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0年6月30日,隨著第二季度的結束,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充滿深度不確定性的歷史關口。由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經濟衰退,其發生速度與波及範圍,在現代歷史中均無前例可循。在此背景下,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們,被迫重新審視他們用以預測和應對危機的傳統工具箱。長期以來,經濟學界習慣於使用英文字母的形狀,如「V型」、「U型」或「W型」,來形象地描述經濟衰退後的復甦路徑。這些看似簡潔的術語,並非無關緊要的學術行話,而是直接影響著各國國會與中央銀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復甦曲線的預期形態,將決定財政刺激的規模、貨幣政策的寬鬆程度,以及最終數百萬家庭與企業的經濟命運。然而,此次由公共衛生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停擺,其性質與過往任何一次衰退都截然不同,這使得傳統的「字母經濟學」(Alphabet Economics)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催生了諸如「Swoosh型」和「反向平方根型」等新的、更為複雜的描述性模型。
此次經濟衰退的獨特性,在於其根源並非來自經濟體系內部,例如金融泡沫的破裂(如2008年)或為抑制通膨而進行的貨幣緊縮(如1980年代初)。相反,它是一次由外部衝擊(Exogenous Shock)所導致的、由政府主導的人為「經濟休克」。為了遏制病毒的傳播、保護公眾健康,各國政府主動採取了封鎖、隔離等措施,暫時關閉了經濟活動的引擎。這種情況,被一些經濟學家比作「隕石撞擊經濟」,其衝擊是瞬間的、全面的,但其造成的損害,在理論上卻是可逆的。正是基於這一點,市場最初普遍期待一次「V型」復甦—即經濟在急劇下跌後,能隨著封鎖的解除而迅速反彈。美國政府在3月份通過的《CARES法案》等大規模財政援助計畫,旨在為家庭和企業提供一個「經濟橋樑」,幫助他們渡過這段停擺期,為快速復甦創造條件。然而,隨著病毒在夏季的持續傳播,這種樂觀預期正受到嚴峻的考驗。
圍繞復甦曲線形態的辯論,其核心在於對長期行為變化的預判。如果經濟活動的恢復,僅僅是解除封鎖後的機械性反彈,那麼「V型」復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越來越多的分析指出,此次疫情可能對社會心理、消費習慣和商業模式,造成更為持久的改變。由此催生的「Swoosh型」(類似Nike標誌)復甦模型認為,經濟在初步反彈後,將進入一個漫長而緩慢的恢復期。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將使企業在投資擴張上猶豫不決,家庭則可能增加預防性儲蓄、減少非必要消費。更悲觀的「反向平方根型」復...甦,則預測經濟在部分反彈後,將陷入長期的停滯,無法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增長軌道。與此同時,一個更具現實解釋力的「K型」復甦概念也開始浮現,它描述了不同經濟部門與社會群體之間日益擴大的分化:科技、金融等能夠適應遠程辦公的行業迅速恢復甚至增長,而旅遊、餐飲、線下零售等服務業,則持續承受著毀滅性的打擊。這場關於復甦形態的討論,其實質已不僅僅是對GDP數據的預測,更是對後疫情時代社會結構與財富分配格局的一次深度透視。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經濟學的語彙中,衰退後的復甦路徑,往往被描繪成一系列簡單的幾何圖形。這些源於英文字母的曲線,不僅僅是學者們掛在嘴邊的術語,它們是各國財政與貨幣政策當局,在迷霧中航行時所依賴的星圖與羅盤。政策制定者們對於未來復甦形態的判斷,將直接轉化為數以萬億計的經濟刺激法案,以及影響全球資本流動的利率決策。然而,2020年春天由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全球經濟停擺,其規模與性質,都使得歷史經驗變得不再可靠。傳統的經濟模型,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傳統模型的參照與局限
在經濟史的長河中,幾種經典的復甦形態反覆出現,為我們提供了理解當前困境的初步參照系。
V型復甦:這是最為理想的復甦形態,意味著經濟在經歷一次短暫而急劇的下跌後,能夠迅速、有力地反彈回至衰退前的水平。1953年的美國經濟,便是一個常被引用的例子。當時,為了應對通貨膨脹,聯準會(The Federal Reserve)收緊了貨幣政策,導致經濟短暫收縮,但在1954年便迅速恢復了增長。對於2020年的情況,V型復甦的樂觀主義者認為,由於此次衰退是人為「按下暫停鍵」的結果,一旦公共衛生限制解除,被壓抑的消費與生產活動,將在政府大規模收入支持計畫(如《CARES法案》提供的現金支票和失業救濟金)的幫助下,實現報復性反彈。
U型復甦:這種形態描述了一段更為漫長和痛苦的過程。經濟在急劇下跌後,會在谷底徘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然後才開始緩慢地爬升。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的復甦,便帶有明顯的U型特徵。當時,由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的系統性金融危機,摧毀了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信心,經濟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真正走出谷底。若此次疫情的復甦呈現U型,其原因可能在於,即使沒有了強制封鎖,持續的高病例數與住院率,也會使消費者和企業因恐懼而長期避免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導致經濟在低位徘徊。
W型復甦:這又被稱為「雙谷衰退」(Double-dip Recession),是復甦過程中出現反覆的形態。經濟在初步反彈後,又再次陷入衰退,然後才真正走上復甦之路。1980年代初的美國經濟,便是W型復甦的典型。當時,聯準會為了徹底根治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進行了兩次劇烈的加息操作,中間的短暫降息,造成了經濟的短暫復甦與二次探底。對於2020年而言,W型復甦的最大風險,來自於病毒的第二波爆發。如果在經濟初步重啟後,出現大規模的疫情反彈,迫使政府重新實施封鎖措施,那麼5月和6月出現的復甦萌芽,將被迅速扼殺。
新的詞彙:描述不確定性的復甦路徑
此次經濟衰退的獨特性,迫使經濟學家們創造新的詞彙,來描述那些傳統模型無法完全捕捉的可能性。
Swoosh型復甦:形似運動品牌Nike的標誌,這種模型預測經濟在急劇下跌和短暫的部分反彈後,將進入一個極其漫長而平緩的恢復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全復原。其背後的邏輯,是疫情對社會結構與心理造成的長期「疤痕效應」(Scarring Effects)。巨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例如,人們可能會重新思考居住在人口稠密城市的利弊,企業也可能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對城市中心商業地產的投資。這些深層次的調整,需要時間來完成,從而拖長了經濟恢復至滿負荷運轉所需的時間。
反向平方根型復甦:這是一種更為悲觀的預測。它同樣認為經濟會在初期出現部分反彈,但隨後將陷入長期的停滯或極低速增長,其水平將永遠無法恢復到疫情前所預測的增長軌道上。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病毒長期無法被根除,也沒有特效藥或疫苗出現的場景下。持續存在的健康威脅,將永久性地抑制家庭的消費意願和企業的投資信心,導致經濟的潛在生產力受到永久性損害。
K型復甦:在所有新模型中,K型復甦或許最準確地捕捉到了此次危機的社會維度。它描述的不是經濟總量的單一復甦路徑,而是不同部門、不同群體之間日益擴大的巨大分化。圖形中向上的一臂,代表了那些能夠適應遠程辦公的知識型產業(如科技、金融、法律服務),以及資產所有者。在超低利率和數位化加速的推動下,這些群體的收入和財富,甚至在疫情中逆勢增長。而向下的一臂,則代表了那些依賴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性行業(如餐飲、旅遊、酒店、線下零售)及其從業人員。他們不成比例地承受了失業和收入下降的巨大衝擊。K型復甦揭示了一個危險的前景:宏觀經濟數據(如GDP總量)的恢復,可能掩蓋了社會內部日益加劇的不平等與痛苦。
政策的抉擇:聯準會與國會的羅盤
對復甦形態的預測,直接決定了政策制定的方向與力度。—這不僅是關於經濟刺激規模的辯論,更是關於如何在史無前例的危機中定義社會安全網的哲學抉擇—。
對於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而言,如果它相信經濟將迎來V型復甦,那麼它可能會更早地考慮退出其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畫,並在未來某個時點開始提升利率。但恰恰相反,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及其同僚在2020年中期的公開表態,普遍指向了對一場漫長而艱難復甦的預期。因此,聯準會明確表示,計畫將基準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至少維持到2022年底。這一承諾,旨在透過壓低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從企業債券到個人房貸和車貸),為經濟復甦提供盡可能長時間的支持。
對於美國國會而言,對復甦形態的判斷,則直接關係到是否需要推出新一輪的財政救助法案。在《CARES法案》中,為失業者提供的每週額外600美元的聯邦失業補助,將於7月底到期。如果復甦是強勁的V型,那麼或許無需延長此類補助。但如果復甦是緩慢的U型、Swoosh型,甚至是分化的K型,那麼過早地撤回對失業家庭的財政支持,將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消費斷崖,進而扼殺脆弱的復甦,並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當病毒的傳播曲線仍在全國範圍內起伏不定時,經濟復甦的最終形態,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它將由病毒的演變、科學的突破、政策的智慧以及社會的集體行為,共同塑造。
資料來源
The New York Times: What the Shape of the Recovery May Look Like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15/business/economy/economic-recovery-coronavirus.html
Bloomberg: From V to U to L, What Shape Will the Coronavirus Recovery Tak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4-06/from-v-to-u-to-l-what-shape-will-coronavirus-recovery-take
The Federal Reserve: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 June 10, 2020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omcprojtabl20200610.htm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The CARES Act Has Been a Success, But It’s Too Soon to Pull Back Support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up-front/2020/06/23/the-cares-act-has-been-a-success-but-its-too-soon-to-pull-back-support/
Reuters: Explainer: V, U, W, L, K or Swoosh? How to describe the coronavirus recovery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recovery-explaine/explainer-v-u-w-l-k-or-swoosh-how-to-describe-the-coronavirus-recovery-idUSKBN23I1N4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Economic Recovery, in Letter Form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economic-recovery-in-letter-form-11588629964
CNBC: Here’s a look at what the K-shaped recovery is and what it means for you
https://www.cnbc.com/2020/09/11/what-the-k-shaped-economic-recovery-is-and-what-it-means-for-y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