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9年3月31日,在「阿拉伯之春」的發源地突尼斯,第30屆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峰會在一片空洞的陳腔濫調中落幕。東道主突尼斯總統貝吉・凱德・埃塞卜西(Beji Caid Essebsi)將其命名為「團結與決心峰會」,然而,這場集會所展現的,卻是除了言辭上的團結與理論上的決心之外,一無所有。峰會最終通過了超過十五項決議,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些決議在峰會結束後的第二天,便會被束之高閣,迅速被人遺忘。對於當前阿拉伯世界所面臨的任何一項緊迫挑戰—無論是敘利亞的重建僵局、葉門的人道主義災難、利比亞的國家分裂,還是美國近期單方面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的挑釁—峰會都未能做出任何具有實質意義的決定。這場峰會的徒勞無功,再次引發了一個縈繞在阿拉伯世界上空數十年的根本性問題:阿拉伯聯盟本身,究竟還有何意義?它是一個早已過時的時代錯誤,還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政治空殼?這場峰會的召開,正值阿拉伯世界自2011年以來,經歷了近十年動盪後的士氣最低點。曾經在歷史上留下印記的幾次關鍵峰會—如1967年喀土穆峰會的「三不政策」、1974年拉巴特峰會對巴解組織的承認,以及2002年貝魯特峰會的「阿拉伯和平倡議」—都已成為遙遠的記憶。那些例外性的成果,往往誕生於大規模戰爭之後的集體創傷時刻。然而,2019年的突尼斯,沒有戰爭後的共識,只有無休止的代理人衝突與根深蒂固的內部敵意。峰會的標準低到何種程度?伊拉克僅僅因為組建了一個政府而受到祝賀;而自身因領導人健康問題而陷入政治癱瘓的阿爾及利亞,卻被要求去幫助戰火紛飛的利比亞「恢復穩定」。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應沙烏地阿拉伯的要求,自2017年以來持續撕裂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卡達斷交危機,在峰會上被完全無視,彷彿這場重大的內部決裂從未發生。
峰會最可預測的成果,是集體譴責了美國總統川普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的決定。然而,這一譴責的無力,早已被前車之鑒所證明。2017年12月,當川普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時,阿拉伯聯盟同樣召開緊急會議,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譴責聲明,並將2018年的沙烏地峰會命名為「耶路撒冷峰會」。除了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反對決議外,這些「宏大的言辭」並未轉化為任何具體的集體行動。事實上,阿拉伯各國政府,公然違背了他們自己在1980年所通過的、與任何將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的國家斷絕關係的決議。對於那些在軍事、經濟與政治合法性上,都嚴重依賴華盛頓支持的政權而言,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反制措施,都是不可想像的。這種在耶路撒冷問題上的微弱反應,不僅暴露了阿拉伯世界的集體無能,更在客觀上鼓勵了川普政府,在戈蘭高地問題上,採取更進一步的、為以色列吞併行為背書的行動。在峰會上,沙烏地與埃及的領導人,將矛頭指向了非阿拉伯的「稻草人」,反覆警告來自伊朗與土耳其的「干涉」。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兩個國家,在檯面下正積極運作,希望讓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巴夏爾・阿薩德—重返阿拉伯聯盟。
這場峰會的失敗,並非一次孤立的事件,而是阿拉伯聯盟系統性功能失調的縮影。正如半島電視台資深政治分析家馬爾萬・比沙拉(Marwan Bishara)所尖銳指出的,這些阿拉伯政權的最高行為準則,並非國家利益或泛阿拉伯的集體安全,而是其自身統治的延續。為了鞏固權力,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鎮壓國內異議,並透過煽動地區衝突、製造外部敵人,來轉移內部矛盾。他們如同「縱火的消防員」,口中高喊著要撲滅教派衝突的火焰,實則正是他們從一開始,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煽風點火。這種以鄰為壑、追求零和目標的政策,徹底侵蝕了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基礎。然而,問題的根源,並非阿拉伯聯盟這個機構本身。正如歐盟的成功所證明的,即便在歷史、文化、語言更多元的歐洲,只要成員國有共同的意願與政治決心,透過制度化的合作來實現集體安全與繁榮,是完全可能的。阿拉伯聯盟的各種經濟、國防與文化合作協議,早已汗牛充棟,但它們卻被束之高閣,在開羅的總部蒙塵。擁有四億人口、共同的語言、歷史與文化的阿拉伯民族,理應擁有一個能夠代表其集體意志的、有效運作的機構。但可悲的是,只要這個機構的成員,依然是那些將自身政權存續置於一切之上的專制統治者,那麼任何關於團結與決心的峰會,都將不可避免地,淪為一場「衰落的峰會」。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9年3月的突尼斯,當阿拉伯各國的旗幟再次升起,一場名為「團結與決心」的峰會拉開帷幕時,整個阿拉伯世界正瀰漫著一種深刻的幻滅感。八年前,正是從這片土地上,一場名為「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席捲而出,曾短暫地點燃了變革的希望。然而八年後,這場峰會所面對的,卻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更加暴力、也更加絕望的爛攤子。峰會的最終成果—一堆無人問津的決議與一份空洞無物的公報—完美地印證了外界的悲觀預期,並將阿拉伯聯盟這個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機構,其日益嚴重的系統性衰敗,暴露無遺。
峰會議程的第一項,是對美國川普政府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的集體譴責。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成本最低的「團結」姿態。然而,其虛偽性與無力感,早已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2017年底,川普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阿拉伯世界同樣群情激憤,阿拉伯聯盟也召開了緊急會議,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聲明。然而,除了在聯合國進行了一番外交表演外,沒有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採取了任何實質性的反制措施。他們集體違背了自己在1980年立下的誓言—與任何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國家斷絕關係。對於埃及、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美國的主要盟友而言,其政權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來自華盛頓的軍事與經濟支持。在這種根本性的依賴關係面前,任何關於巴勒斯坦或被佔領土的道義承諾,都顯得不堪一擊。正是這種被看穿了底牌的軟弱,使得川普政府敢於在戈蘭高地問題上,再次無視國際法與阿拉伯世界的意願,為以色列的擴張主義行為,送上美國的官方祝福。
如果說在面對外部壓力時,阿拉伯聯盟的反應是無力的,那麼在處理其內部危機時,它的表現則是自相矛盾、甚至是破壞性的。敘利亞、葉門、利比亞這三個深陷內戰的國家,是此次峰會名義上的焦點。然而,峰會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卻完美地詮釋了何為「縱火的消防員」。
在敘利亞問題上,到2019年初,在俄羅斯與伊朗的鼎力支持下,阿薩德政權已在軍事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收復了絕大部分國土。此刻,阿拉伯世界內部爭論的焦點,已不再是如何推翻阿薩德,而是是否應該讓他重返阿拉伯聯盟的大家庭。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峰會上言辭激烈地警告伊朗「干涉」的沙烏地與埃及,卻正是推動阿薩德—這位伊朗在阿拉伯世界最核心的盟友—回歸的主要力量。對他們而言,一個由阿薩德統治的、即便殘破但至少「穩定」的敘利亞,遠比一個可能被伊斯蘭主義者或其他不可控力量主導的未知未來,來得更可取。這種將「穩定」置於一切價值之上的實用主義,徹底暴露了他們早先支持敘利亞革命的機會主義本質。
在葉門問題上,這種偽善則表現得更為赤裸。自2015年以來,由沙烏地與阿聯酋主導的軍事干預,已將這個本已貧困的國家,推入了全球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然而,在突尼斯峰會的會場上,這兩個主要的戰爭發動者,卻可以泰然自若地與其他國家一同討論如何為葉門帶來「和平」。他們可以一邊呼籲人道援助,一邊對葉門實施嚴密的經濟封鎖;可以一邊聲稱支持聯合國的和平進程,一邊在戰場上不斷發動新的攻勢。
在利比亞問題上,阿拉伯聯盟的無能為力,則體現為一種集體性的「裝聾作啞」。在峰會召開的同時,利比亞東部的軍事強人哈利法・哈夫塔爾,正在集結其部隊,準備向聯合國承認的、位於首都的黎波里的政府,發動全面進攻(這次進攻在峰會結束後幾天便正式打響)。而哈夫塔爾背後最重要的外部支持者,正是同樣坐在突尼斯會場內的埃及與阿聯酋。與此同時,另一個阿拉伯國家卡達,則支持著的黎波里政府一方。在這種主要成員國本身就是衝突代理人的情況下,指望阿拉伯聯盟能夠扮演任何中立的調解角色,無異於天方夜譚。
面對這些自身直接或間接造成、且無法解決的內部危機,阿拉伯領導人選擇了一種最廉價的策略:轉移矛盾,塑造外部敵人。在峰會上,對伊朗與土耳其的譴責,成為了凝聚「阿拉伯團結」的唯一稻草。沙烏地與埃及的官員,將地區的所有不穩定,都歸咎於這兩個非阿拉伯國家的「干涉」。這種論調,刻意迴避了阿拉伯世界內部深刻的治理失敗、教派衝突與專制統治,才是催生這些危機的根本內因。更說明問題的是,那場自2017年起,便讓海灣地區陷入嚴重分裂的卡達斷交危機,在沙烏地的堅持下,被完全排除在峰會議程之外。這清晰地表明,這個組織只願意處理那些可以被歸咎於外部的、或無關痛癢的問題,而對其核心成員國之間的根本性矛盾,則選擇了徹底的沉默。
最終,人們不得不追問,這一切的根源何在?問題並不在於阿拉伯聯盟的章程,也不在於泛阿拉伯主義的理念本身。問題在於構成這個聯盟的、一個個將政權安全置於國家利益與民族大義之上的專制政體。他們的最高目標,是維持自身的統治;他們最恐懼的,是來自本國人民的民主訴求。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正是對這種統治模式的一次集體反抗。然而,在經歷了短暫的震盪後,舊有的統治精英們,選擇了加倍的鎮壓與腐敗,並將國內的矛盾,透過煽動教派主義與發動代理人戰爭的方式,轉移至國外。這些政權的本質,決定了阿拉伯聯盟的宿命。它不可能成為一個類似歐盟的、基於共同價值與法治的超國家共同體,而只能是一個由各國統治者,用以相互協調、鞏固自身權力、並在必要時,共同抵禦內外變革壓力的俱樂部。2019年的突尼斯峰會,正是這個俱樂部的一次例行集會。它沒有帶來團結,也沒有帶來決心,它所展現的,只有衰落。
資料來源
Al Jazeera:The summit of decline: In defence of an Arab league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19/4/1/the-summit-of-decline-in-defence-of-an-arab-league
Reuters:Arab leaders, at Tunis summit, slam U.S. decision on Golan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rabs-summit/arab-leaders-at-tunis-summit-slam-u-s-decision-on-golan-idUSKCN1RB0FR
Associated Press:Arab leaders condemn US recognition of Golan Heights
https://apnews.com/article/d5f50f268a854a8e8e7a0e365825d57b
The Guardian:Arab league summit ends in discord over Iran, Syria and Golan Height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mar/31/arab-league-summit-ends-in-discord-over-iran-syria-and-golan-height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What Did the 2019 Arab League Summit Accomplish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sada/78749
BBC News:Trump formally recognises Israeli sovereignty over Golan Heights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47697413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The Libyan National Army's Offensive on Tripoli
引用一篇關於2019年4月哈夫塔爾進攻的黎波里背景的分析文章,以支持本文論述
https://www.crisisgroup.org/middle-east-north-africa/north-africa/libya/libyan-national-armys-offensive-trip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