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7月15日,根據《歐亞每日觀察》的分析報導,在7月3日至4日於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第二十四屆峰會上,白俄羅斯正式成為該組織的第十個成員國,也是其首個歐洲成員國。這一事件,不僅是白俄羅斯自身外交戰略的一次重大轉向,也標誌著上合組織的制度性邊界,首次從其傳統的中亞腹地,歷史性地擴展至東歐這一地緣戰略敏感地帶。對於深陷國際孤立、經濟上日益依賴莫斯科的明斯克政權而言,加入上合組織是一次精心計算的、旨在尋找「替代完全依賴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選項」的戰略佈局。而對於上合組織,特別是其核心驅動者中國而言,白俄羅斯的加入,則「加強了中國進入東歐的制度性渠道」。這一進程的象徵性頂點,是兩國在峰會後不久,便於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附近舉行了名為「攻擊獵鷹」的聯合反恐演習,此舉被廣泛解讀為向西方發出的明確政治信號。
白俄羅斯對加入上合組織的渴望,體現在其異常迅速的入盟進程上。報導指出,儘管一些前候選國需要兩到三年時間來完成國內立法與上合組織法律基礎的對接,但明斯克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這項任務,凸顯了其賦予此事的「高度優先級」。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yaksandr Lukashenka)期望,上合組織的成員國身份,能在貿易、投資、交通物流乃至能源與工業合作等領域,為其提供「戰略前景」。他特別強調,希望利用上合組織的整合潛力,來「同步發展南北與東西交通走廊」,並將其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連接。此外,明斯克還將上合組織視為一個放大其「日益高調的反制裁議程」的平台,這一立場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的想法不謀而合,並體現在了此次《阿斯塔納峰會宣言》中,關於「單方面實施制裁不符合國際法原則」的表述中。
從更深層次的戰略動機來看,白俄羅斯的「向東看」,是其與西方關係徹底破裂後的必然結果。報導分析稱,由於美國與歐盟持續的經濟制裁與政治壓力,盧卡申科政府中的許多人,「已不再認為與西方有任何和解的機會」。因此,在避免完全被納入俄羅斯軌道的考量下,上合組織,特別是其中的另一巨頭—中國—成為了明斯克進行外交與經濟多元化操作的「最自然選項」。近年來,白俄羅斯政府已加強了與北京的雙邊合作,而北京也對此表現出興趣,雙方在高等教育與軍事訓練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白俄羅斯的上合組織成員國身份,為這種雙邊關係的深化,提供了一個更為穩固的多邊制度性框架。因此,白俄羅斯的入盟,不僅僅是一個孤立國家的外交突圍,它更是一場牽動歐亞大陸兩端安全格局的、影響深遠的戰略連鎖反應的開端。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阿斯塔納的歷史性握手
2024年7月初的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見證了上海合作組織(SCO)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第二十四屆元首峰會上,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與其他成員國領導人一道,正式完成了其國家的入盟程序。白俄羅斯,這個地處東歐平原、在地理與文化上都屬於歐洲的國家,自此成為了這個誕生於中亞、長期被視為亞洲安全組織的第十個正式成員。
這不僅僅是成員國名單上的一次簡單增補。這一事件,標誌著上合組織的制度性邊界,首次跨越了傳統的亞洲範疇,延伸至歐洲大陸,直接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東部邊境相接壤。對於深陷國際孤立的明斯克而言,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外交突圍;而對於正在尋求重塑歐亞大陸秩序的上合組織而言,這則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戰略西進。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場在俄烏戰爭的巨大衝擊波下,歐洲東翼地緣板塊的深刻重組與力量再平衡。
明斯克的戰略抉擇—在孤立與依賴之間尋找出路
要理解白俄羅斯為何如此迫切地尋求加入一個以亞洲為中心的組織,就必須回溯到2020年那場引發其國內外政策根本性轉向的總統選舉。
西向之路的終結
長期以來,盧卡申科政權一直試圖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扮演一種微妙的「平衡者」角色。它既是俄羅斯最親密的軍事與經濟盟友,享受著來自莫斯科的能源補貼與安全保障;同時,它也謹慎地與歐盟和美國保持著有限的接觸,試圖以「歐洲最後的獨裁者」這一標籤,換取地緣戰略上的迴旋空間。
然而,2020年那場被廣泛認為存在嚴重舞弊的總統選舉,以及隨後爆發的、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主抗議浪潮與當局的殘酷鎮壓,徹底終結了這種平衡遊戲。歐盟與美國對明斯克實施了嚴厲的、層層加碼的經濟制裁與政治孤立。而在2022年,白俄羅斯允許其領土成為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跳板,更是使其與西方的關係,墜入了不可逆轉的敵對深淵。
正如《歐亞每日觀察》的分析所指出的,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盧卡申科政府中的許多人,「已不再認為與西方有任何和解的機會」。西向的大門被徹底關閉,明斯克被迫將其全部的戰略目光,轉向東方。
在莫斯科的陰影下尋求多元化
然而,「向東轉」對於白俄羅斯而言,同樣充滿了挑戰。其最直接、也最危險的後果,是陷入「對俄羅斯的完全政治與經濟依賴」。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俄羅斯市場成為了白俄羅斯出口商品(特別是其支柱產業—鉀肥與煉油產品)的唯一主要去向,莫斯科的政治支持也成為了盧卡申科政權得以存續的生命線。
這種單方面的、不對等的依賴,對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導人而言,都是一種深層次的戰略憂慮。因此,尋找一種能夠在不觸怒莫斯科的前提下,實現外交與經濟關係多元化的路徑,成為了明斯克的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上合組織成為了「最自然的選項」。白俄羅斯與該組織的接觸由來已久,從2010年的「對話夥伴」,到2015年的「觀察員國」,其參與程度逐步加深。更重要的是,上合組織是一個俄羅斯在其中扮演創始成員與重要角色、但卻「並非單方面主導」的多邊平台。這就為白俄羅斯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它可以在一個莫斯科認可的、友好的多邊框架內,合法地、公開地與中國、印度、哈薩克等其他歐亞大陸的主要國家,發展更深層次的雙邊關係。
中國因素—多元化策略核心
在白俄羅斯的多元化戰略中,中國扮演著無可替代的核心角色。分析文章明確指出,在所有上合組織與金磚國家成員中,明斯克「將中國視為在避免完全依賴俄羅斯與規避西方制裁方面,最重要、也最有希望的夥伴」。
近年來,白中兩國的關係發展迅速。盧卡申科多次高調訪華,雙方將關係提升為「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的投資與技術,成為了白俄羅斯在俄羅斯之外,所能尋求的最重要的外部支持。白俄羅斯的上合組織成員國身份,為這種雙邊合作的深化,提供了一個更為穩固的制度性保障。
對於北京而言,一個身處東歐、與北約直接接壤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同樣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正如文章所言,白俄羅斯的加入,「加強了中國進入東歐的制度性渠道」。透過上合組織這一多邊安全框架,中國能夠以一種更具合法性、更少對抗性的方式,將其安全與經濟影響力,向西延伸至歐洲的門戶。
這種新建立的特殊關係,最引人注目的體現,便是兩國在白俄羅斯領土上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就在阿斯塔納峰會後不久,一場名為「攻擊獵鷹」的聯合反恐演習,在靠近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的布列斯特地區舉行。演習的時機、地點與科目,都充滿了濃厚的政治信號:
演習的舉行,恰逢北約在華盛頓召開其重要峰會的前夕。
地點:演習區域緊鄰波蘭邊境,即北約的東部前沿。
科目:演習內容包括夜間空降、穿越水障、以及在居民區的作戰行動,其戰術背景遠超一般的反恐範疇。
這場演習—它是中國特種部隊在白俄羅斯領土上的公開展示,而白俄羅斯本身又是俄羅斯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後方基地—無疑是一次經過精心計算的戰略信號傳遞。它向西方清晰地展示了中俄(及白俄羅斯)之間日益深化的軍事協作,並將這種協作的地理前沿,直接推至了北約的家門口。這也具體而微地詮釋了,白俄羅斯的上合組織成員國身份,如何成為了中國向西投射影響力的制度性載體。
上合組織的歐洲議程
白俄羅斯的加入,也使其自身的政策議程,成為了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一部分。盧卡申科在峰會的發言中,不僅僅是表達感謝,更是積極地推銷其外交理念。
他期望利用上合組織的平台,來放大其「日益高調的反制裁議程」。《阿斯塔納峰會宣言》中明確寫入「單方面實施制裁不符合國際法原則,並對第三國和國際經濟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的條款,這與明斯克的立場完全一致。
此外,盧卡申科還在峰會上,積極推動其最新的標誌性外交倡議—制定《二十一世紀歐亞多樣性與多極化憲章》。他甚至將計畫於同年十月在明斯克舉行的國際安全會議,定位為一個比由歐美主導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更具包容性的替代方案」。
這些舉動表明,白俄羅斯不僅僅滿足於成為一個被動的成員,它渴望利用上合組織的平台,扮演一個更為主動的角色,試圖在反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構建一個「多極世界」的宏大敘事中,佔據一個思想發起者的位置。
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略連鎖反應
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絕非一次簡單的組織擴員。它是一系列深刻戰略動因與地緣變動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對於盧卡申科政權而言,這是在西方全面孤立與俄羅斯過度影響的雙重壓力下,一次求生存、謀空間的關鍵一步棋。它試圖透過擁抱一個非西方的多邊大家庭,來對沖其單方面依賴莫斯科的巨大風險。
對於上合組織而言,這次歷史性的西擴,使其首次將一個歐洲國家納入懷中。這既是其影響力增長的證明,也使其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歐洲大陸深刻的安全對抗之中。
而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觀察者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或許是中國透過這一事件所實現的、悄無聲息卻又意義深遠的影響力延伸。在明斯克的協助下,北京不僅在經濟上,更在安全與制度層面,將其觸角伸展到了北約的東部邊境。那幾架在布列斯特森林上空盤旋的、搭載著中國特種兵的直升機,所預示的,是一個傳統地理界線日益模糊、新的權力組合正在形成的、更為複雜的未來。
資料來源
Jamestown Foundation: Belarus Becomes First European Member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https://jamestown.org/program/belarus-becomes-first-european-member-of-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
Belta: Belarus completes domestic procedures for SCO accession
https://eng.belta.by/politics/view/belarus-completes-domestic-procedures-for-sco-accession-155835-2024/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Participation in the Summit of the SCO Heads of State Council
https://president.gov.by/en/events/uchastie-v-zasedanii-soveta-glav-gosudarstv-shos-1720022736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Astana Declaration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State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http://eng.sectsco.org/document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Speech by H.E. Vladimir Makei at the Minsk Dialogue Forum
(Historical link for the 2023 conference)
Minsk Dialogue: Belarus and BRICS: A New Chapter in Multilateral Diplomacy
https://minskdialogue.org/en/research/reports/belarus-and-brics-a-new-chapter-in-multilateral-diplomacy
Ministry of Defence of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Delegatio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China visits Minsk
https://www.mil.by/en/news/13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