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賀錦麗的財政藍圖:美國稅收政策的兩條道路

減稅、關稅與財富稅之間的選擇及其經濟影響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4年8月29日,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位主要候選人唐納·川普與賀錦麗,在國家經濟政策的核心—稅收問題上—提出了兩套方向截然相反的藍圖。這場辯論的背景,是即將於2025年底到期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中的關鍵個人稅務條款,若國會不採取行動,約六成的美國家庭將面臨自動增稅。在此背景下,兩位候選人的提案,不僅僅是對現行政策的延續或調整,更代表了兩種對國家財政、財富分配與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性願景。川普的計畫,以規模龐大的全面減稅為核心,並以高額關稅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賀錦麗的方案,則聚焦於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定向稅收抵免,並透過對大型企業與最富裕階層增稅來支付其成本。這兩條路徑之間的財政差距,在未來十年內,估計將高達數兆美元。

川普的稅收計畫,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第一任期內政策的延續與擴大。其核心是將2017年TCJA法案中所有即將到期的個人所得稅減免措施永久化,這項舉措的成本,在未來十年內,估計約為四兆美元。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減稅方案,包括將「美國製造」企業的公司稅率從21%進一步降至15%(成本約2000億美元),以及全面取消對社會安全福利金的所得稅(成本約1.8兆美元)。總體而言,其減稅計畫的總成本,超過6.5兆美元。為了彌補部分財政缺口,川普將目光投向了關稅。他提議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普遍性關稅,並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高達60%的懲罰性關稅,預計十年內可帶來約三兆美元的收入。此外,他也主張廢除拜登政府《通膨削減法案》中的清潔能源稅收抵免。這一組合,清晰地反映了他的經濟民族主義傾向:對內減稅,對外築牆。

賀錦麗的方案,則基本沿襲了拜登政府的財政框架,其核心理念是「稅收公平」。在減稅方面,她的計畫總成本約四兆美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有針對性地延續TCJA中針對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家庭的減稅措施(成本約2.8兆美元);大幅擴大「兒童稅收抵免」,為新生兒第一年提供6000美元的抵免(總成本約1.2兆美元);以及為首次購房者提供2.5萬美元的頭期款稅收抵免(成本約1000億美元)。為了支付這些減稅措施並進一步增加財政收入,賀錦麗提出了一項近五兆美元的增稅計畫,其目標完全鎖定在大型企業與全美收入最高的3%家庭。具體措施包括:將公司稅率從21%提高至28%;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家庭增稅(預計收入1.8兆美元);以及一項最具挑戰性的提案—對淨資產超過一億美元的超級富豪,徵收25%的最低所得稅,這項稅收將涵蓋其未實現的資本利得。

無論哪位候選人贏得大選,其稅收藍圖的實現,都將高度依賴其所屬政黨能否同時掌控國會參眾兩院。一個分裂的政府,幾乎可以肯定會導致2025年圍繞稅收問題的立法僵局。屆時,為了避免全民加稅的「財政懸崖」,一場混亂的、充滿政治妥協的談判將在所難免。因此,2024年的選舉,不僅是對一位總統的選擇,更是對美國未來十年財政結構與財富分配方向的一次全民公投。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美國的稅法,從來不僅僅是一套關於數字與規則的枯燥文件。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個國家在特定歷史時期,關於勞動、財富、公平與政府角色的集體價值判斷。每一項稅率的調整,每一條抵免政策的設立,都是在回答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誰應該為國家的運轉支付更多?以及,政府應當如何運用其徵稅權力,來塑造社會的經濟形態?在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美國選民正被要求在這兩個問題上,做出一次數十年來最為清晰的選擇。

唐納·川普與賀錦麗所提出的財政藍圖,不僅僅是政策細節上的差異,它們代表了兩條通往截然不同經濟未來的道路。這場辯論的緊迫性,源於一個即將到來的、無可迴避的立法攤牌時刻—2025年底的「財政懸崖」。

2025年的財政懸崖:一場無可避免的對決

2017年,川普總統簽署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是其任內最重大的立法成就。該法案永久性地將企業所得稅率從35%大幅削減至21%,同時,也為幾乎所有收入階層的個人與家庭,提供了臨時性的稅負減免。然而,正是「臨時性」這三個字,為今日的對決埋下了伏筆。為了滿足當時參議院的立法程序要求,所有個人稅務相關的條款,都被設定了一個「日落」期限。如果國會在2025年底之前,未能就此採取任何行動,這些減稅措施將自動失效。其結果是,約六成的美國家庭,將在2026年的報稅季,迎來一次顯著的稅負增加。

這一立法上的「定時炸彈」,確保了無論誰在2024年勝選,稅收問題都將成為其上任後第一個任期內,最首要、也最艱鉅的國內政策挑戰。

川普的方案:減稅、關稅與「美國優先」

川普的稅收計畫,核心思想清晰而一致:延續並擴大其第一任期內的減稅政策。他承諾將TCJA法案中所有即將到期的個人稅務條款永久化,這項舉措的財政成本,在未來十年內,估計高達四兆美元。

在此基礎上,他還提出了數項全新的、規模龐大的減稅提議。其一,是針對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的企業,將其公司稅率從21%進一步下調至15%。這項提議,清晰地貫徹了他「美國優先」的經濟民族主義思想,意圖利用稅收優惠,來吸引製造業回流。其二,是一項更具震撼性的承諾—全面取消對社會安全福利金的所得稅。這項政策,將直接惠及數千萬的退休人員,特別是那些除了社安金外,還有其他收入來源的中產階級退休群體。然而,據估算,此舉也將在十年內,使聯邦政府損失約1.8兆美元的收入,並可能導致社會安全信託基金,比原先預測的,提前一年耗盡。

總體而言,川普提出的減稅總額,超過6.5兆美元。那麼,錢從哪裡來?他的答案,主要指向國境之外:關稅。他提議對所有進口商品,普遍徵收10%的關稅,並對來自中國的商品,課徵高達60%的懲罰性關稅。據部分模型估算,這項措施在十年內,或可帶來近三兆美元的財政收入。然而,經濟學界的普遍共識是,關稅的成本,最終將主要由進口商與本國消費者承擔,其形式是更高的商品價格。據估算,川普的關稅計畫,可能使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每年增加1700美元的生活成本。

賀錦麗的規劃:中產階級紓困與財富再分配

賀錦麗的稅收方案,基本沿襲了拜登政府近年來的政策框架,其核心理念是利用稅收體系,來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並對社會財富進行一定程度的再分配。

在減稅端,她的計畫更具針對性。她主張延續TCJA法案中,僅針對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家庭的部分,這確保了絕大多數中產階級不會面臨增稅。與此同時,她提出了一項比拜登政府時期更為慷慨的「兒童稅收抵免」擴大方案,包括為新生兒家庭在第一年提供6000美元的稅收抵免。此外,她還承諾為首次購房者,提供2.5萬美元的頭期款補助。這些措施,可以被視為是向有孩家庭與年輕世代,進行的直接財政轉移支付。

而在增稅端,賀錦麗的目標則完全鎖定在金字塔的頂端。她提出了一項總額近五兆美元的增稅計畫,主要包括:將公司稅率從21%提高至28%;恢復TCJA法案前對高收入群體的最高稅率;以及一項在美國稅制史上,極具開創性也極具爭議的提案—對淨資產超過一億美元的約0.03%最富裕家庭,徵收25%的最低所得稅。這項稅收的特殊之處在於,其稅基將不僅僅是實現的收入,還包括股票、債券等資產的「未實現資本利得」。這項提案,雖然在理論上,能夠顯著增加對頂層富豪的稅收,但其在立法上的政治阻力,與執行上的技術複雜性,都將是空前的。

國會山莊的最終裁決

無論是川普的「減稅加關稅」,還是賀錦麗的「定向減稅加增稅」,其最終能否實現,都取決於一個關鍵變數:國會的控制權。

如果出現「統一政府」的局面—例如,川普當選,且共和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那麼一場類似於2017年的、大規模的減稅法案,將極有可能在2025年迅速通過。反之,如果賀錦麗當選,且民主黨實現完全執政,那麼一場圍繞對企業與富人增稅的激烈立法鬥爭,也將隨之展開。但即便如此,正如拜登政府在2021年的經驗所顯示的,要讓黨內所有成員,都在增稅這樣艱難的議題上達成一致,也絕非易事。

而最有可能出現、也最為複雜的,則是「分裂政府」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方的理想方案都無法單獨通過。2025年的華盛頓,幾乎肯定會上演一場高風險的政治對峙。屆時,兩黨都支持的中產階級減稅,將成為最重要的談判籌碼,其最終的命運,將與那些充滿意識形態爭議的、關於企業稅、富人稅與關稅的條款,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2024年的這場選舉,為美國的未來,劃定了兩條涇渭分明的財政軌道。一條通往更低的稅負、更高的關稅壁壘與更龐大的國家債務;另一條則通往更具累進性的稅制、更大力度的財富再分配與一個在經濟中扮演更積極角色的政府。選民的抉擇,將為2025年的那場不可避免的立法決戰,設定初始的戰場格局。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Trump and Harris’s Tax Plans Differ by Trillions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how-trump-and-harris-tax-plans-differ-by-trillions

The New York Times: Trump vs. Harris on Taxes: A High-Stakes Debate for Your Wallet
https://www.nytimes.com/2024/08/21/us/politics/trump-harris-taxes.html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CRFB): Analysis of Donald Trump's Campaign Proposals
https://www.crfb.org/blogs/analysis-donald-trumps-campaign-proposals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CRFB): Analysis of the Biden-Harris Campaign Proposals
https://www.crfb.org/blogs/analysis-biden-harris-campaign-proposals

Tax Policy Center: The 2024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Tax Plan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https://www.taxpolicycenter.org/publications/2024-presidential-candidates-tax-plans-preliminary-analysis

The Washington Post: Trump and Harris are trillions apart on taxes. Here’s how.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4/08/12/trump-harris-tax-plans/

Tax Foundation: Details and Analysis of 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
https://taxfoundation.org/tax-reform/details-analysis-tax-cuts-jobs-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