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國度最終選擇:選前民調揭示美國選民政策偏好與候選人特質

動員而非說服的選舉,勝負取決於極化的政治認同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10月28日,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的倒數階段,各大權威機構發布的最終封關民調,共同描繪出了一幅極度緊繃與高度分歧的政治地圖。在將決定選舉結果的七個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率呈現驚人的拉鋸,雙方在不同州各有微弱領先,但所有差距均在統計的誤差範圍之內,預示著一場勝負難料的選舉。這些民調同時也呈現了一個核心的矛盾現象:儘管選民在他們最關心的兩大議題—經濟與移民問題上,明顯更信任川普的處理能力,但這項巨大的政策優勢,卻未能轉化為其在整體支持度上的絕對領先。

這個「政策與人選」的分裂,構成了本次大選的中心難題。數據顯示,川普在經濟、邊境安全與移民等議題上,享有高達兩位數的信任度優勢。然而,賀錦麗卻在醫療保健、墮胎權等議題上獲得選民的青睞。更重要的是,當問題轉向候選人的個人特質時,選民的情感呈現出複雜的交錯。川普在「具備領導職位所需經驗」方面佔有優勢,但同時有更高比例的選民認為他「過於極端」,這項負面觀感成為其支持率無法突破的隱形天花板。相對地,賀錦麗在「關心像你一樣的人」這類共情指標上略微領先,給人一種更貼近主流、更穩健的印象。

民調數據也證實了美國政治的極端兩極化。在七個搖擺州中,高達93%的共和黨選民堅定支持川普,同樣有93%的民主黨選民支持賀錦麗。選民們早已退回到各自的黨派壁壘之後,幾乎不存在猶疑和倒戈的空間。這意味著2024年的大選,其本質並非一場說服中間選民的傳統選戰,而是一場比拚雙方陣營動員能力的意志對決。在經歷了拜登總統退選、川普遭遇暗殺企圖等一系列充滿混沌與暴力的政治事件後,選民的政治認同非但沒有鬆動,反而更加固化。

與年初拜登仍在參選時的民調相比,賀錦麗的接棒無疑為民主黨注入了新的能量。她在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等「陽光帶」州份的民調表現有所提升,使民主黨的勝選路徑(Electoral College paths to victory)看起來比以往更為多元和穩固。然而,即便如此,整個選戰的基調依然是高度對峙。最終的選舉結果,將取決於那一小部分尚未完全歸隊的獨立選民,他們將在對川普政策的期盼與對其個人風格的疑懼之間,做出最終的、可能決定國家未來走向的權衡。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一個深度分裂的國度裡,一場全國性的選舉,其意義早已不再是凝聚共識的儀式,而更像是一次精確測量裂痕深度的地質探勘。2024年秋末的美國,空氣中瀰漫著的,正是這種由期待、焦慮與疲憊交織而成的緊張氣息。當最後的民調數字被攤開在陽光下,它們所呈現的,並非清晰的民意走向,而是一面映照出美國社會內在矛盾的鏡子。鏡中,選民們彷彿在進行一場艱難的自我對話:我們究竟是該選擇一位在我們最關心的議題上看似更強有力的領導者,即便他的行事風格可能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還是該擁抱一位更能代表穩定與常態,但在應對國家最嚴峻挑戰上卻未能完全贏得信任的候選人?這場選舉的最終結局,便懸於這道問題的天平兩端,而砝碼,就是那七個州裡,數以萬計仍在猶豫的選民。

搖擺州的數據迷宮:一場勝負在毫釐之間的對峙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命運,早已被公認為將由七個關鍵州—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威斯康辛這三個傳統的「藍色圍牆」州,以及亞利桑那、喬治亞、內華達、北卡羅來納這四個快速變遷的「陽光帶」州所決定。選前的最後民調,清晰地勾勒出這片政治戰場的焦灼狀態。

在傳統的工業核心地帶,「藍色圍牆」三州,賀錦麗憑藉著民主黨在工會、郊區女性及少數族裔中的傳統優勢,維持著微弱的領先。然而,川普在這些州內的鄉村地區,以及部分對經濟現狀不滿的藍領階層中,依然擁有著盤石般穩固的支持。雙方的差距極小,任何一方動員能力的微小差異,都足以翻轉整個州的結果。

而在南部與西部的「陽光帶」,戰況則更為複雜。亞利桑那州與喬治亞州,這兩個在2020年被民主黨驚險拿下的州,再次成為拉鋸的核心。賀錦麗的上陣,似乎比拜登更能激發這兩個州年輕、多元化人口的投票熱情,特別是在墮胎權議題成為催化劑的背景下。然而,川普在邊境安全與移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也同樣強烈地吸引著對邊境狀況感到憂慮的選民。內華達州,一個擁有多數工會成員和大量拉丁裔人口的州,其投票意向則呈現出更大的不確定性。北卡羅來納州,則略微傾向於共和黨,但民主黨在該州快速發展的都會區中,依然保有一線生機。

總體來看,這七個州的民調數字,共同指向一個結論:沒有任何一方擁有穩操勝券的把握。選舉的結果,將取決於投票日當天的天氣、各地方黨部的動員效率,以及最後一刻偶發事件的影響。這是一場真正的、在統計學意義上勝負難分的選舉。

選民心中的天平:議題優勢與人格疑慮的內在衝突

本次大選最引人深思的現象,莫過於選民在政策偏好與候選人評估之間的脫節。當民調機構詢問選民「哪個議題對你最重要」時,「經濟」與「移民/邊境安全」始終高居榜首。而在這兩個關鍵議題上,川普的支持度遙遙領先於賀錦麗。選民們,無論其黨派歸屬,普遍相信川普的經驗與政策,更能有效地應對通貨膨脹,並控制南部邊境的混亂局面。從傳統的政治分析角度看,掌握了選民最關心議題的候選人,理應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然而,這種優勢並未出現。其背後的原因,在於選民的投票決定,並非一道簡單的政策計算題。當議題的權重被另一項更為根本的因素—對候選人個人特質與風格的評估所平衡時,川普的領先便被大幅侵蝕。

民調中反覆出現的一個數據點是,有超過半數的搖擺州選民認為川普「過於極端」。這個標籤的內涵是多層次的。對一部分選民而言,它指向川普在墮胎權等社會議題上的保守立場,這在 Roe v. Wade 案被推翻後,成為了一個極具動員力的議題。對另一部分選民來說,「極端」更多地是指向他的個人風格:不可預測的言論、對政治對手的攻擊性語言,以及對民主制度與規範的潛在挑戰。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一種「川普風險」,讓許多即便認同其政策的溫和派與獨立選民,也對再次將國家的權力交予他手中,感到深切的不安。

與此相對,賀錦麗雖然在「強勢領導力」的指標上落後於川普,但她在「共情能力」與「穩健度」上,卻擁有相對優勢。選民更傾向於認為她「關心普通人」,並且行事風格更符合傳統政治的規範。在一個經歷了數年政治動盪與社會撕裂的國家,這種對「常態」的渴望,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強大的吸引力。因此,這場選舉在深層次上,演變成了一場「議題川普」與「人格賀錦麗」之間的較量。

壁壘分明的國度:一場關於動員的總力戰

如果說議題與人格的拉鋸,解釋了為何選情如此膠著,那麼美國社會的高度兩極化,則定義了這場選戰的根本性質。民調中那驚人且對稱的93%黨派忠誠度,意味著能夠被「說服」的選民,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絕大多數選民的選擇,早已在投票日的數月甚至數年前就已決定,他們的投票行為,與其說是一次理性的政策比較,不如說是一次部落歸屬感的確認。

在這樣一個政治環境中,競選活動的重心,已從過去的爭取中間選民,轉變為不惜一切代價動員己方陣營的基本盤。數十億美元的競選廣告,其內容大多是負面的,目的不在於闡述自己的美好願景,而在於將對手描繪成一個對國家生存構成威脅的危險人物。雙方陣營都在試圖激發選民最強烈的情感—恐懼與憤怒因為在一個比爛的選舉中,讓選民因為討厭對手而去投票,遠比讓他們因為熱愛自己而投票,來得更為有效。

2024年一系列混亂的政治事件,包括拜登的戲劇性退選、針對川普的暗殺企圖,以及法庭內外的法律攻防,都未能打破這種僵局。相反,每一次衝擊,都像是在加固各自陣營的壁壘,讓支持者們更加堅信自己正處於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之中。這種「圍城心態」,使得任何形式的政治對話與妥協都變得極為困難,也讓選舉的結果,無論誰勝誰負,都難以被失敗的一方所坦然接受。

在兩種未來之間的艱難抉擇

當2024年美國大選的最後一頁即將翻過,民調數據留給世人的,是一個充滿矛盾與不確定性的國家剪影。這個國家的人民,似乎同時渴望著變革與穩定,欣賞著強勢的領導風格,卻又恐懼其可能帶來的混亂。他們在對經濟與邊境狀況的憂慮,和對民主規範與社會穩定的擔憂之間,來回擺盪。

最終,決定這場選舉的,將是那一小撮站在鴻溝邊緣的選民。他們的選擇,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左右之分,而更像是一次複雜的風險評估。是選擇川普所代表的、高風險高回報的顛覆性變革,還是選擇賀錦麗所承諾的、在延續現狀基礎上的漸進式調整?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美國本身,似乎也對此舉棋不定。這份選前的最後民調,不僅僅是對一場選舉的預測,更是對一個正處於自我認同掙扎中的超級大國,所進行的一次深度X光掃描。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arris and Trump Are Nearly Tied in Swing States, WSJ Poll Finds
https://www.wsj.com/politics/elections/harris-trump-poll-swing-states-biden-2024-election-160c2d3c

The New York Times/Siena College: Final Polls Show a Deadlocked Race in Battleground States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4/10/28/upshot/siena-poll-battleground-states.html

FiveThirtyEight: 2024 Election Forecast - Final Look
https://projects.fivethirtyeight.com/2024-election-forecast/

Pew Research Center: Key Voter Attitudes in the Final Weeks of the 2024 Campaign
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24/10/28/key-voter-attitudes-2024/

Quinnipiac University Poll: Final Swing State Polls Show Race Down to the Wire
https://poll.qu.edu/poll-release?releaseid=3905

Reuters/Ipsos: Final 2024 Poll: A Nation Divided on Issues and Candidate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final-2024-poll-a-nation-divided-2024-10-28/

Fox News Poll: Battleground voters split in final days of campaign
https://www.foxnews.com/official-polls/fox-news-poll-battleground-voters-split-final-days-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