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獨立性試煉:川普第二任期與美國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獨立性與政治操弄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12月5日,隨著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準備在次年一月宣誓就職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全球金融市場正密切關注一場潛在的、可能深刻影響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體制性衝突:即新一屆白宮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The Federal Reserve)之間,關於中央銀行獨立性原則的對決。聯準會的獨立性,即其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不受短期政治壓力干預的傳統,儘管並未明確寫入法律,卻長期以來被視為維護美國經濟長期穩定與美元信譽的基石。然而,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公開批評時任主席傑洛姆·鮑爾(Jerome Powell)的利率決策,稱其「瘋狂」。如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其盟友已在私下草擬旨在重塑聯準會結構、增強白宮影響力的方案,預示著一場旨在挑戰這一百年慣例的系統性行動即將展開。

總統影響聯準會的主要合法途徑,是透過人事任命權。美國總統負責任命聯準會理事會的七名理事,並從中指定一位擔任主席。然而,貨幣政策的最終決策權,屬於由七名理事與五位輪值的地區聯邦準備銀行主席共同組成的十二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根據法律,總統與財政部長均非此委員會成員,任何利率決策都需獲得委員會的多數票支持。這套制度設計,從結構上為聯準會提供了一道抵禦行政部門直接干預的防火牆。在川普的第二任期內,其透過任命來快速改變聯準會政策立場的能力將受到限制。與其第一任期上任首年便能填補五個理事席位的局面不同,未來兩年內,理事會僅有一個席位將到期空出。除非出現理事提前離職的意外情況,否則川普將難以迅速安插足夠的親信來主導利率決策。

儘管如此,潛在的衝突點依然清晰可見,其中最關鍵的,將是2026年5月鮑爾主席任期的屆滿。屆時,川普將有權任命一位新的主席。他可以選擇提拔一位現任的、由他在第一任期任命的理事(如蜜雪兒·鮑曼或克里斯多福·華勒),或直接任命一位更符合其政治理念的外部人士。一位願意將總統的政策偏好帶入議息會議的新主席,無疑將對聯準會的決策文化構成重大考驗。此外,當前的經濟背景也為衝突埋下了伏筆。聯準會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政策調整期,儘管為應對經濟放緩已在秋季兩次降息,但通膨率仍頑固地徘徊在2%的目標之上。—倘若未來數月通膨未能順利回落,聯準會的專業職責將要求其暫停甚至逆轉降息週期—,這幾乎必然會與一個以刺激短期經濟增長為首要目標的白宮發生直接碰撞。這場即將到來的對峙,其結果不僅將決定未來數年美國的利率走向,更將對全球金融市場賴以信任的央行獨立性原則,進行一次歷史性的壓力測試。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西方民主國家的治理結構中,中央銀行通常被置於一個與行政當局保持「一臂之遙」的獨特位置。這種制度性的疏離,旨在確保負責管理國家貨幣供給與利率水平的關鍵決策,能夠基於長期的經濟數據與專業判斷,而非屈從於執政者短期的選舉利益。然而,這一被奉為現代經濟治理圭臬的「央行獨立性」原則,在美國正迎來數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隨著唐納·川普即將開啟其第二個總統任期,他過往對聯邦準備理事會的公開抨擊,以及其政策圈內流傳的改造方案,都預示著一場旨在重塑白宮與這個全球最強大金融機構之間權力關係的風暴,即將來臨。

獨立性的信條:一個不成文的政治慣例

聯準會的獨立性,並非源於憲法或某項單一法律的明確授權,而是一個在長期實踐中逐步演化形成的政治慣例與制度共識。美國國會作為聯準會的創立者,在《聯邦準備法》中授予其「實現物價穩定」與「維持最大化就業」的雙重使命。為了有效地履行這一使命,人們普遍認為,聯準會必須擁有獨立決策的空間。

其背後的邏輯十分清晰:民選的政治人物,無論是總統還是國會議員,都天然地存在一種在選舉前刺激經濟的動機,即所謂「炒熱經濟」(goose growth now)。透過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可以在短期內創造就業繁榮的景象,從而贏得選票。然而,這種做法的長期代價,往往是無法控制的通貨膨脹。因此,經濟體系需要一個能夠在「派對剛開始時,就撤走潘趣酒碗」(remove the punch bowl from the party)的角色—即一個敢於在經濟過熱時,透過升息等不受歡迎的措施來抑制通膨的獨立機構。這個角色,便是由聯準會來扮演。

曾被川普任命為聯準會副主席的理查·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指出,縱觀歷史紀錄,聯準會的內部討論極少涉及政治考量。這種非政治化的決策文化,是其信譽的根基。一旦市場參與者認為聯準會的利率決策是出於政治動機而非經濟需要,其政策的有效性將大打折扣,並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

總統的工具箱:影響力的機制與局限

儘管存在獨立性的傳統,但美國總統並非對聯準會毫無影響力。其最主要且合法的工具,便是人事任命權。聯準會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由七名理事組成的理事會(Board of Governors),所有理事均由總統提名並經參議院確認,任期長達十四年。總統還有權從這七名理事中,任命一位主席與兩位副主席,任期四年。

然而,總統的權力也到此為止。真正制定貨幣政策(如聯邦基金利率)的,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該委員會由十二名擁有投票權的成員組成:七名理事會理事,加上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主席,以及另外四位由其餘十一家地區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輪流擔任的成員。根據法律規定,總統和財政部長都不能成為FOMC的成員或干預其投票。聯準會主席雖然是委員會的領導者,但在決策中也僅擁有一票。

在即將到來的第二個任期中,川普試圖透過任命來快速改造聯準會的空間,將遠比其第一任期時狹窄。2017年他上任時,理事會有多個空缺,使其在第一年內便成功安插了五位新人。然而,截至目前,理事會的七個席位中,僅有兩位是川普在第一任期內任命的。在未來兩年內,將僅有一個理事席位到期空出。這意味著,除非有現任理事提前辭職,否則川普將無法在短期內獲得任命多數理事的機會,從而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委員會的組成結構。

2026年的對決:主席職位的繼任之戰

儘管全面改造理事會的難度較大,但川普仍將在2026年5月,迎來一個能夠深刻影響聯準會走向的關鍵機會—屆時,現任主席傑洛姆·鮑爾的任期將告屆滿。鮑爾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內,因其堅持的升息政策而成為總統猛烈抨擊的對象,川普甚至一度將他比作中國的國家主席。

屆時,川普將有多種選擇。他可以從現任理事中,提拔一位他在上次任期內任命的、立場可能更為鴿派的成員,如蜜雪兒·鮑曼(Michelle Bowman)或克里斯多福·華勒(Christopher Waller)。或者,他也可以提名一位完全來自外部的、在貨幣政策觀點上與其高度一致的忠誠人士。一位願意將總統的經濟增長訴求,直接帶入聯準會閉門會議的新主席,無疑將對該機構的傳統決策文化構成嚴峻挑戰。

至於在2026年之前撤換鮑爾,則面臨著巨大的法律與政治障礙。《聯邦準備法》規定,總統只能「因故」(for cause)罷免一位理事,而歷史上從未有過先例,法律界普遍認為,「政策分歧」並不足以構成罷免的合法理由。鮑爾本人也已在國會聽證會上明確表示,即使總統要求他辭職,他也不會照辦。

經濟的碰撞軌跡:通膨、利率與政治壓力

除了人事上的博弈,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也為白宮與聯準會的未來衝突埋下了伏筆。聯準會正處於一個極為微妙的政策節點。為了應對經濟放緩的跡象,委員會已在今年秋季兩度降息,市場普遍預期十二月中旬還將有第三次降息。然而,與此同時,通膨率雖然已從高位回落,但仍舊頑固地高於聯準會2%的長期目標。

這就構成了一個潛在的政策衝突場景。如果未來數月,通膨數據停止下降甚至出現反彈,聯準會基於其「維持物價穩定」的核心使命,將可能被迫暫停降息,甚至考慮重新收緊貨幣政策。然而,這樣的決策,對於一個將股市表現與短期經濟增長,視為其執政成功關鍵指標的總統而言,幾乎是不可接受的。屆時,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對聯準會的猛烈抨擊,幾乎肯定會重演,甚至變本加厲。

一場具有全球影響的體制壓力測試

即將到來的川普第二任期與聯準會之間的潛在對峙,不僅僅是幾位重要人物之間的個人恩怨或政策分歧。它是一場關乎美國核心經濟治理原則的體制性壓力測試。

雖然聯準會的法律結構,為其抵禦直接的政治干預提供了堅實的壁壘,但持續的、來自總統的公開施壓,以及任命一位政治忠誠度高於專業獨立性的主席,仍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侵蝕該機構的自主性與公信力。正如許多經濟學家所警告的,一個獨立性較弱的中央銀行,長期來看往往會導致更差的經濟後果,特別是在控制通膨方面。

這場對決的結果,將產生遠超美國國界的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聯"準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發行者,其決策的專業性與可預測性的信任。一旦這種信任因政治干預而受到動搖,將會給全球經濟注入一種新的、危險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未來數年白宮與聯準會之間的互動,將不僅是美國國內的一場政治劇碼,更是全世界都將屏息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

The Federal Reserve: The Structur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aboutthefed/structure-federal-reserve-system.htm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 Primer on Federal Reserve Independence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a-primer-on-federal-reserve-independenc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The Future of Fed Independence Under a Second Trump Administration
https://www.cfr.org/in-brief/future-fed-independence-under-second-trump-administra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rump Allies Draft Proposals to Curb Federal Reserve’s Power
https://www.wsj.com/articles/trump-allies-draft-proposals-to-curb-federal-reserves-power-11668789001

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 What is the Federal Reserve? (Updated November 2024)
https://www.pgpf.org/budget-basics/what-is-the-federal-reserve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Inflation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jep.17.4.115

U.S. Congress: The Federal Reserve Act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aboutthefed/fra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