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自2024年以來,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的價值重心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典範轉移。過去一度被輕蔑地稱為「AI套殼」(AI Wrappers)的應用程式公司,如今已成為矽谷炙手可熱的投資寵兒,並被正名為「AI原生應用」(AI Apps)。這些企業,如AI搜尋引擎Perplexity、法律分析工具Harvey及醫療紀錄自動化平台Abridge,並不自行從零開始建構龐大的基礎模型,而是巧妙地「包裹」或整合來自OpenAI、Anthropic、Google等巨頭的現有模型,並在此之上提供高度客製化、專注於解決特定行業痛點的解決方案。此模式的崛起,挑戰了「唯有模型建構者才能主宰AI時代」的早期論述。隨著基礎模型技術逐漸商品化,真正的差異化與商業價值正向上轉移至應用層。這些新創公司憑藉更優越的使用者介面、對特定領域數據的深度耕耘、以及更敏捷的產品迭代速度,創造出傳統科技巨頭因「創新者窘境」而難以企及的護城河。其驚人的營收增長與市場估值(如Perplexity的估值已達其年收入的170倍),預示著一個由應用驅動的AI新生態正在成形,權力結構正從基礎設施的掌控者,轉向最了解並能解決終端使用者問題的應用創造者。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所有技術革命的黎明時分,總有一種普遍的迷思,認為權力與價值必然歸屬於那些鑄造了最底層、最核心引擎的巨匠。在人工智慧(AI)的浪潮之初,這份榮耀無疑屬於OpenAI、Anthropic、Google等基礎模型的建造者。然而,當時光的塵埃稍稍落定,我們卻發現,一股曾被視為附庸、甚至被輕蔑地稱為「AI套殼」(AI Wrappers)的力量,正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姿態,從產業的邊緣走向舞台的中央。
這不僅僅是一次商業上的成功,更是一場關於「價值」在何處生成的深刻辯論。Perplexity、Replit、Harvey、Abridge,這些名字在科技圈與資本市場中掀起波瀾。它們的共通之處,在於並未耗費數十億美元去訓練一個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通用模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現有的強大模型作為原料,精心包裹、調校,最終打造成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鋒利工具。曾幾何時,「套殼」一詞帶有貶義,暗指其為二流的中間商,僅僅是為他人的技術套上一個使用者介面。但如今,這場價值認知的風向已然逆轉。
典範轉移:當「基礎設施」成為日常,「應用」即是王道
早期的AI競賽,是一場資本與算力的軍備競賽。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模型建造者,市場的邏輯很簡單:誰掌握了最聰明的大腦,誰就掌握了未來。然而,正如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所言:「我相信,模型正在被商品化。」當各家模型在性能參數上的差異日漸模糊,當一個模型更富創造力、另一個更擅長編碼、第三個更具成本效益時,真正的競爭優勢已不再是模型的原始能力,而是如何運用這些能力。
價值,正沿著技術堆疊向上攀升。最頂層的,是真實的人與他們真實、複雜且深刻的問題。這正是「AI原生應用」(AI Apps)—一個更受尊敬的新名詞的核心戰場。它們不再被視為單薄的包裝紙,而是被看作是整合者、優化者與最終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正如商界傳奇吉姆・巴克斯代爾(Jim Barksdale)的名言:「賺錢的方法只有兩種:捆綁與解綁。」AI應用程式,正是將來自不同基礎模型的智慧,與自身對特定行業的深刻洞察進行「捆綁」,從而解決真實的商業問題。
這場轉變在資本市場的反應最為直接。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資金正湧入AI應用層。AI搜尋引擎Perplexity,據傳正以高達18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其估值是其年化收入的170倍,遠高於Anthropic的58倍與OpenAI的43倍。專注於法律分析的Harvey AI在2024年營收翻了兩番;而深耕醫療保健領域的Abridge,也成功募集了2.5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些驚人的數字背後,是投資者信心的轉移:他們相信,應用層公司能更快地將技術轉化為可持續的營收,其商業模式更具效率與韌性。
垂直深耕的護城河:從「氛圍編碼」到專有數據
AI應用的勝利,並非僅僅依靠一個精美的介面。它們的護城河,是透過對特定領域的深度耕耘,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的。
首先,它們提供的是一種整合與策展的能力。使用者無需在眾多模型間猶豫,應用程式會根據任務需求,自動選擇或調用最合適的模型組合,提供無縫的體驗。
其次,是對使用者需求的極致理解。以Abridge為例,它旨在將醫生與患者的對話,自動轉化為結構化的醫療筆記與計費代碼,從而將醫生從繁重的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這解決了醫療行業長期存在的巨大痛點—研究顯示,未來2至3年內,五分之二的醫生因不堪重負而考慮離職。Abridge的成功,源於它對醫療工作流程、合規性、隱私保護等行業特殊性的深刻理解,這是通用模型無法企及的深度。
再者,它們正在建立自己的數據與模型壁壘。許多AI應用程式,透過使用者回饋與專有數據,對開源或商用模型進行微調(Fine-tuning)與後訓練(Post-training),創造出獨特的、性能更優的專用模型。Abridge的創辦人便強調,他們更像是一家擁有自身科學深度的「T型公司」,既有面向使用者的垂直應用,也有基於專有醫療數據集進行訓練的橫向技術層。這使得它們的產品難以被輕易複製,逐漸擺脫了對單一模型供應商的依賴。
這股浪潮甚至催生了一種全新的文化現象—「氛圍編碼」(Vibe Coding)。得益於Cursor、Replit等AI優先的編碼工具,程式設計的門檻被前所未有地降低。開發者不再需要精通複雜的語法,而是將精力集中於描述想法、傳達「氛圍」。一個僅有十人的「氛圍編碼」團隊,其產出效率可能匹敵過去百人規模的傳統工程團隊。這不僅加速了創新的步伐,更預示著一個「全民創造者」時代的來臨,從「氛圍法律」、「氛圍會計」到更多領域,人與AI的協作模式將被徹底重塑。
巨人的兩難:敏捷新創與傳統巨頭的戰略博弈
AI應用的崛起,也凸顯了傳統科技巨頭所面臨的「創新者窘境」。以Google為例,其核心的搜尋業務是一台利潤豐厚的印鈔機,任何可能蠶食其流量與廣告收入的純AI聊天機器人,都會在內部引發巨大的戰略猶豫。相比之下,Perplexity作為一家新創公司,毫無歷史包袱,可以迅速測試和推出顛覆性功能,如選舉中心、金融儀錶板,甚至開發自己的瀏覽器,直接挑戰Chrome的地位。
誠然,科技巨頭擁有龐大的現金流、深厚的企業關係、海量的專有數據以及無與倫D的發行渠道(如微軟的Windows、Google的Android、Meta的社交平台)。它們可以輕易地將自家AI功能整合進數十億用戶的設備中。然而,龐大的體量也意味著轉向的遲緩。它們更像是在水平層面提供原始能力的API供應商,而AI應用公司則在垂直層面,專注於解決具體的、現實世界的問題。
這場競賽的未來,將是一場關於「護城河」的持續構建。敏捷的新創公司正透過深化自身模型、整合工作流程來鞏固優勢。而大型企業則可能透過收購,或利用其分銷優勢,試圖收復失地。但敘事已經改變,舞台的聚光燈不再只屬於那些建造宏偉基礎設施的巨頭。那些最貼近市場、最能以AI原生方式解決使用者痛苦的應用程式,已經抵達戰場,並準備好定義下一個時代的遊戲規則。
資料來源
The Information: Perplexity AI, Valued at $3 Billion, Is Selling Its Software to Big Companies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perplexity-ai-valued-at-3-billion-is-selling-its-software-to-big-companies
Forbes: The Rise Of AI Wrappers: How Startups Are Building On Top Of Foundational Models
https://www.forbes.com/sites/asifdhalla/2024/02/20/the-rise-of-ai-wrappers-how-startups-are-building-on-top-of-foundational-models/
TechCrunch: Abridge raises $150M to bring generative AI to more hospitals
https://techcrunch.com/2024/02/22/abridge-raises-150m-to-bring-generative-ai-to-more-hospitals/
Bloomberg: AI Startup Harvey Raises $80 Million From OpenAI, Sequoia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3/ai-startup-harvey-raises-80-million-from-openai-sequoia
Reuters: AI coding assistant Cursor valued at $600 million in latest funding, source says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i-coding-assistant-cursor-valued-600-million-latest-funding-source-says-2023-11-20/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on’t Just Build an AI Model — Build an AI Application
https://hbr.org/2024/05/dont-just-build-an-ai-model-build-an-ai-application
Andreessen Horowitz: The New New Moats
https://a16z.com/the-new-new-mo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