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擴大對華為晶片出口管制,全球科技產業鏈面臨脫鉤壓力

國家安全與技術自主的全球戰略

· 權力結構-美國,權力結構-中國,巨頭戰爭,科技與AI,資源競逐-要聞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進一步收緊出口管制規定,旨在全面切斷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公司透過第三方取得以美國技術製造的半導體晶片。此舉被視為華盛頓對北京科技戰的重大升級,標誌著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科技脫鉤」(Decoupling)進程已進入一個更具實質性與對抗性的階段。這項政策的核心,是將任何利用美國軟體或設備來生產、製造或開發的晶片,都納入出口管制的範圍,若欲供應給華為,必須事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此舉幾乎封堵了華為所有獲取高階晶片的外部管道,對其智慧型手機與5G基站等核心業務的持續運營,構成了直接且嚴峻的威脅。美國政府的行動,建立在其對國家安全的擴大解釋之上。華府方面指稱,像華為與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等具有中國背景的科技公司,可能被北京當局利用為從事間諜活動的工具,對美國用戶的數據安全構成風險-儘管相關公司對此均予以堅決否認。這場以國家安全為名的技術圍堵,不僅衝擊了中國企業,也對美國本土的半導體公司如高通(Qualcomm)與英特爾(Intel)造成了影響,使其面臨失去重要客戶的商業損失。面對外部供應鏈的系統性斷裂風險,中國政府的反應是將科技自主的長期目標,轉化為一項具備最高優先級的國家戰略。在北京看來,華盛頓的極限施壓,印證了對外國技術的依賴是其最根本的戰略脆弱點。為此,中國正傾全國之力,加速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資金與政策資源大量注入如中芯國際(SMIC)等龍頭企業。同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國內大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以及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管道的「科創板」(STAR Market)的設立,都旨在構建一個更具韌性、更能抵禦外部衝擊的本土創新生態系統。這場環繞著微小晶片的競逐,實質上是兩種不同發展模式與國家意志的較量,其結果不僅將決定個別企業的興衰,更可能在未來數十年間,重塑全球科技版圖的樣貌。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一片指甲大小的矽晶圓上,蝕刻著數以十億計的電晶體。這是晶片,現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大腦,驅動著從智慧型手機到數據中心的一切。長久以來,這個由精密物理學與全球化分工構成的產業,象徵著人類協作的頂峰。然而,當國家意志的巨輪開始轉動,這條緊密交織的全球供應鏈,正承受著被強行撕裂的巨大壓力。

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的一紙行政命令,將這股壓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層級。華盛頓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對華為的出口管制,任何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的技術、軟體或設備來製造晶片,就必須在向華為供貨前,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這項規定的發布,等同於一道技術封鎖令,意圖在全球範圍內,精準切斷中國這家科技冠軍的命脈。

以「國家安全」為名的技術壁壘

這場科技脫鉤的風暴,是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掀起的。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對國家安全的定義被顯著拓寬,從傳統的軍事防禦,延伸至數據流動、技術標準與供應鏈的控制權。在此框架下,華為的5G通訊設備與TikTok的社群媒體平台,被描繪為潛在的國家級安全威脅。華府官員主張,這些企業可能被迫與中國情報機構合作,從而危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一位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本屆政府已將國家安全的概念,擴展至超越以往任何一屆政府的範圍。當涉及中國時,他們將國家安全定義為數據,所有中國的技術在本屆政府看來都值得懷疑。」

然而,這套論述並未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內的科技領袖都曾公開表示,這種強制性的切割,對中美雙方而言都是一種傷害。對於高通、英特爾等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而言,華為是一個年採購額超過百億美元的大客戶。禁令的實施,意味著它們將失去一個龐大的市場,華府「不要在中國做生意,回到美國來」的呼籲,並不能彌補這種商業損失。美國企業的遊說團體,也因此持續向政府施壓,試圖緩和禁令的衝擊。

「國內大循環」— 中國的應對之道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華盛頓的極限施壓,在中國內部引發了一場深刻的戰略反思。長期以來,北京雖然一直提倡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但真正將其提升至攸關國家生存層級的,正是這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與科技戰。

一位觀察家指出:「中國領導層直到川普的貿易戰才真正意識到,事態非常嚴峻,我們現在真的需要採取行動了。」

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政策的核心思想,並非要閉關自守,而是要優先建立一個強大且自足的國內市場與供應體系,以確保在面對外部封鎖時,國家的經濟與產業體系依然能夠獨立運轉。

半導體產業,正是這場自主化運動的核心戰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每年進口晶片的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甚至高於其進口石油的開銷。這種巨大的依賴性,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已成為其最致命的弱點。

為了扭轉此一局面,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將國家資本與政策資源注入本土晶片產業。被視為「中國希望」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成為了這場國家級投資的樣板。同時,仿效美國那斯達克、專為高新科技企業設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為這些需要鉅額資金投入的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融資平台。

晶片—不可承受之重

儘管北京的決心毋庸置疑,但要建立一個完全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其挑戰也是空前的。半導體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掌握從設計軟體、核心IP、製造設備、特種材料到封裝測試的所有環節。

以華為為例,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已具備設計出全球頂尖手機晶片的能力。然而,即便設計圖在手,若沒有使用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或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公司的尖端設備,沒有荷蘭艾司摩爾(ASML)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台灣的台積電或韓國的三星電子,便無法將其製造出來。而美國8月17日的新規,正是精準地卡住了「製造」這一關鍵環節。

分析師普遍估計,在禁令生效前,華為緊急囤積的晶片庫存,僅能維持其一到兩年的運營。儘管華為曾宣稱可以生產不含美國晶片的手機,但其所使用的替代零件,其生產過程本身,依然無法完全擺脫對美國技術與工具的依賴。

目前,普遍的評估認為,中國在晶片製造技術上,整體落後美國與台灣約四年的時間。在一個技術以每18個月為週期快速迭代的產業中,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時間,正成為中國在這場晶片戰爭中最稀缺的資源。

無可逆轉的分裂?

這場由華盛頓發起的科技脫鉤,其影響已遠遠超出了中美雙邊關係的範疇。美國正在向全世界的企業與國家提出一個艱難的選擇題:在我們的生態系統與他們的生態系統之間,你選擇哪一邊?

展望未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即便白宮易主,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競爭態勢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一位分析師表示:「我不認為拜登政府會對中國採取截然不同的看法。中國仍將是頭號競爭對手。」

對於北京而言,它同樣意識到,美國已不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因此,無論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中國轉向內部的、追求技術自主的政策,都將堅定不移地持續下去。

這場圍繞著晶片的脫鉤,最終可能導致全球出現兩個平行的技術標準、兩套獨立的供應鏈與兩個分割的網路世界。這對於過去數十年受益於全球化與開放合作而實現飛速發展的科技產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創新的步伐或將因此減緩,消費者的成本可能因此增加,一個更加分裂與充滿摩擦的世界,似乎已在前方等待。

資料來源

Reuters: U.S. tightens restrictions on China's Huawei to choke off chip supplie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huawei-tech/u-s-tightens-restrictions-on-chinas-huawei-to-choke-off-chip-supplies-idUSKCN25D181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U.S. Moves to Cut Huawei Off From Chip Suppliers
https://www.wsj.com/articles/u-s-moves-to-cut-huawei-off-from-chip-suppliers-11597679007

The New York Times: U.S. Delivers Another Blow to Huawei, Cutting Off Vital Chip Suppl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17/technology/huawei-chips-commerce-department.html

Bloomberg: U.S. Imposes New Curbs on Huawei Access to U.S. Technology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8-17/u-s-imposes-new-curbs-on-huawei-s-access-to-u-s-technology

Financial Times: US tightens chip restrictions on China’s Huawei
https://www.ft.com/content/131f77d3-f0a5-484c-b715-188ff7b7914f

Associated Press: US moves to cut off Huawei's access to computer chips
https://apnews.com/article/business-china-ap-top-news-international-news-technology-d2b861205316315664d4b170e28f359c

The Economist: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ightens its squeeze on Huawei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20/08/17/the-trump-administration-tightens-its-squeeze-on-hu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