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首長的昔日足跡:加巴德DNI提名引發的忠誠度質疑

曾經的敘利亞密會非介入主義與情報體系衝突

· 權力結構-美國,權力結構-中西亞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5年4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提名政治立場充滿爭議的前夏威夷州眾議員杜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出任國家情報總監(DNI),此舉立即在華盛頓引發了劇烈的政治波瀾。這項提名案的核心爭議,迅速聚焦於加巴德在2017年1月一次未經事先申報的敘利亞之行,期間她曾兩度與被指控犯下戰爭罪的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會面。根據《華爾街日報》重新檢視的國會旅行文件,這些會面並未出現在她行前提交眾議院道德委員會的預定行程中。此一事件,被批評者視為其政治生涯中一貫質疑美國情報體系、並與華盛頓敵對勢力接觸的行為模式的縮影。加巴德本人則將此行定義為尋求和平的「實況調查」,並堅稱與任何人會面都是為了結束衝突的必要之舉。然而,這趟行程的背景,以及她後續對美國指控阿薩德政權使用化學武器的情報,一再表示「懷疑」的立場,都讓外界對其未來如何領導包含中情局(CIA)與聯邦調查局(FBI)在內的18個情報機構,產生了嚴肅的疑問。這項提名,不僅是對加巴德個人過往的檢視,更是對美國情報體系未來獨立性與客觀性的一次重大考驗。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在華盛頓權力的光譜中,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DNI)的角色,或許是最為特殊且微妙的一個。他不僅是橫跨18個獨立機構、年度預算高達千億美元的美國情報體系的最高領導者,更是每天向總統匯報全球最敏感機密的首席顧問。這個職位的核心要求,是具備無可指摘的客觀性與對情報專業的絕對尊重。然而,當川普總統提名杜爾西·加巴德這位以鮮明反戰與非介入主義立場著稱的前國會議員來執掌此一要職時,一場關於忠誠、判斷力與情報體系未來走向的激烈辯論,也隨之拉開序幕。

爭議的風暴眼,是加巴德在2017年1月的一趟中東之行。當時,她以國會議員的身份,前往戰火紛飛的敘利亞進行「實況調查」。這次訪問的時機極為敏感:就在不久前,敘利亞政府軍在其俄羅斯盟友的空襲支援下,剛剛結束了對該國第一大城阿勒坡(Aleppo)長達數年的殘酷圍困,重新奪回了這座反對派武裝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統計,在那時點,長達六年的內戰已導致超過13萬5千名平民死亡。

根據國會的旅行申報文件,加巴德辦公室在行前提交並獲得眾議院道德委員會批准的行程草案中,完全沒有提及任何與敘利యా總統阿薩德會面的計畫。然而,在她返國後提交的最終版行程中,卻赫然列出了兩次與阿薩德的會晤。第一次會面發生在她從貝魯特抵達大馬士革僅45分鐘後,時長約一個半小時。行程表還顯示,她隨後與阿薩德的妻子、自2012年起便因與政權的關係而受到國際制裁的阿斯瑪·阿薩德(Asma al-Assad),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會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她還會見了當時指控美國支持恐怖組織的敘利亞外交部長瓦利德·穆阿利姆(Walid al-Muallem),並在之後與阿薩德進行了第二次會面。

面對外界的質疑,加巴德的解釋是,她最初並未計畫與阿薩德會面,但當機會出現時,她選擇把握,因為她堅信「如果我們聲稱真正關心敘利亞人民的苦難,那麼只要有一絲實現和平的可能性,我們就必須與任何需要見面的人會談。」她將此行定位為一次人道主義的和平任務,旨在傳達美國人民對敘利亞人民的關愛。

然而,批評者認為,這次密會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加巴德長期以來政治立場的體現。這種立場的核心,是對美國官方情報和外交政策的深刻不信任,尤其是在敘利亞問題上。早在2013年,當歐巴馬政府根據情報,指認阿薩德政權對平民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包括四百多名兒童在內的1400餘人死亡),並尋求國會授權進行軍事打擊時,加巴德便對此政策提出質疑。

此後數年,她持續推動旨在阻止美國援助敘利亞反對派團體的法案。她提出的《停止武裝恐怖分子法案》(Stop Arming Terrorists Act),其核心論點是,美國對試圖推翻阿薩德政权的溫和反對派的支持,實際上正間接地幫助伊斯蘭國(ISIS)和蓋達組織(Al-Qaeda)等極端團體在敘利亞擴張勢力。這一觀點,與阿薩德政權及其俄羅斯盟友的宣傳口徑高度一致,即所有反對其統治的力量均為「恐怖分子」。

這趟敘利亞之行結束後不到三個月,當川普政府的情報機構再次認定阿薩德政權對平民發動化武攻擊時,加巴德公開表示她對此持「懷疑」態度。在川普下令對敘利亞空軍基地進行報復性空襲後,她批評此舉「魯莽且短視」。這種一貫的懷疑立場,讓許多人質疑,倘若她成為國家情報總監,將如何處理與其個人既定觀點相左的情報?

國家情報總監的職責,是整合來自中情局、國家安全局(NSA)等不同機構的情報,進行分析研判,並向總統提供客觀、全面的《總統每日簡報》。這個角色要求總監必須是一位誠實的訊息中介者,而非政策的倡議者。然而,加巴德的過往記錄顯示,她不僅是一位立場鮮明的非介入主義者,更是一位習慣於公開挑戰情報界共識的政治人物。

提名一位對情報體系抱持系統性質疑的人來領導這個體系,其潛在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這可能嚴重影響情報機構內部的士氣。專業的情報分析人員,若感覺他們的分析成果會因為不符合領導層的政治偏好而被忽視或曲解,其工作的客觀性與積極性將受到打擊。其次,這可能改變情報的呈現方式。一位有強烈既定觀點的總監,是否會在向總統匯報時,有意或無意地過濾或強調某些特定的訊息,以使其符合自身或總統的政策傾向?最後,這也將深刻影響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情報共享合作。盟國對於向一個由被認為親近其敵對勢力的人物所領導的情報體系,分享敏感資訊的意願,可能會大幅降低。

川普總統本人在第一個任期內,便時常公開表達對其麾下情報機構的不信任。如今,他選擇了一位在觀點上與他高度契合,尤其是在質疑「建制派」外交政策與情報評估方面,有著長期記錄的提名人。這項任命,可以被看作是試圖將情報體系改造得更為「順從」白宮政治意志的一次嘗試。

參議院接下來的確認聽證會,將不僅僅是對杜爾西·加巴德個人資質的審查,更將成為一場關於美國情報體系在民主政體中應扮演何種角色的全國性辯論。她的支持者會強調其軍旅背景與反戰立場,是為華盛頓帶來新思維的必要之舉;而反對者則會緊盯她過往的爭議性言行,質疑其是否具備領導美國情報體系所必需的客觀性與判斷力。這場任命的最終結果,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決策機制,產生深遠的影響。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ulsi Gabbard’s 2017 Meeting With Syria’s Assad Is Central to Her DNI Confirmation
https://www.wsj.com/politics/national-security/tulsi-gabbards-2017-meeting-with-syrias-assad-is-central-to-her-dni-confirmation-01252025

The Guardian: Tulsi Gabbard confirms meeting Bashar al-Assad in Syria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7/jan/26/tulsi-gabbard-confirms-meeting-bashar-al-assad-in-syria

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What We Do
https://www.dni.gov/index.php/what-we-do

BBC News: Syria civil war: The fall of Aleppo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38292429

Reuters: Syrian Observatory says 135,000 civilians killed in Syria's civil war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syria-crisis-casualties/syrian-observatory-says-135000-civilians-killed-in-syrias-civil-war-idUSKBN15A0O6

The New York Times: A Day of Horror in Syria, Followed by a U.S. Strike
https://www.nytimes.com/2017/04/06/world/middleeast/syria-gas-attack-russia.html

Congress.gov: H.R.608 - Stop Arming Terrorists Act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5th-congress/house-bill/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