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1978年10月14日,一項編號為H.R. 1337的聯邦運輸稅務法案,在送交吉米·卡特總統簽署後正式生效。公眾與媒體的注意力多集中於其對貨運產業的影響,然而,法案文本中一條由加州聯邦參議員艾倫·克蘭斯頓(Alan Cranston)所推動的附加條款,卻為美國的消費文化與小型工商業的未來,開啟了一道意想不到的門徑。該條款正式豁免了家庭出於個人或家庭消費目的而釀造啤酒的聯邦消費稅,從而結束了自禁酒令(Prohibition)時代以來,長達近六十年之久、法律地位模糊不清的狀態。此舉不僅是為一項日益增長的民間愛好提供了合法性基礎,其背後更反映出對戰後美國市場高度同質化與巨頭壟斷現象的一種間接回應。
這項立法誕生的背景,是美國啤酒產業長達四十餘年的結構性變遷。自1933年禁酒令廢除之後,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並迅速擴張的,多為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施利茨(Schlitz)等擁有龐大資本與全國分銷網絡的大型釀酒集團。它們透過標準化生產與大規模廣告行銷,逐步淘汰了成百上千家服務於地方、承載著多元移民文化傳統的小型啤酒廠。統計數據清晰地描繪了此一趨勢:1919年禁酒令前夕,美國尚有669家啤酒廠;至1970年代末,歷經持續的市場兼併與整合,五大釀酒集團的總產量已控制了全國近75%的市場份額。其結果是消費選擇的極度萎縮,美國消費者的味覺被少數幾款風格單一、口感清淡的工業拉格啤酒所主導。
在此單調的市場環境下,一股源自民間的文化力量正在悄然醞釀。從1960年代開始,部分對歐洲傳統啤酒風格—例如風味濃郁的艾爾(Ale)、波特(Porter)與司陶特(Stout)—抱有興趣的美國民眾,因無法在市場上購得心儀的產品,轉而投入到被法律所不允許的家庭釀造活動中。這些自釀者以近乎學術研究的熱情,在自家廚房與車庫中進行實驗,試圖復原並創造那些已被主流市場所遺忘的味道。卡特總統簽署的法案,為這股潛藏的創造力提供了破土而出的機會。法案允許每位成年人每年釀造最多100加侖、每個家庭最多200加侖的啤酒。此一政策的鬆綁,其長遠影響或將遠超稅務本身,可能催生出一個以工匠精神為核心、以地方特色為號召的全新商業生態。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1978年秋季,一項幾乎未引發公眾廣泛討論的立法事件,卻可能對未來美國消費文化產生結構性影響。於10月14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將H.R. 1337號法案簽署為法律。這項法案的正式名稱與運輸工具的消費稅有關,但其歷史定位,或許將由一條不起眼的附加條款所決定—該條款使得美國公民在家中為個人目的釀造啤酒的行為,在聯邦層級上首次獲得了明確的合法地位。
這項法律的誕生,本身即充滿了值得玩味的細節。卡特總統以其浸信會的信仰背景和在官邸中力行節制飲酒的個人風格著稱,使得他成為這位「自釀啤酒解放者」的角色顯得格外不尋常。然而,正是這項立法,為數以萬計的美國民眾提供了一張合法的許可證,允許他們探索一種被大型工業化生產所遮蔽的傳統技藝。要理解這項政策變革的全部意涵,視角必須拉回至近半個世紀前,從禁酒令的終結與其留下的產業結構遺產談起。
禁酒令後的漫長回聲:產業集中與風味的單一化
1933年,隨著憲法第二十一修正案的通過,美國全國禁酒令宣告終結。然而,對於啤酒產業而言,這並非是回到從前,而是一個全新且更加殘酷的競爭時代的開端。在長達十三年的禁制期間,只有最具規模與資本實力的釀酒集團得以倖存,它們或是轉向生產其他合法商品,或是憑藉雄厚的財力熬過了漫長的產業寒冬。當釀酒的合法性恢復時,這些巨頭便處於無可比擬的優勢地位。
與此同時,數百家在禁酒令前構成美國啤酒文化多元化景觀的小型、地方性啤酒廠,則在這場歷史的滌盪中徹底消失。它們不僅是商業實體,更是特定社區—特別是德裔、捷克裔等歐洲移民社區—文化認同的一部分。它們的消亡,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數據是冰冷的註腳:1919年時的669家啤酒廠,在禁酒令廢除後的1933年,僅剩下331家。
更為關鍵的,是一個立法上的疏忽。當年廢除禁酒令的相關法規,雖然恢復了商業釀酒的合法性,並允許家庭自釀葡萄酒,卻因法律條文的模糊性,未能明確涵蓋啤酒的家庭釀造。這使得美國民眾在家中釀造啤酒的行為,始終處於一種法律上的灰色狀態,隨時可能面臨來自聯邦菸酒火器及爆炸物管理局(ATF)的執法風險。
在隨後的數十年裡,倖存的大型啤酒集團利用其規模經濟、全國性的分銷網絡與日漸興起的電視廣告,展開了激烈的市場份額爭奪戰。產業的集中化程度不斷提高,至1970年代末,安海斯-布希、施利茨、帕布斯特、康勝和米勒等幾家巨頭,已然形成了市場寡頭壟斷的局面。為了追求最大公約數的消費者,它們的產品策略也趨於一致,即大量生產以玉米或大米為輔料、口感清淡、風味寡淡的美式淡味拉格。對於絕大多數美國人而言,啤酒的味道變得單一而可預測,曾經豐富的釀造傳統,幾乎被徹底抹去。
地下室裡的文藝復興:自釀運動的興起
任何一種文化的過度壓抑,幾乎總會激發出反向的補償力量。在美國啤酒市場被工業化浪潮席捲的同時,一股追求真實性與多元性的地下潛流,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匯集。自1960年代起,隨著戰後一代美國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對外旅行的普及以及對大規模生產消費品的反思,一些人開始尋求更具個性與品質的選擇。
他們在歐洲旅行時品嚐到的、風味各異的傳統啤酒,與國內市場的單調形成了巨大反差。這種味覺上的衝擊,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與創造欲。既然在市場上買不到,為何不親手釀造?這成為了美國現代自釀運動的起點。這場運動的參與者們,在法律的邊緣地帶活動,他們是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也是嚴謹的技術鑽研者。如今日後創立了內華達山脈釀酒公司的肯·格羅斯曼(Ken Grossman),便是從少年時期便在家中進行釀造實驗的典型代表。
這些自釀者們透過為數不多的專業書籍與同好間的交流,學習釀造科學,他們想方設法地獲取來自歐洲的優質麥芽、啤酒花與酵母。他們的廚房與車庫,成為了復興傳統啤酒風格的實驗基地。正是在這些非商業的、純粹出於熱愛的實踐中,為日後美國精釀啤酒的爆發,積累了最重要的人才庫與知識基礎。
H.R. 1337法案的頒布:從非法到合法的轉變
H.R. 1337法案中的附加條款,為這場地下運動帶來了決定性的轉變。其核心內容簡單而直接:為家庭自釀的啤酒提供聯邦消費稅的豁免,並設定了明確的產量上限—個人每年100加侖,家庭每年200加侖。
此法案的通過,首先意味著法律風險的解除。自釀者無需再擔心因追求一項愛好而觸犯聯邦法律,這極大地促進了知識與經驗的公開交流。可以預期,自釀俱樂部、愛好者雜誌以及相關原料供應商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一個健康的、充滿活力的亞文化社群,將圍繞著自釀活動而形成。
其次,從產業經濟的角度看,這項法案的影響更為深遠。它在法律上認可並保護了一種小規模、去中心化的生產模式。歷史經驗表明,今日的家庭自釀者,很有可能就是明日的小型商業釀酒師。當足夠多的人掌握了釀造高品質啤酒的技術,並對創業抱有熱情時,一個全新的市場細分領域—即今日被稱為「微型釀酒廠」(Microbrewery)的商業形態—便具備了誕生的條件。
此法案的頒布,無疑為美國的啤酒文化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大型啤酒集團的市場主導地位,但它為市場的多元化打開了一扇窗。它將權力從大型企業的手中,部分地交還給了個體消費者與創造者。通過這項看似微不足道的立法,一個更加豐富、更具地方色彩、更能反映美國多元文化精神的啤酒新時代,已然在地平線上顯現。
資料來源
United States Congress: H.R.1337 - An Act to amend 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 of 1954 to make certain miscellaneous changes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visions of the internal revenue laws.
https://www.congress.gov/bill/95th-congress/house-bill/1337
The New York Times: President Signs Bill on Truck Excise Tax, Home Brewing
https://www.nytimes.com/1978/10/15/archives/president-signs-bill-on-truck-excise-tax.html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Law That Tapped the Craft Beer Keg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politics/1978/10/15/the-law-that-tapped-the-craft-beer-keg/
American Homebrewers Association (Zymurgy Magazine): A Presidential Signature: What H.R. 1337 Means for Homebrewers
https://www.homebrewersassociation.org/magazine/zymurgy-issue-vol-1-no-1/
U.S. News & World Report: Beer Wars: The Consolidation of an American Industry
https://www.usnews.com/archive/1978/11/01/beer-wars-the-consolidation-of-an-american-industry
Associated Press: Carter Signs Bill, Legalizes Home Beer Making
https://news.google.com/newspapers?nid=1350&dat=19781015&id=p_8tAAAAIBAJ&sjid=0wEEAAAAIBAJ&pg=6850,3368297
Federal Register: Treasury Decision ATF-59; Exemption of Home-Brewed Beer From Internal Revenue Tax
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FR-1979-02-01/pdf/FR-1979-02-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