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方向盤:全球晶片短缺引爆美國租車市場

後疫情時代供應鏈脆弱性的壓力測試

· 權力結構-美國,金融經濟,資源競逐-要聞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7月15日,隨著美國夏季旅遊需求在疫情後爆炸性反彈,一場前所未有的租車危機席捲全國,消費者不僅面臨價格飆漲的「震撼」,更遭遇預訂被無預警取消的困境。本文將深入剖析這場危機背後的產業結構性問題。文章首先回溯至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探討租車公司為求生存而大規模拋售車隊的「斷腕求生」策略。接著,本文將分析需求一夜之間的回歸,如何與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導致的新車產能停滯,共同構成了一場典型的供需失衡風暴。筆者將引入產業分析師的獨特觀點,論證這場危機對租車業而言,何以是一種「因禍得福」,迫使其結束了長年「功能失調的寡頭壟斷」,建立了新的價格與供給紀律。最終,本文將評估此事件對消費者行為及整體旅遊產業鏈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一個國家從長達一年多的沉寂中甦醒,人們最渴望的,莫過於奔向遠方的自由空氣。2021年的夏天,本應是美國人釋放被壓抑已久的旅行熱情的季節。然而,當無數家庭滿懷期待地規劃著駕車橫貫大陸的公路之旅時,卻在旅程的第一步—租車櫃檯前,撞上了一堵由高價與缺車所砌成的高牆。

這是一場遍及全國的危機。根據旅遊網站Kayak的數據,當年六月上旬,獨立紀念日週末的租車價格,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漲了89%,在佛羅里達、夏威夷等熱門旅遊地點,漲幅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00%。但問題不僅僅在於價格。許多旅客即便願意支付高昂的費用,卻發現自己早已確認的預訂,在抵達機場時被租車公司以「無車可租」為由單方面取消。排隊數小時後兩手空空、旅行計畫戛然而止的場景,在全美各大機場輪番上演。

那麼,曾經隨處可見、作為美國人生活方式一部分的租車服務,為何會在一夕之間變得如此昂貴且遙不可及?這背後並非單一因素,而是一系列由疫情觸發、並被全球供應鏈瓶頸放大的連鎖反應,共同構成了一場教科書級別的供需失衡風暴。

2020年的生存抉擇:一場史無前例的車隊拋售

要理解2021年的困境,必須將時光倒回至2020年初。當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各國政府的封鎖令與旅行禁令,讓機場瞬間變成了門可羅雀的「鬼城」。對於高度依賴航空旅客的租車產業而言,這無疑是末日級的衝擊。產業約三分之二的業務在一夜之間蒸發。

面對空無一人的停車場與堆積如山的車輛折舊成本,各大租車公司被迫採取了最為極端的自救措施:大規模拋售車隊。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他們必須在車輛價值因市場停滯而大幅下跌前,盡可能地將這些資產變現,以換取寶貴的現金流。產業分析師指出,當時的處境對這些公司而言,是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節衣縮食,才能在危機中倖存。

諷刺的是,當時的二手車市場因新車生產同樣受到疫情干擾而異常火熱,這使得租車公司的車輛拋售進行得異常順利。他們不僅透過賣車獲得了現金,更將車隊規模「合理化」至與當時幾乎為零的需求相匹配的水平。然而,這場成功的自救行動,卻為日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雪上加霜的是,產業巨頭赫茲(Hertz)更是在2020年5月不堪重負,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上車輛供給的萎縮。

「因禍得福」:一場重塑產業紀律的危機

在許多產業分析師眼中,這場疫情引發的危機,對長年積弱不振的租車業而言,竟是一種「因禍得福」。過去數十年,美國租車市場一直被少數幾家公司主導,形成了一個「功能失調的寡頭壟斷」(dysfunctional oligopoly)。在這個結構下,各家公司為了爭奪市佔率,常年進行惡性價格戰,導致供給端始終處於過剩狀態,利潤微薄。

疫情的衝擊,以一種殘酷的方式,強行終結了這個局面。各大公司被迫將其車隊規模平均削減了約35%,從而創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供給緊縮。這場外部危機,意外地為整個產業注入了它們自身始終無法達成的「價格紀律」與「供給紀律」。當需求回歸時,一個供給更為精簡、定價能力更強的產業新格局已然形成。

2021年的完美風暴:需求回歸與晶片之困

當疫苗的普及點燃了2021年夏季的旅遊熱潮時,消費需求的恢復並非涓滴細流,而是如洪水般幾乎在一夜之間湧來。然而,此時的租車公司,其車隊規模仍是為那個無人出行的市場而設計的。他們完全沒有為這場報復性的旅遊潮做好準備。

更為致命的問題隨之而來。當他們試圖向汽車製造商採購新車以擴充車隊時,卻發現正面臨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半導體晶片的極度短缺。從汽車的引擎控制單元到資訊娛樂系統,現代汽車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晶片。疫情打亂了全球半導體的供應鏈,汽車製造商被迫大幅削減產量。

這便形成了供給端的「雙重打擊」:租車公司在2020年賣掉了大量的舊車,而今在2021年,又因晶片短缺而買不到足夠的新車。 desperate 的租車公司甚至被迫轉向二手車拍賣市場高價搶購車輛來補充庫存。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幸運租到車的旅客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拿到的車輛行駛里程數遠高於以往。

官方回應與黯淡前景

面對消費者的普遍不滿,赫茲與安飛士(Avis Budget Group,Enterprise的母公司)等公司分別向媒體發表聲明,承認了供給緊張的現實。安飛士在聲明中寫道:「儘管我們的車隊規模仍低於疫情前水平,但並未顯著下降。當前一個關鍵的挑戰是全球晶片短缺,這影響了新車的供應。」赫茲也表示:「微晶片短缺同樣影響著汽車租賃行業,但赫茲正與我們的汽車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盡快為我們的車隊增加新車。」

然而,產業專家普遍預測,這種高價與短缺的狀況將持續整個2021年。汽車製造商預計,新車產能要到第四季度才可能逐漸恢復正常。這意味著,對於整個夏季旅遊旺季,租車市場的供給瓶頸將無法得到緩解。

結論而言,2021年的美國租車危機,是後疫情時代經濟重啟過程中,供應鏈脆弱性的一次集中體現。一場百年前所未見的全球公衛事件,觸發了企業的短期生存反應;而當需求以超乎預期的速度反彈時,另一個看似遙遠的全球產業瓶頸(晶片短缺),卻成為了阻礙其恢復的關鍵枷鎖。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場風暴帶來的直接教訓是,傳統的旅行規劃模式已被顛覆。專家建議旅客必須「反向預訂」—在預訂機票和酒店之前,首先確保自己能租到一輛車。這個小小的行為轉變,深刻地反映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全球經濟體系,在經歷劇烈衝擊後,其恢復過程是何等的複雜與充滿挑戰。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hy Rental Cars Are So Expensive Right Now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in-depth-features/why-rental-cars-are-so-expensive-right-now/A3362A0A-6A5A-4A8E-A433-5421A465715C

Reuters: 'Carpocalypse' now: U.S. rental car shortage leads to soaring prices, desperate measures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car-pocalypse-now-us-rental-car-shortage-leads-soaring-prices-desperate-2021-04-29/

The New York Times: ‘There Are No Cars’: A Rental Car Shortage Is Frustrating Travelers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05/travel/rental-car-shortage.html

Associated Press: Rental car shortage makes for high prices, long waits
https://apnews.com/article/lifestyle-business-travel-prices-transportation-d784a969bf6f81e3a6c9366df022a16d

Forbes: The Great Rental Car Famine Of 2021: How To Find A Car And Not Go Broke
https://www.forbes.com/sites/christopherelliott/2021/03/29/the-great-rental-car-famine-of-2021-how-to-find-a-car-and-not-go-broke/

Bloomberg: The Great Rental-Car Crunch Is Only Getting Wors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6-11/summer-travel-2021-rental-car-shortage-is-worsening

USA Today: 'Insane' rental car prices, sold-out lots and long lines: How to deal with the national rental car shortage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travel/advice/2021/05/04/rental-car-shortage-2021-high-prices-long-lines-sold-out/4898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