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0年3月,隨著新冠疫情引發全球性的公共衛生與經濟危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採取了史無前例的干預措施。3月15日,聯準會緊急將政策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迅速耗盡了傳統貨幣政策的空間。此舉標誌著其政策重心由傳統利率工具,轉向全面啟用其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職能。為避免金融體系崩潰,聯準會宣布了無限量的政府債券購買計畫(QE),並啟動了一系列緊急貸款工具,包括向貨幣市場注入上兆美元的流動性、放寬銀行貼現窗口的貸款條件、重啟商業票據融資機制以直接支持企業,更透過國際貨幣互換額度(Swap Lines)向全球多國央行提供美元流動性。這一系列的行動不僅是為了穩定瀕臨崩潰的金融市場,更從根本上重塑了中央銀行在全球經濟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其成為支撐整體經濟運作的最終、也是唯一的支柱。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歷史的巨輪駛入2020年的三月,世界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種前所未見的病毒悄然蔓延,將人類社會拖入一場深不見底的公共衛生危機,隨之而來的,是金融市場的劇烈恐慌與經濟活動的戛然而止。在這片迷霧與恐懼之中,一個機構的身影顯得格外突出—那便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聯邦準備理事會。它所採取的行動,不僅是技術性的政策操作,更像是在風暴中點燃的一盞燈,試圖照亮前行的道路。筆者認為,聯準會在此期間的角色,已遠遠超越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制定者,而是成為了穩定全球信心的最後防線。
傳統工具的極限—利率彈藥的耗盡
中央銀行的傳統職能,核心在於透過調節利率來影響經濟。當經濟過熱時升息,衰退時降息,這套看似簡單的邏輯,在過去數十年間成為各國央行穩定經濟的圭臬。然而,歷史經驗顯示,為有效應對一次典型的經濟衰退,聯準會平均需要約五個百分點(50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
但在這場危機爆發前夕,美國的政策利率已處於約1.5%的歷史低位。這意味著,聯準會手中最傳統、最直接的武器,其彈藥已所剩無幾。3月15日,一個尋常的週日,聯準會出乎市場意料地宣布,將其政策利率目標區間大幅調降一個百分點,至0%至0.25%的水平。主席傑洛姆·鮑爾(Jerome Powell)在聲明中表示,利率將維持在此水平,直到確認經濟已安然度過此次衝擊。
此舉雖是必要之惡,卻也正式宣告了傳統利率政策的終結。僅僅一次降息,聯準會便打完了手中幾乎所有的常規子彈。面對深不見底的經濟深淵,它必須打開一個截然不同的「彈藥庫」,啟用那些在教科書中被歸類為非傳統、甚至被視為禁忌的工具。
無限的後盾—量化寬鬆的全面啟動
當利率工具失效,聯準會將目光投向了自身的資產負債表。3月23日,聯準會發表了一份堪稱歷史性的聲明,宣布將根據需要,無限量地購買美國國債與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這項被稱為「無限量化寬鬆」(Unlimited Quantitative Easing)的政策,無異於向市場承諾,聯準會將動用其所有力量,扮演「最終買家」的角色,防止信貸市場的徹底凍結。
量化寬鬆並非新發明。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聯準會曾透過數輪QE將資產負債表擴張至超過四兆美元。然而,此次的關鍵區別在於「無限量」的承諾。這項宣示的心理作用遠大於實際數字,其核心目標在於打破市場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恐慌循環。透過大量購債,聯準會直接壓低長期利率,例如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房屋貸款利率,從而降低企業與家庭的借貸成本。
然而,這項政策的深層意義在於,聯準會已從一個被動的利率調節者,轉變為主動的市場支撐者。它不再僅僅是為市場設定一個資金價格,而是直接下場,成為信貸流動的源頭。此舉雖然穩定了市場,卻也讓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與未來政策的退出機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疏通金融血脈—確保流動性的核心戰役
若將金融體系比作人體,那麼流動性(現金)就是維持其運作的血液。在極度恐慌的市場中,即使是體質健全的金融機構,也可能因短期的現金流斷裂而陷入困境。三月中旬,用於金融機構隔夜拆借的「附買回市場」(Repo Market)出現了嚴重的功能失調,這無異於金融體系的心臟瀕臨停擺。
為此,聯準會果斷向該市場注入了1.5兆美元的巨額流動性。具體操作上,聯準會向金融機構提供現金貸款,並接受其持有的政府債券作為抵押品。這項操作如同為金融系統的齒輪注入了至關重要的潤滑劑,確保了債券市場等核心金融活動得以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聯準會也對「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進行了改革。貼現窗口是商業銀行在無法從同業市場獲得資金時,向聯準會直接借款的最後管道。然而,向貼現窗口求援往往被市場解讀為該銀行陷入困境的信號,帶有強烈的「污名化」標籤。為了消除銀行的顧慮,聯準會不僅在3月16日將貼現利率下調至0.25%,更公開呼籲各大銀行善用此工具,強調這是為了整體經濟的穩定,而非個別機構的失敗。此舉意在確保商業銀行體系擁有充足的現金,能夠持續向社會提供貸款。
跨越紅線—從華爾街到實體經濟的直接干預
聯準會過去的角色,始終是作為「銀行的銀行」,其政策工具主要作用於金融體系。然而,這場危機的特殊性在於,衝擊直接貫穿金融市場,打擊了實體經濟中的各類企業。為此,聯準會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直接向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3月17日,聯準會宣布重啟在2008年曾使用過的「商業票據融資機制」(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CPFF)。商業票據是大型企業為籌措短期資金(如支付薪資、採購原料)而發行的無擔保債務。在市場恐慌時,這個市場往往會最先凍結。透過CPFF,聯準會實質上是直接向發行商業票據的企業提供貸款,繞過了傳統的銀行中介。
這項舉措的意義極其重大。它模糊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與政府財政政策的界線。傳統上,央行負責維持金融穩定,而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對特定產業或企業進行紓困。聯準會的行動,使其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為私營企業提供運營資金的角色,這在其百年歷史中極為罕見。此舉的邏輯在於,若不穩住企業這艘大船,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將無從談起。
美元的全球王權—作為世界央行的責任
美元作為全球首要的儲備貨幣與交易媒介,賦予了美國獨特的權力,也帶來了無可迴避的責任。在全球危機中,世界各地的企業、銀行與投資者對美元的需求會急劇上升,一旦出現「美元荒」,將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崩潰,其後果最終也將反噬美國經濟。
意識到這一點,聯準會擴大了其與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互換額度」(Swap Lines)。這項機制允許外國央行以本國貨幣為抵押,向聯準會換取美元,再將這些美元貸放給其國內的金融機構。三月份,聯準會不僅增加了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瑞士及歐洲央行的互換額度,還將其擴展至澳洲、巴西、韓國、墨西哥等多國。
從戰略角度看,這並非單純的國際援助。一個穩定的全球金融體系,是美國維持其貿易夥伴經濟健康、確保供應鏈安全、鞏固美元地位的必要條件。在這一刻,聯準會不僅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也實質性地扮演了「世界中央銀行」的角色,為全球美元體系提供了最終的流動性保障。
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2020年三月,聯準會以一系列迅猛、果決且極具創造性的政策工具,成功地阻止了一場迫在眉睫的金融 meltdown。他們確保了在公共衛生危機與實體經濟危機之上,不再疊加一場毀滅性的金融危機。
然而,這些非常規手段也開啟了一個充滿未知的政策新時代。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邊界日益模糊,對未來可能引發的資產泡沫、道德風險乃至通貨膨脹的擔憂也隨之而生。當中央銀行成為市場唯一的支柱,我們不禁要問:這股支撐的力量,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退場?而一個長期依賴中央銀行干預的市場,又將如何找回其內生的韌性與活力?這些問題,或許需要未來數年的時間才能找到答案。
資料來源
Reuters: Fed goes all-in with unlimited QE, pumps funding into credit market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idUSKBN21A18L/
The New York Times: The Fed Goes All In: It Will Buy as Much Government Debt as Needed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3/business/economy/fed-unlimited-bond-buying.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d Vows to Support Economy, Launches Bid to Calm Strained Markets
https://www.wsj.com/articles/fed-vows-boundless-support-for-economy-11584964201
Associated Press: Fed takes new emergency steps to ease market strains
https://apnews.com/general-news-b7738f6d7877ce5f4749f15cf873a48f
Financial Times: Fed pledges ‘unlimited’ asset purchases to support markets
https://www.ft.com/content/13d52b14-6d0c-11ea-89df-41bea055720b
Bloomberg: Fed Offers Unlimited QE and New Lending Programs to Support Economy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3-23/fed-offers-unlimited-qe-and-new-lending-programs-to-aid-economy
The Economist: The Federal Reserve acts to stave off a financial crisis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20/03/16/the-federal-reserve-acts-to-stave-off-a-financial-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