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冊中的風暴:美國前總統川普遭刑事起訴的法律與政治

法律、權力與選舉界線的歷史性訴訟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4月4日,美國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在紐約曼哈頓的法庭上演。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因涉嫌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支付封口費給成人電影女星絲多美·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一案,在應訊時對34項偽造商業紀錄的重罪指控表示不認罪。這使得他成為美國首位面臨刑事指控的前總統,也為一場即將深刻影響美國司法與政治版圖的法律鬥爭拉開了序幕。這起案件的核心,並不僅僅是個人桃色糾紛或財務違規,而是由曼哈頓地區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Alvin Bragg)領導的檢方,所提出的一項複雜且具挑戰性的法律論述。檢方指控,川普及其團隊偽造商業紀錄-將支付給其前私人律師麥可·科恩(Michael Cohen)的13萬美元封口費報銷款項,偽裝成「法律服務費用」-其目的在於掩蓋另一項更嚴重的罪行:即透過非法手段影響2016年總統大選結果,違反了紐約州的選舉法。根據檢方提交的「事實陳述」(Statement of Facts),這起案件涉及一個由關鍵人物組成的網絡,旨在壓制對川普選情不利的負面消息。其中,川普的前「掮客」與律師科恩,是執行支付封口費的核心人物,如今他已轉為本案的關鍵證人。時任川普集團財務長的艾倫·懷索伯格(Allen Weisselberg),則據稱參與設計了分期12個月報銷款項的方案,以使其看起來像是合法的律師聘用費。更廣泛的計劃,還牽涉到《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的出版商AMI公司及其前執行長大衛·佩克(David Pecker)。佩克被指控同意擔任川普競選團隊的「耳目」,協助留意並壓制負面新聞。其中最著名的一例,便是AMI公司支付15萬美元給前《花花公子》模特兒凱倫·麥克道格(Karen McDougal),買下她聲稱與川普有婚外情的報導版權後將其「捕殺」(catch and kill),使其永不見天日。檢方認為,這筆款項實質上構成了一筆非法的公司競選捐款。這起訴訟的法律挑戰在於,將通常被視為輕罪的「偽造商業紀錄」,升級為重罪,檢方必須成功證明其行為意圖是為了「促進或隱瞞」另一項犯罪。此案不僅考驗著檢方的舉證能力,特別是其對科恩等污點證人證詞的依賴,更將美國的司法體系置於一場高度政治化的風暴中心。川普方面堅稱這是出於政治動機的「獵巫」,旨在干預2024年總統大選。此案的審判,預計將在未來的競選季節中展開,其最終裁決,不僅將決定一位前總統的命運,也將對美國「無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立國原則,進行一次嚴峻的檢驗。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紀錄,無論是商業帳冊上的數字,還是歷史書寫中的文字,其本質都是為了留存一種版本的真實。然而,當紀錄本身被指控為一場精心策劃的偽造,其目的在於掩蓋另一層更為複雜的真相時,法律的介入便成為必然。2023年4月4日,紐約曼哈頓一間法庭的肅穆氛圍中,這個關於紀錄與真相的詰問,以前所未有的形式上演。美利堅合眾國第45任總統,唐納·川普,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刑事起訴的前國家元首。

當天,川普在法庭上對34項偽造商業紀錄的重罪指控,以清晰的口吻表示「不認罪」。這場傳訊的場景,透過全球媒體的鏡頭,傳遞出一種超現實的張力:一位曾經掌握著世界上最大權力的人物,如今以刑事被告的身份,面對著他所治理過的國家的司法體系。曼哈頓地區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在庭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無論你是誰,我們都不能也不會將嚴重的犯罪行為正常化。」這句話,為這場歷史性的訴訟定下了基調-一場關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終極測試。

封口費背後的選舉陰謀指控

這起案件的源頭,是一筆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夕支付的13萬美元封口費。成人電影女星絲多美·丹尼爾斯聲稱,她曾在2006年與川普發生過一次性接觸,並在2016年試圖向媒體出售這段故事。根據檢方提交的法庭文件,為了阻止這個故事在大選前曝光,時任川普私人律師與「掮客」的麥可·科恩,動用個人房屋淨值信貸額度,向丹尼爾斯支付了這筆款項。

然而,檢方起訴的核心,並非支付封口費本身,而是事後對這筆款項的「報銷」過程。起訴書指控,川普當選總統後,透過其家族企業「川普集團」,以一系列月度支票的形式,向科恩歸還了這筆錢,並連同獎金等共計45萬美元。關鍵在於,這些支付在公司的帳冊上,被偽裝成「法律服務費用」。這34項重罪指控,便對應著這系列的支票、帳目分錄與發票。

在紐約州,單純的偽造商業紀錄通常只是一項輕罪。將其升級為重罪的法律關鍵,在於檢方必須證明,偽造紀錄的行為是為了「實施或隱瞞」另一項犯罪。這正是布拉格檢察官團隊所採取的法律策略。他們主張,川普團隊偽造帳目的目的,是為了掩蓋一項違反紐約州選舉法的陰謀,即「以非法手段共謀推動候選人當選」。檢方認為,這筆封口費實質上是一筆非法的競選捐款,其目的是壓制可能損害候選人形象的資訊,進而影響選舉結果。

「捕殺」策略:媒體作為競選工具的指控

檢方所描繪的藍圖,並不僅限於丹尼爾斯的單一事件,而是一個更為廣泛的、旨在「捕殺」(catch and kill)負面新聞的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另一位關鍵人物浮出水面-《國家詢問報》母公司AMI的前執行長大衛·佩克。

根據法庭文件,佩克與川普和科恩達成協議,同意充當川普競選團隊的「耳目」,一旦發現有損川普形象的負面新聞,便會提前通知科恩。AMI公司不僅僅是通風報信,更直接出手壓制新聞。最顯著的案例是前《花花公子》模特兒凱倫·麥克道格的故事。麥克道格聲稱曾在2006年與川普有過長達近一年的婚外情。2016年8月,AMI公司向麥克道格支付了15萬美元,買斷了她故事的獨家版權,但其目的並非報導,而是將其永久封存。

檢方將這筆15萬美元的款項,定性為一筆非法的公司競選捐款,其價值遠超法律上限,且未經申報。這一指控,將一家媒體公司的行為,直接與競選活動的合法性連結起來,挑戰了政治人物與友好媒體之間合作的界線。它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當一家媒體機構不再是報導新聞的第四權,而是成為壓制新聞、服務特定候選人的工具時,它是否已構成競選活動的一部分,並應受到選舉財務法的規範?

忠誠的轉變:污點證人與法律的困境

這座由指控所搭建的法律大廈,其基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幾位關鍵證人的證詞,而這些證人,幾乎都曾是川普最核心的圈內人。

麥可·科恩,這位曾經宣稱願意為川普「擋子彈」的忠誠律師,如今是檢方最核心的證人。他在2018年已就包括違反聯邦競選財務法(與支付給丹尼爾斯的款項有關)在內的九項罪名認罪,並被判處三年監禁。他在國會聽證會與法庭上,都聲稱是川普親自指示他支付封口費,並批准了後續的報銷計劃。然而,科恩也曾因向國會撒謊而被定罪,其證人信譽,無疑將成為辯方律師在法庭上攻擊的焦點。

另一位關鍵人物,是川普集團長期以來的財務長艾倫·懷索伯格。根據科恩的說法,正是懷索伯格設計了將報銷款項偽裝成律師費的方案。懷索伯格本人雖未在此案中被起訴,但他已在另一起不相關的州稅務欺詐案中認罪,並被判刑五個月。檢方顯然希望,其證詞能夠證實報銷計劃的內部運作細節。

檢方對這些昔日忠誠部下的依賴,反映了起訴白領與組織犯罪時常見的困境:最了解內幕的人,往往也是參與其中的共犯。他們的證詞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但其動機與可信度,也必然會受到最嚴格的審視與挑戰。

政治風暴中的司法孤舟

在法律的攻防之外,這起案件從一開始就深陷於美國當下高度兩極化的政治旋渦之中。川普及其支持者,將這次起訴描繪成一場由民主黨籍檢察官發起的、出於政治動機的迫害,其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阻礙他參加2024年的總統大選。在他被傳訊的當天,他在返回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後發表演說,稱「我犯下的唯一罪行,就是無所畏懼地保衛我們的國家,免受那些企圖摧毀它的人的侵害。」

這種論述,成功地將一場刑事訴訟,轉化為一場政治動員。對於數千萬的美國選民而言,這起案件的觀感,已不再是關於證據與法條的客觀判斷,而是對其政治領袖忠誠度的考驗。

這使得司法系統本身,處於一個極為尷尬且危險的位置。無論最終判決為何,都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被半數的國人視為不公正的政治產物。如果川普被定罪,將被視為政治迫害的得逞;如果他被判無罪,則將被解讀為司法系統對其政治影響力的屈服。這場審判,不僅僅是對川普個人的審判,更是對美國司法獨立性與公信力的一次嚴峻考驗。案件的審判日期,預計將推遲至一年或更久之後,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在2024年總統大選的競選熱季中展開,法律程序與政治日程的交織,將使這場風暴變得更加複雜難測。

資料來源

The Associated Press: Trump pleads not guilty to 34 felony counts of falsifying business records
https://apnews.com/article/trump-indictment-arraignment-new-york-charges-hush-money-2e2231b53c7c7c34b07e0e566b75c026

Reuters: Donald Trump charged in hush-money scheme, pleads not guilty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what-happens-when-trump-appears-new-york-court-2023-04-04/

The New York Times: The Trump Indictment, Annotated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3/04/04/nyregion/trump-indictment-annotated.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rump Pleads Not Guilty to 34 Felony Counts in Hush-Money Case
https://www.wsj.com/articles/donald-trump-to-be-arraigned-on-criminal-charges-5858b193

The Washington Post: Trump pleads not guilty to 34 counts of falsifying business records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3/04/04/trump-arraignment-indictment-court-charges/

The Guardian: Donald Trump has been charged. What happens now?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3/apr/04/donald-trump-charged-what-happens-next

Just Security: The Legal Hooks: Five Key Point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Trump Indictment
https://www.justsecurity.org/85848/the-legal-hooks-five-key-points-on-the-strength-of-the-trump-indic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