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8年6月10日,在風景如畫的海濱城市青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發表了一場題為《弘揚「上海精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這次峰會的歷史背景非同尋常,它是上合組織在2017年完成首次歷史性擴員、正式吸納印度與巴基斯坦成為成員國後,首次舉行的元首峰會。因此,習近平的演講,不僅僅是作為東道主的例行致辭,更是一次精心擘畫的、旨在為這個規模更大、成員更多元、內部關係也更複雜的「上合八國」時代,確立指導思想與行動綱領的綱領性發言。他系統性地闡述了以「上海精神」為核心的非西方國際關係理念,並將其與其更宏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願景相銜接,同時,他也宣布了一系列由中國主導的、旨在深化組織內部合作的具體倡議,包括設立一個三百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這場演講,可以被視為中國試圖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將上合組織塑造為其實踐新型國際關係、提供全球治理替代方案的關鍵樣板間。
習近平的演講,首先將「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理論高度。他明確指出,這種精神「超越了文明衝突、冷戰思維、零和心態等陳舊觀念」,為國際關係史翻開了新的篇章。這段論述,發生在當時美國川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的國際背景之下,其針對性不言而喻。習近平在演講中不點名地批評了世界上依然存在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及「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透過將「上海精神」與這些他所批判的現象對立起來,他試圖為世界提供一種替代性的、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全球治理哲學,並將上合組織定位為這一哲學的最佳實踐者。
為了將這一宏大理念落實為具體行動,習近平提出了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五點建議,這可以被視為中國為該組織未來發展設定的議程。在安全領域,他承諾在未來三年為各方培訓兩千名執法人員,並發揮「上合組織-阿富汗聯絡組」作用,促進阿富汗的和平重建。在經濟領域,他將「一帶一路」合作置於核心位置,並宣布設立三百億元人民幣等值的專項貸款,用於支持組織框架內的合作項目。此外,他還提出了在文化、科技(如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提供服務)乃至擴大國際合作網絡等方面的多項倡議。然而,在這份充滿自信與慷慨的藍圖之下,也潛藏著擴員後上合組織面臨的深刻挑戰。習近平在第一點建議中特別強調,要「尊重各自發展道路」、「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並「增進和睦團結」。這段話,無疑是向剛剛加入的、彼此之間存在深刻矛盾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所發出的含蓄呼籲,也從側面反映出,如何管理一個更龐大、更多元、也更具潛在衝突的組織,將是後青島時代上合組織面臨的最大考驗。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孔孟之鄉的全球論述
2018年6月的青島,以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景致,迎來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各國領導人。東道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主旨演講的開篇,巧妙地引用了誕生於此地—山東—的古代哲學家孔子的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將這場旨在「規劃本組織未來發展」的峰會,置於一個充滿東方文化意蘊的背景之下。這不僅是一次外交上的禮節性姿態,更為其隨後展開的一整套關於新型國際關係與全球治理的論述,奠定了基調。
這次峰會,是上合組織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它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在2017年阿斯塔納峰會上正式加入後,首次以「上合八國」的完整形態舉行的元首會議。組織的規模—覆蓋了世界近一半的人口與約20%的經濟總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整合兩個長期敵對的南亞大國?如何在一个成員國利益更多元、訴求更複雜的組織內,維持凝聚力與行動效率?這些問題,都使得外界對青島峰會的成果,抱持著高度的關注與一絲懷疑。
正是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習近平的演講,不僅僅是對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工作的總結,更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嘗試。他試圖為這個擴大了的上合組織,提供一個統一的意識形態框架(「上海精神」),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以及一套由中國主導和資助的具體行動方案。
「上海精神」— 一種非西方的國際關係哲學
習近平演講的核心,是對「上海精神」的系統性闡述與拔高。他將這一精神概括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上合組織十七年來發展的經驗總結,更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能夠引領二十一世紀國際關係的新型理念。
為了凸顯其先進性,習近平將「上海精神」與一系列他所批判的「陳舊觀念」進行了明確的對比。他指出,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他呼籲,要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並要通過交流互鑑共存,「超越文明隔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
這段論述,若放置在2018年的國際大背景下,其針對性便一目了然。當時,美國川普政府正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頻繁地退出國際協議(如《巴黎協定》、伊朗核協議),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貿易夥伴,發起了關稅戰。習近平的演講,正是將中國與上合組織,塑造為多邊主義、開放經濟與文明對話的堅定捍衛者,以此來對比和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
透過這種方式,他試圖將上合組織從一個原本主要聚焦於中亞地區安全問題的、相對內向的組織,提升為一個在全球治理層面具有思想引領能力的、非西方的價值觀與方案提供者。而他所提出的更宏大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願景,則被巧妙地與「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相銜接,後者成為了前者在區域層面的一個樣板與縮影。
五點建議—中國為「上合八國」時代設定議程
在確立了理論框架後,習近平提出了旨在將願景化為現實的五點具體建議。這五點建議,可以被視為中國為擴員後的上合組織,精心設定的一套涵蓋政治、安全、經濟、人文與外交的全面行動議程。
第一,凝聚團結互信的強大力量。 這是五點建議之首,也反映了中方對擴員後組織所面臨最大挑戰的清醒認知。他呼籲成員國應「尊重各自發展道路,兼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並要「求同存異、和睦相處」。這段話的主要聽眾,無疑是剛剛同處一堂的印度總理莫迪與巴基斯坦總統。如何管控印巴之間根深蒂固的矛盾,避免其癱瘓組織的決策機制,是上合組織能否有效運作的頭號難題。中國在此擺出了「調停者」與「粘合劑」的姿態,試圖以「團結」的呼籲,來為組織的內部穩定設定基調。
第二,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礎。 演講重申了打擊「三股勢力」的傳統安全議程,並提出要繼續舉行「和平使命」等聯合反恐演習。值得注意的是兩個新增的重點:一是強調要發揮「『上海合作組織-阿富汗聯絡組』作用」,促進阿富汗的和平重建。這反映了在美軍在阿富汗的戰略日益模糊的背景下,上合組織希望在鄰國的穩定問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二是,中國提出了一項具體的公共產品:「未來3年,中方願為各方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這標誌著中國正從一個安全領域的參與者,向一個安全能力的「提供者」轉變,開始對外輸出其在執法與維穩領域的經驗與模式。
第三,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強力引擎。 這是五點建議中內容最實質、也最核心的部分。習近平明確提出,要「繼續在『一帶一路』框架內推進合作」,並為此提供了一系列具體的支持措施。其中最重磅的,無疑是宣布「在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框架內設立300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這筆巨額的專項資金,為「一帶一路」項目與上合組織的對接,提供了強大的金融動力,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組織經濟議程中的核心地位與發言權。此外,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等舉措,都是旨在為經濟合作,提供更具體的平台與制度保障。
第四,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 這一部分聚焦於環境保護、青年交流、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具體提議是,中國提出「願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這項提議,看似是一個技術性的細節,實則是一種巧妙的「科學外交」。它展示了中國在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實力,並願意將這種能力作為一種公共產品與成員國分享,以此來增進互信與依賴。
第五,共同擴大國際合作的夥伴網絡。 這反映了上合組織日益增長的全球雄心。習近平呼籲,要加強與觀察員國、對話夥伴的合作,深化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夥伴關係,並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開展對話。這旨在將上合組織從一個區域性集團,提升為一個在全球治理中擁有發言權、能夠參與解決國際熱點問題的重要力量。
未言明的挑戰與裂痕
習近平的演講,為上合組織的未來,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與合作的藍圖。然而,在這份官方的、充滿自信的敘事之下,擴員後的上合組織所面臨的深刻挑戰,並未消失。
最大的挑戰,依然來自新成員印度。就在這次峰會上,印度是唯一一個沒有在其領導人發言中明確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員國。在峰會最終發表的《青島宣言》中,其他所有成員國都重申了對「一帶一路」的支持,但宣言也不得不以一種略顯尷尬的方式,單獨註明了「印度共和國」的保留立場。
這一細節,暴露了「上合八國」貌似團結的外表下,一道深刻的裂痕。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抵制,特別是對其中穿過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的「中巴經濟走廊」的主權關切,使其與中巴兩國在上合組織的核心經濟議程上,處於根本性的對立位置。這使得習近平演講中關於「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的呼籲,在很大程度上,對於印度而言,成為了一句空話。
新時代的序曲與未來的考驗
總體而言,習近平在青島峰會上的講話,是一次極其成功的戰略溝通。它系統性地將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區域合作哲學(上海精神)與其核心國家戰略(一帶一路)相結合,並透過一系列慷慨的具體承諾,將中國塑造為擴員後的上合組織中,無可爭議的議程設定者與核心驅動者。
青島峰會,無疑是「上合八國」新時代的一首華麗序曲。然而,樂章雖已奏響,但其內部的和聲,卻並非完美和諧。印度對「一帶一路」的公開保留,如同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時時提醒著人們,在這個更大、更多元的組織內部,凝聚共識、協同行動的難度,將遠超以往。
習近平的演講,為上合組織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中國方案」。但這個方案能否最終成為所有成員國共同的行動綱領,抑或僅僅是強化了組織內部以中國為核心的「輪軸-輻條」結構,將是後青島時代上合組織所面臨的最根本的考驗。
資料來源
Xinhua: Full text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speech at the 18th SCO Qingdao summit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8-06/10/c_137244274.htm
Reuters: China's Xi urges 'Shanghai Spirit' to counter U.S. protectionis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idUSKCN1J606W/
The Guardian: Xi Jinping positions China as world trade champion at SCO summit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jun/10/xi-jinping-positions-china-as-world-trade-champion-at-sco-summit
Al Jazeera: Xi Jinping calls for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8/6/10/xi-jinping-calls-for-new-type-of-international-relations
The Diplomat: At SCO Summit, China’s Xi Pushes His Vision for Global Governance
https://thediplomat.com/2018/06/at-sco-summit-chinas-xi-pushes-his-vision-for-global-governanc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The SCO's Qingdao Summit: A Chinese-Led Order in the Making?
https://carnegiemoscow.org/2018/06/13/sco-s-qingdao-summit-chinese-led-order-in-making-pub-76579
The Hindu: India stays out of BRI endorsement at SCO
https://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india-stays-out-of-bri-endorsement-at-sco/article24128526.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