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航空夢:C919客機的技術依賴與對波音-空中巴士雙頭壟斷的挑戰

國家意志與全球供應鏈的角力

· 權力結構-中國,巨頭戰爭,科技與AI,重工業復辟-,太空競賽-航太科技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1月28日,在新冠疫情持續顛覆全球航空業的背景下,中國國有飛機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公司(Comac)正加速推進其C919單走道客機的開發與認證進程。這款飛機不僅是一架商用客機,更被視為承載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以來所倡導的「航空夢」的實體,是北京意圖打破美國波音(Boeing)與歐洲空中巴士(Airbus)在全球民航市場長達數十年雙頭壟斷地位的國家級戰略核心。這項計畫的背後,是巨大的經濟誘因:據波音公司預測,未來二十年,中國將需要採購超過8400架新飛機,市場總價值高達1.7兆美元。透過發展本土客機來滿足這一龐大內需,將為中國節省鉅額外匯,並帶動國內高端製造業的發展。為此,中國政府已向中國商飛投入了估計高達490億至720億美元的國家援助,遠超過空中巴士從歐洲各國政府獲得的資金支持。

然而,在這項由國家意志驅動的宏大計畫背後,C919專案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悖論與致命的脆弱性:其對西方核心技術的深度依賴。儘管C919的機身結構與內飾等部分由中國本土製造,但其能否飛行的關鍵—包括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飛行控制系統、乃至大部分的材料—幾乎完全依賴從美國與歐洲的供應商進口。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分析,C919的14家關鍵供應商中,僅有一半是與外國公司的合資企業。中國的策略是透過要求外國供應商在華設立合資企業,來進行技術轉移與吸收,逐步建立本土的供應鏈能力。但西方製造商為保護其核心智慧財產權,長期以來僅向中國提供相對陳舊、非尖端的技術。這使得C919在設計定型的瞬間,便已面臨「出廠即落後」的技術代差困境。

更為嚴峻的是,這種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使得C919專案的命運,直接受制於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2021年1月初,美國川普政府將中國商飛列入一份被指控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黑名單。此舉的潛在後果是,美國政府可能禁止本國企業向中國商飛出口任何零組件與技術,這將對C919專案造成釜底抽薪式的打擊,甚至可能使其完全停擺。儘管拜登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尚不明朗,但這一事件清晰地揭示了C919專案的內在風險。多數專家評估,即便擁有了巨大的國家支持與受保護的國內市場,中國商飛距離成為波音與空中巴士的「嚴肅競爭者」,至少仍有十年以上的路要走。在此之前,C919不僅是一架飛機,更是國家意志在面對複雜技術現實與險惡國際環境時,所進行的一場艱難博弈的象徵。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中國的珠海航展上空,國產C919客機劃過天際;在北國的極寒天氣中,它進行著嚴苛的飛行測試。這一系列高調的活動,是中國商用飛機公司(Comac)在向世界宣告,北京數十年來的「大飛機之夢」正接近現實。C919,這款直接對標波音737與空中巴士A320的單走道窄體客機,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高端製造業領域最具雄心、也最具象徵意義的國家級計畫。它不僅僅是一項商業投資,更是中國試圖在由西方主導的、技術壁壘最高的全球民用航空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國家意志體現。然而,在這份雄心壯志的藍圖之下,C919的發展路徑,充滿了技術依賴的內在矛盾與地緣政治的外部風險。

1.7兆美元的誘因:C919背後的經濟驅動力

C919專案的啟動,首先源於一個極為清晰的經濟邏輯:中國自身就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民航市場。在疫情爆發前,波音公司生產的飛機有四分之一銷往中國。根據波音在2020年10月發布的最新市場展望,預計未來二十年,中國市場將需要超過8400架新飛機,總價值超過1.7兆美元。

面對如此龐大的、確定性的國內需求,任何一個具備工業能力的國家,都會產生自己製造飛機的想法。將這1.7兆美元的訂單留在國內,不僅可以極大地節省外匯儲備,還能帶動航空材料、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等一系列高附加價值產業鏈的發展,創造大量高品質的就業崗位。這正是中國政府不計成本、傾全國之力支持中國商飛的根本原因。

自2008年成立以來,中國商飛便成為了國家資源的重點傾注對象。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估算,該公司獲得的各類政府直接與間接援助,總額在490億至720億美元之間。相比之下,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空中巴士,從歐洲各國政府獲得的援助總額約為220億美元。這種超乎尋常的國家級別支持,凸顯了北京發展本土大飛機產業的堅定決心。

依賴的解剖學:一架「全球製造」的中國飛機

儘管C919被冠以「國產」之名,但對其供應鏈進行一次深入的解剖,便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現實:這架飛機的核心技術,幾乎完全由西方世界所掌控。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系統整合商,而非核心技術的創造者。

民用客機是人類迄今為止製造過的最為複雜的工業產品之一,其生產涉及數十萬個精密零組件。這些零組件不僅要做到完美無瑕,還必須在三萬五千英尺的高空、極端的溫度與壓力變化下,日復一日地安全運行。CSIS的資深顧問斯科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對C919的供應鏈進行了詳細分析,其結論是,中國本土供應商所提供的部件,絕大多數集中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領域,例如機身的結構件、艙門、以及客艙內部設施。

而決定飛機之所以能飛行的「心臟」與「大腦」,則幾乎全部來自進口:

發動機: 由美國通用電氣(GE)與法國賽峰集團(Safran)的合資公司CFM International提供。

航空電子系統: 由美國的柯林斯宇航(Collins Aerospace)等公司提供。

飛行控制系統、起落架、電源系統等關鍵子系統: 同樣由歐美的專業供應商主導。

甘迺迪的分析指出,在C919的數十家主要供應商中,僅有14家來自中國,而其中一半還是以中外合資企業的形式存在。這種模式,是中國長期以來用「市場換技術」策略的體現。北京要求外國供應商若想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希望藉此過程,讓中方合作夥伴逐步學習、吸收並最終掌握相關技術。

「出廠即落後」的困境

然而,「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在航空領域的成效,遠不如在高鐵等其他領域那樣顯著。原因在於,民航發動機與航空電子等領域的技術壁壘極高,其背後是西方航空強國上百年的經驗積累與持續的巨額研發投入。

為了保護其賴以生存的核心智慧財產權,西方供應商在與中方合作時,普遍採取了謹慎的「技術保留」策略。—它們向C919專案提供的,通常是成熟、可靠但並非最尖端的技術產品—。這意味著,當C919最終投入商業運營時,其所搭載的核心系統,在技術上可能已經落後於波音與空中巴士同代機型所採用的最新技術。這使得C919陷入了一種「出廠即落後」的結構性困境。對於追求燃油效率與運營成本的航空公司而言,這將是一個顯著的競爭劣勢。

地緣政治的絞索:當供應鏈成為戰場

C919對西方技術的深度依賴,使其在當今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中,處於一個極為脆弱的位置。當供應鏈可以被用作武器時,這架飛機的每一個進口零件,都可能成為一個潛在的「絞索點」(choke point)。

2021年1月,即將卸任的美國川普政府,將中國商飛加入了一份「涉軍企業」黑名單,指控該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聯。儘管這項行政命令的具體執行細則尚不明確,但其潛在的威脅是致命的。一旦禁令被嚴格執行,美國政府將可以禁止任何美國公司向中國商飛提供零部件與技術服務。考慮到C919的核心系統供應商大多為美國或含有美國技術的歐洲公司,這樣一項出口禁令,將足以讓整個C919專案立即停擺。

這一事件,清晰地暴露了C919專案最大的戰略風險。它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或技術問題,而已成為中美大國競爭中的一枚棋子。儘管拜登新政府上台後,可能會對相關政策進行重新評估,但中美之間在技術領域的競爭與不信任,已成為長期趨勢。只要C919的核心技術命脈掌握在西方手中,其專案的未來,就將始終籠罩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

一場天空中的「長征」

C919的誕生,是中國國家動員能力與工業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它標誌著中國在民用飛機「製造」層面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突破。然而,從「能製造」到「能競爭」,再到「能引領」,仍有一段極為漫長的道路要走。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中國商飛至少還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成為波音與空中巴士的一個「嚴肅的競爭者」。在此期間,它必須攻克一系列艱鉅的挑戰。在技術上,它必須啟動一場真正的「長征」,致力於研發自主可控的核心系統,特別是商用航空發動機這一「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在商業上,儘管北京可以透過行政命令,讓國內的國有航空公司大量採購C919,為其提供一個受保護的初始市場(目前其帳面訂單已超過1000架),但這些訂單在C919能夠證明其具備穩定、安全、高效的規模化生產與運營服務能力之前,很大程度上仍是「鏡花水月」。

中國的航空夢,不會一蹴可幾。它將是一場在技術、商業與政治三個維度上同時展開的持久戰。

資料來源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Made in China 2025’s C919 Problem
https://www.csis.org/analysis/made-china-2025s-c919-problem

Reuters: Trump administration adds China's Comac, Xiaomi to Chinese military blacklis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china-military-comac/trump-administration-adds-chinas-comac-xiaomi-to-chinese-military-blacklist-idUSKBN29J21E

Boeing: Boeing Forecasts China’s Airlines to Acquire 8,600 New Airplanes by 2039
https://www.boeing.com/commercial/market/commercial-market-outlook/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hina’s C919 Jet, a Boeing 737 Rival, Faces Long Commercial Flight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s-c919-jet-a-boeing-737-rival-faces-long-commercial-flight-11611225001

FlightGlobal: How much state aid has COMAC received?
https://www.flightglobal.com/how-much-state-aid-has-comac-received/139260.articl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hina’s C919 narrowbody passenger jet enters ‘intensive’ test flight phase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military/article/3116809/chinas-c919-narrowbody-passenger-jet-enters-intensive-test

Forbes: Can China's C919 Ever Compete With Boeing And Airbus Without Western Technology?
https://www.forbes.com/sites/jamesasquith/2021/01/16/can-chinas-c919-ever-compete-with-boeing-and-airbus-without-western-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