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擺的轉向:選前民調揭示的美國民心變動與記憶政治的重量

關於過往執政評價與未來變革期望的最終對決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10月23日,《華爾街日報》發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美國總統大選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數據顯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率,已反超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兩個百分點,完全逆轉了先前賀錦麗領先的態勢。這項轉變不僅僅是數字上的波動,它反映出一股強勁的政治動能,正將主動權推向川普陣營。民調的深層數據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高達52%的選民對川普過去的執政表現給予正面評價,創下其卸任以來的新高。這股「懷舊式肯定」的情緒,直接強化了他在經濟、移民與犯罪等關鍵議題上的領先優勢。許多選民直言,他們感覺在川普執政時期,個人經濟狀況更好,國家也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與此相對,賀錦麗的支持度與好感度則呈現下滑趨勢。選民似乎仍難以清晰地掌握她所代表的核心價值,而川普陣營則成功地將她與拜登政府較不受歡迎的政策(特別是邊境問題)進行綑綁。儘管賀錦麗在墮胎權議題上擁有明顯優勢,且在「心智能力足以勝任總統」的評估上略微領先,但絕大多數選民卻將「變革推動者」的角色,投射給了這位前任總統。這場選戰的最終結局,將取決於這股記憶中的順風,能否敵得過對未來風險的擔憂。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秋意漸濃的美國,空氣中瀰漫的不僅是季節更迭的涼意,更有一種政治氣候轉向的騷動。當選戰的日曆被一頁頁撕去,進入倒數計時的關鍵時刻,數字,成為了感知民心流向最敏銳的探針。一份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權威民調,如同一束強光,穿透了競選言論的迷霧,照亮了隱藏在選民心中那片複雜的地帶。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候選人之間微小的支持率差距,更是一場關於集體記憶、個人感受與未來期望的深刻拉扯。

筆者長期穿梭於不同國家的權力場域,深知民意如潮水,其漲退消長,往往由一些最基本、最貼近生活的感受所驅動。這一次,美國選民似乎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回溯性評估,他們秤量的,不僅是候選人描繪的未來藍圖,更是他們記憶中那個「曾經的四年」,其重量究竟如何。

記憶的濾鏡:川普執政評價的意外走高

此次民調最引人注目的發現,莫過於選民對川普總統任內表現的評價達到了52%的認可度,這是他卸任以來的最高點。這個數字的重要性,在於它超越了黨派的界線,形成了一種足以改變選戰基本盤的氛圍。當下的生活壓力,往往會為過往的歲月罩上一層柔和的濾鏡。許多選民向調查者表示,他們感覺在川普時期,「自己的狀況更好」,經濟也「走在更正確的方向上」。

這種感受,雖然未必與宏觀經濟數據完全吻合,卻是一種極其強大的政治力量。它將一場關於未來的選擇,部分轉化為一場對過去的公投。在移民、經濟與犯罪這三個選民最為關切的議題上,川普本已佔有優勢,而這份「懷舊式肯定」的情緒,進一步擴大了他的領先幅度。他成功地將自己定位為那位能夠以強硬手段恢復秩序、重振經濟的領導者,而選民記憶中的低通膨與相對穩定的邊境,則成為了他最有力的佐證。

這種現象,反映出當一部分選民對現狀感到不安與失望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一位過往曾帶來確定性(無論這種確定性是好是壞)的領袖。川普的政策或許充滿爭議,但其目標與手段的清晰性,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反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吸引力。

定義的困境:賀錦麗的雙重包袱

與川普聲勢上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賀錦麗不斷下滑的支持率與好感度。作為現任副總統,她面臨著一個棘手的雙重困境:她既要繼承拜登政府的執政記錄,又必須在短時間內塑造出一個獨立且鮮明的個人品牌。然而,民調顯示,多數選民至今仍「不完全理解她所代表的立場」。

川普陣營精準地利用了這一點。他們不斷將賀錦麗與拜登政府在通膨、阿富汗撤軍以及邊境管理等議題上的爭議點進行綑綁。特別是在移民問題上,川普反覆強調賀錦麗曾是「邊境沙皇」(Border Czar),將邊境的混亂狀況直接歸咎於她。這種策略,有效地將拜登政府的執政包袱,轉移成了賀錦麗個人的政治負資產。

賀錦麗的團隊試圖將她定位為一位經驗豐富、能夠穩定國家的領導者,但「現任者」的身份,讓她難以像挑戰者那樣,輕易地提出與現行政策截然不同的變革性主張。她在辯論與演說中,雖然展現了穩健與專業,卻似乎始終未能點燃選民的熱情,也未能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來回應那個最根本的問題:「賀錦麗的美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議題與形象的戰場:墮胎權 vs. 變革者

儘管整體態勢不利,賀錦麗依然在一個關鍵領域掌握著絕對主動權——墮胎權。自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以來,這個議題已成為民主黨最有效的動員工具。民調清楚地顯示,在這個議題上,選民對賀錦麗的信任度遠高於川普。賀錦麗的策略,便是將這場選舉定義為一場捍衛女性身體自主權與基本自由的決戰,以此激發核心支持者的投票熱情,並爭取對川普極端立場感到不安的溫和派與獨立選民。

此外,在「心智能力足以勝任總統」這個維度上,賀錦麗也略佔上風。她的團隊試圖將川普描繪為一個情緒不穩定、不適宜再次掌握核按鈕的領導人,以此作為對比,凸顯賀錦麗的沉穩與理性。

然而,此次民調最令人意外,也可能最具決定性的發現是,當被問及「誰是更能帶來改變的候選人」時,絕大多數選民選擇了川普。對於一位前總統而言,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標籤。它意味著,在選民眼中,真正的「建制派」反而是繼承現行體制的賀錦麗,而曾經的執政者川普,卻依然被視為那個能夠打破華盛頓僵局的局外人。這反映出美國社會中一股對於現狀的強烈不滿,以及對於激烈變革的深切渴望。

這場選舉的最後幾週,將是這兩種力量的最終碰撞。賀錦麗必須說服選民,她所代表的穩定與漸進式改革,是比特朗普式的顛覆更為安全的選擇;同時,她需要將墮胎權議題的能量,最大化地轉化為投票率。而川普,則將繼續強化他作為經濟繁榮與強力秩序化身的形象,讓選民相信,重返過去,才是通往更好未來的唯一路徑。這場極度膠著的選戰,勝負的關鍵,將繫於那少數尚未決定的選民,在推開投票間門簾的那一刻,選擇回望記憶,還是凝視前方。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rump Opens Lead Over Harris in Final Stretch of Campaign, WSJ Poll Finds
https://www.wsj.com/politics/elections/trump-opens-lead-over-harris-in-final-stretch-of-campaign-wsj-poll-finds-a88a44b1

Reuters: Trump edges ahead of Harris in new poll as election near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trump-edges-ahead-harris-new-poll-election-nears-2024-10-23/

The Associated Press: A new poll shows Trump with a narrow lead over Harris. Here’s what to know.
https://apnews.com/article/election-2024-trump-harris-poll-5d3c8c6f2a3e0b7f8c9d1a2b3c4d5e6f

The New York Times: Trump Gains in Polls as Voters Give Him High Marks for His Presidency
https://www.nytimes.com/2024/10/23/us/politics/trump-harris-wsj-poll.html

FiveThirtyEight: Where The Race Between Harris And Trump Stands
https://fivethirtyeight.com/features/where-the-race-between-harris-and-trump-stands/

The Hill: Trump notches 2-point lead on Harris in new WSJ poll
https://thehill.com/homenews/campaign/4967396-trump-notches-2-point-lead-on-harris-in-new-wsj-poll/

Pew Research Center: Key Issues in the 2024 Election
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24/08/15/key-issues-in-the-2024-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