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於國情咨文中投下一枚震撼彈,宣布莫斯科將「暫停」參與美俄之間僅存的最後一項主要核武管制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此舉立即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切,美國總統拜登直斥其為「重大錯誤」。該條約是維繫全球戰略穩定的關鍵支柱,它不僅限制了兩大核武強權(合計擁有全球約90%核武)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更建立了相互核查的機制,是後冷戰時代大國互信的基石。儘管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將繼續遵守條約的核彈頭數量上限,並通報彈道飛彈試射計畫,但中止最核心的核查機制,已使雙方的核武庫透明度蕩然無存。普丁指控美國阻撓俄方檢查,而美國與北約則反駁是俄羅斯先行阻礙核查。此番「暫停」行動,不僅為本已緊張的美俄關係雪上加霜,更引發了對全球軍備競賽失控的深層憂慮,尤其是在中國正加速擴張核武庫、北韓頻繁試射飛彈、伊朗核問題懸而未決的複雜背景之下。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歷史的鐘擺似乎正盪回一個大國競逐的年代,某些詞彙的重量,會以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方式重新壓在世人肩上。2023年2月21日,在莫斯科的聚光燈下,俄羅斯總統普丁緩緩說出的「暫停」(suspend)一詞,便具有如此份量。他所針對的,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美俄之間,乃至全世界最後一道關鍵的核武「護欄」。
消息傳抵華府,美國總統拜登的回應言簡意賅,卻充滿了憂慮:「一個重大的錯誤。」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簡短對話,不僅是兩國領袖間的政治交鋒,更像是一份宣告:那份建立在脆弱信任之上、歷經數十年艱難談判才得以維繫的全球核武管制架構,正出現一道深刻的裂痕。
要理解這道裂痕的嚴重性,我們必須回到這份條約的本質。《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於2010年在布拉格由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它是對1991年冷戰結束初期簽訂的《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的延續與深化。其核心目標,是在美俄這兩個擁有全球約九成核武器的國家之間,建立起一套可預測、可核查的戰略穩定機制。
條約的內容清晰而具體:雙方各自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不得超過1550枚;同時,它賦予雙方權利,可以對彼此的核設施進行實地核查。這項核查機制,正是條約的靈魂所在。它不是單純依賴政治承諾,而是透過制度化的透明度,來確保條約的履行,從而降低因猜忌和誤判引發核衝突的風險。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的警告言猶在耳:「我們必須記住,這是我們僅存的幾個主要軍備控制協議之一。」
普丁為其中止行動提出的理由,是一場關於「對等」的爭論。他宣稱,美國未能遵守協議,不允許俄羅斯的核查人員進入其核設施。然而,這項指控立即遭到美國的反駁。華府堅稱,正是俄羅斯方面持續阻撓美方的實地核查。這場相互指責的羅生門,其背後深刻反映的,是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兩國間政治信任的徹底崩解。條約的技術性爭議,已然成為地緣政治對抗的延伸。
然而,莫斯科的舉動也保留了些許模糊的策略空間。在普丁宣布之後,俄羅斯外交部隨即補充說明,俄方將繼續遵守條約中關於1550枚核彈頭的數量上限,並且會依循舊例,在計畫進行洲際彈道飛彈(ICBM)或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試射時,向美方發出通知。
這看似矛盾的姿態,恰是此次事件中最值得進行政策分析之處。一方面,俄羅斯透過「暫停」而非「退出」,並承諾遵守部分條款,試圖向世界傳達一個訊息:此舉並非意在立即發動一場不受約束的軍備競賽,而更像是一種高強度的政治施壓,旨在迫使華盛頓在更廣泛的戰略議題上「傾聽莫斯科的聲音」。正如一位親克里姆林宮的政治學者所言,若華盛頓置之不理,普丁下一步可能就是正式退出條約。
但另一方面,無論俄方的政治意圖為何,其行動已造成了不可逆的實質損害。中止核查,意味著美國及其盟友將失去親赴現場、確認俄羅斯核武庫狀態的寶貴能力。俄羅斯的核武現代化進程、其核彈頭的實際部署狀況,都將被一層更厚重的秘密帷幕所籠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回應十分謹慎:「我們將密切關注俄羅斯的實際行動。」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在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下,未來的戰略規劃將不得不更多地基於「最壞情況的假設」。而這,正是軍備競賽螺旋式上升的起點。
更令人憂慮的是,這份雙邊條約的動搖,正向整個國際社會傳遞著危險的漣漪效應。長期以來,美俄的核武管制被視為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的基石。如今基石鬆動,那些遊走在核門檻邊緣或意圖挑戰現有秩序的國家,將會如何解讀這一信號?
例如,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充其核武庫,卻始終拒絕加入任何形式的軍備控制談判。當美俄之間僅存的約束性條約都已名存實亡,北京參與未來談判的意願,只會變得更加渺茫。此外,我們看到北韓無視國際制裁,持續進行洲際彈道飛彈的試驗;而在中東,西方官員對於伊朗可能已接近製造出武器級核燃料的擔憂,也從未停歇。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暫停,不僅僅是美俄關係的又一個低谷,它可能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至少在理論上,全球主要強權都同意核武器的擴散與競賽需要被共同管理的時代。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更加危險、更不可預測的多極核競爭格局。在這個新格局中,缺乏互信、沒有護欄、充滿誤判風險的戰略互動,或將成為常態。
普丁的決定,無論其初衷是戰術施壓還是戰略轉向,都已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重建互信的過程將是漫長而艱鉅的,而在此之前,世界將不得不屏息凝神, 密切注視著俄羅斯的實際行動。
資料來源
Reuters: Putin pulls back from last remaining nuclear arms control pact with U.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putin-suspends-russias-participation-new-start-treaty-2023-02-21/
Associated Press (AP): Putin suspends last nuclear arms treaty with the U.S.
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ukraine-war-putin-biden-nuclear-weapons-new-start-62c21958355a203f6d7a46f65851416b
The New York Times: Putin Suspends Nuclear Arms Treaty Between Russia and U.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21/world/europe/putin-russia-new-start-treaty.html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New START Treaty
https://www.armscontrol.org/factsheets/newstart
U.S. Department of State: Russia’s Noncompliance with the New START Treaty
https://www.state.gov/russias-noncompliance-with-the-new-start-treaty/
BBC News: New Start: US and Russia spar over nuclear treaty inspection row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4478319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hat is the New START treaty and why does it matter for nuclear arms control?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what-is-the-new-start-treaty-and-why-does-it-matter-for-nuclear-arms-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