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Stop股價異常飆升引發的市場監管質疑

社群動員與選擇權交易的連鎖效應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科技與AI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1月28日,美國線上券商平台,包括廣受年輕投資者青睞的Robinhood與Interactive Brokers,突然宣布限制用戶買入GameStop(GME)及其他數支股價劇烈波動的股票,此舉引發市場劇烈震盪與廣泛的輿論撻伐。在限制措施頒布前,GameStop的股價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從每股不足20美元飆升至超過300美元,其背後的核心驅動力,源自於社群媒體Reddit論壇「Wall Street Bets」上的散戶投資者們,他們以一種高度協調的集體行動,針對華爾街專業的對沖基金所持有的大量空頭部位發動攻勢。這起事件不僅是一次金融市場的極端波動,更凸顯了在數位時代下,由社群媒體所催化的集體行動,已具備足以挑戰傳統金融機構的力量。

此輪史無前例的股價飆升,其技術性根源並非僅止於單純的股票買盤,而是與金融衍生性商品—特別是「買權選擇權」(Call Options)的交易機制—深度掛鉤。散戶投資者大量買入GameStop的價外(out-of-the-money)買權,迫使作為交易對手的造市商(market makers)必須買入標的股票以對沖其風險敞口。當股價因散戶的持續買進而上漲時,造市商為維持其避險部位的動態平衡,必須購入更多股票,從而形成一種自我強化的價格上漲循環。這種現象被稱為「伽瑪擠壓」(Gamma Squeeze),它與傳統的「空頭擠壓」(Short Squeeze)相互疊加,共同將GameStop的股價推升至完全脫離基本面的水平。

此次事件所暴露的,是美國金融市場監管體系在面對新型態市場行為時的結構性脆弱。券商限制交易的決定,雖有其結算風險管理的考量,卻也引發了市場公平性與透明度的嚴重質疑,許多評論者指控其偏袒大型機構投資者,犧牲了散戶的利益。國會議員與監管機構隨即對此展開調查,探討社群媒體上的集體號召是否構成市場操縱、現行的市場基礎設施是否足以應對如此極端的交易量與波動性,以及「金融民主化」的理念在實踐中所伴隨的潛在系統性風險。GameStop事件的影響,已遠遠超越單一個股的範疇,它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資本市場的權力結構、監管框架以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深遠變革。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21年1月,一場由數位社群點燃的金融風暴,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席捲華爾街。核心的風暴眼,是業務早已顯露頹勢的實體電玩零售商GameStop(GME)。在短短數週內,其股價以脫離傳統估值模型的狂暴姿態,從寂靜的谷底一躍而起,其漲勢之迅猛,不僅使眾多做空的專業對沖基金面臨巨額虧損,更直接撼動了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這並非源於公司基本面的任何實質性改善,而是一場由Reddit論壇「Wall Street Bets」(WSB)所策動,旨在對抗華爾街建制派的散戶集體行動。然而,當這股力量達到頂峰之際,戰場的規則卻似乎被單方面地改寫了。1月28日,以Robinhood為首的多家線上券商平台,突然在盤中宣布限制用戶買入GME及其他相關熱門股票,此舉猶如釜底抽薪,瞬間逆轉了市場的動能,股價應聲暴跌,引發了來自社會各界對於市場公平性的強烈質疑與憤怒。

事件的起點,是一個在傳統金融分析師眼中幾近被遺忘的角落。GameStop,作為一家在數位化浪潮中步履維艱的實體零售商,其商業模式被普遍認為前景黯淡,因此成為華爾街對沖基金大量建立空頭部位的目標—他們透過借券賣出的方式,押注其股價將會持續下跌。然而,WSB社群的用戶們卻從中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他們發現,GME的空頭部位總額甚至超過了其市場上流通的股數總量,這意味著一旦股價上漲,這些做空的機構將被迫以更高的價格回補股票,從而可能觸發一場劇烈的「空頭擠壓」。這場行動的背後,夾雜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公司潛在轉型價值的投機性看好,更蘊含著一種強烈的,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對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華爾街精英階層長期壟斷市場話語權的反抗。

當這股集結於網路社群的力量開始轉化為真實的購買力時,一種驚人的連鎖反應就此展開。數以萬計的散戶投資者,利用Robinhood等平台提供的零手續費便利交易,持續買入GME股票。與此同時,一個更為複雜且更具威力的金融工具—買權選擇權—成為了加速這場風暴的關鍵催化劑。散戶們大量購入履約價遠高於當時市價的短期買權,這種成本低廉的衍生性商品,如同為他們的市場判斷加上了極高的槓桿。當大量買權合約被創建時,作為賣方的造市商(通常是大型電子交易公司),為了對沖自身風險,必須在公開市場上購入一定比例的GME股票。隨著GME股價因現股買盤而上漲,並逐漸逼近選擇權的履約價,造市商的避險模型會要求他們購入更多數量的股票,以維持風險中性。這個過程,即「伽瑪擠壓」,與散戶買盤及空頭回補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正回饋循環,將股價以指數級的速度推向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度。

市場的狂熱在1月28日戛然而止。當日,Robinhood、Interactive Brokers等平台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單方面限制了用戶對GME、AMC娛樂控股、黑莓(BlackBerry)與諾基亞(Nokia)等數支所謂「迷因股」(Meme Stocks)的買入操作,僅允許賣出。這一決策的直接後果,是買盤力量的瞬間蒸發,導致這些股票的價格在短時間內崩跌。券商對外解釋,此舉是基於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因市場極端波動而大幅提高了對券商的保證金要求,限制交易是為了控制自身的財務風險。然而,這一純技術性的解釋,完全無法平息公眾的怒火。在散戶投資者看來,這無異於在他們即將贏得與機構的對抗時,裁判突然吹響了黑哨,強行中止了比賽。一時間,關於華爾街金融體系存在結構性不公,以及大型機構之間為保護彼此利益而聯手操縱市場的指控,甚囂塵上。

這起事件的影響迅速從金融領域擴散至政治層面,從紐約的民主黨左翼代表Alexandria Ocasio-Cortez到德州的共和黨參議員Ted Cruz,不同政治光譜的政治人物罕見地一致對券商的行為提出譴責,並要求國會舉行聽證會進行調查。這場風波已然演變成一場關於「金融民主化」真實含義的深刻辯論。一方面,零手續費交易平台確實降低了普通民眾參與資本市場的門檻;但另一方面,當這種普及化的參與形式以一種高度組織化、帶有強烈對抗性的姿態出現時,是否會對市場穩定構成新的威脅?監管機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面臨著艱鉅的挑戰:如何在保護投資者與維護市場秩序之間取得平衡?以及,現有的法律框架是否足以界定與應對在社群媒體上發生的,介於分享投資理念與涉嫌操縱市場之間的灰色地帶行為?GameStop事件—它不僅僅是一次關於股票價格的瘋狂插曲—更像是一面稜鏡,折射出當代資本主義體系內部,科技、社會情緒與金融權力結構之間複雜而緊張的關係。它所提出的問題,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拷問著市場的參與者與監管者。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GameStop Mania Reveals Power Shift on Wall Street—and the Pros Are Reeling
https://www.wsj.com/articles/gamestop-mania-reveals-power-shift-on-wall-streetand-the-pros-are-reeling-11611844401

Reuters:Robinhood, Interactive Brokers restrict trading in GameStop, other name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retail-trading-robinhood/robinhood-interactive-brokers-restrict-trading-in-gamestop-other-names-idUSKBN29X2MG

The Associated Press:EXPLAINER: Why GameStop's stock surge is shaking Wall Street
https://apnews.com/article/gamestop-stock-surge-explained-wall-street-d96f63435f6f393456d81515f7535363

The New York Times:The GameStop Reckoning Was a Long Time Coming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8/technology/gamestop-stock.html

The Guardian:GameStop stock: how Reddit users teamed up to take on Wall Street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1/jan/28/gamestop-stock-market-reddit-users-short-selling-wall-street

Bloomberg:Robinhood Strained by GameStop Frenzy, Taps Credit Line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1-28/robinhood-is-said-to-draw-on-credit-lines-amid-trading-frenzy

Financial Times:GameStop short-sellers Melvin and Citron surrender but Reddit rally rolls on
https://www.ft.com/content/f7c87c0a-0036-464a-9e1d-252f854a01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