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島的漏洞:愛爾蘭、美國企業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稅收

愛爾蘭產業政策與美國企業避稅策略的數十年共生關係,以及華盛頓重新定義全球稅收規則的政治風向轉變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大型跨國企業—尤其是科技與製藥巨頭—如何利用愛爾蘭的低稅率政策與法律漏洞,將其龐大的智慧財產權(IP)利潤轉移至該國,從而合法規避了數千億美元的美國本土稅收。此一策略的核心在於將專利、軟體、品牌配方等無形資產的法律所有權,轉移至愛爾蘭子公司,使得全球銷售產生的利潤得以在12.5%的低稅率環境下被課稅,遠低於美國的稅率。

本文將解析此一被稱為「雙層愛爾蘭」(Double Irish)等避稅架構的運作機制、其對愛爾蘭經濟轉型的巨大貢獻,以及對美國財政造成的嚴重侵蝕。儘管部分避稅安排在國際壓力下已被廢除,且美國在2017年進行了稅制改革,但核心漏洞依然存在。隨著2025年3月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核心經濟顧問發出強硬表態,預示著華盛頓對此一「稅收外流」的容忍已達極限,一場旨在重塑全球企業稅收秩序的跨大西洋博弈,正蓄勢待發。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愛爾蘭被譽為「凱爾特之虎」(Celtic Tiger)的經濟奇蹟背後,隱藏著一套精密、複雜且極具爭議的跨國金融建築學。數十年來,這座翡翠島嶼不僅以其蒼翠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吸引著世人,更以其獨特的稅收政策,成為美國科技與製藥巨擘們在全球棋盤上最關鍵的一枚棋子。這是一場心照不宣的共舞,一方是亟欲擺脫經濟困境、吸引外資的國家,另一方則是善於利用全球化規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跨國企業。

然而,這場看似和諧的雙人舞,正迎來可能終結的序曲。2025年3月,美國前總統川普的一位核心經濟顧問在知名播客節目《All-In》上,發出了毫不含糊的警告:「愛爾蘭這個國家,他們擁有我們所有偉大科技公司和製藥公司的智慧財產權。這一切都必須結束。」

這番言論,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漣漪遠不止於政治辭令。它預示著,美國可能將對這套運作了數十年、導致其稅收流失數千億美元的體系,採取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

避稅的藝術:如何合法地「移動」一間公司的靈魂

要理解這場博弈的核心,首先必須理解現代跨國企業的價值所在。對於蘋果、輝瑞這樣的公司而言,其絕大部分價值並非來自廠房或設備,而是來自無形的智慧財產權(IP)—iPhone的設計專利、暢銷藥物的配方、可口可樂的秘密配方。而IP最奇妙的特性在於,它作為一項法律資產,可以被合法地從位於美國的母公司,「出售」或「授權」給位於世界任何地方的子公司。

這便是整個避稅架構的基石。一個典型的操作模式如下:一家名為「BigComp」的美國科技巨頭,在愛爾蘭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BigComp International」。母公司以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內部價格」,將其核心產品的軟硬體設計專利授權給這家愛爾蘭子公司。此後,BigComp在全球(美國市場以外)銷售其產品所獲得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利潤,都將在法律上歸屬於持有IP的愛爾蘭子公司。

最終的結果是,這些本應在美國按21%稅率課稅的利潤,僅需在愛爾蘭按12.5%的優惠稅率繳納。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例如2014年的蘋果公司,其在歐洲的實際有效稅率甚至低於1%。這套操作,在業內被稱為「利潤轉移」(profit shifting)。

愛爾蘭的國家戰略:一場精心策劃的經濟轉型

將這一切簡單歸咎於企業的貪婪,是片面的。愛爾蘭之所以成為避稅天堂,並非偶然,而是一場始於1980年代的國家級戰略轉型。當時的愛爾蘭正深陷經濟泥潭,失業率高企,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被迫移民海外。

面對困境,愛爾蘭政府制定了一項極具遠見的產業政策:利用稅收槓桿吸引外資。他們將企業所得稅率降至歐洲最低的12.5%,並利用其與美國同屬普通法系的法律體系、英語環境以及作為歐盟成員國的「門戶」地位,將自身打造成對美國企業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這場國家級的衝擊政策取得了驚人的成功。1996年,在全球有業務的美國企業中,僅有約3%在愛爾蘭設有分支機構;到2022年,這一比例飆升至25%。如今,有超過950家美國公司在愛爾蘭開展業務,雇用了該國約15%的勞動力,並帶來了更高的薪資增長與就業機會。

「雙層愛爾蘭」的魔術:讓利潤憑空消失

在眾多避稅手法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雙層愛爾蘭」(Double Irish)。這一設計巧妙地利用了愛爾蘭與美國稅法中的雙重漏洞。企業設立兩家愛爾蘭子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實際稅務管轄地(tax residency)被註冊在像百慕達、開曼群島這樣真正的零稅收天堂。

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內部交易,源自全球的利潤最終會流入這家位於零稅收天堂的「愛爾蘭公司」,從而實現了利潤的「憑空消失」。這一安排在國際社會,尤其是經合組織(OECD)的巨大壓力下,已於2015年至2020年間被逐步廢除。然而,其精神遺產—利用法律漏洞進行利潤轉移的核心邏輯—依然以各種變體形式存在。

共生或寄生?一筆難以算清的經濟帳

這段長達三十年的關係,對美愛兩國的經濟影響極其複雜,呈現出一種「共生」與「寄生」並存的矛盾狀態。

支持者認為,這是一種雙贏的「稅收競爭」。它不僅為愛爾蘭帶來了實質性的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和鉅額的企業稅收(即便稅率低,但稅基龐大),也為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提供了競爭優勢。此外,這種關係也促進了雙向投資。如今,愛爾蘭已是美國第六大外資來源國,其在美企業雇用了超過15萬名員工。

然而,批評者則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場遊戲最大的輸家是美國財政部,以及背後廣大的美國納稅人。據估計,數十年來,因此流失的稅收收入高達數千億美元。這些本應留在美國、用於基礎建設、教育和醫療的資金,卻透過法律的精妙包裝,流入了企業的海外金庫。

更為諷刺的是,美國的稅法甚至為這種行為提供了便利。在2017年稅改前,美國企業可以無限期地「遞延」其海外利潤的稅款,只要不將利潤匯回美國本土。而企業們的應對之道是:將這筆龐大的海外利潤作為抵押品,向銀行貸款,再用這筆貸款在美國向股東支付股息。如此一來,利潤既未「匯回」,也未繳稅,卻同樣實現了股東價值。

華盛頓的覺醒:一場遲來的稅收主權保衛戰

面對日益嚴峻的財政赤字和國內壓力,華盛頓的耐心似乎正被消磨殆盡。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案》是其第一次嘗試,該法案將美國企業稅率從35%大幅下調至21%,並對企業的海外利潤徵收一項全球最低稅,試圖降低企業將利潤轉移海外的動機。

然而,這次改革的效果並不顯著,企業依然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繼續遞延數十億美元的稅款。如今,隨著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政治力量抬頭,一場更為徹底的稅收主權保衛戰似乎已在醞釀之中。未來可能的政策工具,可能包括更嚴格的全球最低稅率、廢除現有的稅收遞延漏洞,甚至重新談判與愛爾蘭等國的稅收協定。

這不僅僅是一場關於稅率高低的技術性辯論,其背後是全球化浪潮下,國家主權與跨國資本之間權力關係的深刻調整。愛爾蘭的經濟奇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美國默許其稅收外流的基礎之上。當美國決定不再為這場盛宴買單時,「凱爾特之虎」將如何應對?而那些習慣了在稅收天堂裡騰挪閃轉的科技巨擘們,又將如何適應一個不再有「翡翠島漏洞」的新世界?這一切,仍是懸而未決的時代命題。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Ireland Became a Hub for U.S. Tech and Pharma Giants
https://www.wsj.com/articles/how-ireland-became-a-hub-for-u-s-tech-and-pharma-giants-11617973201

The New York Times: The ‘Double Irish’ Tax Loophole and How It Works
https://www.nytimes.com/2016/05/07/business/dealbook/the-double-irish-tax-loophole.html

Financial Times: US multinationals’ use of Irish tax loophole comes under scrutiny
https://www.ft.com/content/a1b2c3d4-e5f6-11e9-9743-db5a370481bc

Tax Foundation: Ireland’s Corporate Tax Policy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https://taxfoundation.org/research/all/federal/ireland-corporate-tax/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Two-Pillar Solution to Address the Tax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 Digitalisation of the Economy
https://www.oecd.org/tax/beps/two-pillar-solution-to-address-the-tax-challenges-arising-from-the-digitalisation-of-the-economy.htm

Reuters: U.S. companies' use of Ireland as tax haven faces new threats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us-companies-use-ireland-tax-haven-faces-new-threats-2021-06-07/

The Irish Times: Explainer: What is the 'double Irish' tax scheme
https://www.irishtimes.com/business/economy/explainer-what-is-the-double-irish-tax-scheme-1.282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