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0年7月15日,此一日標誌著美國財政年度節律的一次重大偏離,傳統上於4月15日截止的個人所得稅申報期限,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空前社會與經濟衝擊而被延後至此。這一調整不僅僅是行政日期的簡單變更,而是聯邦政府應對這場世紀危機之初期應急措施的關鍵組成部分,旨在為驟然面臨停工、失業與經濟不確定性的家庭及企業,提供至關重要的喘息空間。此次延期範疇廣泛,不僅涵蓋了2019年度的個人所得稅申報,亦將諸如預估稅款繳納、遺產稅支付、薪資稅存款等多達數十項的稅務截止日期一併推遲,形成了一次廣泛的、臨時性的財政寬限期。此舉的核心目的,在於緩解因封鎖措施而引發的現金流壓力,確保個人與企業能將有限的資源優先用於維持基本生計與營運。然而,這一系列變革也使得本已複雜的稅務申報季節變得異常棘手,納稅人不僅要適應新的時間表,還需理解疫情期間政府推出的各項財政援助計劃與其稅務後果之間的複雜關聯。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直接向民眾注入資金,但這些款項的稅務處理規則卻存在著根本差異,為數百萬收款人帶來了新的困惑。其一,是根據《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發放的「經濟影響補助金」(Economic Impact Payments),即廣為人知的「紓困支票」。這些高達1200美元的個人款項,外加每位受撫養子女500美元的補助,其法律性質被界定為2020納稅年度「復甦退稅抵免額」(Recovery Rebate Credit)的預付款。這一定義至關重要,因其明確了該筆款項不屬於應稅收入,民眾無需為此支付所得稅,實質上相當於提前獲得了部分將在2021年初申報的退稅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由政府發放的、規模龐大的失業救濟金。數千萬因疫情而失業的美國人,除了領取常規的州失業保險外,還獲得了每週600美元的聯邦額外補助。與紓困支票不同,所有失業救濟金,包括聯邦的額外部分,均被視為應稅收入。這意味著數百萬在2020年依賴失業金度日的家庭,將在2021年的報稅季面臨一筆預期之外的稅務負擔。許多州的失業系統未能及時調整以預扣這筆新增收入的稅款,預示著一場潛在的「稅務意外」正在醞釀之中。
與此同時,負責執行這些複雜稅務政策並發放數億筆款項的關鍵機構—美國國稅局(IRS),自身也正深陷一場嚴重的營運危機。疫情的爆發迫使國稅局在一年中最繁忙的報稅季節關閉了大部分辦公室,大量員工被迫遠程辦公。這家本已因多年預算削減而人手不足、技術陳舊的機構,突然被賦予了雙重使命:一方面要繼續處理傳統的稅務申報與退稅工作,另一方面則要承擔起快速、準確地向全國分發紓困款項的艱鉅任務。這雙重壓力,加上遠程辦公的限制,導致了機構運作的幾近癱瘓。自3月以來,國稅局積壓了約一千萬件未拆封的紙本郵件,退稅處理嚴重延遲,納稅人尋求電話協助的等待時間更是變得遙遙無期。為了應對這一困境,並體恤納稅人在疫情期間的艱難處境,國稅局推出了名為「人民優先倡議」(People First Initiative)的臨時性執法寬限政策。該倡議暫停了在4月1日至7月15日期間的多項強制執行措施,例如允許參與分期付款協議的納稅人暫停還款、暫緩提出新的稅務留置權與徵稅行動等。此舉旨在暫時解除納稅人因無力繳稅而面臨的直接壓力,但它並未免除任何稅務債務。這場由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的稅務體系劇變,清晰地展示了現代政府如何運用財政工具應對緊急狀態,同時也暴露了其核心行政機構在極端壓力下的脆弱性。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美國人的集體意識中,4月15日不僅僅是日曆上的一個普通日期,它是一個與公民義務、財務結算和政府職能緊密相連的全國性符號。然而,2020年,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將這一根深蒂固的財政節律徹底打亂。聯邦政府為應對疫情引發的經濟休克,採取了一系列激進的財政干預措施,其中最直接、影響最廣泛的,便是對稅務申報與繳納體系的全面改革。這不僅僅是一次行政上的延期,而是一次深刻的政策轉向,稅務系統在短時間內從一個主要的國家歲入工具,被重新定位為執行大規模經濟紓困的核心管道。這一轉變雖然為處於困境中的民眾提供了必要的緩衝,但也帶來了巨大的行政挑戰,並為納稅人、企業乃至負責執法的美國國稅局(IRS)製造了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
財政日曆的重置:一場全面的延期
面對三月份以來因全國性封鎖而急劇惡化的經濟形勢,美國財政部與國稅局迅速採取行動,宣布將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和繳納截止日期從4月15日推遲至7月15日。這一決定是基於《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賦予的權力,其根本目的在於為數千萬家庭和企業提供直接的現金流支持。在收入銳減或完全中斷的情況下,暫時免除繳稅義務,意味著民眾可以將資金用於房租、食品和醫療等更為緊迫的需求。
此次延期的範圍遠不止於標準的1040個人稅表。它幾乎涵蓋了所有原定於4月1日至7月15日期間到期的稅務行為。對於自僱人士和小型企業主而言,這意味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預估稅款(estimated tax payments)繳納期限也被推遲。此外,企業所得稅、信託與遺產稅,以及多種與薪資相關的稅款存款義務,均在此次寬限之列。這構成了一次系統性的財政暫停,旨在為整個經濟體注入流動性。
然而,政策的細節中隱藏著複雜性。納稅人仍然可以像往年一樣,申請將報稅的截止日期進一步延長至10月15日,但這僅僅是「申報」的延期。任何應繳的稅款,其「支付」的最終期限仍是7月15日。自7月16日起,任何未繳的稅款將開始計算罰金和利息。這一區分反映了政府的兩難處境:一方面,它需要體恤納稅人的困難;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依靠稅收運轉的實體,它無法無限期地推遲歲入。這一雙軌制的截止日期,對許多習慣了傳統報稅流程的納見證人來說,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變化。
新收入的雙重性:紓困支票與失業金的稅務分野
2020年春季,美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經濟體系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的直接援助。然而,這些來自政府的資金,根據其法律性質的不同,在稅法上被給予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經濟影響補助金」,即紓困支票。根據財政部的數據,約有1.59億美國人在4月至6月間收到了這筆款項。這筆資金的法律基礎,是《CARES法案》中設立的一項名為「復甦退稅抵免額」的稅收抵免。2020年發放的支票,被視為對納稅人在2021年申報2020年稅務時本應獲得的這項抵免額的「預付款」。由於稅收抵免直接減少應納稅額,其預付款本身並不構成應稅收入。這一點對於數百萬低收入家庭至關重要,他們無需擔心這筆救命錢會增加他們未來的稅務負擔。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在此期間大規模發放的失業救濟金。在疫情高峰期,美國的失業人數飆升至歷史高位。除了各州提供的常規失業保險外,《CARES法案》還額外提供了每週600美元的聯邦失業補助。根據美國稅法,所有形式的失業救濟金都被視為應稅收入。這意味著,數千萬在2020年依靠失業金維持生計的個人和家庭,需要在2021年為他們領取的每一分錢繳納所得稅。更為複雜的是,由於各州失業系統的技術限制和政策執行的倉促,許多州在發放這筆額外的聯邦補助時,並未提供預扣稅款的選項,或者申請人自身也未選擇預扣。這就埋下了一個隱患:大量失業人員在領取補助時並未預繳稅款,他們將在次年報稅時,突然面對一筆可能高達數千美元的稅單,這對於剛剛經歷失業衝擊的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極限承壓的執行者:陷入危機的國稅局
在所有這些政策變革的中心,是負責執行的美國國稅局。這家機構在疫情期間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極其困難的位置。一方面,它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億萬美國人發放紓困支票,這使其角色從一個稅收徵管機構,轉變為一個社會福利分發機構。另一方面,它自身的運作能力卻因疫情而受到嚴重削弱。
在疫情爆發之初,為了保障員工安全,國稅局被迫關閉了全國範圍內的數百個辦公室和處理中心,員工轉為遠程辦公。這導致了嚴重的運營瓶頸,尤其是對於依賴紙本郵件處理的業務。據報導,到春季末,國稅局積壓的未開封郵件已超過一千萬件,其中包括納稅人寄送的紙本稅表、支票付款以及各類信函。這座「信件山」導致了退稅處理的嚴重延遲,許多依賴退稅款應急的家庭,等待了數月之久。同時,納稅人服務也基本陷入停滯。電話求助線路不堪重負,能夠接通的機率微乎其微。
該機構發現自己處於一個不可能的境地—既要執行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紓困計劃,自身的運營能力卻又受到根本性的損害—這種情況考驗了政府職能在危機中的極限。多年來的預算削減早已讓國稅局的技術設施老化、人員配置不足,這場疫情則將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暴露無遺,並推向了臨界點。
執法的暫停:臨時的寬限與未來的隱憂
在自身運營陷入困境,同時也認識到納稅人普遍面臨財務困難的雙重現實下,國稅局推出了一項名為「人民優先倡議」的臨時性執法寬限政策。這項倡議的核心思想是,在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期間,暫停大部分強制性的稅款追繳活動。
具體措施包括:對於已經與國稅局達成稅款分期付款協議的納稅人,允許他們在4月1日到7月15日期間暫停支付,且不會構成違約。其次,國稅局暫停了大部分新的稅務留置權(liens)和徵稅(levies)行動,這意味著該機構暫時不會查封納稅人的財產或從其薪資、銀行帳戶中強制扣款。此外,還有一項涉及國際旅行的重要寬限:國稅局暫停向國務院通報被認定為「嚴重拖欠稅款」的納稅人名單。在正常時期,此類通報會導致納稅人的護照申請或更新被拒絕。
這項執法暫停,是國稅局在特殊時期做出的一次務實調整,它承認在經濟大面積停擺的情況下,採取高壓手段追討稅款既不人道也無實效。然而,必須強調的是,這僅僅是「暫停」,而非「豁免」。所有未繳的稅款、罰金和利息仍在持續累積。這場臨時的休戰,雖然為納稅人提供了寶貴的時間,但也意味著一旦寬限期結束,國稅局將面臨處理堆積如山的欠稅案件的巨大壓力,而納稅人也將重新面對他們並未消失的債務。
2020年的美國報稅季,是其現代財政史上一個獨特且充滿矛盾的篇章。它見證了稅務系統在國家危機中被迅速改造為社會安全網一部分的驚人彈性,也暴露了其執行機構在極端壓力下的深刻脆弱性。雖然延期、紓困和執法暫停等措施,在短期內有效地緩解了數百萬美國人的經濟痛苦,但它們也為未來留下了複雜的後遺症,包括潛在的稅務意外、長期的行政積壓以及政府與納稅人之間關係的重新定義。這場由病毒引發的稅務風暴,其影響將遠遠超出2020年,在未來的數個財政年度中持續迴響。
資料來源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IRS unveils new People First Initiative; COVID-19 effort temporarily adjusts, suspends key compliance program
https://www.irs.gov/newsroom/irs-unveils-new-people-first-initiative-covid-19-effort-temporarily-adjusts-suspends-key-compliance-program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he CARES Act Works for All Americans
https://home.treasury.gov/policy-issues/cares
The New York Times: Tax Day Is Postponed to July 15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0/business/tax-deadline-coronavirus.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ax Day Is Now July 15: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wsj.com/articles/tax-day-is-now-july-15-heres-what-you-need-to-know-11584738323
CNBC: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new July 15 tax deadline
https://www.cnbc.com/2020/03/21/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the-new-july-15-tax-deadline.html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IRS is sitting on 10 million unopened pieces of mai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0/05/18/irs-mail-backlog-stimulus-checks/
Tax Policy Center: The Tax Asp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ttps://www.taxpolicycenter.org/briefing-book/tax-aspects-covid-19-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