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效應」:單一行為者對動盪加密貨幣市場影響

社群媒體與資產估值的合流現象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科技與AI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6月1日,對前一個月加密貨幣市場活動的分析顯示,單一、高知名度的個人,特別是特斯拉(Tesla)與SpaceX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對此一高度不穩定且缺乏監管的市場,具有深遠且破壞性的影響力。馬斯克在2021年5月的一系列公開言論,已成為一個經典案例,展示了其如何僅憑其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發言,便能引發特定數位資產市值的劇烈波動。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發生在5月12日,馬斯克透過其擁有數千萬追隨者的推特(Twitter)帳戶宣布,出於對比特幣(Bitcoin)挖礦活動中化石燃料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環境擔憂,特斯拉將暫停接受比特幣作為購車支付方式。此推文發布後,市場反應迅即且猛烈。在短短數小時內,比特幣價格暴跌超過5%,導致其總市值蒸發約1500億美元。這一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的脆弱性,其價格極易受到非經濟基本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來自具有巨大公眾影響力人物的言論。市場分析指出,此次拋售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大量近期湧入市場的散戶投資者,他們對於此類資產的內在波動性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而在恐慌情緒驅使下選擇了平倉。

除了對市場領導者比特幣的影響外,馬斯克對所謂「迷因幣」(meme coins)—一種缺乏明確投資案例、其價值完全建立在社群媒體熱度與集體信念之上的加密貨幣—的影響更為直接和顯著。以狗狗幣(Dogecoin)為例,該加密貨幣最初是作為一個網路笑話而誕生,卻在2021年上半年因馬斯克及其他名人的關注而價格飆漲。在馬斯克預定主持美國電視節目《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的5月8日前夕,投機者們大量買入狗狗幣,期望他的亮相能將幣價推向一美元的心理關口。然而,在節目的一個短劇中,馬斯克以開玩笑的口吻將狗狗幣稱為一場「騙局」(a hustle)。這一評論瞬間粉碎了市場的投機性預期,導致狗狗幣價格在節目結束後暴跌約30%。這次事件完美地展示了一個完全由情緒和期待驅動的市場之內在不穩定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引發暴跌後的數週,馬斯克又透過發布與狗狗幣相關的圖片推文,再次輕易地使其價格回升。這種反覆的市場操縱能力,揭示了在一個缺乏傳統估值基礎的資產類別中,影響力本身已成為決定價格的最關鍵因素。

馬斯克之所以能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其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市場環境因素。過去一年,在「羅賓漢」(Robinhood)等零手續費交易應用程式的推動下,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散戶投資熱潮。這些平台極大地降低了市場准入門檻,使得大量年輕、缺乏經驗的投資者得以進入原先由機構主導的領域。對許多年輕投資者而言,馬斯克反叛、著眼未來的形象具有強烈吸引力,而金融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一種娛樂形式。這種「金融遊戲化」(gamification of finance)的趨勢,使得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clout)可以直接轉化為市場動能。資產管理公司CoinShares的高管梅爾滕・德米羅斯(Meltem Demirors)指出,當像馬斯克這樣的人物直接向散戶群體發布信息時,雖然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但也極大地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性。這些劇烈的價格波動,對那些尋求快速、高額回報但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散戶投資者構成了實質性的財務風險。此現象不僅對投資者保護提出了新的課題,也對金融監管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即如何界定和規範在數位時代中,言論自由與市場操縱之間的模糊界線。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傳統金融市場的範疇內,知名企業家或意見領袖的公開言論,歷來都能對特定股票或行業的價格產生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力通常受到證券法規的嚴格約束,且其效應往往是間接的。但在加密貨幣這個新興、高度數位化且監管模糊的領域,影響力的運作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特斯拉與SpaceX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便成為了這一新範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並非僅僅是一位企業領袖,而演變成一股獨特的市場力量,其在社群平台推特上的隻言片語,功能上已近似於針對特定數位資產發布的、不受任何規範的「貨幣政策聲明」,其直接性與破壞力,在現代金融史上均屬罕見。

比特幣的逆轉:企業影響力的個案研究

2021年初,特斯拉公司宣布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並表示計畫接受比特幣作為其電動汽車的支付方式。這一舉動被市場解讀為主流企業對加密貨幣的強力背書,極大地提振了投資者信心,並成為推動比特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的關鍵催化劑之一。然而,這場由特斯拉親手點燃的盛宴,卻在同年5月12日被其創始人親手澆熄。

當日,馬斯克發布推文,突然宣布特斯拉將暫停接受比特幣支付。其給出的官方理由是,對比特幣挖礦過程中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加所引發的環境問題感到擔憂。為了理解這一論據的背景,有必要檢視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機制。該機制需要全球範圍內的計算機進行高強度的哈希運算來驗證交易並生成新的比特幣,這一過程消耗大量電力。根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中心的研究,比特幣網絡的年耗電量在當時已超過許多中等規模國家的全國用電量。

馬斯克的這則推文,在市場上引發了即時的連鎖反應。首先,高頻交易算法捕捉到推文中的負面關鍵詞,觸發了自動化的拋售指令,瞬間放大了賣壓。隨後,大量在牛市期間湧入的散戶投資者,許多人是首次涉足此類高波動性資產,面對價格的急劇下跌,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導致了更大規模的跟進拋售。這場由單一推文引發的暴跌,不僅讓比特幣市值在一天內損失超過千億美元,也讓市場參與者重新意識到,加密貨幣的價格基礎是何等脆弱,其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市場情緒和關鍵人物的公開立場。

狗狗幣現象:一個迷因資產的解剖

如果說比特幣市場的波動還能圍繞著其作為「數位黃金」的潛在價值儲存功能進行辯論,那麼狗狗幣的起落,則更純粹地展示了一個完全脫離基本面,由社群媒體文化和名人效應所主導的市場。

狗狗幣誕生於2013年,其初衷是一個基於當時流行的「神煩狗」(Doge)網路迷因的玩笑。它沒有技術上的重大創新,也沒有明確的應用場景。然而,在2021年,當馬斯克開始頻繁地在其推特上提及並戲稱自己為「狗狗幣教父」(The Dogefather)時,這個玩笑性質的數位貨幣開始被賦予了驚人的金融價值。投機者們將馬斯克的每一次提及都解讀為一種隱含的背書,並期待他能夠利用其影響力,將狗狗幣推向主流。

這場投機狂熱在馬斯克主持《週六夜現場》的5月8日達到了頂峰。在節目播出前,狗狗幣的價格被炒至約0.73美元的歷史高點,社群媒體上充斥著「狗狗幣上月球」(Doge to the moon)的口號。然而,節目中的一段短劇,卻成為了戳破泡沫的針。在劇中,馬斯克扮演的「金融專家」在多次被追問狗狗幣究竟是什麼之後,最終以一句「它是一場騙局」(It's a hustle)作結。儘管語氣戲謔,但這個詞彙的負面含義足以摧毀市場建立在脆弱信心之上的投機預期。節目結束後,狗狗幣價格應聲暴跌。這一事件清晰地表明,當一項資產的價值完全依賴於公眾情緒時,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其崩盤。馬斯克後續又透過發布模糊的推文,輕易地再次拉動其價格,這進一步證明了他對這個特定市場近乎絕對的、隨意的控制力。

新的市場結構:散戶、零手續費與金融遊戲化

「馬斯克效應」得以成立的土壤,是近年來金融市場參與者結構與行為模式的深刻變遷。以「羅賓漢」為代表的零手續費交易平台的崛起,是這場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這些平台透過「訂單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的商業模式,免除了散戶的交易佣金,極大地降低了投資門檻。這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進入市場,他們成長於數位時代,對科技領袖如馬斯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並且更傾向於透過社群媒體獲取資訊和做出決策。

這些新一代的投資者,其行為模式也與傳統投資者有顯著不同。他們中的許多人尋求的是快速、劇烈的回報,而非標普500指數那樣需要數十年才能實現財富增值的穩定收益。這種心態,加上交易應用程式中使用的「遊戲化」設計元素(如成交時的動畫效果),使得投資行為本身越來越像一種高風險的娛樂活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斯克的角色變得極為特殊。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位深諳網路文化的社群媒體大師。他反建制的姿態、對未來科技的宏偉構想(如火星殖民),以及其不可預測的幽默感,都使其在年輕投資者群體中擁有近乎偶像般的地位。當這樣一位人物將其注意力投向本身就充滿投機色彩的加密貨幣時,其言論便具備了動員大量資金的能力。他的公開參與,並非傳統的企業背書;那是一種表演—一場融合了名人文化與金融投機的演出—在資產缺乏任何內在基本面的情況下,直接主導了其被感知的價值。

監管的灰色地帶與治理的難題

馬斯克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力,也暴露了現行金融監管框架的巨大空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於涉及股票等傳統證券的市場操縱行為,有著明確的法律定義和執法權力。然而,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至今仍然模糊不清,它們在很大程度上處於證券法、商品法和貨幣法之間的灰色地帶。

這引出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馬斯克的推文是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市場操縱?當一位上市公司(特斯拉)的執行長,就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持有的資產(比特幣)發表可能影響其價格的公開評論時,是否存在利益衝突?這些問題目前尚無明確答案。傳統的監管工具,在應對這種以社群媒體為媒介、影響力高度個人化、標的資產又屬性不明的新型市場行為時,顯得力不從心。

「馬斯克效應」並非孤立現象,它是一系列因素交織下的產物:一個富有魅力且行為難以預測的公眾人物,一個龐大且高度活躍的社群媒體追隨者群體,一個以高波動性為內在特徵的新興資產類別,以及一批渴望快速獲利的新一代散戶投資者。這一事件深刻地揭示了科技、個性與資本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結合,從而根本性地改變了金融市場的運作動態。儘管馬斯克的個人影響力可能會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監管的完善而有所減弱,但它所代表的趨勢—社群媒體驅動的市場情緒、金融的遊戲化以及個人影響力的資本化—將持續對未來的投資者、企業和監管機構構成複雜而持久的挑戰。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Elon Musk’s Crypto Comments Send Prices of Bitcoin, Dogecoin Tumbling
https://www.wsj.com/articles/elon-musks-crypto-comments-send-prices-of-bitcoin-dogecoin-tumbling-11621255502

Reuters: Bitcoin plunges after Musk's Tesla U-turn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elon-musks-tesla-u-turn-sends-bitcoin-tumbling-2021-05-13/

CNBC: Elon Musk says Tesla is suspending bitcoin payments ove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ttps://www.cnbc.com/2021/05/12/elon-musk-says-tesla-is-suspending-bitcoin-payments-over-environmental-concerns.html

Bloomberg: Musk's 'SNL' Gig Spotlights a Market Gone Mad for Crypto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08/musk-s-snl-gig-is-latest-sign-of-market-gone-mad-for-crypto

Financial Times: Elon Musk’s bitcoin U-turn provides a lesson in crypto risk
https://www.ft.com/content/1d13a69a-6c1b-4f9e-9d8a-98e6c4e0b3c2

CoinShares: The Gamification of Markets and The Rise of Retail
https://coinshares.com/research/the-gamification-of-markets

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 Cambridge Bitco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ex
https://ccaf.io/cbeci/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