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邊拉鋸戰:美中貿易戰升級,全球秩序面臨重構

從關稅壁壘到金融武器,一場影響深遠的經濟對抗。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權力結構-中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美中關係正步入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新階段。隨著白宮方面釋放出可能在2025年初將部分中國商品關稅提升至驚人的245%的訊號,這場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已然升級為一場全面的戰略對抗。這不僅是數字上的交鋒,更是對數十年來全球化供應鏈與既有國際秩序的根本性挑戰,迫使全球企業與各國政府在動盪的格局中重新規劃未來。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北京的政策工具箱中握有多張足以撼動全球市場的王牌。首先是其作為美國第二大外國債權國的金融影響力。理論上,中國若大規模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可能引發美國債券市場動盪,進而推高消費者貸款利率。其次,中國掌握著全球約60%的稀土元素供應,這些是美國國防、綠色能源及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透過出口管制,北京有能力對美國的關鍵產業鏈形成「鎖喉」之勢。最後,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使其能對波音、蘋果、特斯拉等美國指標性企業進行精準打擊,並透過將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及限制農產品進口等方式,對美國特定產業及政治票倉施加痛苦。

這場對抗的影響遠超雙邊範疇。它正加速全球供應鏈的「去中國化」或「多元化」進程,同時撕裂了既有的國際政治聯盟。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耗損了其與歐盟等傳統盟友的互信,而中國則藉機強化與東南亞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試圖建立一個反對「單邊霸凌」的統一戰線。這場拉鋸戰的最終結局尚不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結果如何,全球經濟與政治的版圖都將被改寫。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這不僅是一場貿易爭端,更是一場深刻的權力轉移序曲。當歷史的指針撥向2025年,全球目光聚焦於華盛頓與北京之間那條日益擴大的經濟裂痕。空氣中瀰漫著緊張的氣息,白宮釋出的訊號顯示,針對部分中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可能飆升至245%—這是一個在傳統貿易政策中難以想像的數字。自2018年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已從約20%攀升至124%,而新一輪的威脅,預示著雙方的經濟脫鉤可能走向一個無法回頭的臨界點。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已將關稅提高到如此程度,貿易額終將歸零。」一位華府高層的強硬表態,為這場風暴定了調。對於全球無數在跨太平洋供應鏈中運作的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極度不確定的時期。不斷變化的政策地景,讓長期規劃變得幾乎不可能。它們被迫在更高的儲存成本、尋找替代供應鏈的巨大投入,以及對未來市場的迷茫中做出艱難抉擇。然而,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即便在最激烈的對抗中,這兩個經濟巨人依舊彼此需要。

春季市場的恐慌性拋售,似乎讓劍拔弩張的氣氛出現了一絲轉圜。川普總統釋放出願意談判的姿態:「我不會說,哦,我要和中國玩硬的。習主席,我要和你玩硬的。不,不,我們會非常友善。」而北京方面也在五月表示,正在評估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可能性。然而,表面的緩和言辭之下,是雙方更深層次的戰略盤算。「中國正在發出強烈信號,」一位資深亞洲問題專家向筆者分析道,「他們讓我們知道,我們正在玩的關稅遊戲和供應鏈遊戲,對他們而言,是一場攸關生存的鬥爭。」

北京的政策工具箱:從金融威懾到稀土王牌

在北京的政策工具箱中,握有多種可用於反擊的非對稱武器。其中最引人矚目,也最富爭議的,便是其龐大的美國國債持有量。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已超過36兆美元,而中國長期以來都是其最大的外國債主之一。透過數十年來持續購買美國發行的國庫券,中國如今持有的美國國債佔美國GDP的4%。這個比例足以讓它在金融市場上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理論上,如果中國決意「武器化」其美債儲備,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所有持有的國債傾銷至公開市場。此舉將導致債券價格暴跌、殖利率飆升,從而推高與之掛鉤的美國國內貸款利率,包括影響千萬家庭的房屋貸款。「如果他們真的、真的快速拋售,而聯準會又完全不作為,那麼短期內確實會產生衝擊。」一位經濟學家解釋道。然而,這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大規模拋售不僅會讓中國自身持有的資產價值縮水,還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恐慌,最終反噬中國的出口經濟。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金融危機中(如2008年和2020年),全球資本往往會「逃向安全資產」,即買入美國國債,這反而會抵銷拋售的衝擊。

「最近我們看到的債券市場波動,與中國的關係不大,更多是其他投資者在質疑持有美國國債的誠信度。」一位市場分析師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但對中國而言,妙處在於,川普總統正在密切關注債券市場。他們甚至不需要親自扣動扳機,當別人開槍時,市場的猜測與恐慌就足以讓美國的處境更加危險。」

比金融武器更為現實的威脅,來自於對關鍵戰略資源的掌控。中國供應了全球60%的稀土元素,這些是製造從F-35戰鬥機、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到智慧型手機等現代科技產品所必需的材料。「我們開始看到一些出口管制措施,圍繞著像鎵、鍺、銻這樣的元素,而中國的清單很長,鋰是另一個。」一位國防供應鏈專家憂心忡忡地表示,「這正是美國極度脆弱的地方。在我們的國防領域,我們仍然高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鏈。要為這些關鍵礦物尋找替代品,成本將會極其高昂。」

精準打擊:從產業鏈到政治票倉的全面施壓

除了宏觀層面的金融與資源牌,中國同樣擅長對美國的特定企業和產業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中國是2024年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對於許多美國跨國公司而言,中國不僅是生產基地,更是不可或缺的龐大消費市場。

北京可以輕易地對這些企業施加壓力。例如,指示國有航空公司暫停接收已經訂購的波音飛機,或要求國有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停止購買美國的天然氣。「如果中國真的想玩陰的,」一位前貿易官員分析道,「他們可以限制iPhone的出口,也可以擠壓特斯拉,不僅限制其在華銷售,還能讓它極難獲得零組件,從而扼殺其在中國的業務。這種做法可以複製到許多其他公司身上。」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完善其「不可靠實體清單」,這相當於美國的「黑名單」。一旦美國公司被列入該清單,其在中國的投資、進出口活動將受到嚴格限制,經營將舉步維艱。

在所有受影響的行業中,能源和農業可能是最脆弱的。特別是農業,它不僅是經濟問題,更直接關聯到美國的政治版圖。「農業部門,特別是那些位於共和黨票倉州(紅州)的農業,如果這場貿易戰持續下去,他們遲早會發現自己上了中國的報復清單。」2018年的大豆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當時中國的關稅使得美國大豆出口一落千丈,許多農民花費了數年時間,才艱難地從巴西等競爭對手那裡奪回部分市場份額。如今,這道剛剛癒合的傷疤,很可能將被再次揭開。

全球秩序的裂解:盟友的疏離與新的合縱連橫

這場史無前例的貿易對抗,其影響遠遠超出了華盛頓與北京的雙邊範疇,它正在深刻地撕裂和重塑現有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美國政府採取的強硬單邊主義政策,雖然意在維護本國利益,卻也耗盡了數十年來積累的國際善意。

「如果看到歐盟與中國因應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而形成更緊密的關係,我不會感到意外。」一位歐洲外交官坦言,「川普政府已經燒掉了國際體系中大量的善意。」美元之所以仍是全球儲備貨幣,更多是出於歷史慣性,而非基於對美國的信賴或軟實力的認同。

諷刺的是,就在幾年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或許還會站在美國這邊。各國普遍認為中國是一個「困難的貿易夥伴」,擔心與中國的貿易會讓本國產業被其國家補貼的廉價商品所摧毀。然而,當美國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盟友時,這種同仇敵愾的基礎便瓦解了。「就在三個月前,我認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支持美國。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窗口期。在全球相互加徵關稅的消息宣布後的幾週內,他密集訪問了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等國,呼籲共同努力,抵制來自美國的「單邊霸凌」。北京同時承諾,將對任何與美國達成「損害中國利益」協議的國家進行報復。

回望歷史,本世紀初,正是美國的大力游說,才為中國打開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大門。當時的決策者相信,將中國納入全球貿易體系,將促進其經濟和政治的自由化。然而,二十多年後,許多人開始反思。「事後看來,我不會支持中國加入WTO,」一位當年的政策參與者如今感嘆道,「我認為它最終造成的問題比解決的要多。」中國利用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較寬鬆的勞工安全與環保法規,向全球輸出了大量廉價商品,同時也導致了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製造業的空心化。從這個角度看,川普的關稅政策,在許多長期感到被不公平競爭所傷害的國內製造商看來,是一場遲來的正義。

然而,政策的初衷與實際執行的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一線的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是否擁有足夠的人力與資源來有效管理和執行如此複雜且規模龐大的關稅制度?「我的答案是,我不相信我們有這個能力。」一位前海關官員表示,「如果貿易戰繼續下去,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大的挑戰,港口會更加混亂,貨物清關時間會更長。你必須永遠問自己,這個目標能用現有的資源和人力來實現嗎?」

時間將會給出最終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懸崖邊的博弈,正在將世界推向一個充滿未知的新航道。舊的全球化敘事正在瓦解,新的秩序尚未成形,而每一個國家、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個體,都將在這場歷史性的變革中,被動或主動地,選擇自己的位置。

資料來源

Reuters: Trump's tough China trade policy may get even tougher in a second term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trumps-tough-china-trade-policy-may-get-even-tougher-second-term-2024-03-14/

The New York Times: Trump Floats Tariffs of More Than 60% on Chinese Good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2/04/us/politics/trump-china-tariffs.html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s China Weaponizing Its U.S. Debt?
https://www.cfr.org/in-brief/china-weaponizing-its-us-debt

Bloomberg: A New Trump Presidency Would Bring Shock-and-Awe Tariff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7-11/a-new-trump-presidency-would-bring-shock-and-awe-tariffs-on-china-eu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 Trump’s 2025 trade agenda: A punishing new tariff and a weaker dollar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s/trumps-2025-trade-agenda-punishing-new-tariff-and-weaker-dolla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rump’s Tariff Threat Puts U.S. Companies on Edge
https://www.wsj.com/politics/policy/trumps-tariff-threat-puts-u-s-companies-on-edge-918d0976

Financial Times: How would China retaliate against Trump’s tariffs?
https://www.ft.com/content/40d46d0a-115f-4a39-9d6c-655b38ed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