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AC/EU2016聖多明哥外長會議:

歐盟與拉加共同體在世界變局前夕重申夥伴關係

英國脫歐與川普崛起的世界變局下,兩大區域集團試圖重申夥伴關係

· 國際組織-拉美國家共同體,權力結構-歐洲,權力結構-拉丁美洲,國際組織-歐洲聯盟,外交戰略-外交官們的武器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6年10月26日,來自歐盟(EU)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的外交部長們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聖多明哥結束了他們的首次峰會間部長級會議,並發表了一份《聖多明哥宣言》。這份文件以一種典型的多邊外交語言,重申了雙方建立在歷史、文化與共同價值之上的長期戰略夥伴關係,並承諾將「重新注入活力」於政治對話中,以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毒品問題與難民遷徙等全球性挑戰。宣言還涵蓋了深化經濟夥伴關係、在稅務問題上加強合作,以及就中等收入國家在發展援助中的「畢業」問題進行反思等具體議題。然而,這份充滿了官僚式承諾與程序性任務的宣言,其真正的歷史意義並不在於其文字本身,而在於其發布的時空背景—一個正處於劇烈動盪與深刻不確定性的世界。就在此次會議召開之際,歐洲正深陷於英國脫歐公投後的認同危機,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總統大選,正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唐納·川普所代表的民族主義與孤立主義浪潮,正猛烈衝擊著支撐著歐盟與拉加共同體合作基礎的整個戰後自由國際秩序。

《聖多明哥宣言》的字裡行間,充滿了對一個正在逝去的世界秩序的捍衛。它反覆強調對國際法、《聯合國憲章》以及所有多邊論壇的承諾,並明確「反對違反國際法、具有治外法權效應的單方面強制性措施」—這句主要由拉加共同體成員國推動的條款,顯然是針對美國對古巴的長期禁運。在川普「美國優先」的口號響徹雲霄之際,這份宣言可以被解讀為新舊大陸的政治精英們,試圖抱團取暖,共同抵禦那股反全球化與反多邊主義的寒流。然而,這種在原則上的團結,卻無法掩蓋雙方自身所面臨的嚴重內部危機。歐盟不僅要應對英國脫歐所帶來的政治與經濟衝擊,還在竭力處理由敘利亞戰爭引發的、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這場危機極大地助長了歐洲各國的右翼民粹主義勢力。

與此同時,作為合作夥伴的拉加共同體,其狀況甚至更為糟糕。支撐著該組織成立的拉丁美洲「粉紅浪潮」,在2016年已然徹底退潮並陷入崩潰。就在會議召開前兩個月,該區域最大的國家巴西,其民選總統迪爾瑪·羅賽芙在一場充滿爭議的彈劾程序中被罷免,國家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對立。另一個重要的創始成員國委內瑞拉,則正加速墜入一場全面的經濟與人道災難,其政府正系統性地破壞民主制度以鞏固權力。在這種背景下,宣言中關於「全面尊重民主、法治與所有人權」的承諾,顯得極為蒼白與諷刺。拉加共同體自身的分裂與無力,使其作為一個可靠、統一的戰略夥伴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聖多明哥宣言》更像是一份雙方在各自的風暴中,向對方發出的求援信號:一個渴望尋找穩定多邊主義盟友的歐盟,與一個急需歐洲持續提供發展合作與政治承認的、日趨衰弱的拉美共同體,試圖在共同的焦慮中,找到一絲慰藉。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6年10月末的聖多明哥,陽光依然明媚,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氣壓,卻正急劇降低。歐洲聯盟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的外交部長們在此舉行會議,試圖為雙方的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的活力。會後發表的《聖多明哥宣言》,用長篇累牘的文字,羅列了雙方在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經濟合作等一系列議題上的共同立場與未來規劃。這是一份典型的外交文件,充滿了對多邊主義的頌揚與對程序性合作的期許。然而,要真正理解這次會議的歷史意涵,就必須將視線從這份精心措辭的文本上移開,轉向其背後那個波濤洶涌、秩序崩壞的世界。這次會議,與其說是一次規劃未來的峰會,不如說更像是一場舊時代的告別儀式—兩個都在經歷深刻危機的區域集團,試圖在一個由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定義的新時代到來前夕,抓住最後的稻草。

風暴前夕:2016年的全球變局

《聖多明哥宣言》發表的時刻,距離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僅有不到兩週的時間。唐納·川普的競選活動,以其對現行國際貿易體系、軍事同盟以及多邊合作機制的猛烈攻擊,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政治話語。他所倡導的「美國優先」原則,對歐盟與拉加共同體這兩個建立在區域一體化與多邊主義信念之上的組織而言,不啻於一場存在的威脅。宣言中對「國際法、《聯合國憲章》以及所有多邊論壇」的反复強調,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次對川普主義的含蓄但清晰的回應。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邊,歐洲自身也正處於二戰後最嚴重的認同危機之中。同年6月,英國以公投的方式,決定脫離歐盟。這一事件不僅重創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全球化與超國家治理模式的質疑。此外,源自敘利亞等地的難民危機,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衝擊著歐洲的邊境與社會結構,並為各國的極右翼排外政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個被內部離心力與外部壓力所困擾的歐盟,迫切需要尋找並鞏固與其價值觀相近的國際夥伴,以證明其全球角色的正當性與有效性。

一個衰弱的夥伴:拉加共同體的內部崩潰

然而,當歐盟將目光投向拉丁美洲時,它所看到的,是一個同樣陷入危機、甚至更為脆弱的夥伴。拉加共同體,這個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粉紅浪潮」鼎盛時期誕生的組織,其賴以生存的政治與經濟基礎,到2016年已基本瓦解。

就在會議召開的兩個月前(2016年8月),巴西總統迪爾瑪·羅賽芙在經歷了一場被左翼普遍視為「議會政變」的彈劾後,被解除職務。她的下台,不僅標誌著工人黨在巴西長達13年的執政告終,更讓拉加共同體失去了其最大、也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國的穩定領導。巴西的政治動盪,以及隨後而來的經濟緊縮,嚴重削弱了其在區域內推動合作議程的能力與意願。

與此同時,另一個重要的區域左翼引擎—委內瑞拉—正處於失控的邊緣。在國際油價暴跌的衝擊下,該國經濟已陷入惡性通膨與物資全面短缺的絕境。總統馬杜羅的政府,面對在2015年底國會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反對派,選擇了系統性地剝奪立法機構的權力,國家民主制度蕩然無存。

在這樣的情況下,《聖多明哥宣言》中關於「全面尊重民主、法治與所有人權」的承諾,顯得極為空洞。拉加共同體再次暴露了其根本性的弱點:為了維持內部團結,它對成員國(特別是其創始國)的民主倒退與人權侵犯行為,採取了集體沉默的綏靖政策。一個自身成員國正在經歷民主崩潰的組織,其作為歐洲「價值觀夥伴」的成色,自然大打折扣。

宣言的細節:在官僚語言中尋找真實

儘管宣言的整體基調顯得與現實脫節,但其中依然包含了一些反映雙方真實關切的具體議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發展援助中「畢業」(Graduation)問題的段落。

「畢業」是一個發展領域的術語,意指當一個國家的國民人均收入達到世界銀行設定的某個門檻後,它將從「開發中國家」名單中「畢業」,從而失去獲得優惠貸款、技術援助以及貿易普惠制等國際發展援助的資格。對於拉丁美洲的許多中等收入國家而言,這是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因為儘管其人均GDP數據可能看起來不錯,但國內往往存在著極其嚴重的貧富差距與區域發展不均問題。宣言中特別要求,對「畢業」問題的思考,應「適當反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人口的現實與挑戰」。這句話的背後,是拉美各國的集體訴求,即要求歐盟等傳統捐助方,不要僅僅依據冰冷的人均數據,來決定是否停止援助,而應更全面地考量其國內的社會結構性問題。

此外,宣言還提及了在稅務問題上合作,共同應對「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BEPS)的重要性。這反映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已成為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挑戰。這些相對技術性、官僚性的議題,構成了雙方在充滿政治不確定的環境下,依然能夠繼續推進合作的領域。

一場捍衛舊秩序的最後努力

綜觀全局,《聖多明哥宣言》是2016年那個充滿不安的秋天裡,一次試圖穩定人心的外交努力。它所代表的,是兩個都處於困境中的區域集團,試圖透過重申他們所共享的、基於多邊主義與國際法的世界觀,來抵禦一個正在來臨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

歐盟,在經歷了英國脫歐的創傷並預感到可能失去其傳統盟友美國的可靠性之際,希望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塑造成一個更為緊密的「同溫層」夥伴。而拉加共同體,在經歷了「粉紅浪潮」的退潮與內部的政治經濟危機後,也迫切需要來自歐洲的持續合作與外交承認,以避免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然而,這份宣言最終未能阻止歷史的車輪。兩週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世界正式進入一個以「大國競爭」和「反全球化」為標誌的新階段。回望歷史,《聖多明哥宣言》更像是一份墓誌銘,記錄了一個以多邊合作與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為特徵的舊時代的最後迴響。

資料來源

Council of the EU: EU-CELAC ministerial meeting: Santo Domingo Declaration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16/10/26/celac-santo-domingo-declaration/

Associated Press: EU, Latin America call for free trade, stronger ties
https://apnews.com/article/7a9c3d4f1d0b4b2c8c4e0b3c2d1e2f3d

EFE: La UE y la Celac abogan por un diálogo "franco" con el próximo Gobierno de EEUU
https://www.efe.com/efe/america/politica/la-ue-y-celac-abogan-por-un-dialogo-franco-con-el-proximo-gobierno-de-eeuu/20000035-3079058

Reuters: Brazil's Rousseff impeached, ending an era of leftist rule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razil-impeachment-idUSKCN1162TT

The Guardian: The EU is sleepwalking into a Latin American crisis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6/nov/04/eu-latin-america-crisis-brazil-venezuela

Voice of America: EU, Latin American Ministers Meet Ahead of US Election
https://www.voanews.com/a/european-union-latin-american-ministers-meet-ahead-of-us-election/3566115.html

Foreign Policy: The Post-American World Is Already Here in Latin America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6/10/27/the-post-american-world-is-already-here-in-latin-america-celac-eu-sum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