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5月23日,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激烈交鋒中,一場關乎未來十年國家財政走向的重大辯論正日益清晰。其核心,圍繞著即將於2025年底到期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中的大規模個人所得稅減免條款。這項由前總統川普簽署的法案,構成了其任內最重要的立法成就。如今,隨著其關鍵條款的「日落」期限逼近,現任總統拜登與尋求重返白宮的川普,提出了兩套截然不同的財政藍圖。據估算,在未來十年內,兩者理想政策之間的財政收入差距,將高達六兆美元。這不僅是一場關於稅率高低的數字之爭,更反映了兩種對立的經濟治理哲學,其最終結果,將深刻影響美國的收入分配、國家債務與公共投資的前景。
兩位候選人的計畫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這也構成了2025年稅收談判的政治基礎—雙方都同意,應當延續針對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家庭的減稅政策。這一共識,反映了兩黨都不願對廣大的中產階級選民,實施大規模增稅的政治現實。然而,共識也僅止於此。在如何對待高收入群體與大型企業的稅負問題上,雙方的分歧巨大。
川普的方案,是其「減稅促進增長」經濟理念的延續。他主張將所有在TCJA法案中臨時性的個人所得稅減免措施—包括較低的稅率等級、更高的標準扣除額與翻倍的兒童稅收抵免—全部永久化。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等機構的估算,僅此一項,就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約四兆美元的聯邦財政收入。川普及其共和黨盟友相信,普遍性的低稅率,能夠激勵企業投資、鼓勵個人消費,從而推動整體經濟的繁榮。在此邏輯下,因減稅而導致的財政赤字增加,被視為一個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必要的代價。
與此相對,拜登總統的計畫,則以「稅收公平」為核心原則。他提出,在延續中產階級減稅的同時,必須透過對富裕階層和企業增稅,來完全支付其成本,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財政收入,用於新的社會項目投資與削減赤字。拜登的增稅方案,主要鎖定幾個關鍵領域:將企業所得稅率從21%提高至28%,預計十年內可增加約1.3兆美元稅收;對最富裕的群體,徵收25%的最低所得稅;並提高高收入者的資本利得稅與附加醫療保險稅。總體而言,拜登的計畫不僅要填補延續減稅所產生的四兆美元缺口,還計劃額外增加超過兩兆美元的稅收。
然而,無論誰贏得總統大選,其稅收計畫的最終命運,都將取決於國會的政治格局。拜登總統在其任期的前兩年—即便當時民主黨同時控制著白宮、參議院與眾議院—也未能成功推動其大部分的增稅提案,這凸顯了在政治光譜日益極化、兩黨勢均力敵的背景下,進行重大財稅改革的艱鉅性。幾乎可以預見,2025年將會上演一場圍繞單一、龐大稅收法案的激烈立法鬥爭。屆時,廣受歡迎的中產階級減稅的命運,將不可避免地,與充滿爭議的企業稅和富人稅問題,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一個普通的美國家戶,在審視自己的薪資單時,他們看到的數字,不僅僅是個人勞動的報酬,也是國家財政政策在其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體現。自2018年以來,得益於《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的實施,許多人的實得收入略有增加,標準扣除額的提高簡化了報稅程序,而兒童稅收抵免的翻倍,也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了一定的財務緩解。然而,這份熟悉的薪資單結構,其根基卻是建立在一個即將到期的臨時性法律之上。2025年底,這座由TCJA法案所搭建的稅收大廈,其大部分個人稅務條款將自動失效,除非國會採取行動,否則一場波及全民的、大規模的稅負回升,將不可避免。
正是在這樣一個被稱為「稅收懸崖」(tax cliff)的背景下,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選民提供了一場近年來在經濟政策上,最為清晰、也最為重大的抉擇。現任總統喬·拜登與前總統唐納·川普,各自描繪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國家財政藍圖。這兩幅藍圖之間的差距,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估算,在未來十年內,將產生高達六兆美元的財政收入鴻溝。這不僅是一個天文數字,它更代表了兩種關於國家應如何分配其資源、激勵其經濟,以及定義其社會契約的根本性哲學的對撞。
2017年減稅法案的遺產
要理解今日的辯論,必須回溯至2017年。當時,川普政府與共和黨主導的國會,通過了自雷根時代以來,最為全面的一次稅制改革。TCJA法案的核心,是將企業所得稅率從35%—在已開發國家中處於較高水平—永久性地大幅削減至21%。同時,在個人所得稅方面,法案也普遍降低了各個收入級距的稅率(最高稅率從39.6%降至37%),並擴大了標準扣除額與兒童稅收抵免。
該法案的設計,是典型的「供給側經濟學」思維的體現。其支持者認為,透過為企業和個人減負,將能夠釋放民間的投資與消費潛力,最終促進經濟的整體增長。然而,該法案也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批評者指出,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大型企業與最富裕的群體,對於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助益甚微。此外,由於減稅並未伴隨著相應的支出削減,該法案也導致了國家債務的顯著增加。為規避參議院的程序性障礙,法案中的個人所得稅減免條款,被設計為具有「日落條款」的臨時性措施,這也直接設定了今日這場政治對決的舞台。
川普的藍圖:全面延續與進一步削減
面對即將到期的減稅條款,川普的立場清晰而一致:將其全部永久化,並在此基礎上,尋求進一步削減稅負的可能性。這項主張,將在未來十年內,耗費高達四兆美元的財政成本。其背後的經濟邏輯,與2017年時一脈相承:即相信低稅率是經濟活力的根本保障。
這一方案,無疑將受到企業界與高收入群體的普遍歡迎。然而,它也迫使共和黨人必須再次直面一個棘手的問題:財政紀律。在國家債務已達歷史高位的情況下,是否依然願意為了減稅,而接受赤字的進一步擴大?2017年的經驗表明,他們願意。但時至今日,黨內對於財政問題的憂慮聲音,已有所增長。這場關於減稅與赤字的內部權衡,將是影響未來共和黨經濟政策走向的關鍵。
拜登的規劃:支付帳單並重新分配
拜登總統的方案,則提出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其政策的出發點,是「稅收公平」。他首先同意,應當延續針對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家庭的減稅,以避免衝擊中產階級。然而,他堅決主張,這部分減稅的成本—約兩兆美元—必須得到全額支付,而支付的方式,便是向最富裕的群體與大型企業增稅。
拜登的增稅清單,目標明確。在企業端,他提議將稅率從21%回升至28%,一個介於當前與TCJA法案前之間的水平。據財政部估算,僅此一項,十年內便可帶來約1.3兆美元的收入。在個人端,他提出了一系列針對高收入者的增稅措施,包括提高附加醫療保險稅的稅率,改革資本利得稅的稅制,以及效仿許多國家的做法,對資產超過一億美元的「超級富豪」,徵收25%的最低所得稅。
總體而言,拜登的財政數學題是:不僅要透過增稅,來完全抵銷延續中產階級減稅的成本,更要在此基礎上,額外籌集超過兩兆美元的資金,用於其所倡導的公共投資(如綠色能源、教育)與削減國家赤字。這是一項龐大的財富再分配計畫,其核心是利用稅收政策,來調整經濟成果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分配。
國會的政治現實
無論是川普的全面減稅,還是拜登的定向增稅,其能否從競選口號變為法律現實,最終的決定權,都掌握在一個充滿變數的機構手中—美國國會。
拜登總統對此有著切身體會。在其任期的前兩年(2021-2022),儘管民主黨在名義上,實現了同時控制白宮與國會兩院的「完全執政」,但他所提出的大部分增稅方案,最終都因無法在參議院獲得足夠的支持而宣告失敗。在一個兩黨勢均力敵、黨內溫和派擁有關鍵否決權的政治生態中,任何重大的稅制改革,其推動難度都極高。
因此,幾乎可以肯定,2025年的美國政壇,將會上演一場圍繞稅收問題的、極其複雜和艱難的立法鬥爭。屆時,兩黨唯一具有共識的中產階級減稅,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這場鬥爭中的「人質」。共和黨人會堅持,要延續中產階級的減稅,就必須同時延續對富人和企業的減稅。而民主黨人則會主張,延續中產階級減稅的前提,是必須向富人和企業加稅來支付其成本。
2024年的這場選舉,為美國人民提供了一個在經濟治理哲學上,涇渭分明的選擇。川普的願景,是一個由低稅率和更少政府干預所驅動的經濟體,即便代價是更高的國家債務。而拜登的願景,則是一個由政府主導更多公共投資、透過稅收政策進行更大力度財富再分配的社會。然而,無論選民最終選擇了哪條道路,其真正的樣貌,都將在2025年國會山的激烈博弈中,被重新塑造。那最終出爐的法案,或許將不再是任何一方的理想版本,而是一個充滿政治妥協、並將定義未來數年美國經濟格局的複雜產物。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6 Trillion Chasm Between Biden and Trump’s Tax Plans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the-6-trillion-chasm-between-biden-and-trumps-tax-plans
The New York Times: A Guide to the Tax Policy Differences Between Biden and Trump
https://www.nytimes.com/2024/05/13/us/politics/biden-trump-tax-cuts.html
Tax Policy Center: An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s Tax Proposals
https://www.taxpolicycenter.org/publications/analysis-donald-trumps-tax-proposals
Tax Policy Center: An Analysis of President Biden's Fiscal Year 2025 Budget Proposals
https://www.taxpolicycenter.org/publications/analysis-president-bidens-fiscal-year-2025-budget-proposals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CRFB): Trump Proposes Extending TCJA and More Tax Cuts
https://www.crfb.org/blogs/trump-proposes-extending-tcja-and-more-tax-cuts
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 The President’s Budget Cuts the Deficit by $3 Trillion Over 10 Years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4/03/11/fact-sheet-the-presidents-budget-cuts-the-deficit-by-3-trillion-over-10-years/
U.S. Congress: H.R.1 - An Act to provide for reconciliation pursuant to titles II and V of the concurrent resolution on the budget for fiscal year 2018 (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 of 2017)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5th-congress/house-bi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