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控制權的殊死戰:關鍵選區與政策議程

立法僵局或議程推進,選舉結果將決定國家走向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10月17日,距離美國總統暨國會大選僅剩數週,一場決定未來國家政策走向的激烈競爭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當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競選活動中,就稅收、移民、就業及生育權等議題提出各自的政策承諾時,一個根本性的政治現實是:絕大多數的競選支票,其能否兌現,完全取決於能否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因此,這場關於參議院與眾議院控制權的選戰,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白宮爭奪戰。當前的國會處於分裂狀態—共和黨掌控眾議院,民主黨以微弱優勢掌握參議院。這種權力格局直接導致了近年來美國政壇頻繁上演立法僵局與政府關門的危機,也使得任何重大法案的推動都舉步維艱。

2024年的選舉,將決定下一任總統在2025年上任時,面對的是一個能夠順利推行其議程的國會,還是一個處處掣肘的立法障礙。兩黨在國會兩院的議席差距都極為微小,任何一場選情緊繃的競賽,都可能改變整體的權力平衡。在參議院,共和黨僅需淨增加兩個席位即可成為多數黨。考慮到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退休後,其席位幾乎確定將由共和黨人接替,共和黨實際上只需再從民主黨手中贏得一個席位,便能掌控參議院。蒙大拿州成為決定參議院歸屬的關鍵戰場之一。現任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恩·泰斯特(Jon Tester)在一個川普於2020年大勝16個百分點的深紅州尋求連任,面臨著獲得川普背書的前海豹部隊成員蒂姆·希伊(Tim Sheehy)的強力挑戰。泰斯特的選戰策略是將自己塑造成一位能與川普合作的中間派,而共和黨則試圖利用該州選民日益增長的政黨忠誠度,將泰斯特與全國性的民主黨議程捆綁。

與此同時,在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都將改選,民主黨需要淨增加四個席位,才能奪回多數黨地位。民主黨的策略核心,是集中資源攻擊那些在2020年拜登獲勝、但在2022年期中選舉時卻選出共和黨籍眾議員的選區,這些選區主要分布在紐約州與加州等地的郊區。墮胎權議題成為民主黨在這些中間選區動員選民的關鍵武器。自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以來,生育自由的議題持續發酵,對溫和派選民的投票意向產生了顯著影響。從財力上看,民主黨的眾議院競選機構在八月底時,其持有的現金也比共和黨對應機構多出約1600萬美元。這場國會選戰的結果,將直接決定2025年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命運,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將於年底到期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俗稱川普減稅)的未來,以及共和黨若實現完全執政後,是否會推動全國性的墮胎禁令。因此,選民手中的每一票,不僅是在選擇總統,更是在為未來兩年的國家立法方向做出抉擇。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美國遼闊的政治版圖上,總統候選人的聲音總是最為響亮。從一個州的競選集會到另一個州的市民大會,減免加班稅、提供公民身份途徑、恢復生育自由⋯⋯各式各樣的承諾,如秋葉般灑向渴望變革的選民。然而,在這些喧囂的口號之下,一個更為安靜、卻也更具決定性的戰場,正在美國的每一個國會選區悄然展開。華盛頓特區的權力運作有其自身的法則,總統的意志,若無國會的同意,終究只是一紙藍圖。2024年的美國大選,其真正的核心,不僅在於誰能入主白宮,更在於哪個政黨能夠掌控國會山莊的議事槌。

分裂的現狀:立法機制的失能

過去兩年,美國一直在一個分裂政府的框架下運行:共和黨以微弱多數控制眾議院,民主黨則同樣以極小的優勢掌握參議院。這種勢均力敵的權力結構,並未帶來跨黨派合作的榮景,反而將政治的對立與僵持推向了極致。從聯邦政府預算的瀕臨關門,到重大法案的寸步難行,立法機制幾乎陷入失能狀態。對於美國民眾而言,這意味著國家的長遠規劃被短期的政治鬥爭所綁架;對於全球的觀察者而言,這則是一個超級大國在內部分歧中消耗自身治理能力的危險信號。

因此,2025年新一屆國會的組成,將從根本上決定美國未來兩年的政治軌跡。一個由單一政黨同時控制白宮與國會兩院的「完全執政」政府,將有能力迅速推動其核心議程;反之,一個持續分裂的政府,則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政治僵局與不確定性。而當下,通往這兩種未來的道路,其間的差距僅在毫釐之間。

參議院戰場:深紅州的生存之戰

共和黨若想重奪參議院的控制權,其算術題異常簡單:淨增兩個席位。隨著立場保守的民主黨籍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喬·曼欽宣布退休,該席位幾乎已是共和黨的囊中之物。這使得共和黨的目標,簡化為只需再贏得一個由民主黨控制的席位。目光因此聚焦在了幾個選情膠著的州,其中,蒙大拿州最能體現民主黨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

蒙大拿,一片廣袤、傳統且日益深紅的土地。現任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恩·泰斯特,一位形象樸實的第三代農民,正是在這樣一片川普於2020年大勝16個百分點的政治土壤上,尋求他的第四個任期。他的對手,是前海豹部隊成員、獲得川普強力背書的共和黨人蒂姆·希伊。這場對決,是一場典型的「在地認同」與「全國黨派」的拉鋸戰。泰斯特的競選廣告中,充滿了駕駛拖拉機、修理圍欄的畫面,他極力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獨立思考、代表蒙大拿價值觀、甚至能與川普合作的「蒙大拿式民主黨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為其投入了數千萬美元的競選經費,試圖守住這片紅色海洋中的藍色孤島。

然而,美國選民的投票行為正變得日益「部落化」。越來越多的選民傾向於投下「直線票」(straight-ticket),即在同一張選票上支持同一政黨的所有候選人。共和黨的策略正是利用這一趨勢,將泰斯特與拜登政府以及全國民主黨的議程緊密捆綁,告訴選民:「如果你支持川普當總統,你就需要一個共和黨的參議院來幫助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泰斯特的個人魅力與中間派立場,正面臨著政黨歸屬原罪的嚴峻考驗。

與蒙大拿的守勢不同,民主黨在德州則試圖發動一場攻勢。現任共和黨籍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這位全國知名的保守派戰將,正遭遇民主黨籍眾議員科林·奧爾雷德(Colin Allred)的有力挑戰。民主黨的希望,寄託於德州人口結構的快速變遷,特別是郊區選民的政治傾向轉變。奧爾雷德的競選策略,是典型的中間路線:一方面在邊境安全議題上展現強硬姿態,甚至公開表示曾「對抗拜登」,另一方面則堅定支持墮胎權,試圖以此吸引溫和派共和黨人與獨立選民。

然而,德州畢竟仍是一個傳統的紅州。克魯茲在2018年的期中選舉中,曾面對民主黨明星候選人貝托·歐洛克(Beto O'Rourke)的強力挑戰,最終僅以微弱優勢險勝。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是民主黨在全國範圍內表現優異的「藍色浪潮」年,當時反對川普的動能極強。2024年是總統大選年,投票動能與選民結構都將有所不同。克魯茲能否成功動員其保守派基本盤,同時穩住郊區的搖擺選民,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眾議院戰局:決戰郊區

在眾議院,民主黨的目標是淨增四個席位以奪回控制權。他們的戰略地圖非常清晰:主攻那些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支持拜登,但在2022年期中選舉中卻選出了共和黨籍眾議員的選區。這些「分裂選區」大多位於紐約、加州等藍州的郊區地帶,其選民結構相對溫和,對極端政治立場較為反感。

在這些決戰之地,墮胎權議題成為了最具動員能力的政治槓桿。自2022年最高法院推翻保障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以來,生育自由議題在多次選舉中被證明能有效激發民主黨與中間選民的投票熱情。民主黨候選人正竭力將他們的共和黨對手,描繪成威脅女性身體自主權的極端分子。在這些選民可能對經濟或邊境問題有所不滿,但同時又珍視個人自由的地區,這種策略被證明相當有效。此外,民主黨在競選募款上也稍佔優勢,這為他們在廣告投放與地面組織戰中,提供了更多的彈藥。

2025年的政策議程:選舉結果的實質影響

這場國會控制權之爭的結果,將直接體現在2025年的立法議程上。兩項重大議題的命運,完全懸於此次選舉。

其一,是《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未來。該法案中,針對個人的大規模減稅條款將於2025年底到期。屆時,新一屆國會必須做出抉擇。一個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極有可能尋求將所有減稅措施永久化,他們認為這有助於刺激經濟增長。而一個由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則可能選擇讓針對高收入人群與企業的減稅條款失效,同時保留或擴大對中產階級的稅收優惠。一個分裂的國會,則幾乎可以肯定會引發一場圍繞稅收政策的、曠日持久的激烈政治鬥爭。

其二,是全國性的墮胎權立法。如果共和黨能夠實現同時掌控白宮、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完全執政」,他們黨內的保守派勢力,必將推動一項全國性的墮胎禁令,其嚴格程度可能從懷孕15週到更早不等。反之,如果民主黨取得完全執政,他們也將試圖通過立法,將墮胎權確立為全國性的聯邦法律,以對抗各州層級的限制。這兩項議題,都直接關係到美國民眾的錢包與基本權利,而其最終走向,將由幾場在蒙大拿、德州、賓州、亞利桑那以及紐約和加州郊區的選戰結果所決定。

當選民在2024年11月走進投票站時,他們手中的選票,其份量遠超於僅僅是選擇一位總統。他們同時也在決定,未來兩年的美國,將會是一個能夠迅速應對挑戰、推行明確議程的國家,還是一個在內部分歧中持續空轉的國度。總統的承諾固然重要,但國會的構成,才是將這些承諾轉化為現實的唯一途徑。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y Control of Congress Is a Toss-Up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why-control-of-congress-is-a-toss-up-ahead-of-the-2024-ele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Who Will Control the Senate? Every Key Race, Updated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4/us/elections/senate-forecast.html

Reuters: US Senate 2024: The race is on for control of a narrowly divided chamber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us-senate-2024-race-is-control-narrowly-divided-chamber-2024-09-05/

Associated Press (AP): Control of the House is a toss-up in 2024. Here are the seats most likely to flip
https://apnews.com/article/house-control-2024-election-flip-districts-5f11822830f3ab7110e54d728557900b

Brookings Institution: What’s at stake in the 2024 congressional elections?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whats-at-stake-in-the-2024-congressional-elections/

The Cook Political Report: 2024 House Race Ratings
https://www.cookpolitical.com/ratings/house-race-ratings

Tax Foundation: 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
https://taxfoundation.org/tax-basics/tax-cuts-and-jobs-act-tc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