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蛛網:哈瑪斯地道系統如何改寫加薩的戰爭規則

地面之下的非對稱戰爭迷宮

· 權力結構-中亞,戰爭與和平-以色列戰爭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3年10月27日,在哈瑪斯於10月7日發動突襲後,以色列國防軍(IDF)正式擴大對加薩的地面行動,將戰爭引入一個更為複雜且致命的維度—地下的地道網絡。這片被以色列軍方稱為「加薩地鐵」的龐大迷宮,已非昔日單純的走私通道,而已演化為哈瑪斯數十年來精心構建的核心軍事資產。這些深入地下、結構複雜的地道,不僅配備了電力、通訊與軌道系統,更成為隱藏武裝人員、儲存武器、發動突襲的指揮中樞。對於地面部隊而言,這個地下網絡構成了極其嚴峻的挑戰:在人口稠密的城市環境中,精準定位深埋地下的地道入口極其困難;傳統的精準制導炸彈,在面對層層混凝土與金屬防護時效用大減。更棘手的困境在於,哈瑪斯宣稱將部分以色列人質關押於地道之中,這使得任何大規模的摧毀行動都可能導致人質傷亡,讓營救任務與軍事打擊之間產生了根本性的矛盾,深刻影響了戰局的走向與人道考量。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戰爭的辭典中,「地平線」往往定義了戰場的邊界。然而,在加薩這片僅有365平方公里、卻承載著超過兩百萬生命的狹長土地上,真正的戰場遠不止於地表所見。地面之上,是殘垣斷壁的城市景觀與流離失所的人群;而在地面之下,一個錯綜複雜、如蛛網般蔓延的地下迷宮,正以其獨有的戰爭邏輯,深刻地改寫著這場衝突的規則與代價。隨著以色列國防軍(IDF)於2023年10月27日正式將戰線從空中延伸至地面,哈瑪斯數十年來精心構築的地道系統,便從一個隱蔽的威脅,轉變為這場城市巷戰的核心謎題。

從走私動脈到軍事中樞:地道網絡的演化史

加薩地道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數十年前,其初始功能相對單純:作為一條條地下的「生命線」,用以規避以色列與埃及的嚴密封鎖,將食品、燃料、藥品乃至武器等物資從埃及的拉法市走私進加薩。然而,自2007年哈瑪斯完全控制加薩以來,這些地道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它們不再僅僅是經濟動脈,而被有計劃、有系統地改造和擴建,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基礎設施。

根據曾親身進入地道的記者與軍事人員描述,當代哈瑪斯地道的複雜程度遠超外界想像。許多主幹地道的高度足以讓一名成年男性直立行走,內部以混凝土加固,並配備了独立的電力供應、通訊線路,甚至還有用於運輸物資的微型軌道系統。這些地道的功能也變得高度分化:有的用於隱蔽火箭彈發射裝置,有的作為指揮中心與彈藥庫,有的則直接延伸至以色列境內,成為執行突襲與綁架任務的「攻擊型地道」。

在2014年的「保護邊緣行動」中,以色列軍方宣稱摧毀了32條此類地道。然而,那次衝突之後的近十年間,哈瑪斯顯然投入了更多資源,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擴建其地下網絡。前以色列安全官員估計,該網絡的總長度可能已達數百公里,遠超加薩自身的南北長度,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地下加薩」。

非對稱戰爭的極致:地面部隊的「邪惡問題」

對於擁有絕對空中優勢與先進技術裝備的以色列國防軍而言,這個地下網絡構成了一個經典的「非對稱戰爭」難題。軍事分析家約翰・史賓賽(John Spencer)將其形容為一個「邪惡問題」(wicked problem)—即一個沒有完美解決方案的複雜挑戰。

首先是「發現」的困難。地道的入口往往被巧妙地偽裝在民用建築的地下室、學校、清真寺甚至醫院之中。在加薩這樣一個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城市環境中,即便動用最先進的雷達探測與情報偵察手段,要從無數的地下結構、自然地質空洞中,精準識別出連續的人工地道,也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

其次是「摧毀」的挑戰。即便成功定位,要有效摧毀深埋地下的地道也非易事。地道上方往往覆蓋著厚厚的土壤、鋼筋混凝土建築,以及哈瑪斯刻意加固的金屬層。傳統的「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等精準制導炸彈,其穿透力與爆炸威力在面對這種多層防護時會大打折扣。空襲往往只能摧毀地道的局部區段,而無法對整個網絡造成結構性破壞。

更重要的是,地道賦予了哈瑪斯武裝人員極大的戰術靈活性。他們可以利用地道網絡快速轉移,在以色列地面部隊的後方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隨後又迅速消失於地下。地道本身也常常被設置成陷阱,裝滿了爆炸物,等待進入的敵軍。這種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模式,極大地抵銷了以色列在常規作戰中的優勢,使得任何地面推進都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

人質的困境:軍事行動與人道救援的根本矛盾

這場地下戰爭最為棘手、也最牽動人心的維度,是人質問題。哈瑪斯在10月7日的襲擊中,擄走了超過240名以色列及多國公民。其武裝分支「卡薩姆旅」多次公開表示,部分人質被關押在地道之中。一名獲釋的85歲以色列人質尤赫維德・利夫希茨(Yocheved Lifshitz)也親口證實,她曾被帶入一個「看起來像蜘蛛網」的巨大地道網絡。

人質的存在,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套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鎖。任何旨在透過大規模轟炸或灌水等方式摧毀地道系統的方案,都將直接威脅到人質的生命安全。這使得軍事目標(消滅哈瑪斯)與人道目標(解救人質)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內在矛盾。若要強行營救,則必須派遣受過專門訓練的特種部隊,在狹窄、黑暗且充滿未知危險的地下環境中作戰。這類行動的風險極高,不僅要面對武裝分子的伏擊,還要應對各種詭詐的陷阱,成功率難以保證。

因此,地下的蛛網不僅僅是一個軍事挑戰,它更是一個複雜的道德與政治困境。它將加薩平民置於極度危險之中,因為任何針對隱藏在民用設施下地道的攻擊,都可能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同時,它也將以色列政府置於兩難的境地,迫使其在保護國民生命與實現戰爭目標之間做出痛苦的權衡。這場發生在地表之下的戰爭,最終將在地表之上,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srael’s Next Challenge in Gaza: A Vast Hamas Tunnel Network
https://www.wsj.com/world/middle-east/israels-next-challenge-in-gaza-a-vast-hamas-tunnel-network-ab33345d

Reuters: Gaza's 'metro': the mysterious Hamas tunnel network that's a key Israeli target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gazas-metro-mysterious-hamas-tunnel-network-thats-key-israeli-target-2023-10-18/

The Guardian: Israel targets Hamas tunnels amid hopes more aid will reach civilians in Gaza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3/oct/31/hamas-reports-clashes-with-israeli-troops-deep-inside-gaza-as-ground-offensive-expands

Associated Press: Tunnels under Gaza will be a challenge for Israel’s military
https://apnews.com/article/gaza-tunnels-israel-hamas-war-e72251a6256f14b2d5f2f534a6a0a030

BBC News: The 'Gaza metro': Hamas's secret network of tunnels in Gaza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67097121

The New York Times: Israel’s Attack on Gaza Will Be a War of Tunnels
https://www.nytimes.com/2023/10/16/opinion/israel-gaza-attack-tunnels.html

Modern War Institute at West Point: Underground Nightmare: Hamas Tunnels and the Wicked Problem Facing the IDF
https://mwi.westpoint.edu/underground-nightmare-hamas-tunnels-and-the-wicked-problem-facing-the-i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