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邊主義序曲:川普國會演說所預示的治理風格

行政權力擴張與立法議程的模糊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3月4日,重返白宮僅43天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了他第二個任期的首次重要演說。這場演說的基調充滿了挑戰與自我肯定,其核心信息並非尋求與立法機構的合作,而是彰顯其透過行政命令獨立施政的決心與成果。川普在演說中,將上個月邊境非法越境人數創下歷史新低等成就,直接歸功於「有了一位新總統」,而非任何新的立法。他鮮少提出需要國會審議的具體法案,而是將重點放在回顧其上任後迅速簽署的行政命令,內容涵蓋邊境安全、終結政府「武器化」,以及將「覺醒文化」(wokeness)逐出軍隊與校園等議題。演說中為數不多的前瞻性政策,包括呼籲國會在年底前延長2017年的減稅法案,以及為其引起市場動盪的新關稅政策辯護。整場演說穿插了精心安排、如同電視真人秀般的橋段,例如當場宣布錄取青年進入西點軍校,並任命一名男孩為榮譽特勤局探員。國會山莊的議事廳內,黨派分歧的景象一覽無遺,共和黨人報以熱烈掌聲,而民主黨人則多以沉默和舉牌抗議回應。整場演說預示著,一個傾向繞過國會、倚重行政權力的總統任期已然展開。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美國民主的殿堂—國會大廈的眾議院議事廳內,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政治傳統,在今年三月初的夜晚,被演繹成了一場極具個人風格的政治宣言。重返權力中心的唐納·川普總統,在他第二任期開始的第43天,站上了這個萬眾矚目的講台。然而,這場演說的聽眾,似乎不僅僅是現場的參眾議員、內閣成員與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它更像是一場直接面向全國電視觀眾的展演,其核心主旨並非勾勒一份需要與國會合作的施政藍圖,而是慶祝一種繞過立法、倚仗行政權力便能迅速「取得成果」的治理模式。

演說的開篇,便為整晚的基調定下了伏筆。川普總統以一種挑戰者的姿態宣稱,過去關於必須通過新立法才能確保邊境安全的論調,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為「事實證明,我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位新總統。」這句話的背後,是他上任以來透過一系列行政命令,迅速收緊邊境政策的行動。他驕傲地宣布,上個月的非法越境人數已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這種將政策成效完全歸功於個人意志而非法律程序的論述,貫穿了演說的始終。從清除軍隊與教育體系中的「覺醒文化」,到終結政府的「武器化」,他所列舉的每一項「成就」,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總統的單邊行動,是推動變革最有效率的工具。

傳統上,總統的首次國會演說,是向立法部門提出其核心政策議程、尋求支持與合作的關鍵時刻。然而,在川普的演說中,對新立法的請求卻異常稀少且模糊。他確實提到了幾項需要國會行動的議題,但其闡述方式,更像是下達指令或發出政治挑戰,而非尋求共識。他要求國會在年底前,更新並延長其第一任期內通過的2017年減稅法案。但他並未說明如何彌合兩黨在此議題上的巨大分歧,反而半帶威脅地向議事廳右側的民主黨人喊話,稱如果他們不支持減稅,選民將不會讓他們再次當選。

同樣引發關注的,是他對其爭議性關稅政策的辯護。就在演說前的兩個交易日,道瓊工業指數因市場對新關稅的憂慮而累計下跌超過一千點。對此,川普不僅未顯露任何動搖,反而盛讚「關稅」是一個「優美的詞」。他宣布將對進口農產品加徵關稅,並承認這可能需要一個「短暫的調整期」。在共和黨陣營內部,儘管多數議員對其削減開支的舉措報以熱烈掌聲,但在貿易與關稅議題上,部分人的反應則顯得較為保留與不安。這種潛在的黨內分歧,預示著其貿易政策在未來可能面臨的阻力。

除了政策宣示,這場演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其精心編排的戲劇化元素。川普邀請了數名特殊嘉賓來到現場,並在演說過程中,將他們變成了全國矚目的「真人秀」主角。他當場宣布,一位夢想進入西點軍校的年輕人已被錄取;隨後,他又將一位夢想成為警察的13歲男孩,任命為美國特勤局的「榮譽探員」。這些充滿溫情的橋段,在現場引發了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呼,有效地創造了強烈的正面情緒,並將總統塑造為一位能夠實現普通人夢想的仁慈掌權者。這種高度個人化的政治傳播技巧,旨在繞過複雜的政策辯論,直接與選民建立情感連結。

議事廳內的景象,則如同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美國當前政治生態的深度分裂。在共和黨席位的一側,是頻繁的起立鼓掌、高呼「USA」的熱情支持者,當川普介紹出席演說的企業家伊隆·馬斯克,並感謝他為政府的效率改革所做的努力時,掌聲尤為熱烈。而在另一側,民主黨議員則大多靜坐,許多人手持寫有抗議標語的紙牌,以沉默表達他們的立場。演說開始後不久,德州民主黨眾議員艾爾·格林(Al Green)一度起身揮舞手杖抗議,隨後被請出議場,成為當晚黨派對立的一個縮影。

總體而言,這場演說所傳遞出的核心信號,是一種對傳統立法程序的輕視,以及對總統行政權力的極度自信。川普似乎在暗示,他所希望延續的,正是其上任頭43天那種依靠行政命令、獨自行動的總統模式。他並未向國會伸出合作的橄欖枝,也未試圖去彌合國家的政治分歧。相反,他選擇了鞏固其支持者基本盤,並向反對者展現其不容挑戰的權威。

這場單邊主義的序曲,為川普第二任期的治理風格設定了基調。一個優先考慮行政效率而非程序正義、偏好直接行動而非耐心協商、擅長政治展演而非政策闡述的白宮,已然成形。然而,演說中未曾詳述的政策細節,以及那些終究需要透過立法才能解決的長期問題,例如國家債務、醫療保健與基礎設施等,都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考驗著這種治理模式的有效性與可持續性。

資料來源

USA.gov: Presidential Executive Orders
https://www.usa.gov/executive-orders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Joint Session & Joint Meeting of Congress
https://history.house.gov/Institution/Joint-Sessions/

Tax Foundation: Details of 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
https://taxfoundation.org/tax-basics/tax-cuts-and-jobs-act-tcja/

The New York Times: Trump Again Floats Idea of Buying Greenland. This Time, He’s President.
https://www.nytimes.com/2019/08/15/us/politics/trump-greenland-denmark.html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https://www.secretservice.gov/about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Partisan Divide on Political Issues Grows Even Wider
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17/10/05/the-partisan-divide-on-political-issues-grows-even-wider/

Reuters: Dow drops 1,000 points as trade jitters, global growth fears rattle market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stocks/dow-drops-1000-points-as-trade-jitters-global-growth-fears-rattle-markets-idUSKCN1P81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