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自2023年2月以來,由主席莉娜.汗(Lina Khan)領導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針對科技巨擘Meta與微軟的關鍵反托拉斯訴訟中接連遭遇挫敗,引發了對其高風險執法策略的廣泛質疑。然而,這些法庭上的失利並未動搖汗的決心。她以一種顛覆傳統的法律哲學,挑戰了過去三十年來主導美國反壟斷思想的「消費者福利標準」,主張應更廣泛地審視市場結構與競爭行為本身,而非僅僅關注短期價格波動。汗的強勢介入,已顯著提升了企業併購的審查強度,調查案件數量創下十年新高,對市場產生了實質的「寒蟬效應」。儘管面臨來自國會、企業界乃至於委員會內部的巨大壓力,汗仍堅持推動與司法部聯手起草更為激進的併購審查指南。她的任期將持續至2024年底,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她所發起的這場法律與經濟哲學的革命,無論最終成敗,都已深刻地改變了美國反托拉斯政策的版圖,其影響將在未來數年持續發酵。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華盛頓特區的權力迴廊深處,一場關於市場靈魂與未來秩序的無聲戰爭早已揭開序幕。這場戰爭的主角,並非手握兵符的將軍,而是一位年僅34歲的法律學者—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莉娜.汗。自2021年上任以來,她以驚人的魄力與非傳統的戰術,向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擘發起了猛烈的法律攻勢。然而,2023年7月11日,隨著聯邦法官的槌音落下,駁回FTC阻止微軟(Microsoft)收購遊戲巨擘動視暴雪(Activision)的請求,汗的戰績上再添一筆引人注目的敗績。這已是繼同年2月未能成功阻止Meta收購虛擬實境公司Within之後,FTC在法庭上面臨的又一次重大挫折。
接連的失利,讓外界的質疑聲浪達到頂點。批評者認為,汗的策略過於激進,甚至帶有意識形態色彩,不僅浪費了公共資源,更可能因敗訴而樹立不利於未來執法的法律判例。一位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在聽證會上尖銳地提問:「汗主席,妳是有意輸掉這些官司的嗎?」然而,若僅從法庭的勝敗紀錄來評斷莉娜.汗的行動,或許會錯失理解這場結構性變革的深層意涵。筆者認為,汗的行為邏輯並非追求百分之百的訴訟成功率,而是在於透過一系列「雖敗猶榮」的挑戰,徹底顛覆數十年來被奉為圭臬的反托拉斯執法典範,迫使市場與司法體系重新思考「壟斷」的真正定義。
劍指典範:從「消費者福利」到「市場結構」的哲學革命
要理解汗的策略,必須回溯至她仍在耶魯法學院就讀時發表的論文—《亞馬遜的反托拉斯悖論》(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在這篇撼動了整個法律界的文章中,她敏銳地指出,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反托拉斯法執行的核心—「消費者福利標準」(Consumer Welfare Standard)存在根本性的缺陷。該標準主要將壟斷之害,窄化為是否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或產出減少。在這種框架下,像亞馬遜這樣能夠提供低價甚至免費服務、同時不斷擴張其市場力量的平台巨擘,幾乎完美地規避了傳統反托拉斯法的審查。
汗的核心論點是,真正的市場危害,不僅僅在於價格,更在於權力的過度集中與市場結構的扭曲。當一個主導性的基礎設施平台,能夠同時扮演經營者與競爭者的雙重角色時,它便擁有扼殺創新、排擠對手、剝削供應商與勞工的巨大權力。這種「垂直整合」與「掠奪性定價」的行為,即便在短期內讓消費者享受到了便利與低價,長期而言卻會侵蝕整個經濟生態的健康與活力。
因此,當拜登總統任命這位年輕的批判者執掌FTC時,這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政策信號:一場針對既有法律哲學的「典範轉移」即將展開。汗的FTC不再滿足於處理傳統的「橫向併購」(即直接競爭者之間的合併),而是將矛頭直指更為複雜、也更具爭議的「垂直併購」與「潛在競爭」議題。FTC挑戰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其理由並非兩者是直接的市場對手,而是預測這筆交易將賦予微軟在未來雲端遊戲市場中不正當的競爭優勢,從而傷害未來的市場競爭。這是一種前瞻性的執法邏輯,要求法院接受FTC對未來市場動態的預測,這在司法實踐上無疑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焦土戰略:以訴訟為手段的寒蟬效應
儘管在Meta與微軟的案件中失利,但汗的強硬姿態已經在市場上產生了實質的影響。數據顯示,在汗上任的第一年,FTC發出的併購調查函數量幾乎是前一年的兩倍,達到了十多年來的最高峰。每一次調查,都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法律資源來應對,交易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劇增。這種高強度的審查壓力,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強大的威懾力,產生了顯著的「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許多企業在規劃併購時,不得不更審慎地評估來自FTC的挑戰風險,部分交易甚至在FTC介入調查後便宣告放棄。根據FTC的聲明,在過去一年半中,該機構取得了20場勝利,其中就包括多起因其審查而被迫中止的併購案。
從這個角度看,汗的策略或許可以被解讀為一種「非對稱作戰」。即使FTC在資源上遠遠不及那些富可敵國的科技巨擘(「我們完全處於劣勢,」汗在一次訪談中坦言),但她可以利用作為執法機構的程序權力,將每一場潛在的併購案都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對於發動戰爭的一方而言,戰役的目標不僅僅是攻城掠地,有時更是為了拖垮敵人的經濟與意志。汗深知,如果執法者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挑戰那些最艱難、最前沿的案件,那無異於向全世界宣告,某些市場領域已成為不受法律約束的「法外之地」。
正如她本人所言:「作為公共執法者,我們有特殊的義務去處理那些困難的案件。因為如果你不去嘗試,你向世界傳遞的訊息就是,執法者認為這個市場沒有問題。」這句話背後,是一位法律改革者不惜以個人與機構的聲譽為賭注,也要撼動既有權力結構的決絕。
四面楚歌:來自內外的巨大壓力
然而,這場革命的代價是巨大的。汗的激進路線讓她成為了華盛頓的「避雷針」。她不僅面臨著來自企業界的強烈反彈—Meta與亞馬遜都曾以她過去的批判性言論為由,要求她迴避相關案件的審查—更承受著來自政治光譜另一端的猛烈攻擊。三個由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委員會正對她在FTC的領導方式展開調查。
壓力同樣來自於FTC內部。2023年初,共和黨籍委員克莉絲汀.威爾遜(Christine Wilson)憤而辭職,公開指責汗「濫用權力」,使這個傳統上跨黨派合作的獨立機構,變成了僅由民主黨人主導的局面。此外,有報導指出,汗上任之初對FTC過往工作的批評,也讓部分資深員工感到疏遠。對於一個需要依賴專業幕僚團隊進行複雜法律與經濟分析的機構而言,內部士氣的穩定至關重要。
這一切都將汗置於一個極其艱難的位置。她不僅要在法庭上與世界上最強大的企業法務團隊對抗,還要應對國會的政治審查與內部的分歧。她的支持者認為,她正在處理過去政府「因膽怯而不敢觸碰」的案件;而反對者則視她為一個不切實際、意圖破壞自由市場秩序的危險人物。
未竟的賽局:與時間賽跑的改革者
莉娜.汗的任期將持續至2024年底。在這剩下不多的時間裡,她似乎並未打算放慢腳步。目前,她正與司法部聯手,起草一份全新的、更具攻擊性的併購審查指南,意圖將她對反托拉斯法的革命性詮釋,制度化為未來政府的執法準則。
歷史終將如何評價莉娜.汗的任期,現在下結論或許為時過早。她是一位試圖力挽狂瀾、重塑法律以應對數位時代新挑戰的遠見者,還是一位因過於理想化而屢屢碰壁的「堂吉訶德」?或許兩者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當今這個科技力量日益滲透社會各個層面的時代,關於如何約束巨大權力的辯論,才剛剛開始。莉娜.汗並非這場辯論的發起者,但她無疑是將其推向舞台中央、迫使所有人無法迴避的關鍵角色。她的戰爭尚未結束,而無論最終的判決如何,美國乃至全球的商業與法律版圖,都已因她的出現而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Lina Khan’s Antitrust Revolution: What’s Changed at the FTC
https://www.wsj.com/articles/lina-khans-antitrust-revolution-whats-changed-at-the-ftc-11671207604
The New York Times: The F.T.C. chair has a message for corporate America: ‘The sheriff is back in town.’
https://www.nytimes.com/2023/07/28/business/dealbook/ftc-lina-khan.html
Bloomberg: Lina Khan Is Remaking the FTC. But Is It for the Better?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3-08-01/lina-khan-is-remaking-the-ftc-but-is-it-for-the-better
Financial Times: Lina Khan’s lonely battle to rein in Big Tech
https://www.ft.com/content/3226a31f-0b33-4702-861f-1353f66c0d65
Reuters: Explainer: Who is Lina Khan, the US FTC's ambitious Big Tech trustbuster?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who-is-lina-khan-us-ftcs-ambitious-big-tech-trustbuster-2023-07-11/
Associated Press: FTC Chair Lina Khan defends her aggressive effort to police Big Tech in face of GOP criticism
https://apnews.com/article/ftc-lina-khan-big-tech-republicans-congress-293e4f3a9712a1496a75168019a32c25
Yale Law Journal: 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
https://www.yalelawjournal.org/note/amazons-antitrust-parad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