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南亞:三星與蘋果的產線遷徙,重塑全球科技製造版圖

地緣政治風險與新興市場驅動下的供應鏈再平衡

· 權力結構-中國,金融經濟,巨頭戰爭,科技與AI,權力結構-印太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自2022年底以來,全球兩大科技巨擘-三星(Samsung)與蘋果(Apple)-正以一種明確且持續的步調,重新佈局其核心產品的生產基地,將過去高度集中的中國製造模式,轉向以越南與印度為核心的多元化供應鏈。這場產線的遷徙,始於三星在2008年的前瞻性佈局。當時三星為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已開始在越南北寧省設廠。隨後十餘年間,由於中國勞動成本上漲與本土品牌競爭加劇,三星逐步將其智慧型手機的產能移出,至2019年已關閉在中國的最後一座手機工廠。如今,三星約有半數的智慧型手機在越南生產,另有相當比例的產能配置於印度,並在新德里附近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

蘋果的行動雖然起步較晚,但其轉移的催化劑與決心更為顯著。2022年底,位於中國鄭州的全球最大iPhone代工廠,因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引發大規模的員工抗議與騷亂,此事件暴露出將產能過度集中於單一地點的巨大脆弱性。此後,蘋果顯著加快了其供應鏈的多元化進程。公司的策略不再僅是成本考量,而是將營運韌性與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置於優先地位。目前,蘋果已將部分iPad與Apple Watch的生產線移至越南,其在越南的頂級供應商數量,相較四年前增加了25%。同時,印度正崛起為蘋果另一個關鍵的製造中心,公司計畫在未來將高達四成至四成五的iPhone產量移往印度,其在印度的iPhone產值已達到140億美元。

這場由兩大指標企業引領的轉移,背後是多重因素的合力驅動。除了規避美中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關稅的風險外,越南和印度等國提供的實質政策誘因-例如遠低於中國的企業所得稅率(越南約10%,中國標準為25%)、補助款項及其他投資激勵-也成為吸引外資的關鍵拉力。此外,進入並深耕印度這個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是三星與蘋果的共同目標。三星藉由本地製造,已在印度市場佔據約20%的份額;而蘋果也正積極透過在當地生產iPhone,擴大其市場影響力。然而,此一供應鏈的重塑並非一蹴可幾。儘管終端組裝線正在遷移,但許多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網絡依然深植於中國,這使得科技巨頭在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此一趨勢預示著全球製造業正從過去追求極致效率的「世界工廠」模式,轉向一個更為分散、強調韌性與地緣平衡的新階段。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越南北寧省的工業區,巨大的廠房內燈火通明,生產線上的機械手臂與工人緊密協作,一部部嶄新的智慧型手機在此誕生,隨後銷往世界各地。十五年前,這樣的場景大多發生在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如今,一場安靜而影響深遠的遷徙,正在重繪全球科技製造的地圖。這不僅是廠房與設備的物理轉移,更是一場涉及數千億美元投資、數百萬個工作崗位,以及全球地緣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引領這場變革的,正是三星與蘋果這兩家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中舉足輕重的企業。

三星的佈局,帶有顯著的先見之明。早在2008年,當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如日中天時,這家韓國電子巨頭便已開始執行其「中國加一」的策略,在越南設立了第一家手機製造廠。此舉在當時被視為是為了尋求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但事後證明,這一步棋背後蘊含著更深遠的戰略考量。隨後的十年,中國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勞動成本逐年攀升,來自華為、小米等本土品牌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導致三星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從領先地位一路下滑。

面對此情勢,三星並未選擇在中國市場進行消耗戰,而是有條不紊地將其手機生產重心移出。自2013年以來,三星在中國的員工人數下降了七成。到了2019年,隨著惠州廠的關閉,三星正式終結了在中國的手機生產業務。這一系列的撤出行動,使其巧妙地避開了後續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製造商品加徵的高額關稅。更重要的是,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中國嚴格的封控政策導致全球供應鏈大規模中斷時,三星因其在越南與印度的多元化佈局,而具備了更強的營運韌性。目前,越南承擔了三星全球智慧型手機約一半的產量,而印度不僅消化了20%至30%的產能,其位於新德里附近的諾伊達工廠,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手機製造設施。

相較於三星的長期漸進式轉移,蘋果的行動則更像是一次由危機驅動的覺醒。長期以來,蘋果與其主要代工夥伴富士康在中國建立了極其高效且龐大的生產體系,特別是位於鄭州的廠區,一度生產了全球絕大多數的iPhone。這種高度集中的模式,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生產效率,但也埋下了巨大的營運風險。

這個風險在2022年底被徹底引爆。當時,鄭州廠區因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引發了大規模的員工抗議與警民衝突。數以萬計的工人對延遲發放的獎金與惡劣的封閉管理感到不滿,示威活動的影像迅速傳遍全球。這起事件對蘋果造成了直接的產能衝擊,更使其管理層意識到,將絕大部分的製造能力託付於單一國家、單一地點的模式已難以為繼。根據供應鏈分析師的觀察,蘋果內部不再對於將業務如此高度集中於一地感到安適。

自此之後,蘋果加快了其供應鏈多元化的步伐。公司的戰略重心,從單純的成本效益,轉向了風險分散與供應鏈的彈性建構。越南與印度,這兩個三星早已深耕的國家,成為蘋果產能轉移的首選之地。在越南,蘋果開始生產Apple Watch,並將部分iPad的產線移入。根據蘋果最新的供應商名單,其在越南的頂級供應商數量已達25家,呈現顯著增長。

印度的角色則更為關鍵。在印度政府「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的推動下,蘋果開始在當地生產iPhone 14等最新機型。這不僅是為了供應鏈的多元化,更是為了直接觸及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新興市場。透過在印度本地生產,蘋果可以避免高昂的進口關稅,提升產品的價格競爭力。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近期的財報會議上,將印度市場形容為「令人極度興奮」,並表示這是公司的主要焦點。根據供應鏈分析師的預測,蘋果的長期目標是將全球40%至45%的iPhone產能轉移至印度。2024年的數據顯示,蘋果在印度的iPhone產值已達到140億美元,相較前一年幾乎翻倍,這清晰地展現了其轉移的規模與速度。

驅動這場大規模產業遷徙的,是地緣政治、經濟誘因與市場潛力的多重合力。美中之間持續的戰略競爭,使得在中國營運的政治風險不斷升高。此外,越南與印度等國政府也積極推出優惠政策吸引投資。例如,三星在越南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率約為10%,遠低於中國25%的標準稅率。這些國家提供的補助、土地優惠以及更具彈性的勞動法規,對於跨國企業而言,構成了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然而,這場供應鏈的重塑之路並非一片坦途。儘管終端產品的組裝線正在逐步移出中國,但數十年來圍繞著「世界工廠」建立起來的精密零組件供應網絡,依然根深蒂固。許多位於越南或印度的組裝廠,仍需從中國進口大量的關鍵元件。在2020年疫情高峰期,即便是早已在海外佈局的三星,也曾因中國供應商的停擺而面臨零件短缺的困境。這凸顯了完全「脫離」中國供應鏈的複雜性與難度。對蘋果而言,其對產品工藝與良率的極高要求,也意味著在新的生產基地複製鄭州廠區那樣的規模與效率,需要時間與大量的投入。

因此,與其說是「去中國化」,當前科技巨頭的策略更準確的描述是「去風險化」(De-risking)。這是一種投資組合式的風險管理思維,企業不再將所有籌碼押在一個地方,而是透過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多個生產基地來分散風險。即便這可能意味著效率的些許損失與管理複雜度的增加,但在當前動盪的國際局勢下,確保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已成為比成本控制更為優先的考量。三星與蘋果的行動,預示著一個全球製造業新時代的到來-一個由效率驅動轉向由韌性驅動,由單一中心轉向多極網絡的時代。這場變革的最終樣貌仍在形塑之中,但其方向已經清晰可見。

資料來源

Reuters: Apple's iPhone output in India hits $14 billion in diversification drive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pples-iphone-output-india-hits-14-billion-diversification-drive-2024-04-10/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ere Apple and Its Rivals Make Their Gadgets
https://www.wsj.com/tech/apple-samsung-china-supply-chain-vietnam-india-8a8f27f3

Bloomberg: Samsung’s Vietnam Head Details Shift as Nation Seeks Fab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1/samsung-s-vietnam-head-details-shift-as-nation-seeks-chip-fabs

Financial Times: Apple accelerates plans to move production out of China
https://www.ft.com/content/132367d4-a396-427a-8ab8-a15985d85207

The Economist: Apple is starting to truly diversify its supply chain beyond China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24/04/13/apple-is-starting-to-truly-diversify-its-supply-chain-beyond-china

Nikkei Asia: Apple supplier diversification from China quickens, but is far from easy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nology/Apple-supplier-diversification-from-China-quickens-but-is-far-from-easy

Associated Press: Apple looks to emerging markets like India for growth as iPhone sales slump in China
https://apnews.com/article/apple-india-china-iphone-sales-cook-09b11b51e938977c76898715c3258f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