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任期臨界點:一場記者會未能平息的政治風暴與民主黨焦慮

在辯論失利之後,忠誠與勝選考量正在黨內激烈碰撞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6月28日,在經歷了一場被廣泛視為災難性的總統辯論後,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試圖透過一場緊急召開的白宮記者會,來穩定其岌岌可危的連任競選活動。然而,這場精心安排、旨在展現其韌性與能力的政治溝通,最終卻成為一幅複雜且矛盾的寫照,未能有效撲滅已在民主黨內部迅速蔓延的政治火焰。在記者會上,拜登總統展現了他執政經驗的雙重面向:在論及複雜的國際事務,特別是中東局勢時,他顯露出對政策細節的深度掌握與戰略清晰度,這是他長期擔任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及副總統所累積的深厚資產。但在其他時刻,他再次出現了口誤和表達上的遲滯,例如將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誤稱為「川普副總統」,這些失誤精準地複現了前一晚辯論台上令其支持者感到不安的場景,並持續強化了選民對其年齡及健康狀況的疑慮。拜登在會上承認自己已不再是過去那個辯才無礙的辯手,並坦言需要調整作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節奏」。這種罕見的自我反思,雖然滿足了部分黨內人士對其展現謙遜與現實感的期望,卻也從側面證實了外界對其身體能力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這場記者會的表現,並未成功扭轉輿論,反而讓民主黨陷入了更深層次的困境:一位在政策上經驗豐富、但在公開表現上日益脆弱的現任總統,是否仍是帶領該黨迎戰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最佳人選。

辯論會的衝擊波,正以遠超白宮預期的速度和強度,撼動著民主黨的根基。在拜登召開記者會的同時,黨內要求他退選的聲浪正從涓涓細流匯集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公開壓力。截至目前,已有超過十二名民主黨籍國會議員打破了政治禁忌,公開呼籲總統為了黨和國家的利益而放棄競選。這種現象在美國現代政治史上,對於一位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而言,是極不尋常的。這股壓力不僅來自國會山莊,更源於民主黨的金主階層與基層活動人士之間瀰漫的深切焦慮。在記者會進行的過程中,許多重要捐款人私下表達了他們的憂慮,觀看拜登的每一次公開講話,都伴隨著一種「害怕他隨時會出錯」的巨大心理負擔。黨內彌漫著一種「堤壩即將潰堤」的氛圍,儘管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倒戈,但裂痕已清晰可見,且正在不斷擴大。白宮的顧問團隊顯然低估了辯論失利所造成的心理創傷,他們原本寄望透過一場穩健的記者會來止血,並將接下來的策略重心放在等待下週開幕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望媒體的焦點能從拜登的健康轉移到川普的爭議性言行上。

然而,這個「等待風頭過去」的策略正瀕臨失效。政治時鐘正在滴答作響,許多民主黨人認為,留給拜登證明自己、或是做出最終決定的時間窗口正在迅速關閉,或許只剩下本週末這段極其短暫的時間。他們擔心,如果不及時採取果斷行動,四個月後的選舉結果將是災難性的。這場危機的核心,已不僅僅是關於拜登個人的政治前途,而是觸及了民主黨的根本路線之爭,以及權力交接的複雜難題。如果拜登真的選擇退選,民主黨將面臨一場混亂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緊急提名程序,這在距離大選僅有數月之遙的情況下,充滿了巨大的政治風險。但對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而言,這種未知的風險,似乎已開始小於他們眼中讓拜...登繼續作為候選人所帶來的確定性風險。因此,拜登總統在記者會上「除非有人證明我不可能勝選,否則不會退出」的強硬表態—儘管意在展現決心—卻可能與黨內日益增長的悲觀情緒產生更劇烈的碰撞。未來數日,將是對拜登總統政治智慧、白宮危機管理能力以及整個民主黨集體意志的終極考驗。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4年6月27日的夜晚,在亞特蘭大的辯論舞台上,美國總統喬・拜登不僅是在與他的前任及主要政治對手唐納・川普交鋒,他更是在與一個更為頑固、也更無形的對手搏鬥——那就是時間以及公眾對其年齡和執政能力的感知。然而,在這場九十分鐘的對決中,拜登顯然落居下風。他聲音嘶啞、表達斷續、在幾個關鍵時刻眼神渙散,未能有力地闡述其政策成就,也未能有效地反擊川普的攻擊。這場表現被兩黨評論員及普通選民普遍視為一場政治災難,它不僅未能消除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疑慮,反而將其放大到了極致,並由此引爆了民主黨內部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翌日,即6月28日,為了控制這場政治風暴的擴散,白宮緊急安排了一場總統記者會。這場活動的目標極為明確:向全世界證明,辯論台上的那個拜登只是一個暫時的失常,真實的他依然是那個掌控著全球最複雜政策、領導著西方世界的總司令。然而,這場高風險的救贖行動,最終卻未能達成預期的目標。記者會上的拜登,確實展現了比前一晚更為清晰的狀態。尤其在回答關於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等複雜的外交政策問題時,他能夠深入細節,展現出一位資深政治家對國際關係的深刻理解。他坦率地承認,在許多方面,他希望能說服以色列採取不同的做法,這種對政策複雜性與局限性的認知,與川普那種簡化的世界觀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時刻,正是白宮希望公眾看到的「總統級」表現。

但與此同時,那些讓民主黨人憂心忡忡的場景也再度上演。在記者會初期,拜登出現了令人費解的口誤,他似乎想提及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卻說出了「川普副總統」。儘管他迅速糾正,但這個錯誤已然造成傷害,它觸碰到了外界最敏感的神經。此外,他在一些回答中仍然顯得語氣遲緩,思緒似乎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組織。他本人也在會上進行了一種政治人物罕見的自我剖析,承認自己「不再是過去那樣的辯手」,並透露他計劃調整自己的日程,減少夜間活動,以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節奏」。這番話或許意在展現一種誠實與自知之明,試圖將弱點轉化為一種可以管理的特質。但對於一個處於恐慌狀態的政黨而言,這更像是一份無意中簽署的健康狀況不佳的自白書,證實了總統確實存在體力與精力的局限性。

這場記者會的混合表現,未能像強力膠般彌合黨內因辯論而產生的巨大裂痕,反而像催化劑一樣,加速了黨內焦慮的公開化。在美國現代政治中,挑戰一位尋求連任的在任總統,幾乎是不可想像的政治禁忌。然而,辯論會的衝擊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這個禁忌在24小時內就被徹底打破。公開呼籲拜登退選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人數,從最初的零星個案,迅速攀升至超過一打。這些聲音來自黨內的不同派別,從進步派到溫和派,他們共同的論點是:出於對拜登總統的尊敬以及對擊敗川普這一最高目標的考量,他應當做出犧牲,讓位給更有勝選機會的候選人。

這股壓力不僅僅停留在口頭呼籲。民主黨的命脈——捐款人階層,也開始用行動表達他們的深度憂慮。許多原本堅定的支持者,在過去的24小時內變得猶豫不決,一些人甚至暫停了原定的籌款活動。一位重要的金主在與媒體的匿名溝通中形容,觀看拜登的公開活動,已經變成一種充滿高度焦慮的體驗,人們時刻擔心他會再次出現失誤,這種情緒極大地削弱了支持者的信心與士氣。一位白宮觀察家將當前民主黨的狀態比喻為一座「正在漏水的堤壩」,雖然尚未完全崩潰,但滲漏點越來越多,壓力正在以幾何級數增長,隨時可能達到臨界點。

面對黨內日益公開化的「兵變」,白宮的核心策略顯得有些被動和脫節。據接近拜登顧問團隊的人士透露,白宮的計劃是「熬過這個週末」。他們堅信,隨著下週一(7月15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媒體的鎂光燈將不可避免地從拜登的健康問題,轉向唐納・川普的政策主張、法律困境以及他充滿爭議的個人風格。白宮希望利用共和黨大會提供的政治對比,重新設定選戰的議題,讓選民的注意力回到「川普的混亂」與「拜登的穩健」這一核心框架上來。這是一個傳統的政治危機管理劇本:當你身處風暴中心時,等待你的對手製造一場更大的風暴。

然而,這個策略的風險極高。它低估了辯論對民主黨集體心理造成的創傷深度,也高估了在當前政治環境下,一個長達一週的政黨大會能夠完全轉移議題的可能性。許多民主黨策略師認為,拜登的時間窗口極其有限,可能只有48到72小時。如果他不能在這個週末之前,以某種極具說服力的方式(遠超過週五記者會的表現)重新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那麼要求他退選的呼聲將會滾雪球般地擴大,最終可能形成一股無法逆轉的政治浪潮,迫使他做出決定。

在記者會的結尾,拜登被直接問及了這個終極問題:在何種情況下他會考慮退選。他的回答斬釘截鐵:「除非他們(競選團隊)回來告訴我,你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贏。」這句話意在傳達不屈的戰鬥意志,但在許多聽者耳中,卻可能產生反效果。因為在辯論之後,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開始相信,那個「不可能贏」的時刻,或許已經到來。

因此,美國政壇正處於一個極不尋常的歷史關口。一位現任總統的政治生命,懸於一線。一個主要政黨,在距離大選僅四個月之際,陷入了深刻的自我懷疑與路線掙扎。如果拜登堅持參選,他將面臨一場艱苦的戰鬥,不僅要對抗川普,還要努力修復黨內的信任。如果他選擇退選,民主黨將立刻陷入一場沒有明確規則、充滿未知數的緊急提名程序,其混亂程度可能不亞於當前的危機。無論如何,6月27日的辯論,都已不可逆轉地改變了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軌跡。

資料來源

Associated Press: A hoarse voice, halting answers: Biden’s debate performance sends Democrats into a panic
https://apnews.com/article/biden-trump-presidential-debate-2024-election-0599a039b23b4f9882a890457193f01c

The New York Times: After Debate, a Scramble to Decide Biden’s Future
https://www.nytimes.com/2024/06/28/us/politics/biden-debate-democrats-trump.html

Reuters: Biden defiant as calls to quit 2024 race grow after debate performance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biden-vows-stay-presidential-race-after-unsteady-debate-2024-06-28/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iden Vows to Stay in Race, Dismissing Panicked Calls to Step Aside
https://www.wsj.com/politics/elections/biden-vows-to-stay-in-race-dismissing-panicked-calls-to-step-aside-dd39b85c

The Washington Post: Biden’s debate performance spurs Democratic panic, calls to step asid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lections/2024/06/27/biden-debate-performance-democrats/

CNN: Biden says he’s staying in the 2024 race after a disastrous debate performance that’s left his campaign in crisis
https://www.cnn.com/2024/06/28/politics/joe-biden-2024-race-day-after-debate/index.html

BBC News: Defiant Biden says he will not quit after disastrous debate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29988g04z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