭文化的消極抵抗。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地方政府並非無所作為。官方下令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同時大力宣傳,鼓勵大學畢業生們「放下身段」,投身於製造業、農村等藍領或基層工作。然而,對於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接受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而言,這樣的引導顯得格格不入。他們對工作的收入、穩定性以及從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有著遠高於上一代的期望。強制性的政策引導,與年輕世代內心深處的自我價值實現產生了嚴重的衝突。
這場青年就業危機的漣漪效應,正逐漸擴散至中國社會的更深層面。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其年輕世代的活力與希望。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長期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將對社會的穩定構成潛在的威脅,這也是北京當局最為關切的核心問題。更長遠來看,穩定的工作是年輕人選擇結婚、生育的經濟基礎。當他們自身的未來都充滿不確定性時,自然會推遲甚至放棄組建家庭的計劃,這無疑將使中國本已嚴峻的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雪上加霜。
一個無法充分利用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本的經濟體,其創新能力與長期增長潛力也將受到嚴重侵蝕。外界甚至開始擔憂,這是否會催生中國的「失落一代」。這不僅僅是一代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被打亂,更可能是一種集體性的社會信心的流失—即努力讀書不再保證一個光明的未來。
對於北京而言,這已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關乎其發展模式與治理合法性的嚴肅挑戰。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努力擺脫疫情陰影、試圖提振增長並吸引外資回流的當下,青年失業問題已成為其長串挑戰清單中,最為棘手和迫切的一項。當官方的數據歸於沉寂,社會的真實溫度卻依然灼人。這場危機,最終需要的不是統計方法的優化,而是能夠真正觸及結構性病根的深刻改革與政策反思。
資料來源
The New York Times: China, Facing an Economic Crisis, Is Suddenly Hiding Its Problem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8/16/business/china-economy-unemployment.html
Reuters: China stops releasing youth unemployment data after record high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stop-releasing-youth-unemployment-data-2023-08-15/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hina Halts Release of Youth-Unemployment Data
https://www.wsj.com/world/china/china-halts-release-of-youth-unemployment-data-c4193b2a
The Guardian: China to suspend publishing youth unemployment data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ug/15/china-to-suspend-publishing-youth-unemployment-data
BBC News: China stops releasing youth unemployment data after record high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6506149
Associated Press: China is hiding a grim economic problem by suspending its report on youth unemployment
https://apnews.com/article/china-economy-youth-unemployment-data-suspension-961a86a6042a9b407481f3b140662d51
Bloomberg: China Suspends Youth Jobless Data After Record High Set in Jun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8-15/china-suspends-youth-jobless-data-after-record-high-set-in-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