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2月3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於《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中聯邦電動車稅收抵免資格的最新解釋,放寬了對部分跨界休旅車(Crossover SUV)的車型分類標準。這一看似技術性的政策調整,實則為年初以來由特斯拉(Tesla)發起的一系列激進價格調整,提供了官方的註腳,並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電動車市場一個新競爭階段的來臨。自1月中旬起,市場領導者特斯拉無預警地對其全球主力車型,包括Model Y在內,進行了歷史性的價格下調,部分車型降幅接近20%。此舉,徹底逆轉了過去兩年因供應鏈瓶頸與原物料成本上漲而導致的車價持續攀升的趨勢。這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促銷活動,更被業界解讀為一次深思熟慮的戰略性攻勢,標誌著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重心,正從解決「供應端限制」轉向激化「需求端爭奪」。特斯拉的行動,迅速在行業內引發連鎖反應,迫使所有競爭者,無論是傳統汽車巨頭還是新創公司,都必須重新評估其定價策略、成本結構以及在一個日益殘酷的市場中的生存之道。
特斯拉之所以有能力且有意願發動此輪價格調整,源於其在產業中獨特的競爭優勢與戰略考量。首先,經過多年的規模化生產與製程創新,特斯拉享有業界領先的營運利潤率。其在電池技術、軟體開發以及一體化壓鑄(Gigacasting)等先進製造工藝上的垂直整合能力,為其創造了顯著的成本優勢與降價空間。因此,即便在進行大幅度降價後,特斯拉仍能維持其車輛銷售的盈利性,而這是多數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其次,此次降價的核心戰術目標,是使其更多車型符合《降低通膨法案》中高達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資格門檻。透過將車輛的製造商建議零售價(MSRP)降至政策規定的上限以下,特斯拉意圖利用政府補貼作為槓桿,撬動更廣泛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市場,從而進一步擴大其已然領先的市場佔有率。這是一個旨在犧牲短期單車利潤,以換取長期市場主導地位的明確信號。
傳統汽車製造商,如福特(Ford),在此次變局中則處於一個更為被動和艱難的位置。作為美國市場上僅次于特斯拉的第二大電動車銷售商,福特在特斯拉降價後數週內,迅速跟進下調其主力電動車型Mustang Mach-E的價格,以維持產品的競爭力。然而,這一決策的背後,是巨大的財務壓力。與特斯拉不同,福特以及多數傳統車廠的電動車業務,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高昂的電池成本、尚在爬坡的生產效率以及從傳統燃油車業務轉型的巨大投入,使得它們的利潤空間極為有限。福特高層此前曾公開承認,由於電池成本上升,Mach-E車型正在虧本銷售。因此,跟進降價無疑將加劇其財務虧損。福特官方雖將其降價能力歸因於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和生產成本的下降,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更多是一種為了不被市場邊緣化而不得不採取的防禦性措施。通用汽車(GM)和福斯(Volkswagen)等其他主要競爭者,則暫時選擇按兵不動,聲稱其現有定價下的市場需求依然強勁。然而,所有人都清楚,特斯拉已經改寫了市場的遊戲規則。一個以高價格、高利潤為特徵的電動車市場初期階段,似乎已宣告結束。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傳統汽車產業的百年歷史中,製造商對旗下車型的標價(Sticker Price)進行直接且大幅度的下調,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商業行為。車廠更傾向於使用靈活多變的月度激勵措施,如現金折扣、低利率貸款或租賃補貼,來刺激銷量,同時維持其產品的官方價格體系與品牌價值。然而,2023年初,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領導者特斯拉,打破了這一慣例。
自1月12日起,特斯拉在全球多個主要市場,包括美國和中國,對其全系車型進行了幅度驚人的價格下調。以其最暢銷的Model Y為例,在美國市場的降幅高達13,000美元,接近20%。這一決策,發生在整個汽車行業經歷了超過一年因供應鏈中斷、晶片短缺和電池原物料成本飆升而普遍漲價的背景之下,其引發的市場震動,不亞於一場小型地震。數週後,美國第二大電動車製造商福特汽車迅速反應,對其旗艦電動SUV Mustang Mach-E進行了價格跟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直接的利好,更被視為電動車市場進入一個全新競爭階段的明確信號。
特斯拉的攻勢:市佔率、利潤與政策的權衡
特斯拉此次激進的價格調整,並非一時衝動,而是一次基於其自身優勢和宏觀政策環境的精密戰略計算。其背後的核心動機,是將短期利潤空間,轉化為長期的市場主導地位。
首先,此舉最直接的目標,是美國政府於2022年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該法案為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了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設定了嚴格的資格要求,其中包括對車輛製造商建議零售價的上限:轎車不得超過55,000美元,而休旅車、皮卡和廂型車的上限則為80,000美元。在降價前,特斯拉多款主力配置的Model Y售價,恰好高於55,000美元的門檻,使其無法享受補貼。透過將價格降至上限以下,特斯拉極大地擴展了其產品能夠觸及的潛在客戶群。對於一個龐大的、渴望擁有特斯拉但此前因價格而卻步的消費群體而言,降價與政府補貼的疊加效應,極具吸引力。
其次,特斯拉有能力發動這場價格攻勢,得益于其長期以來在成本控制與生產效率上建立的深厚壁壘。與仍在努力應對電動化轉型高昂成本的傳統車廠不同,特斯拉的營運利潤率一直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這得益於其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在電池組設計與製造上的領先技術,以及如「一體化壓鑄」等顛覆性的製造工藝,這些都極大地簡化了生產流程並降低了單位成本。因此,即便在售價下調20%之後,特斯拉依然能夠在銷售每一輛車上實現盈利。這種雄厚的「本錢」,使其能夠將價格作為武器,對利潤空間本就微薄的競爭對手施加巨大壓力。
福特的應對:傳統車廠的結構性困境
面對市場領導者的猛烈攻勢,福特汽車的快速反應,凸顯了傳統汽車巨頭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作為追趕者,福特不能承受在價格上與特斯拉出現過大差距而導致市場份額流失的風險。因此,其對Mustang Mach-E的降價,是一次戰術上必要的回應。
然而,這次回應的代價是高昂的。與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福特以及通用汽車等大多數傳統車廠的電動車業務,目前仍處於鉅額虧損的階段。它們需要將其在傳統燃油車業務上賺取的利潤,大量投入到電動車的研發、生產線改造以及全新的電池供應鏈建設中。福特高層曾在2022年坦言,由於電池成本的急劇攀升,Mustang Mach-E車型的銷售處於虧損狀態。在這種背景下,進一步降價無疑會讓虧損的雪球越滾越大。—這不僅是財務上的考量,更是一種戰略判斷,即判斷特斯拉的行動是一次性的市場清理,還是長期價格戰的開端—。
福特官方將此次降價歸因於生產規模的擴大和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從而帶來了成本的下降。儘管這其中包含部分事實,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其在與特斯拉的直接競爭中,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福特的處境,是所有試圖在電動車領域挑戰特斯拉的傳統車廠的縮影:它們必須在維持市場競爭力與控制財務虧損之間,走一條異常艱難的鋼絲。
《降低通膨法案》的角色:政策如何形塑市場競爭
在這場市場博弈中,美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扮演了至關重要的催化劑與調節器角色。2月3日,美國財政部對《降低通膨法案》的車型分類標準進行了澄清,將特斯拉Model Y、福特Mustang Mach-E以及通用旗下的凱迪拉克Lyriq等車型,統一歸類為適用80,000美元價格上限的SUV。
這一政策調整,對市場產生了即時的影響。對於特斯拉而言,這意味著其標準續航版的Model Y,即使價格回升至55,000美元以上,依然能夠獲得稅收抵免。果不其然,在政策宣布次日,特斯拉便將Model Y的價格上調了1,500美元。這一系列快速的價格變動,清晰地顯示了特斯拉正利用其定價的靈活性,緊貼政策的邊界,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對於福特和通用等車廠而言,這一調整同樣為它們提供了更大的定價空間,使其部分高端配置的車型也能夠納入補貼範圍。這場圍繞政策細節的攻防與適應,說明了在一個由政府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中,企業的商業策略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是如何深度交織、相互影響的。
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
特斯拉的降價行動,以及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其最深遠的意義在於,它可能標誌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從一個由供應鏈瓶頸主導的「賣方市場」,轉向一個由激烈競爭主導的「買方市場」。
在2021年至2022年間,由於晶片短缺和電池供應緊張,幾乎所有電動車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消費者往往需要等待數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提車,而車廠則擁有絕對的定價權。然而,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逐步恢復,以及各大車廠新產能的陸續投產,市場的供需天平開始發生傾斜。特斯拉遍布全球的超級工廠,使其總產能大幅提升,為了維持工廠的高運轉率,刺激新的需求成為了其必然的選擇。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價格,始終是阻礙電動車從早期科技愛好者走向主流大眾市場的最大障礙之一。競爭的加劇,有望帶來更多價格實惠的車型選擇。然而,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這也意味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利潤空間的壓縮,將迫使所有企業,都必須在成本控制、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上做到極致。一場圍繞效率與規模的耐力賽,已經正式拉開帷幕。雖然目前斷言一場全面的「價格戰」爆發或許為時尚早,但市場的競爭烈度,無疑已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級。
資料來源
Reuters: Tesla slashes prices on EVs in US, Europe in bid to spur demand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tesla-slashes-prices-us-europe-2023-01-13/
CNBC: Ford cuts Mustang Mach-E prices, following Tesla’s lead
https://www.cnbc.com/2023/01/30/ford-cuts-mustang-mach-e-prices-following-teslas-lead.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esla’s Price Cuts Are Roiling the Car Market
https://www.wsj.com/articles/teslas-price-cuts-are-roiling-the-car-market-11674836655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reasury Updates Vehicl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Clean Vehicle Tax Credits
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1223
Automotive News: GM says it won't enter EV price war with Tesla, Ford
https://www.autonews.com/sales/gm-says-it-wont-enter-ev-price-war-tesla-ford
Bloomberg: Tesla's Price Cuts Squeeze Rivals From Ford to China's EV Startup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1-16/tesla-s-price-cuts-squeeze-rivals-from-ford-to-china-s-ev-startups
TechCrunch: Tesla raises Model Y price days after US changes EV tax credit rules
https://techcrunch.com/2023/02/03/tesla-raises-model-y-price-days-after-us-changes-ev-tax-credit-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