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進入未知領域:以色列與伊朗直接軍事衝突

代理人戰爭終結,飛彈攻防區域安全格局

· 權力結構-中西亞,戰爭與和平-以色列戰爭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9月15日,以色列空軍對伊朗境內的多處縱深目標,包括關鍵的核設施與軍事基地,發動了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空襲。這一行動,標誌著兩國間長達數十年的「影子戰爭」的徹底終結,並將整個中東地區,推入了一片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未知水域。這次劇烈的升級,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源於過去一年來持續緊張的局勢,特別是自2024年10月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遭刺殺後,伊朗首次以大規模飛彈攻擊直接報復以色列,從而打破了以往僅透過代理人交鋒的非正式規則。如今,直接的國家級軍事對抗,已取代代理人戰爭,成為以色列與伊朗之間互動的新常態,其核心表現為一場複雜的飛彈攻防戰。

在此次衝突中,伊朗的戰略姿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四十年間,自兩伊戰爭的創傷之後,伊朗便確立了一套以「前沿防禦」為核心的國防理論,即透過其在區域內扶植的代理人網絡-黎巴嫩的真主黨、加薩的哈瑪斯、以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各類民兵組織-來作為其第一道防線與戰略緩衝。這套被稱為「抵抗軸心」的體系,旨在將戰火阻絕於伊朗本土之外。然而,經過以色列多年來,特別是2023至2024年間持續而猛烈的打擊,這張代理人網絡已被嚴重削弱,其軍事實力與威懾作用大不如前。面對代理人屏障的失效,德黑蘭在國家安全受到直接挑戰時,被迫選擇了其最後、也是最強大的反擊手段:動用其龐大且先進的飛彈與無人機武庫,對以色列本土發動直接攻擊。

這場飛彈攻防戰的本質,是一場科技、數量與戰略意志的較量。伊朗的攻擊策略,旨在透過「飽和攻擊」來穿透以色列舉世聞名的多層次防空系統。其戰術是同時發射大量飛行速度、彈道與高度各不相同的武器-包括高超音速的彈道飛彈、低空掠海的巡弋飛彈以及慢速但難以偵測的無人機-試圖以此耗盡並迷惑以色列的雷達與攔截系統,以求部分飛彈能夠突破防線,對軍事或平民目標造成實質性損害。然而,這種戰術的代價極高,每一次飽和攻擊都需要消耗數百枚飛彈,這意味著其現有武庫難以支撐一場長期的消耗戰。另一方面,此次衝突也暴露了以色列自身的一項關鍵脆弱性:儘管其防空系統效能卓越,但在應對如此規模的齊射攻擊時,已無法單獨應對,必須高度依賴美國及其他盟友在情報共享、衛星預警與直接軍事攔截上的援助。這種戰略依賴,不僅凸顯了衝突的國際化性質,更讓中東地區的每一次飛彈攻防,都可能成為引爆更大規模區域戰爭的導火線,其後果將遠超以色列與伊朗兩國的範疇。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國際關係的辭典中,「影子戰爭」是一個充滿了曖昧與克制的詞彙。它描繪了一種狀態,敵對雙方透過代理人、秘密行動與網絡攻擊,在不引發全面戰爭的臨界點上,進行著一場無聲而致命的較量。數十年來,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便是這種戰爭形態最為典型的註腳。然而,在2025年9月15日的黎明,當以色列戰機的轟鳴聲響徹伊朗高原上空時,所有的影子都在瞬間被蒸發,取而代之的,是兩個區域強權之間,赤裸而直接的武力碰撞。中東,就此告別了一個熟悉的舊時代。

Section image

代理人屏障的崩塌

要理解今日這場直接衝突的由來,必須回溯伊朗自1980年代兩伊戰爭結束後所精心構築的國家安全戰略。那場長達八年、造成近百萬人喪生的慘烈戰爭,在伊朗的國家記憶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並催生了一項核心國防原則:絕不能再讓戰火延燒至伊朗本土。基於此一原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精英部隊-聖城旅(Quds Force),開始在中東各地編織一張複雜而龐大的代理人網絡。

這張網絡的「皇冠之珠」,是黎巴嫩的真主黨。在伊朗的全力支持下,真主黨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十數萬枚火箭彈與精密飛彈、作戰經驗豐富的強大準軍事組織,成為懸在以色列北境的一把利劍。在南線,加薩的哈瑪斯與伊斯蘭聖戰組織,則扮演著持續消耗以色列的角色。在東線,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各類什葉派民兵,則確保了從德黑蘭到貝魯特、直達地中海的陸上走廊的暢通。這條被稱為「抵抗軸心」的弧線,構成了伊朗的戰略縱深與前沿防線,使其能夠在遠離本土的地方,挑戰以色列與美國的利益。

然而,這道屏障的有效性,在近年來受到了以色列持續而系統性的侵蝕。透過一場被稱為「戰爭之間的戰爭」的長期軍事行動,以色列情報與軍事單位,在敘利亞等地發動了數千次空襲,精準打擊伊朗的武器庫、運輸線與人員。2023年底至2024年間,隨著加薩戰爭的擴大,以色列的打擊力度空前升級,多名伊朗革命衛隊在敘利亞的高級指揮官被定點清除。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發生在2024年10月:以色列發動空襲,成功刺殺了長期領導真主黨的哈桑·納斯魯拉。

納斯魯拉之死,對伊朗的代理人戰略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重創。它不僅僅失去了一位最具個人魅力的盟友,更象徵著這張代理人網絡的威懾力已降至冰點。作為回應,伊朗首次打破了「借刀殺人」的慣例,從本土向以色列發射了約180枚飛彈。儘管那次攻擊造成的實質損害有限,但它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國家對國家的直接報復。自此,影子戰爭的潛規則被打破,直接衝突的潘朵拉魔盒被正式打開。

飛彈與攔截彈的非對稱對決

當代理人屏障失效後,伊朗能夠直接威脅以色列的手段,便回歸到其數十年來大力發展的飛彈武庫。伊朗的飛彈計畫,是其軍事現代化的核心,如今已擁有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種類最多樣的飛彈庫存。

其武力構成,呈現出高低搭配的複雜組合。處於金字塔頂端的是液體燃料的「流星-3」(Shahab-3)和固體燃料的「泥石-2」(Sejjil)等中程彈道飛彈,它們射程超過2000公里,能夠覆蓋以色列全境,並攜帶重型彈頭,具備摧毀大型戰略目標的能力。與此同時,伊朗也大力發展了更為精確、反應更快的固體燃料短程彈道飛彈,如「征服者-110」(Fateh-110)系列,以及飛行高度極低、難以被雷達偵測的巡弋飛彈。近年來,在烏克蘭戰場上大放異彩的「見證者」(Shahed)系列自殺式無人機,則為其提供了低成本、可大規模使用的不對稱打擊手段。

伊朗的攻擊戰術,正是將這些不同特性的武器進行組合,發動所謂的「飽和攻擊」。其作戰設想是,在同一時間窗口內,從不同方向、以不同彈道、不同速度的武器,對以色列的防空系統發起多維度攻擊。高速的彈道飛彈從大氣層外再入,中速的巡弋飛彈貼地飛行,而慢速的無人機則混雜其間,試圖以此癱瘓以色列的預警雷達,並在短時間內耗盡其攔截彈的數量,從而確保有「漏網之魚」能夠擊中目標。

面對這種複雜的威脅,以色列建立了一套全球最為先進、也最為昂貴的多層次飛彈防禦體系。底層是應對火箭彈與迫擊砲的「鐵穹」(Iron Dome)系統;中層由應對巡弋飛彈與中程火箭的「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負責;高層則是由「箭式-2」(Arrow 2)和「箭式-3」(Arrow 3)系統組成,後者甚至具備在大氣層外攔截彈道飛彈的能力。然而,這套盾牌雖利,卻並非無懈可擊。

數量、成本與不可或缺的盟友

這場盾與矛的對決,最終將歸結為一場殘酷的數學與經濟學競賽。

首先是攔截成本的巨大差異。一枚「箭式」攔截彈的造價高達數百萬美元,而一枚伊朗的彈道飛彈或無人機的成本,則可能只是其零頭。這意味著,每一次成功的攔截,在經濟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消耗。長期的防禦戰,對以色列的財政而言將是沉重的負擔。

其次是庫存數量的限制。無論是伊朗的精密飛彈,還是以色列的先進攔截彈,其庫存都是有限的。一場高強度的飛彈對攻戰,將在短時間內急劇消耗雙方的戰略儲備。這場戰爭的持續能力,將不再僅僅取決於戰場上的技術表現,更取決於各自的軍工生產與後勤補給能力-在這方面,孤立的伊朗顯然處於劣勢,但以色列也同樣面臨挑戰。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以色列在這場對決中對外部援助的深度依賴。正如2024年與2025年的歷次攔截行動所顯示的,僅憑以色列自身的防空體系,已不足以應對數百枚飛彈的飽和攻擊。美國的軍事援助,是其能夠維持防禦的關鍵。這包括:部署在地中海的「神盾」驅逐艦發射標準-3攔截彈、美國空軍戰機的直接升空攔截、以及最重要的-由美國天基紅外預警衛星所提供的、無法替代的早期預警情報。這種援助,在軍事上是以色列的生命線,但在政治上,卻是一條將美國直接拖入衝突的引信。

沒有贏家的戰爭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直接軍事衝突的爆發,為中東地區的安全格局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各方尚能透過代理人進行間接較量、避免正面衝突的時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危險、更加透明的國家級對抗時代。在這場新的競賽中,飛彈的射程與攔截彈的效率,成為了決定國家安全與存亡的關鍵參數。

然而,這場看似高科技的對決,其本質卻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消耗戰。伊朗的飽和攻擊,即便能對以色列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與恐慌,也將迅速耗盡其最寶貴的戰略資產,並使其面臨更具毀滅性的報復。而以色列,即便能在盟友的幫助下,成功防禦絕大多數的來襲飛彈,也將為此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並始終生活在下一次更大規模攻擊的陰影之下。更為嚴重的是,任何一方的誤判,都可能觸發核武的幽靈-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可能會促使伊朗不計代價地衝刺核武;而一個擁核的伊朗,將徹底顛覆中東所有的戰略平衡。

這場直接衝突,已將整個地區的命運,綑綁在一架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之上。每一次飛彈的發射與攔截,都在叩問著國際社會一個最為緊迫的問題:如何為這架失控的機器,找到一個緊急的制動閥門。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at Iran's Military Capabilities Look Like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a-look-at-irans-military-capabilities-as-conflict-with-israel-escalates/513E0A3F-D4B2-431A-95E0-80E24D55F0E5

Reuters: Israel and Iran: from shadow war to open conflict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israel-iran-shadow-war-open-conflict-2025-09-16/

Associated Press: Analysis: Direct Israel-Iran strikes enter uncharted territory for Middle East
https://apnews.com/article/israel-iran-conflict-analysis-escalation-middle-east-20250916

The New York Times: A New, More Dangerous Era of Direct Confrontation Between Israel and Iran
https://www.nytimes.com/2025/09/15/world/middleeast/israel-iran-strikes-analysis.html

BBC News: Israel-Iran conflict: What are the risks of a wider war?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69875321

The Guardian: End of the shadow war: Israel and Iran cross a perilous threshold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sep/16/end-of-shadow-war-israel-iran-perilous-threshol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Iran's Missile and Drone Arsenal: A Strategic Assessment
https://www.csis.org/analysis/irans-missile-and-drone-arsenal-strategic-assessment-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