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2月下旬,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Ng Eng Hen)在國會進行國防預算辯論時,發出了一段審慎而嚴肅的警示。他指出,鑑於地緣政治的劇烈動盪,特別是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潛在衝突,未來十年發生區域乃至全球性衝突的風險,已從過去的極低概率變為「非零」(non-zero)。這番評估並非輕率之言,它直接體現並解釋了新加坡為何在最新的財政年度中,再次提高其國防開支。此舉延續了新加坡自獨立以來一貫的國防方針,即建國總理李光耀所提出的「毒蝦」(Poisonous Shrimp)理論。
「毒蝦」理論是理解新加坡國防政策的核心。其理念根植於新加坡極度脆弱的地理現實:一個面積與紐約市相當的島嶼城邦,缺乏任何戰略縱深,且被體量遠大於自身的鄰國所環繞。在這種環境下,新加坡的生存之道,便是建立一支與其國土面積完全不成比例的強大軍隊。這支軍隊的目標並非對外擴張,而是要確保任何潛在的侵略者在動手之前,都必須掂量攻擊這隻「小蝦」所需付出的慘痛代價,從而打消其侵略的念頭。這種強大的威懾能力,不僅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屏障,更是向全球投資者確保新加坡局勢穩定、資產安全的重要保證。
為了實踐這一理論,新加坡在國防上投入了驚人的資源。其人均國防開支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的絕對國防預算(約11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國土面積是其一千倍的土耳其。在軍事資產上,新加坡追求質與量的雙重優勢。它將擁有東南亞地區首支、也是唯一的F-35匿蹤戰機編隊,使其空軍穩居區域技術領先地位;其海軍的潛艦數量將增至八艘,超過馬來西亞與印尼的總和;其陸軍擁有的主戰坦克數量(超過170輛),甚至比全球第六大軍費開支國英國還要多。此外,全民皆兵的國民服役制度,為新加坡建立了一支龐大且訓練有素的後備軍力,可透過電視螢幕上閃現的軍事代碼等方式迅速動員。
面對缺乏戰略縱深的先天劣勢,新加坡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全民防衛」(Total Defence)體系,將整個國家打造成一座堡壘。主要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被設計成可供戰機起降的備用跑道;1997年後興建的住宅必須附帶家庭防空壕;地鐵站亦可隨時轉換為緊急避難所。這種軍民一體的國防思維,是其生存策略的具體體現。黃永宏部長的「非零風險」評估,正是在美中對抗加劇的背景下,對「毒蝦」理論的再次確認與強化。它表明新加坡清醒地認識到,身處大國角力的前沿,唯有不斷增強自身的防衛能力與威懾可信度,才能在這片日益洶湧的浪濤中,繼續扮演其超乎自身體量的關鍵角色,確保國家的生存與繁榮。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新加坡的尋常夜晚,當地的電視頻道可能會在節目間隙,螢幕上突然閃現如「子彈頭」(bullet head)或「海鯖魚」(sea mackerel)等看似毫不相關的詞彙組合。對絕大多數外國遊客而言,這或許是無從解讀的亂碼;然而,對數十萬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新加坡國民服役人員與後備軍人而言,這是國家機器瞬間啟動的信號,是要求他們立即返回各自軍營集結的動員密碼。這種將戰備狀態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恰如其分地描繪出這個和平、繁榮的島國一個最核心的特質:建立在深刻不安全感之上的、極致的自我防衛意志。
「毒蝦」理論:脆弱地理催生的生存哲學
要理解新加坡為何成為地球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必須將目光投向地圖。新加坡是一個微型的城邦國家,南北長度僅約28公里。它缺乏任何可供軍隊撤退、重組、反擊的「戰略縱深」。其金融中心、政府機關等所有關鍵資產,幾乎都暴露在邊境的短程火力範圍之內。其領空之狹小,甚至讓戰鬥機飛行員在部分基地起飛後,僅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必須轉向,否則便會進入鄰國馬來西亞的領空。這種地理上的極度脆弱,是新加坡制定所有國家戰略的起點與終點。
正是基於這種與生俱來的脆弱感,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提出了立國至今的國防指導原則——「毒蝦」理論。他生動地比喻道,新加坡必須讓自己成為一隻小而劇毒的蝦,即使大魚想將其吞下,也必須考慮到自己會因此中毒甚至斃命的風險。換言之,新加坡的國防目標,並非追求在一場全面戰爭中取得勝利,而是要建立一支在質與量上都遠超其體量、具備毀滅性打擊能力的嚇阻力量,讓任何潛在的侵略者在權衡利弊後,得出「攻擊新加坡得不償失」的結論。
這套威懾邏輯不僅僅是軍事層面的考量。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外國投資與國際貿易的經濟體,一個可信、強大的國防力量,也是穩定投資者信心的定心丸。它向世界宣告:這個地方是能夠被有效保衛的。因此,鉅額的國防投入,被視為保障國家經濟命脈不可或缺的保險。
質與量的雙重優勢:一支不對稱的精銳勁旅
為了將「毒蝦」理論轉化為現實,新加坡在國防建設上採取了「質」與「量」並重的策略,打造出一支與周邊國家相比具有顯著不對稱優勢的武裝力量。
在「質」的方面,新加坡長期奉行採購全球最頂尖武器裝備的政策。其空軍向美國訂購了20架F-35匿蹤戰鬥機,將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操作此款第五代戰機的國家,這無疑將使其空中優勢提升至新的層次。其海軍正穩步擴充潛艦艦隊,最終將達到八艘的規模。在「量」的方面,新加坡的軍事資產同樣令人驚訝。其陸軍目前擁有超過170輛可隨時投入作戰的主戰坦克,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身為北約核心成員與全球第六大軍費開支國的英國。其潛艦數量,也比國土與人口規模遠大於自身的兩個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的總和還要多。
能夠支撐起如此龐大軍事建制的,是新加坡獨特的國民服役制度。所有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都必須履行兩年的全職兵役。退役後,他們將被納入後備部隊,並在之後的數十年中定期返營受訓,以維持戰備狀態。這套制度為新加坡提供了一支規模龐大、訓練有素且能夠迅速動員的防衛力量,彌補了其常備部隊人數有限的不足。
全民防衛:將整個國家變為堡壘
面對戰略縱深匱乏這一無法改變的地理宿命,新加坡的應對之道是將整個國家視為一個巨大的防禦堡壘,發展出了一套縝密的「全民防衛」(Total Defence)體系。這一體系超越了傳統的軍事防衛,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軍民兩用的基礎設施規劃。新加坡的主要高速公路中,有兩條的平直路段經過特殊設計,可以在數小時內被清空,轉換為可供F-15、F-16乃至F-35等先進戰機起降的備用跑道。這是為了應對在戰時軍用機場跑道被敵方摧毀的極端情況。此外,自1997年起,所有新建的公共與私人住宅,都依法必須附建家庭防空壕。遍佈全島的地鐵站系統,也被設計成可在戰時迅速轉換為能夠容納大量民眾的緊急避難所。新加坡政府更擁有廣泛的法律授權,在危機或戰爭時期,可以徵用民間的車輛、船隻、航空器等一切所需資源。這種深植於城市規劃與社會肌理中的國防思維,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國家的韌性與生存能力。
大國夾縫中的平衡木:在中美之間謹慎舞蹈
新加坡的國防戰略,始終是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進行的。它一方面與美國維持著深厚的防務合作關係,不僅大量採購美製尖端武器,還允許美國軍隊使用其港口與空軍基地,使其成為美國在南海地區活動的關鍵後勤與中轉樞紐。另一方面,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經濟聯繫極為緊密。因此,新加坡長期以來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採取一種審慎的平衡策略,既與美軍進行聯合演習,也與解放軍開展交流合作。
然而,隨著美中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維持這種平衡變得愈發困難。這正是國防部長黃永宏「非零風險」論斷的背景所在。新加坡決策者清醒地意識到,一旦台海爆發衝突,新加坡將難以置身事外。作為一個依賴貿易的經濟體,任何區域性的軍事衝突都將對其造成毀滅性打擊。更為直接的風險是,如果美軍在衝突中使用了在新加坡的基地設施,新加坡將可能被視為敵對一方,從而被捲入戰火。
因此,在2023年初宣布增加國防預算,並公開強調區域衝突的現實風險,是新加坡對外部環境變化作出的直接回應。這既是向國內民眾進行的一次嚴肅的心理建設,也是向國際社會——包括潛在的對手與盟友——發出的一個清晰信號:新加坡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其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不容置疑。歸根究底,這隻「毒蝦」不斷磨礪其毒刺,並非為了主動攻擊,而是在這個愈發不確定的世界裡,為自己爭取多一分和平與自主的空間。這份深植於血脈的憂患意識,正是新加坡得以在驚濤駭浪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資料來源
Reuters: Singapore warns of 'non-zero' risk of conflict in Asia, raises defence spending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singapore-warns-non-zero-risk-conflict-asia-raises-defence-spending-2023-02-22/
The Straits Times: The Big Story: Mindef's budget to go up to $18b; S'pore must prepare for 'non-zero' chance of conflict, says Ng Eng Hen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politics/the-big-story-mindefs-budget-to-go-up-to-18b-spore-must-prepare-for-non-zero-chance-of-conflict-says-ng-eng-hen
II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3 - Chapter Six: Asia
https://www.iiss.org/publications/the-military-balance/the-military-balance-2023/asia/
Naval News: Singapore Navy to Operate Four New Type 218SG Submarines by 2024
https://www.navalnews.com/naval-news/2022/12/singapore-navy-to-operate-four-new-type-218sg-submarines-by-2024/
The Associated Press: Singapore leader warns of military ‘mishap’ in Asia-Pacific
https://apnews.com/article/politics-asia-australia-government-singapore-8646f90d56b0d912952864f14120f269
Breaking Defense: Singapore’s new budget highlights growing anxiety over China, Taiwan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3/02/singapores-new-budget-highlights-growing-anxiety-over-china-taiwan/
Singapore Ministry of Defence (MINDEF): Fact Sheet: Total Defence
https://www.mindef.gov.sg/web/portal/mindef/news-and-events/latest-releases/article-detail/2023/February/22feb23_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