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4月7日,美國聯邦司法系統上演了史無前例的一幕:兩位分處不同州的聯邦法官,在同一天內,就墮胎藥物「米非司酮」(Mifepristone)的合法性,做出了完全相反的裁決。此事件不僅將美國環繞墮胎權的法律戰爭推向了新的高潮,更引發了一場關於司法權力、行政監管權威與科學專業性的深刻制度危機。在德州,一名聯邦法官下令,暫停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3年前對米非司酮的批准,此舉等同於要求將該藥物從全國市場下架。然而,僅在數分鐘後,華盛頓州的另一位聯邦法官卻發出指令,禁止FDA在包括華盛頓州在內的17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採取任何限制該藥物供應的行動。
Lia 認為,這兩起相互衝突的裁決,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墮胎議題本身。德州法官的判決,是對FDA作為國家藥物最高科學監管機構權威的一次直接挑戰。該判決的理由,並非基於新的臨床證據,而是透過質疑FDA當年的審批程序(例如,認為FDA錯誤地將懷孕定義為可能威脅生命的疾病,從而使用了加速審批通道),試圖以司法判斷取代長達數十年的科學共識與臨床實踐。此舉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若法院可以輕易地對FDA的科學決策進行事後否決,整個美國的藥物審批體系與製藥產業的穩定性都將面臨威脅。
與此同時,華盛頓州法官的裁決,則可以被視為一場利用聯邦主義原則進行的法律反制。由多個州聯合發起的訴訟,旨在建立一道「法律防火牆」,以保護其州內民眾的藥物獲取權不受德州單一法官判決的影響。這場司法僵局,將一個原本應由科學家與監管者處理的公共衛生議題,徹底轉化為一場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法律戰爭。最終,這種下級法院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迫使拜登政府將此案緊急上訴至最高法院,尋求最終裁決。這不僅是對米非司酮未來命運的判決,更是對美國制度中,司法、行政與科學三者之間權力界線的一次關鍵界定。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一個成熟的法治國家中,司法體系通常被視為社會紛爭的最終仲裁者,是穩定與秩序的基石。人們期待法官的裁決能夠撥開迷霧,為複雜的爭議提供清晰的指引。然而,在2023年4月7日這一天,美國的聯邦司法系統,卻向全國乃至世界,呈現出一幅截然相反的圖景:它自己,成為了混亂與不確定性的根源。
當天,兩份來自聯邦法庭的判決書,如兩股方向相反的颶風,在美國的法律版圖上猛烈碰撞。它們的核心,都指向同一種藥物—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這是一種與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合併使用的藥物,構成了美國超過半數墮胎案例所採用的方式:藥物墮胎。自2000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以來,它已成為美國醫療體系中最常見、也最具爭議的藥物之一。
在德克薩斯州阿馬里洛市,由前總統川普任命的聯邦法官馬修·卡斯馬里克(Matthew Kacsmaryk)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他裁定,FDA在23年前批准米非司酮的程序存在瑕疵,因此下令暫停該藥物的上市許可。這項裁決的效力遍及全國。然而,就在法律界與公眾仍在消化這項驚人裁決的衝擊時,來自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另一位聯邦法官托馬斯·賴斯(Thomas O. Rice)發出了針鋒相對的命令:他禁止FDA採取任何行動,來改變米非司酮在17個提起訴訟的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現有供應狀況。
作為一名長年觀察各國制度運作的獨立撰稿人,我深知,司法裁決之間的矛盾並非罕見。但如此直接、即時且在效力範圍上相互否定的判決,卻是史無前例的。這不僅僅是美國墮胎權鬥爭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的延續,它更揭示了一場更深層次的危機—一場關於科學權威、監管正當性以及司法權力邊界的制度性衝突。
德州法官席上的手術刀
卡斯馬里克法官的裁決,可以被視為一場試圖以司法權力對科學監管機構進行的「外科手術」。其長達67頁的判決書,並未提出任何關於米非司酮本身安全性的新科學證據,而是將手術刀精準地切向了FDA在21世紀初的審批程序。
其論證主要建立在幾個關鍵點上:
審批路徑的質疑:法官認為,FDA當年是透過「Subpart H」加速通道批准了米非司酮。該通道通常用於治療「嚴重的或威脅生命的疾病」。卡斯馬里克法官在判決書中寫道,「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將懷孕理解為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疾病。」他以此為由,認定FDA從一開始就用錯了審批工具。
安全性評估的不足:判決書聲稱,FDA在批准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該藥物可能對未成年女性造成的安全風險,以及對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出血、感染和精神創傷等潛在後果。
對後續放寬措施的否定:法官不僅挑戰了最初的批准,還一併否決了FDA在後續年間(如2016年和2021年)對米非司酮使用規定的放寬,例如允許透過遠程醫療開具處方和郵寄藥物。
從法律策略的角度分析,這是一次極具技巧的攻擊。反墮胎團體繞過了與患者進行憲法權利辯論的傳統路徑,轉而選擇攻擊整個監管鏈條中最源頭的一環—FDA的批准程序。他們將一場原本關於女性身體自主權的政治與倫理辯論,成功地轉譯成了一場關於行政程序正當性的法律訴訟。
然而,這種做法的顛覆性在於,它邀請並授權一位沒有任何科學背景的法官,去推翻一個由數百位科學家、醫生和藥理學家,在經過長達數年的數據審查和臨床試驗後,所做出的專業判斷。這無異於動搖了整個美國現代藥物監管體系的根基。
來自華盛頓州的法律防火牆
就在德州裁決的消息傳遍全國之際,華盛頓州的賴斯法官做出了反擊。他的裁決,源於由17個民主黨執政的州及哥倫比亞特區聯合提起的一場訴訟。這些州辯稱,如果FDA突然撤銷對米非司酮的批准,將會對其州內的醫療系統造成巨大混亂,損害女性健康,並侵犯各州的利益。
賴斯法官的命令,雖然不能推翻德州法官的全國性裁決,但它創造了一個法律上的僵局。他明確禁止FDA在這些原告州內,採取任何會使米非司酮更難獲得的行動。這意味著,FDA同時收到了兩份來自聯邦法院的、相互矛盾的合法命令:一份要求它在全國範圍內停止米非司酮的供應,另一份則要求它在超過三分之一的州,維持該藥物的正常供應。
這場司法對峙,可以被視為美國聯邦主義制度在當代政治極化環境下的一次應用。當一個州或一群州認為,聯邦層級(在此案中,是另一個聯邦法庭)的某項決定侵害了其管轄權與州民利益時,它們可以利用平行的司法管道,尋求建立一道法律上的「防火牆」。這使得一場全國性的法律爭議,演變為不同州際聯盟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動搖的基石—FDA的制度性危機
這場法律風暴的核心,是FDA作為美國公共衛生守護者的權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侵蝕。自1906年成立以來,FDA的藥物審批權威,一直是美國乃至全球製藥業信心的基石。任何一種新藥的上市,都必須經過其嚴苛、漫長且以數據為導向的審查。這個過程旨在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將政治和商業的干擾降至最低。
德州法官的裁決,正是對這一基本原則的挑戰。如果任何一位聯邦法官,都可以根據自己對法律條文的解讀,來推翻FDA長達數十年的科學判斷,那麼未來任何具有爭議性的藥物—從疫苗到避孕藥,再到精神疾病治療藥物—其合法地位都可能隨時受到司法狙擊。這將為整個國家的藥物開發與供應鏈,注入巨大的不確定性。
當然,必須承認,墮胎議題在美國政治中具有其獨一無二的敏感性和爭議性。正如《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所指出的,米非司酮並非一種普通的、無爭議的藥物,它在過去五十年中,始終處於政治風暴的中心。因此,這次裁決的先例,是否會輕易地擴散到其他藥物領域,尚有待觀察。
然而,這次事件無疑暴露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當社會的政治分歧達到一定程度時,即便是像FDA這樣以科學專業性為立身之本的機構,也難以幸免於被拖入黨派鬥爭的泥潭。
最高法院的緊急干預與未定的未來
面對下級法院製造出的法律僵局,拜登政府迅速採取了行動。他們首先向位於紐奧良的第五巡迴上訴法院提出上訴,在未能完全阻止德州裁決生效後,隨即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了緊急申請,請求大法官們介入,以維持米非司酮在訴訟期間的市場地位。
2023年4月21日,最高法院做出了回應。他們以7票對2票的結果,批准了拜登政府的請求,發布了一項行政停留令(administrative stay)。這意味著,德州法官卡斯馬里克的裁決將被暫時凍結,米非司酮的合法地位與供應狀況,將在整個上訴程序走完之前,維持原狀。
最高法院的這一決定,並非對案件實質的是非對錯做出判決,而更像是一次緊急的制度維護。大法官們的首要任務,是制止下級法院的矛盾裁決所引發的全國性混亂,將這場瀕臨失控的法律衝突,拉回到正常的司法軌道上來。這是一次暫時的「停火」,而非終局的「和平」。
4月7日的雙重裁決,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美國制度深處的裂痕。它顯示了在一個高度政治極化的社會中,司法可以如何從一個解決衝突的機制,變為一個製造衝突的舞台。FDA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聯邦主義的原則被用於法律攻防,最終,只有最高法院的介入,才勉強維持了系統的穩定。米非司酮的未來命運,以及它所代表的科學權威與司法權力之間的界線,仍懸而未決,並將在未來數月的上訴審理中,繼續牽動著整個國家的神經。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Legal Battle Over Abortion Pill Access, Explained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the-legal-battle-over-abortion-pill-access-explained/D640A9A1-321D-40C6-9D99-A0C35B899C12
The New York Times: Two Judges, Two Rulings: How the Abortion Pill Cases Clash
https://www.nytimes.com/2023/04/08/us/mifepristone-abortion-pill-ruling.html
SCOTUSblog: Supreme Court preserves access to abortion pill, for now
https://www.scotusblog.com/2023/04/supreme-court-preserves-access-to-abortion-pill-for-now/
Associated Press: Supreme Court preserves women’s access to abortion pill
https://apnews.com/article/supreme-court-abortion-pill-mifepristone-biden-danco-5853473f545167b551a94156641e7f67
Reuters: US Supreme Court preserves broad access to abortion pill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us-supreme-court-preserves-broad-access-abortion-pill-2023-04-21/
The Guardian: Mifepristone: what are the conflicting rulings on the US abortion pill?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apr/08/mifepristone-conflicting-rulings-us-abortion-pill
Politico: Supreme Court saves abortion pill — for now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3/04/21/supreme-court-abortion-pill-0009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