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中的恆久之光:黃金避險在新銀行危機中重返榮耀

央行政策轉向預期下,避險資產的價值重估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4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情緒尚未完全平復。回顧3月份,一場從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開始,迅速蔓延至紐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最終迫使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被其競爭對手瑞銀集團(UBS)收購的銀行業危機,深刻地撼動了投資者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信心。在這場系統性風險的陰霾之下,一種古老的資產—黃金,再次展現其作為終極避險工具的獨特光芒。金價在危機期間逆勢上揚,一度逼近歷史高位的每盎司2000美元,全年漲幅超過8%。這波漲勢的背後,是三大核心動力的交織作用。首先,銀行體系的脆弱性暴露無遺,促使大量資金尋求傳統銀行體系之外的「安全港」,僅在矽谷銀行倒閉後的一周內,全球黃金ETF的淨流入量便超過10億美元。其次,這場危機改變了市場對於全球主要央行,特別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貨幣政策路徑的預期。為避免金融壓力加劇,市場普遍預測聯準會將放緩甚至停止其為期一年的激進升息循環,這降低了持有黃金等無孳息資產的機會成本。聯準會主席鮑爾在3月底的記者會上,其措辭的微妙轉變證實了此一看法,進一步推動金價上漲。最後,美元指數從2022年創下的二十年高點回落,也為以美元計價的黃金提供了上漲動能。分析師普遍認為,在全球金融不穩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黃金的避險屬性將持續鞏固,使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成為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春日的金融市場,寒意卻未曾消退。2023年3月,一連串看似孤立的事件,最終匯集成一場橫跨大西洋的信心危機,讓全球投資者再次感受到現代金融體系的內在脆弱性。風暴始於美國加州,專注於科技新創企業融資的矽谷銀行,因利率急升導致其長期債券投資組合出現巨額虧損,最終在儲戶的恐慌性擠兌下,於48小時內迅速崩潰。恐慌情緒如野火般蔓延,幾天之內,以加密貨幣業務著稱的紐約簽名銀行亦宣告倒閉。當市場的目光還聚焦在美國區域性銀行的風險時,壓力已然越過大洋,擊中了歐洲大陸的系統重要性銀行—擁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在一系列醜聞與虧損的長期困擾下,瑞信最終在瑞士政府的強力介入下,被其長久以來的競爭對手瑞銀集團以「救助式」的方式收購。這場風暴的尾聲,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的股價亦出現急跌,儘管其後趨於穩定,但已足以讓整個市場神經緊繃。在這片由不確定性與恐懼籠罩的景象中,黃金,這個承載著數千年貨幣歷史的貴金屬,靜靜地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當銀行體系的信用受到質疑時,資金本能地尋找最原始、最無需信任第三方承諾的價值儲存工具,黃金的避險屬性因此被徹底激活。

數據清晰地勾勒出這場資金遷徙的路徑。在矽谷銀行倒閉後的一周裡,全球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淨流入量達到了約14噸,價值超過10億美元。這個數字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在此之前的數個月,由於利率不斷攀升,投資者一直在持續地從黃金基金中撤出資金。這場突如其來的銀行危機,戲劇性地逆轉了市場的情緒與資金的流向。黃金價格在3月份大幅上漲,一度觸及每盎司2000美元的心理關口,距離其歷史最高點僅一步之遙。這現象的背後,反映了一個深刻的邏輯:當投資者對部分銀行資產的安全性、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產生懷疑時,他們會將資金轉移到被認為能夠在混亂時期保值的資產上。黃金因其物理屬性、有限的供應量以及不屬於任何單一國家或機構負債的特性,成為了這種「品質逃逸」(flight to quality)的終極目的地。

然而,驅動金價上漲的動力,並不僅僅是市場的恐慌情緒。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轉變,發生在全球貨幣政策的核心—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政策預期之上。在過去的一年裡,為了對抗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聯準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緊貨幣政策,連續大幅度升息。這個過程使得美元極度強勢,同時也大幅提高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黃金本身不會產生利息,當政府債券等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上升時,黃金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自然會下降。這也是為何在2022年,儘管有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衝突,金價表現卻相對平淡的主要原因。然而,3月份的銀行危機,為聯準會的政策制定者們出了一道極其複雜的難題。他們被迫在抑制通膨和維護金融穩定這兩個目標之間尋找新的平衡。如果繼續激進升息,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銀行體系的壓力,引發更大範圍的信貸緊縮與經濟衰退;但如果過早放鬆政策,則可能讓高通膨捲土重來。市場敏銳地捕捉到了聯準會的兩難處境,並迅速形成了一個新的共識:為了避免危機惡化,聯準會的升息之路即將走到盡頭。在3月底的利率決策會議後,主席鮑爾雖然宣布再次升息,但其聲明中的措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強調「持續升息將是適當的」。這個信號被市場解讀為一個重要的轉向,對利率見頂的預期,瞬間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成本,為金價的進一步上漲提供了最堅實的宏觀經濟基礎。

與央行政策預期轉變相伴而來的,是美元匯率的走弱。美元指數(DXY)在2022年因聯準會的鷹派立場而飆升至二十年來的高點,強勢美元對所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構成了壓力,黃金亦不例外。然而,隨著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終點的預期不斷提前,美元指數從其峰值開始回落。美元的疲軟,對黃金而言是一個直接的利好。一方面,它使得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購買黃金,刺激了實物需求;另一方面,在國際儲備資產的配置中,美元吸引力的相對下降,也促使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增加黃金儲備,以實現資產的多元化。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一趨勢在2023年得以延续,為金價提供了來自官方部門的穩定支撐。因此,金融系統的避險需求、央行政策的轉向預期以及美元的相對弱勢,這三大因素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合力,共同將金價推升至當前的高位。儘管在3月底,隨著各國政府與監管機構採取緊急措施,暫時緩解了市場對危機蔓延的擔憂,金價從高點略有回落,但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黃金的強勢格局並未改變。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金價在過去三年中始終穩定在每盎司1500美元以上,展現出良好的韌性。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的分析師相信,持續加劇的全球金融不穩定性,將可能繼續推高金價,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亂世之中最可靠避風港的聲譽。

資料來源

Reuters: Gold shines on safe-haven rush after banking turmoil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commodities/gold-shines-safe-haven-rush-after-banking-turmoil-2023-03-27/

The New York Times: A Crisis of Confidence Shakes the Global Banking System
https://www.nytimes.com/2023/03/18/business/dealbook/banking-crisis-silicon-valley-credit-suisse.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d Raises Interest Rates, Signals Potential End to Hikes
https://www.wsj.com/articles/fed-raises-interest-rates-signals-potential-end-to-hikes-8b350f5c

Bloomberg: Gold ETFs Lure Over $1 Billion in Week of SVB Turmoil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3-20/gold-etfs-lure-over-1-billion-in-week-of-svb-turmoil

Financial Times: US dollar falls after Fed signals it is close to pausing rate riseshttps://www.ft.com/content/32264c70-f8e3-4d6d-926c-d2c943e0618b

Associated Press: Fed raises key rate but hints it may be done hikinghttps://apnews.com/article/federal-reserve-interest-rates-inflation-economy-powell-59e519c2354a8494f1e16f30a916327b

The Guardian: Credit Suisse: what is it and how did it get into trouble?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3/mar/19/credit-suisse-what-is-it-and-how-did-it-get-into-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