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4年3月23日,在第25屆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峰會即將於科威特召開前夕,一場前所未有的公開外交決裂,正籠罩著整個阿拉伯世界,讓外界對此次峰會能夠在任何實質性議題上取得進展的期望,降至冰點。阿拉伯聯盟秘書長納比勒・阿拉比(Nabil al-Arabi)雖已確認,峰會將主要討論敘利亞危機、巴勒斯坦問題與「恐怖主義」等傳統議程,但這些議題早已被一場更深層、更具根本性的意識形態衝突所綁架。這場衝突的核心,正是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持續撕裂該地區的政治伊斯蘭—特別是穆斯林兄弟會—的未來地位問題。此次峰會最直接的背景,是本月初爆發的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內部嚴重外交危機。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三國,史無前例地同步召回了各自駐卡達的大使,公開指責杜哈方面干涉其內政、支持威脅區域穩定的組織。儘管聲明措辭模糊,但其矛頭所指,正是卡達對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及其全球分支的長期庇護與支持。這場海灣君主國之間的「家庭糾紛」,實則是整個阿拉伯世界自2013年埃及軍事政變以來,所形成的兩大敵對陣營的公開攤牌。一方是以沙烏地、阿聯酋與埃及軍方支持的臨時政府為核心的「反革命軸心」,他們將穆斯林兄弟會視為對其統治模式的根本性威脅,並已將其列為「恐怖組織」;另一方則是以卡達和土耳其為代表,他們曾是「阿拉伯之春」中伊斯蘭主義力量崛起的主要支持者,並持續為被推翻的穆斯林兄弟會提供政治與輿論庇護。
這場圍繞穆斯林兄弟會的鬥爭,如同房間裡的大象,雖然被官方刻意迴避——阿拉伯聯盟副秘書長艾哈邁德・本・希利(Ahmad bin Hilli)已明確表示峰會不會討論GCC內部爭端——但其陰影卻籠罩著每一個正式議程。在敘利亞問題上,一年前在多哈峰會上被給予合法席位的敘利యా反對派,如今因其內部伊斯蘭主義色彩以及與卡達的密切關係,正日益受到沙烏地等國的質疑與冷遇。兩大陣營各自支持敘利亞境內不同的反對派武裝,使得反對力量持續碎片化,無法形成統一戰線,從而間接延長了阿薩德政權的壽命。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這種分裂同樣顯而易見。沙烏地與埃及支持由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而卡達則長期是統治加薩走廊的、隸屬穆斯林兄弟會的哈馬斯的主要金主。這種外部支持的分裂,直接映射並加劇了巴勒斯坦內部的政治分裂,使得阿拉伯世界在面對新一輪巴以和談時,幾乎不可能形成任何統一的立場。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被列為三大核心議題之一的「恐怖主義」,其定義本身已成為雙方政治鬥爭的工具。沙烏地與埃及,將其國內與兄弟會相關的、主張以選舉方式參與政治的團體,也一併打為「恐怖組織」;與此同時,他們卻被指控支持敘利亞境內部分更為激進的薩拉菲主義武裝派別。而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則反過來指責沙烏地與卡達支持在其境內活動的遜尼派極端武裝,稱其行為等同於「宣戰」。這種「選擇性反恐」的現象,使得「恐怖主義」一詞完全喪失了其客觀標準,淪為各方用以打擊政治對手的標籤。倫敦大學艾希特分校的中東政治學者奧馬爾・阿舒爾(Omar Ashour)將當前的阿拉伯世界,劃分為支持變革(卡達、突尼西亞)、反對變革(沙烏地、阿聯酋、埃及)與什葉派(伊朗、阿薩德政權、伊拉克、真主黨)三大陣營。這三大陣營在區域內各個衝突點上,基於自身利益進行著複雜的合縱連橫,使得阿拉伯聯盟這個傳統的集體決策機制,已然失能。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次科威特峰會將是一次「徒勞的演習」。它之所以仍必須舉行,僅僅是為了避免因取消而釋放出區域秩序徹底崩潰的、更強烈的負面信號。各國領導人將會齊聚一堂,發表一些關於巴勒斯坦與敘利亞的、無關痛癢的通用性聲明,然後在峰會結束後的一分鐘,便將一切拋諸腦後。這次峰會的結果,早已注定;它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其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一個分裂、極化、且喪失了共同方向感的阿拉伯世界的真實寫照。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4年3月,距離「阿拉伯之春」的理想主義浪潮席捲中東已過去三年,但阿拉伯世界迎來的並非民主的曙光,而是一個更深層、更公開的分裂時代。即將在科威特召開的第25屆阿拉伯國家聯盟峰會,正成為這場歷史性裂變最鮮明的註腳。峰會的官方議程,依舊是那些數十年來被反覆提及的傳統議題:敘利亞的戰火、巴勒斯坦的建國困境,以及打擊日益猖獗的「恐怖主義」。然而,所有與會的國家元首與外交官都心知肚明,這些議題早已淪為背景噪音,真正主導此次峰會氣氛、並使其註定失敗的,是一場未被列入議程、卻無處不在的「阿拉伯冷戰」。
這場冷戰的核心,是對一場剛剛發生不久的「革命逆轉」的態度,即2013年7月埃及軍方在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巨額財政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該國首位民選總統、出身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罕默德・穆爾西。此事件如同一塊地質板塊的劇烈運動,徹底重塑了整個中東的政治版圖,並將阿拉伯世界,劃分為兩個不可調和的敵對陣營。
第一陣營,是這場「反革命」的勝利者與推動者。以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為首的海灣君主國,以及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將軍所掌控的埃及新政權,共同構成了一個堅定的「保皇派」軸心。對他們而言,穆斯林兄弟會所代表的、那種能夠跨越國界、透過選票動員群眾的政治伊斯蘭模式,是對其世襲君主制或軍人威權統治的根本性、生存性威脅。因此,在埃及政變後,他們迅速將埃及與本國的穆斯林兄弟會,打為「恐怖組織」,展開了殘酷的鎮壓與清算。他們的目標,是徹底根除這股曾藉「阿拉伯之春」崛起的政治力量,恢復傳統的、由國家威權所主導的舊秩序。
第二陣營,則是這場逆轉的失意者與反對者,其核心是卡達與土耳其。在「阿拉伯之春」期間,這兩個國家曾是穆斯林兄弟會及其各地分支最主要的外部支持者,為其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援助與強大的輿論平台(半島電視台)。埃及政變,對他們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戰略挫敗。他們拒絕承認塞西政權的合法性,並繼續為流亡的穆斯林兄弟會成員提供庇護。這種立場,使其與沙烏地-阿聯酋-埃及軸心,產生了直接的、不可調和的衝突。2014年3月初,沙、阿、巴三國史無前例地召回駐卡達大使,正是這場衝突從幕後走向台前的標誌。
正是這場深刻的陣營對抗,使得科威特峰會的每一個議題,都淪為了雙方角力的舞台。在敘利亞問題上,一年前多哈峰會上反對派所獲得的外交勝利,已然褪色。當時,由卡達支持的、具有溫和伊斯蘭色彩的「敘利亞全國聯盟」被視為合法代表。但一年後,隨著沙烏地影響力的回升,以及其對敘利యా境內薩拉菲主義武裝派別支持力度的加大,這個由卡達所扶植的政治實體,正日益被沙烏地陣營邊緣化。雙方在敘利亞反對派內部的代理人之爭,使得反對力量始終無法整合,軍事上節節敗退,給了得到伊朗與俄羅斯鼎力支持的阿薩德政權以喘息之機。峰會關於敘利亞的決議,注定只會是一些空洞的、譴責暴力、呼籲政治解決的陳腔濫調,因為與會者本身,就是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科威特峰會的議程核心—打擊「恐怖主義」—本身就是一場語義的戰爭,各方都將這個詞彙當作武器,用來指控自己的對手,同時為自己支持的武裝代理人提供合法性辯護。當沙烏地與埃及高喊打擊穆斯林兄弟會這個「恐怖組織」時,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這位與伊朗關係密切的什葉派領導人,則反唇相譏,公開指責沙烏地與卡達,才是支持在其國內製造爆炸與殺戮的遜尼派「恐怖分子」的幕後黑手。在這種相互指責的氛圍下,「反恐」議題非但不能成為團結的基礎,反而成為了分裂的催化劑。
就連巴勒斯坦問題這個傳統上最能凝聚阿拉伯共識的議題,也未能倖免。沙烏地-埃及軸心,支持位於約旦河西岸、由馬哈茂德・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而卡達,則是統治加薩走廊的哈馬斯的最主要外部金主。阿拉伯世界內部的分裂,完美地複製並加劇了巴勒斯坦內部的法塔赫-哈馬斯之爭。在這種情況下,指望阿拉伯聯盟能夠在支持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當時正在進行的巴以和平談判上,形成任何有意義的統一策略,無異於緣木求魚。
因此,2014年的科威特峰會,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場貌合神離的政治展演。正如一位分析家所言,這是一次「徒勞的演習」,但又是一次「不可避免的演習」。因為取消峰會,將等同於向世界正式宣告阿拉伯集體安全與決策機制的徹底死亡,其政治後果是任何一方都難以承受的。於是,各國領導人如期而至,他們將會在鏡頭前握手、微笑,並最終通過一份由官僚們精心炮製的、四平八穩的聯合公報。但在那莊嚴的會場之外,一場圍繞著地區秩序主導權的、更真實的鬥爭,早已全面展開。這次峰會的召開,並非為了彌合分歧,而只是為了管理分歧的表象。它所標誌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個儘管充滿矛盾、但仍存在著基本共識與行為準則的舊阿拉伯秩序的終結;以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以意識形態劃界、陣營對抗公開化、代理人戰爭常態化為特徵的、更動盪、也更危險的新時代的開始。
資料來源
Al Jazeera:Arab League summit hit by new rifts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4/3/23/arab-league-summit-hit-by-new-rifts
Reuters:Saudi Arabia, UAE, Bahrain withdraw envoys from Qatar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qatar-gulf/saudi-arabia-uae-bahrain-withdraw-envoys-from-qatar-idUSBREA240K620140305
BBC News:Saudi Arabia, UAE and Bahrain withdraw ambassadors from Qatar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6452924
The Guardian:Blow to Qatar as UAE and Saudi Arabia withdraw ambassado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mar/05/qatar-uae-saudi-arabia-withdraw-ambassadors
Kuwait News Agency (KUNA):Arab summit to mainly discuss Syria, Palestine, terrorism - Arab League chief
https://www.kuna.net.kw/ArticleDetails.aspx?id=2367879&language=en
Carnegie Middle East Center:The 2014 Arab League Summit: Just Another Meeting?
https://carnegie-mec.org/2014/03/26/2014-arab-league-summit-just-another-meeting-pub-55146
Chatham House:The Kuwait Summit and the Gulf Crisis: The End of the Affair
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14/03/kuwait-summit-and-gulf-crisis-end-af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