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救援計畫生效:1.9兆美元刺激方案引發的通膨辯論

貨幣政策框架的轉變與潛在經濟風險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3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正式簽署了規模高達1.9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American Rescue Plan)。這項旨在應對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的法案,隨即啟動了新一輪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其中包括向符合資格的美國民眾直接發放最高1400美元的紓困支票。此舉被白宮定位為「為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改變」的關鍵政策,然而,如此巨量的貨幣注入市場,也立即在經濟學界與政策制定圈內引發了一場關於經濟是否會過熱並觸發通貨膨脹的激烈辯論。反對者擔憂,當龐大的紓困資金轉化為消費支出,將導致商品與服務的總需求,超越經濟體在當前勞動力與產能下的供給能力,進而推動普遍且持續的物價上漲。然而,主流經濟分析觀點認為,刺激支票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連結並非直接且必然的。短期內,通貨膨脹的風險相對可控。其主要原因在於,並非所有紓困金都會立即流入消費市場;有相當一部分家庭會選擇將其用於儲蓄、償還信用卡帳單或其他債務,這些資金並未直接形成新的經濟活動。此外,當時美國經濟仍處於復甦的初步階段,勞動市場存在巨大的「閒置產能」-與疫情前相比,仍有超過九百萬個就業缺口,大量企業也未完全恢復運營。在經濟產能的容器遠未裝滿之前,新增的需求與支出主要會被閒置的勞動力與產能所吸收,轉化為就業增長而非物價上漲。近期如木材、汽油等特定商品的價格上漲,更多被視為是供應鏈瓶頸造成的暫時性現象,而非全面性的通貨膨脹。然而,從長期來看,通膨風險確實存在。當疫苗普及、經濟全面重啟後,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可能集中釋放;同時,拜登政府後續計畫推出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將進一步擴大財政支出。若屆時勞動市場趨於飽和,經濟的閒置產能被完全利用,持續擴張的需求便可能開始推高物價。此一情境的關鍵變數,在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The Federal Reserve)的政策應對。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已明確表示,其貨幣政策框架已發生轉變:由於過去多年通膨持續低於2%的目標,聯準會現階段願意容忍通膨在一段時間內「適度高於2%」,並計畫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至少到2024年。這種從「預防性緊縮」轉向「容忍性寬鬆」的政策哲學,加上政治層面對降低失業率的優先考量,以及高額國債對升息造成的財政制約,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政策環境,使得未來若通膨壓力真的浮現,政策應對的難度與不確定性都將顯著增加。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時刻,政策的制定不僅是為了應對眼前的危機,更在不經意間,成為測試一種全新經濟思維的試驗場。2021年的春天,當世界仍在與新冠病毒的陰影纏鬥,美國社會正處於一種交織著期盼與不安的氛圍中。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因疫情而陷入經濟困境,嗷嗷待哺,而來自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們,則手持一份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財政紓困方案,試圖為這艘顛簸中的經濟巨輪注入穩定的動力。

2021年3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簽署了價值1.9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法案墨跡未乾,數額高達1400美元的刺激支票便開始陸續匯入美國民眾的銀行帳戶。對於許多人而言,這筆款項是支付房租、購買食物的及時雨;對於整個國家而言,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實驗。當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經濟體系直接注入流動性時,一個古老而核心的經濟學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這樣的救援,是否會點燃難以控制的通貨膨脹火焰?

刺激方案的構成與短期經濟效應

「美國救援計畫」的內容遠不止於個人支票。它是一項涵蓋廣泛的綜合性法案,旨在從多個層面支撐搖搖欲墜的經濟。其主要構成包括:為州與地方政府提供數千億美元的援助,以避免其因稅收銳減而裁撤公務員或削減公共服務;延長並增加聯邦失業救濟金,為失業者提供安全網;以及為小型企業提供資金,幫助它們維持運營、留住或重新聘用員工。

這些措施的共同目標,是填補因疫情造成的巨大總需求缺口。然而,批評的聲音認為,如此龐大的支出規模,遠超過了實際的產出缺口,可能導致經濟過熱。這個論點的核心在於通貨膨脹的經典定義: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當人們手持額外的資金湧向市場,而市場的生產能力無法及時跟上時,價格便會應聲上漲。

不過,這種直接的傳導路徑在現實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首先,家庭的消費行為是分化的。對於在疫情中未失業、財務狀況相對穩健的家庭而言,這筆意外之財更有可能被存入銀行、投入退休金帳戶,或是用於償還既有負債。這些資金並未直接轉化為對商品和服務的新需求,因此不會立即對物價構成壓力。其次,也是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當時美國經濟的狀態。經濟學家們使用「閒置產能」(Slack)這一概念來描述經濟中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在法案簽署時,美國的失業人口比疫情前多出超過九百萬人,成千上萬的工廠、餐廳、辦公場所處於閒置或半閒置狀態。

我們可以將經濟的總產能想像成一個巨大的容器。疫情導致容器中的水位(總需求)大幅下降。刺激方案的作用,就是向這個容器中注水。只要水位尚未達到容器的邊緣,也就是說,只要社會上還存在大量待聘的勞工與閒置的設備,新增的支出與需求,就更有可能被這些閒置資源所吸收,表現為就業人數的增加與產量的恢復,而非容器的溢出-也就是普遍性的物價上漲。

長期風險與貨幣政策的範式轉移

儘管短期內通膨的威脅看似遙遠,但將時間軸拉長,情況則變得更為複雜。這場經濟實驗的真正變數,並不僅僅在於刺激方案本身,更在於它與另外兩股力量的疊加效應:被壓抑的消費需求,以及貨幣政策理念的根本性轉變。

隨著疫苗接種計畫的推進,社會生活逐漸回歸常態,過去一年多被壓抑的消費慾望-從旅遊、外出用餐到各類娛樂活動-預期將迎來一波報復性的反彈。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已在籌劃下一步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這意味著未來數年,財政擴張的基調將會持續。當這兩股強大的需求動力與「美國救援計畫」的效應匯流,經濟容器中的水位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

在過去數十年中,每當經濟出現過熱跡象,失業率降至被認為的「自然失業率」水平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便會採取預防性措施,調高利率以降溫經濟,避免通膨失控。這套操作模式,將抑制通膨視為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然而,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所領導的決策層,已經公開宣告了一套新的政策框架。

這套新框架的核心,是從「預先防範」轉向「事後應對」。聯準會意識到,過去十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困擾並非通膨過高,而是通膨過低,長期無法達到其設定的2%目標。因此,他們現在明確表示,將允許通膨在一段時間內「適度地」超過2%,以彌補過去的不足。這意味著,即使未來失業率降至極低水平,通膨數據開始上揚,聯準會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立即踩下剎車。鮑爾更承諾,將維持接近零的基準利率,至少直到2024年。

這場貨幣政策哲學的轉變,其影響是根本性的。它為經濟的復甦提供了更長、更寬鬆的跑道,特別有利於以往在經濟擴張後期才能獲益的弱勢群體。但與此同時,它也像是在考驗飛機低空飛行的極限,增加了誤判形勢、導致通膨最終失控的風險。

更深一層的考量,在於政治與財政的相互制約。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使得美國的國家債務達到了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如此高的債務負擔下,一旦聯準會為了對抗通膨而大幅升息,聯邦政府需要支付的國債利息將會急遽飆升,對財政造成巨大壓力。這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政治上的阻力,可能會在未來對聯準會獨立收緊貨幣政策的決策構成牽制。當控制通膨的政治意願與經濟能力都受到質疑時,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便有可能從根本上發生改變,進而形成自我實現的循環。

「美國救援計畫」不僅是對疫情的一次應急響應,它更是一面稜鏡,折射出後疫情時代全球宏觀經濟政策所面臨的全新挑戰。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轉向:政策的優先順序從過去數十年對通膨的嚴防死守,轉向了對充分就業-特別是包容性就業-的極致追求。這場實驗的最終結果,將不僅決定未來幾年美國經濟的走向,也將為全世界的央行與政府,在應對未來危機時,提供寶貴的經驗或沉痛的教訓。

資料來源

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 The American Rescue Plan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3/11/fact-sheet-the-american-rescue-plan/

The New York Times: Biden Signs $1.9 Trillion Aid Bill, Promising ‘a Fighting Chance’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1/us/politics/biden-stimulus-plan.htm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iden Signs $1.9 Trillion Covid-19 Relief Bill
https://www.wsj.com/articles/biden-to-sign-1-9-trillion-covid-19-relief-bill-thursday-11615469399

Reuters: Biden signs $1.9 trillion COVID-19 relief bill into law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biden-covid-bill-idUSKBN2B323I

Associated Press: Biden signs $1.9T relief bill with $1,400 checks into law
https://apnews.com/article/joe-biden-signs-1-9-trillion-covid-relief-bill-c3447042a9263a2418a0cf7e2f5f2425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hat’s in the American Rescue Plan Act of 2021?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up-front/2021/03/11/whats-in-the-american-rescue-plan-act-of-2021/

BBC News: Covid-19: Biden signs $1.9tn relief bill into law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5634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