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訊號的逆襲:黑膠唱片年度銷售額睽違35年再度超越CD

數位時代洪流中,實體音樂價值回歸

· 權力結構-美國,科技與AI,時尚與娛樂,重工業復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3月9日,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發布的年度銷售報告,正式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轉折點:黑膠唱片在2022年的銷售總額達到12億美元,自1987年以來,首度超越了CD的銷售表現。此一現象不僅是懷舊風潮的片面展現,其背後更牽動著複雜的產業經濟結構、消費者心理變遷,以及藝術家與聽眾之間關係的重塑。在串流音樂幾乎主宰市場的今日,幾乎所有歷史上曾被錄製的音樂都能透過智慧型手機輕易獲取,然而這種便利性似乎也稀釋了音樂體驗中的某些重要元素。黑膠唱片的復興,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一群追求深度聆聽體驗、渴望與藝術家建立更實質連結的聽眾所驅動。對他們而言,購買一張黑膠唱片,不僅是購買音樂本身,更是收藏一件包含視覺藝術、歌詞文本與創作者心血的實體工藝品。此種消費行為,已然成為一種支持音樂人生計的直接行動。相較於串流平台每點擊不到一美分的微薄分潤,一張售價約25至30美元的黑膠唱片,為音樂人提供了更為可觀且穩定的收入來源,使其在數位經濟的衝擊下,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然而,這股強勁的市場需求也為供應鏈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全球絕大多數的黑膠壓片機皆為年過半百的古董設備,產能有限且時常故障,導致生產週期冗長,許多獨立音樂人與小型廠牌甚至需要等待超過半年才能拿到成品。此一製造端的瓶頸,正促使產業進行資本投入與技術更新,新的壓片工廠與現代化設備應運而生,試圖追趕市場的增長速度。這場類比格式的逆勢回歸,不僅是對音樂產業獲利模式的重新探索,也反映了當代社會在追求極致便利的同時,對於真實、可觸碰的情感連結,依然抱持著深刻的嚮往。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數位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將音樂的載體化約為虛無的數據流,一種近乎被遺忘的聲音,卻以一種堅實而溫暖的姿態,悄然回到我們的生活之中。2023年3月9日,美國唱片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猶如平地一聲雷-2022年,黑膠唱片的總銷售額攀升至12億美元,正式超越了曾經的市場霸主CD。這是自1987年以來,橫跨35年的時光,這個被視為「古董」的類比格式,首次在商業價值上重新站上領先地位。

這並非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一場關於價值、體驗與情感連結的文化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便利性的極致,與失落的儀式感

回溯音樂載體的演進,從笨重的留聲機到輕便的CD,再到無形的數位檔案,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朝著「便利性」這個單一目標邁進。iPod的問世與串流服務的普及,將人類的音樂資料庫擴展至近乎無限,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聆聽任何一首歌曲。然而,當音樂的取得變得如此輕而易舉時,聆聽的「儀式感」也隨之消逝。我們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將唱針置於溝槽,也不再需要完整地聽完一張專輯來理解創作者的鋪陳。音樂,在許多場景下,淪為了背景噪音。

聯合公園(Linkin Park)的共同創辦人麥克・篠田(Mike Shinoda)在訪談中坦言:「我們當時幾乎只聽CD,認為黑膠是老一輩的東西。」他的感受,反映了一整個世代的共同記憶。然而,如今身為一位成功的音樂創作者,他見證了市場的戲劇性轉變。以聯合公園自身的經驗為例,其2020年發行的紀念專輯《混合理論》(Hybrid Theory),CD銷量約為13,000張,黑膠則約3,000張;僅僅兩年後,2023年發行的《天空之城—美特拉》(Meteora)紀念專輯,銷量結構完全翻轉,黑膠的銷量遠遠超越了CD。篠田認為:「在短短兩年內,市場重心從一種格式如此劇烈地轉移到另一種,這是非常實質的變化。」

這場轉變的核心,正是源於部分聽眾對於「失落的體驗」的反思與追尋。黑膠唱片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互動模式。從包裝中取出沉甸甸的唱盤,欣賞封面設計的巧思,閱讀內頁的歌詞與製作資訊,再到唱針落下時那獨特的靜電噪音-這一切,都構成了一種專注而投入的聆聽前奏。它迫使人們放慢腳步,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樂本身。對於許多聽眾而言,這種帶有觸感與溫度的體驗,是冰冷的數位檔案所無法比擬的。

所有權的再確認:從粉絲經濟到藝術家支持

在串流音樂的商業模式中,消費者支付月費所換取的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音樂檔案存於雲端,一旦停止訂閱,整個音樂庫便會消失。這種模式雖然便捷,卻也削弱了聽眾與音樂之間的擁有感與情感羈絆。

黑膠唱片的復興,很大程度上是對這種虛擬關係的反動。一位產業分析師指出:「購買一張黑膠唱片,其價格大約相當於在演唱會上買一件黑色T恤,但比一件連帽衫便宜。然而,它卻包含了真實的音樂、精美的圖像、攝影、歌詞以及其他內容。」對於許多樂迷,特別是年輕一代而言,這是一筆相當划算的交易。它不僅是一張專輯,更是一件可以展示、收藏,並能證明自身粉絲身份的紀念品。

更重要的是,這種消費行為背後蘊含著一種清晰的意圖:直接支持創作者。眾所周知,Spotify、Apple Music等主流串流平台支付給藝人的版稅極其微薄,每播放一次通常遠低於一美分。在這樣的體系下,絕大多數音樂人僅靠串流收入難以維持生計。相較之下,一張售價25至30美元的黑膠唱片,在扣除生產與通路成本後,能為藝人帶來顯著的單位利潤。因此,購買黑膠成為樂迷「用金錢投票」最直接的方式,確保他們所欣賞的藝術家能夠持續創作下去。這是一種清醒的選擇,一種在數位時代下,對於藝術勞動價值的重新肯定。

工業體系的瓶頸:古董機具與漫長等待

然而,這股突如其來的市場熱潮,也讓塵封已久的黑膠製造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位於納什維爾(Nashville)的「聯合唱片壓製廠」(United Record Pressing)是全美規模最大的黑膠製造商,其執行長馬克・麥可斯(Mark Michaels)對此有深刻的體會。他表示:「在60、70年代,當黑膠是唯一主流格式時,這裡非常繁忙。」但隨著CD與數位音樂的興起,產業急遽萎縮。2007年他收購公司時,僅有38名員工。

如今,需求急速回升,工廠員工數已擴張至234人,生產線從每天一個半班次增加到三班次全力運轉,每日壓製約60,000張唱片。即便如此,產能依然遠遠追不上訂單的增長速度。問題的癥結在於生產設備。麥可斯指出:「我們有些傳統的Lenard壓片機,已經有50到60年的歷史了。這些機器的挑戰之一,就是它們會故障。」

全球絕大多數的壓片廠,都依賴這些早已停產的古董機器。備用零件難尋,維修技術也瀕臨失傳,這導致生產效率低下,交貨時間難以預測。對於像聯合公園這樣的主流藝人,唱片公司會優先安排產能,但即便如此,等待時間也長達六個月。對於廣大的獨立音樂人與小型廠牌而言,情況則更為艱困。漫長的生產週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專輯發行計畫與現金流。這種製造端的瓶頸,成為限制黑膠市場進一步擴張的關鍵因素。

為了應對挑戰,業界已開始尋求解決方案。一些新創公司投入研發新一代的壓片設備,而像聯合唱片這樣的龍頭企業,也斥資進行大規模的廠房升級。麥可斯的公司最近便從瑞典引進了26台全新的壓片機,這項投資高達1100萬美元。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有望在未來緩解產能不足的困境,讓產業生態系能更健康地發展。

黑膠唱片的逆勢回歸,並非意圖取代數位串流的地位-畢竟,實體唱片在2022年的總收入中僅佔11%。但它的存在,證明了在效率與便利之外,人類對於深度、質感與真實連結的追求,始終是一種無法被抹滅的本能。它不僅僅是音樂的載體,更是一種文化宣言,提醒著我們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有些價值,值得我們為之等待。

資料來源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IAA): RIAA 2022 YEAR-END MUSIC INDUSTRY REVENUE REPORT
https://www.riaa.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2022-Year-End-RIAA-Music-Revenue-Report.pdf

The Guardian: Vinyl records outsell CDs for first time since 1987
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23/mar/10/vinyl-records-outsell-cds-for-first-time-since-1987

The New York Times: Vinyl Outsells CDs for the First Time in 35 Year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3/10/arts/music/vinyl-cds-riaa-sales.html

Pitchfork: Vinyl Albums Outsold CDs in the U.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87
https://pitchfork.com/news/vinyl-albums-outsold-cds-in-the-us-for-the-first-time-since-1987/

Forbes: Vinyl Records Just Hit A Major Milestone, Beating CDs For The First Time In Decades
https://www.forbes.com/sites/hughmcintyre/2023/03/09/vinyl-records-just-hit-a-major-milestone-beating-cds-for-the-first-time-in-decades/

Billboard: Vinyl Outsold CDs in the U.S. in 2022 for the First Time in Over 30 Years
https://www.billboard.com/pro/vinyl-outsold-cds-us-2022-first-time-since-1987-riaa/

Associated Press: Vinyl records outsold CDs last year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87, continuing a modern surge
https://apnews.com/article/vinyl-records-cds-music-streaming-72652b66d65b75f921f786d0b6732f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