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8月22日,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表談話,重申對2%通膨目標的承諾,再次確立了2%通膨目標作為其貨幣政策的核心。這看似尋常的數字,實為全球經濟體運作的隱性錨點。回溯其源頭,此概念並非源於美國,而是1980年代為對抗惡性通膨所困的紐西蘭,一次大膽的政策實驗。其核心邏輯在於「預期錨定」(anchoring):當央行明確溝通其政策目標,企業與民眾的經濟行為便有了可依循的基準,從而讓價格體系趨於穩定。2012年,時任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Ben Bernanke)在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後,正式將2%確立為美國的官方目標,其主要考量在於提供一個緩衝區,避免經濟體系陷入通貨緊縮的螺旋。通縮的危害遠甚於溫和通膨,因物價持續下跌將抑制消費與投資,導致薪資停滯與失業攀升。同時,2%的目標也為聯準會在經濟衰退時保留了降息的政策空間。然而,隨著2020年「彈性平均通膨目標」(FAIT)框架的引入,以及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劇變,關於此目標是否依然適宜的辯論未曾停歇。批評者認為,過度拘泥於2%可能導致政策反應遲緩,且在結構性變遷的環境下,更高的通膨目標(如3%)或許能提供更大的政策彈性。儘管貨幣政策終究是相對粗獷的調控工具,但2%這一數字,已然成為理解當代央行思維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關鍵密碼。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傑克森霍爾的山谷微風中,世界彷彿靜默下來,聆聽著全球金融體系中最具份量的話語。當聯準會主席鮑爾於2025年8月22日的講台上,以沉穩的語氣再次確認對2%長期通膨目標的堅定承諾時,這不僅僅是一次政策宣示,更是一場對全球市場信心的喊話。這個冰冷的數字,早已超越其經濟學的初始意涵,成為一種秩序的象徵、一種橫跨不同文化與市場的共同語言。然而,當我們剝開層層的財經術語,深入其歷史的肌理,會發現這個被奉為圭臬的目標,其誕生與存續,充滿了權衡、演變與持續的論證。
一場源於南半球的政策實驗
追本溯溯,2%通膨目標的濫觴並不在華爾街的交易大廳,也不在華盛頓的權力迴廊,而在於遠離世界金融中心的紐西蘭。1980年代末期,紐西蘭深受兩位數的惡性通貨膨脹所苦,物價飛漲侵蝕著人民的儲蓄與生活品質。在這樣的背景下,紐西蘭儲備銀行(RBNZ)進行了一項在當時極具開創性的改革: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區間(最初為0%至2%),並向公眾清晰地溝通其政策意圖。
這項策略的核心,在於筆者看來,是一種近乎軍事戰略的思維轉變,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塑造戰場環境。這個「戰場」,便是大眾的心理預期。在過去,央行的決策如同密室中的儀式,神秘而不可預測。紐西蘭的創舉則打破了這層帷幕,他們意識到,如果能讓企業主、工會與一般家庭相信,央行有決心與能力將通膨控制在特定範圍內,那麼他們在設定價格、要求薪資與進行消費決策時,便會將此預期納入考量。這種被稱為「預期錨定」(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choring)的機制,一旦成功,便能形成良性循環,使央行更容易達成其穩定物價的使命。這不僅是一次經濟政策的革新,更是一次國家治理透明化的實踐。
柏南克的抉擇:後金融海嘯時代的定心石
這股來自南太平洋的思潮,在1990年代後逐漸席捲全球各大央行。然而,作為世界經濟龍頭的美國,卻遲至2012年才正式為其貨幣政策定下2%的錨點。這背後的時空背景,至關重要。當時,全球仍籠罩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影之下,各國經濟體質虛弱,真正讓決策者夜不能寐的,已非通膨巨獸,而是通貨緊縮的幽靈。
在時任主席柏南克的領導下,聯準會的這一決策,首要目標是防禦。通縮,意指物價的持續性下跌,對經濟的殺傷力遠比溫和的通膨更為可怕。當人們預期明天的商品會更便宜時,便會延遲今日的消費;企業因產品價格下跌而利潤縮減,進而削減投資與僱員薪資,最終可能導致經濟陷入需求萎縮、失業攀升的死亡螺旋。日本「失落的數十年」便是前車之鑑。因此,一個正數的通膨目標,等於是在零利率的懸崖邊,築起一道安全的護欄。
其次,這個目標也為聯準會保留了至關重要的「政策彈藥庫」。利率的調整是央行最主要的工具。在一個平均通膨為2%的環境中,名目利率通常會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當經濟遭遇衰退衝擊時,聯準會便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下調利率,以刺激信貸與投資,發揮穩定經濟的功能。反之,若長期通膨目標為0%,名目利率將長期貼近於零,一旦衰退來臨,央行將迅速面臨無息可降的窘境。
數字背後的深意:為何是「二」?
為何是2%,而不是更低的1%或更高的3%?這其中並無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給出唯一的完美答案,更多的是一種務實權衡下的產物。聯準會的官員曾解釋,2%被認為是一個「足夠低,以至於一般人無需在日常經濟決策中過度擔憂物價上漲」的水準。它實現了物價的廣義穩定,同時又避免了前述的通縮風險。
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點。過高的通膨,例如4%或5%,會顯著削弱貨幣的購買力,尤其對固定收入者與底層民眾造成不成比例的衝擊,並可能引發價格與薪資相互追逐的惡性循環。而過低的通膨,則讓經濟體在面對負面衝擊時顯得格外脆弱。2%因此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次佳解」,一個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的政策共識。
框架的演進與當代的挑戰
然而,政策框架並非永恆的教條。在2012年確立目標後的一段很長時間裡,美國乃至全球的挑戰反而是通膨持續低於2%。這讓政策制定者開始反思,原本為了防止通膨過熱而設的「天花板」,是否在無形中也成了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從而壓抑了通膨預期。
為此,聯準會在2020年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框架審查,推出了「彈性平均通膨目標」(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FAIT)。其核心精神是,在經歷了一段時間通膨低於2%之後,聯準會將容忍甚至樂見通膨在一段時間內「適度」高於2%,以使其長期平均值回歸目標。這代表著政策思維的再次進化,從一個靜態的點目標,轉向一個更具時間維度的動態平均目標,賦予政策更大的靈活性與對稱性。
然而,隨後而來的COVID-19大流行、全球供應鏈中斷、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能源與糧食價格飆漲,又將世界帶回了高通膨的環境。這使得關於2%目標的辯論再次浮上檯面,只是這次的方向完全相反。部分經濟學家與政策觀察家開始質疑,在全球化趨勢逆轉、勞動力結構改變、綠色轉型帶來額外成本的「新常態」下,強行將通膨壓回2%的代價是否過於高昂?一個略高(例如3%)的目標,是否更能反映結構性變遷後的經濟現實,並減少政策過度緊縮導致嚴重衰退的風險?
這場辯論至今未有定論。貨幣政策的操作,終究如同在能見度有限的濃霧中駕駛一艘巨輪,決策者依賴的數據永遠是滯後的,而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又存在漫長且不確定的時滯。它並非精密的外科手術,更像是一種經驗、勇氣與前瞻性判斷的藝術。
鮑爾在傑克森霍爾的重申,傳達了一個清晰的訊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維持政策的信譽與可預測性,是穩定市場的基石。輕易改動行之有年的政策錨點,可能引發更大的混亂。但可以預見,隨著聯準會定期對其政策框架進行審視,關於2%的討論仍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領域的核心議題。對於獨立的觀察者而言,重要的不僅是聆聽其結論,更是理解其背後深刻的歷史脈絡、艱難的政策權衡,以及決策者在履行其穩定經濟職責時,那份如履薄冰的審慎。
資料來源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hy does the Federal Reserve aim for 2 percent inflation over time?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faqs/economy_14400.htm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The history of the Fed’s 2% inflation target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the-history-of-the-feds-2-inflation-target/
The White House (Archives): Chairman Ben S. Bernanke At the "Inflation Targeting: A Decade of Progress" Luncheon, Washington, D.C.
https://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news/releases/2012/01/20120125-5.html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hat is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what-average-inflation-targeting
Reuters: Explainer: Why is the Fed so fixated on the 2% inflation goal?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us/why-is-fed-so-fixated-2-inflation-goal-2023-03-22/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Japan’s Lost Decade --- Policies for Economic Revival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3/01/en/box/ch2/box2_1.htm
The Associated Press: Powell’s message from Jackson Hole: The Fed will not back down in its fight against inflation
https://apnews.com/article/jackson-hole-powell-inflation-federal-reserve-rates-795543997235a956113b28f85f12e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