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7年3月29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正式致函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圖斯克(Donald Tusk),遞交了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通知,為英國脫離歐盟設定了無法逆轉的法律軌道。這封長達六頁的信函,不僅是2016年6月公投結果的最終法律體現,更是一份精心鋪陳的外交文件,試圖在割裂與合作的矛盾之間,為英國尋找一個理想的未來定位。信件的語氣莊重而和緩,梅伊開篇即強調,英國人民的決定並非對歐洲共同價值的排斥,亦非意圖傷害歐盟或其任何成員國。相反地,她表達了英國希望歐盟「成功與繁榮」的願望。此舉的核心,被定義為一場恢復「國家自決」的行動。梅伊明確區分了「離開歐盟」與「離開歐洲」的區別,重申英國希望繼續成為「歐洲大陸朋友們堅定的合作夥伴與盟友」。這段溫和的開場白,旨在為即將到來的艱難談判設定一個具建設性的基調,試圖緩解自公投以來籠罩在英吉利海峽兩岸的緊張與不信任氛圍。然而,這份文件的歷史重量,恰恰在於它所承載的巨大不確定性,它標誌著一個主要成員國首次選擇離開這個歷經數十年整合的政治經濟共同體,為歐洲的未來投下了一道長遠的陰影。
信函的核心,是梅伊政府對未來英歐關係的初步構想—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入且特殊的夥伴關係」(deep and special partnership)。此一構想涵蓋了經濟與安全兩大支柱,遠超出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範疇。在經濟層面,梅伊提出了一項「大膽而宏偉」的自由貿易協定,其範圍與企圖心將超越以往任何範例,特別希望能涵蓋對雙方經濟至關重要的金融服務與網路產業。然而,在這份雄心勃勃的藍圖背後,是英國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梅伊在信中承認,英國理解並尊重歐盟的立場,即單一市場的「四大自由」(貨物、服務、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英國不尋求保留單一市場的成員資格。這項宣示,等同於承認英國企業未來在與歐盟貿易時,將失去現有的無摩擦准入,並必須遵守其不再參與制定的規則。在安全領域,梅伊強調歐洲正面臨冷戰結束以來最脆弱的安全局勢,削弱雙方在打擊犯罪與恐怖主義方面的合作將是「代價高昂的錯誤」。這段論述,雖是呼籲持續合作,卻也被布魯塞爾方面部分人士解讀為一種隱晦的警告,暗示英國強大的情報與安全能力,是未來談判中可以運用的一張牌。這種在經濟上尋求特殊待遇、在安全上暗示相互依存的策略,反映了倫敦在脫歐道路上理想與現實的艱難平衡。
儘管通篇辭令謹慎,信函中仍無法迴避地觸及了幾個未來談判中最棘手且最具爆炸性的議題。其中,公民權利問題被置於優先地位。梅伊呼籲雙方能儘早就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及生活在歐盟的英國公民的權利達成協議,這直接回應了數百萬人因脫歐而懸置的未來。更為複雜的是北愛爾蘭問題。梅伊承認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存在「獨特的關係」,並強調必須避免在兩國之間「重設硬邊界」,以維護得來不易的和平進程與《貝爾法斯特協議》。這一承諾,卻與英國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的目標存在根本性的邏輯衝突,為日後談判埋下了最難解的癥結。此外,信函也首次以官方形式提出了「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梅伊直言,若雙方未能在兩年內達成協議,英國將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條款進行貿易,而在安全合作上亦將被削弱。她稱此情景「並非任何一方應尋求的結果」,但其存在本身—這是一段旨在提醒歐盟談判失敗的後果—就為整個過程注入了強烈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這封信,既是一份分手的通知,也是一份對未來關係的期許,但其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矛盾與挑戰,預示了前方道路的崎嶇與漫長。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7年3月29日,倫敦時間午後,一封由英國駐歐盟大使蒂姆·巴羅(Tim Barrow)親手遞交的信函,在布魯SELS的歐洲理事會總部,終結了長達九個月的政治懸疑。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致函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圖斯克,正式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了英國退出歐盟的法律程序。這一刻,不僅兌現了2016年脫歐公投的政治承諾,也將英國與歐洲大陸帶入了一片未知的領域。這封信,既是宣告一段長達44年關係的終結,也是一份對未來夥伴關係的初步構想,其措辭在堅定與和解之間反覆斟酌,試圖為一場注定艱難的談判劃定軌道。
信函的開篇,梅伊以一種近乎安撫的語氣,向歐盟27個成員國傳達了英國的立場。她強調,公投的結果並非對歐洲共享價值的摒棄,而是英國人民對於「國家自決」的追求。這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區分,意圖將脫歐的政治決定與歐洲的地緣文化身份剝離開來。「我們將離開歐盟,但我們不會離開歐洲」,這句話成為信中最常被引用的段落之一,它承載了英國政府的期望:即使在政治實體上分離,英國仍渴望維持與歐洲大陸緊密的盟友與夥伴關係。這種論述,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國內的留歐派,另一方面,更是向歐盟各國釋放善意,避免將此次分離塑造成一場充滿敵意的對抗。梅伊政府深知,即將展開的談判不僅關乎貿易條款與法律清算,更是一場重新定義英國在21世紀世界舞台角色的過程,而一個穩定且繁榮的歐洲,依然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
然而,在這份外交辭令的背後,是梅伊政府為未來談判設定的七項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清晰地勾勒出英國的談判底線與核心訴求。其中包括以「具建設性且互相尊重」的態度進行協商、將公民權利置於首位、尋求達成一份涵蓋經濟與安全的全面協議、以及盡可能減少脫歐過程對各方造成的衝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梅伊明確承認並尊重歐盟的立場,即單一市場的「四大自由」不可分割,因此英國不會尋求「挑三揀四」(cherry picking)的模式。這項宣示,正式確認了英國將退出歐洲單一市場,為後續關於貿易關係的討論設定了清晰但嚴峻的框架。同時,信中也首次官方提及需要設立「執行期」(implementation periods),以確保個人和企業能平穩有序地適應新的安排,這也預示了脫歐後可能存在一個過渡階段,以避免所謂的「懸崖邊緣」(cliff-edge)情景。
經濟藍圖的雄心與現實的鴻溝
在梅伊的信函中,對未來經濟關係的描繪最具雄心,也最具爭議。她提出,英國與歐盟應達成一項「比以往任何貿易協定都更宏大、更具企圖心」的自由貿易協定。這項協定不僅要涵蓋傳統的貨物貿易,更要將金融服務與網路產業等對雙方經濟至關重要的領域納入其中。這一訴求,直接反映了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以及英國在服務業方面的巨大優勢。英國的期望是,基於雙方目前在監管框架與標準上的高度一致性,達成一份近乎無摩擦的貿易協議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這一願景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來自布魯塞爾的懷疑。歐盟官員反覆強調,作為非成員國,英國不可能享有比成員國更好或同等的市場准入條件。脫離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意味著海關檢查、原產地規則認證以及非關稅壁壘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特別是在金融服務領域,歐盟的「通行證」(passporting)權利是與單一市場成員資格緊密掛鉤的,一旦英國脫離,倫敦的金融機構將失去自動進入歐盟市場的權利。布魯塞爾方面擔心,若給予英國過於特殊的優惠待遇,不僅會破壞單一市場的完整性,更可能引發其他成員國的效仿,對歐盟自身的穩定構成威脅。
因此,梅伊信中提出的經濟藍圖,實際上是在試探歐盟的底線。它試圖建立一種全新的關係模式:在政治上完全獨立,但在經濟上維持最大限度的融合。這種模式的內在矛盾在於,它要求歐盟為了與英國的特殊關係,而打破其自身賴以建立的核心原則。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信函發布後,歐洲市場的反應相對平靜,因為投資者與企業界早已預期到這將是一條充滿不確定性的漫長道路,而英國的初步提議,在許多務實的觀察家看來,實現的可能性極低。
安全合作的籌碼與北愛爾蘭的死結
如果說經濟關係是談判的核心利益,那麼安全合作與北愛爾蘭問題則是其中最敏感、最複雜的兩個面向。梅伊在信中特別指出,當前歐洲的安全局勢比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脆弱,並警告稱「削弱我們在保障公民繁榮與安全方面的合作,將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這段話被廣泛解讀為英國在談判中的一個重要籌碼。英國擁有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其情報機構(如政府通訊總部GCHQ和軍情六處MI6)在全球情報網絡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倫敦方面顯然希望,其在安全與防務領域的貢獻,能夠在經濟談判中換取歐盟更為寬鬆的條件。
然而,這種將安全與貿易掛鉤的暗示,在布魯塞爾引發了相當大的反感。許多歐盟官員與成員國領袖認為,安全合作是基於共同的價值觀與相互威脅的認知,不應被當作交易的籌碼。他們強調,維護歐洲大陸的安全符合英國自身的利益,無論脫歐談判結果如何,英國都有責任繼續與其歐洲盟友合作。這種立場上的分歧,預示著在未來的談判中,安全合作的議題將充滿倫理與戰略上的張力。
與此同時,北愛爾蘭問題則以一種更為棘手的方式浮現。梅伊在信中承諾,將避免在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恢復「硬邊界」,並維護《貝爾法斯特協議》的成果。愛爾蘭是唯一與英國有陸地邊界的歐盟國家,維持一個開放、無形的邊界,被視為是維繫北愛爾蘭和平進程的基石。然而,一旦英國脫離歐盟關稅同盟,為了維護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某种形式的海關與邊境檢查似乎在所難免。如何在履行脫歐承諾的同時,兌現對北愛爾蘭和平的保證,成為一個看似無解的難題。這個問題不僅涉及複雜的貿易與法律安排,更觸及了身份認同、主權與歷史創傷等深層次的情感與政治議題。北愛爾蘭邊境問題,就如同一個無法拆解的政治炸彈,從談判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它將成為整個脫歐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之一。
歷史的回應與前方的道路
在收到梅伊的信函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的反應迅速而簡潔。他對媒體表示,「我們已經開始想念你們了」,這句話既帶有惋惜,也暗示了歐盟將團結一致,以維護自身利益為核心來應對接下來的談判。他強調,歐盟的目標是盡可能減少脫歐給歐盟公民、企業和成員國帶來的損失。這也確立了歐盟在談判初期的基調:優先處理「分手」事宜,包括結算英國的財務義務、保障公民權利以及解決愛爾蘭邊境問題,然後才能開始討論未來的貿易關係。
這與英國希望「平行談判」(即脫歐條款與未來關係同步討論)的立場形成了直接對立。這場程序之爭,反映了雙方在談判策略上的根本分歧。英國希望盡快鎖定未來的貿易框架,以給予市場確定性;而歐盟則堅持,必須先釐清過去的責任與義務,才能展望未來。最終,歐盟的立場佔了上風,為接下來兩年的談判設定了階段性的議程。
2017年3月29日,德蕾莎·梅伊的信函,無疑是當代歐洲歷史的一個分水嶺。它以冷靜、理性的文字,啟動了一場充滿激情與未知數的政治進程。信中描繪的「深入且特殊的夥伴關係」,是一種對理想未來的呼喚,但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卻佈滿了現實的荊棘。公民的未來、數千億歐元的貿易流動、國家的統一以及一個大陸的和平穩定,都繫於這場歷史性的談判。這封信並未提供任何簡單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中,由倫敦與布魯SELS之間艱難的互動來書寫。
資料來源
Reuters: Text of PM May's letter to EU's Tusk triggering Brexit proces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idUSKBN170258/
European Council: Statement by President Donald Tusk on the UK notification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17/03/29/tusk-statement-uk-notification/
The Guardian: Theresa May triggers article 50 and starts Brexit process
https://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7/mar/29/theresa-may-triggers-article-50-and-starts-brexit-process
BBC News: Brexit: Article 50 has been triggered, what now?
https://www.bbc.com/news/uk-politics-39133047
Financial Times: Theresa May’s Article 50 letter: a line-by-line analysis
https://www.ft.com/content/38733672-147a-11e7-80f4-13e067d5d72e
The New York Times: U.K. Triggers ‘Brexit,’ Formal Start to Divisive E.U. Exit
https://www.nytimes.com/2017/03/29/world/europe/brexit-theresa-may-article-50.html
Deutsche Welle: Merkel on Brexit: 'We can't and won't forget' UK is leaving EU
https://www.dw.com/en/merkel-on-brexit-we-cant-and-wont-forget-uk-is-leaving-eu/a-3818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