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席位:Arab2013多哈峰會承認敘利亞反對派,外交勝利與戰場現實脫節

哈提卜辭職風波,為阿拉伯聯盟的歷史性決議蒙上陰影

· 國際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權力結構-中西亞,外交戰略-外交官們的武器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3年3月26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24屆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峰會上,上演了極具象徵意義、卻也充滿內在矛盾的一幕。在東道主、卡達國王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的親自邀請下,敘利亞反對派的主要政治代表—「敘利亞全國聯盟」(Syrian National Coalition)主席穆瓦茲・哈提卜(Moaz al-Khatib)率領代表團,歷史性地坐上了原屬於巴夏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的席位。這一畫面,無疑是自2011年敘利亞衝突爆發以來,反對派在國際外交舞台上取得的最重大的勝利。它標誌著以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外交努力後,終於成功地將阿薩德政權在阿拉伯世界內部徹底孤立,並將其政治合法性,轉移到了反對派的身上。卡達國王在開幕致辭中,雖仍呼籲尋求「政治解決方案」,但也明確表示該方案不能讓「時光倒流」,暗示阿薩德下台已是不可動搖的前提。然而,在這場精心編排的外交盛典之下,卻潛藏著深刻的危機與諷刺。就在峰會召開前兩天,被推上舞台中央的主角哈提卜,剛剛出人意料地宣布辭去其全國聯盟主席的職務。儘管他在峰會前試圖淡化此事,稱其為「議會中常見的意見分歧」,但這一舉動無疑暴露了反對派內部日益公開化的權力鬥爭、路線分歧,以及對其主要國際支持者—特別是卡達干預的不滿。哈提卜的辭職,如同一道裂痕,劃破了多哈峰會試圖營造的團結表象,也讓這場看似輝煌的外交勝利,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濃重的不確定性陰影。

這場峰會的召開,正值敘利亞內戰進入第三個年頭,衝突的殘酷性與複雜性均達到了新的高度。根據聯合國當時的數據,戰爭已造成超過七萬人死亡,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流離失所,基礎設施遭到毀滅性破壞。哈提卜在峰會的演說中,也以這些慘烈的數字開篇,並將阿薩德政權的行為定義為「國家恐怖主義」。他試圖向對反對派前景感到憂慮的西方國家喊話,承諾後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將會包容少數族裔,駁斥關於極端分子將主導未來的擔憂。同時,他向阿拉伯世界與國際社會發出了更強烈的求援信號,不僅要求更多的物質支持,更直接指控「數千名」來自伊朗與俄羅斯的戰鬥人員,正在協助阿薩德政權作戰。這番演說,精準地捕捉了當時反對派的困境:在軍事上,他們面對著一個擁有外部強力支援、且毫不留情鎮壓的國家機器;在政治上,他們必須不斷向充滿疑慮的西方證明自身的溫和性與代表性;而在其內部,則飽受分裂之苦。阿拉伯聯盟於2011年11月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以抗議阿薩德的血腥鎮壓。一年多後,在多哈將這個席位正式交給反對派,此舉的意圖,是希望透過賦予其最高層級的政治合法性,來整合渙散的反對力量,並為國際社會的進一步干預,鋪平道路。卡達國王在會上倡議設立一個十億美元的基金以「保護耶路撒冷的阿拉伯性」,並率先承諾捐款2.5億美元,此舉也被視為是希望將峰會的焦點,從敘利亞的內部衝突,提升至團結阿拉伯世界、應對共同外部挑戰的更高層面。

然而,多哈峰會上的外交姿態,與敘利亞戰場的殘酷現實之間,存在著一道日益擴大的鴻溝。在2012年底於多哈成立的「敘利亞全國聯盟」,本身就是一個在外部壓力下倉促組建的政治聯合體。它雖然名義上整合了流亡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Syrian National Council)、國內的地方行動委員會以及部分叛逃的軍政官員,但其內部始終無法解決世俗派與伊斯蘭派的路線之爭、土耳其與卡達等不同外部支持者代理人之爭,以及流亡政治精英與國內前線指揮官之間的信任赤字問題。被視為溫和派伊斯蘭學者的哈提卜,之所以被推舉為領導人,正是因為他被看作是能夠彌合各方分歧、並為西方所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但他最終選擇辭職,恰恰證明了這種黏合劑的失效。更為致命的是,在外交官們於五星級酒店內進行政治博弈的同時,敘利亞戰場上的主導力量,正悄然發生著質變。被國際社會(包括其主要支持者美國)認定為蓋達組織分支的「努斯拉陣線」(Jabhat al-Nusra),憑藉其嚴密的組織、頑強的戰鬥意志與不計代價的戰術,正逐漸成為反對派武装中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他們在與政府軍的戰鬥中屢屢獲勝,贏得了許多前線戰士的尊重,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由西方與海灣國家支持的、組織鬆散的「自由敘利亞軍」(Free Syrian Army)。這種外交舞台上的溫和派代表,與戰場上極端派主導的弔詭局面,構成了2013年初敘利亞局勢最核心的矛盾。阿拉伯聯盟在多哈授予「全國聯盟」合法席位的決定,雖然在道義與政治上具有重要意義,卻無法改變一個根本性的事實:這個被承認的政治實體,對其名義上所代表的、日益碎片化與極端化的武裝力量,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控制力。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3年3月26日的多哈,阿拉伯世界的權力中心,見證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外交承認儀式。在阿拉伯國家聯盟峰會的聚光燈下,敘利亞反對派領袖穆瓦茲・哈提卜,從卡達國王手中,接過了代表敘利亞的合法席位。這是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時刻,標誌著自2011年春天德拉的抗議聲浪演變為全國性起義以來,國際社會對巴夏爾・阿薩德政權合法性的最大一次集體剝奪。然而,在這場外交勝利的背後,卻是敘利亞反對運動本身,正走向深刻分裂與悲劇性轉折的序曲。

要理解多哈峰會的這一歷史性決議,必須將時鐘撥回至兩年前。2011年3月,受「阿拉伯之春」浪潮的鼓舞,敘利亞的和平示威,最初僅僅要求政治改革與公民權利。但阿薩德政權的回應,卻是毫不猶豫的鐵腕鎮壓。安全部隊的子彈,將和平的訴求,澆灌成了武裝反抗的種子。脫離政府軍的官兵,組成了鬆散的「自由敘利亞軍」(FSA),衝突迅速從街頭抗議,演變為一場殘酷的內戰。至2013年初,聯合國的統計數字顯示,死亡人數已超過七萬。戰爭摧毀了霍姆斯古城的街巷,將商業中心阿勒頗一分為二,並製造了數百萬的境內外難民。

在戰爭初期,阿拉伯世界內部對如何應對敘利亞危機,存在著明顯分歧。但隨著阿薩德政權的鎮壓手段日益血腥,以及其與什葉派伊朗的緊密聯盟關係日益凸顯,以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為首的遜尼派海灣君主國,逐漸將推翻阿薩德,視為削弱伊朗區域影響力、重塑中東權力平衡的關鍵一役。卡達,這個面積雖小卻擁有巨大財富與外交雄心的國家,在其中扮演了尤為積極的角色。時任國王哈馬德,利用其掌控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巨大輿論影響力,以及對敘利亞各路反對派別的雄厚資金與武器支持,將自己定位為「阿拉伯之春」的贊助人。2011年11月,正是在卡達與沙烏地的強力推動下,阿拉伯聯盟做出了中止敘利亞成員國資格的決定,為今日在多哈的場景,埋下了伏筆。

然而,扶植一個能夠有效替代阿薩德政權的政治實體,遠比外交孤立行動來得複雜。流亡海外的敘利亞反對派,從一開始就派系林立、內鬥不斷。最早成立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SNC),長期由穆斯林兄弟會與一批資深流亡知識分子主導,但其與國內的草根運動和前線戰士嚴重脫節,被譏諷為「酒店裡的革命家」。為了整合這些渙散的力量,並使其更具代表性、更能為持懷疑態度的西方國家所接受,2012年11月,在卡達與美國的共同策劃下,一場反對派大會同樣在多哈舉行。其成果,便是「敘利亞全國聯盟」(Syrian National Coalition)的誕生。這個新機構吸納了更多國內地方委員會的代表與叛逃的官員,並推舉了德高望重、形象溫和的前大馬士革烏邁耶大清真寺伊瑪目穆瓦茲・哈提卜,擔任其首任主席。

哈提卜的上任,一度為前景黯淡的反對運動,帶來了一線希望。他被視為是能夠團結各方、並與西方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樑性人物。然而,他很快便發現,自己所領導的,是一個被內部權力鬥爭與外部勢力干預,撕扯得支離破碎的組織。聯盟內部,世俗自由派與伊斯蘭主義者就未來國家的憲法與性質爭論不休;而卡達與沙烏地阿拉伯,則各自扶植親近自己的派系,透過金錢與武器的分配,來爭奪對反對運動的實際控制權。哈提卜本人,因試圖與阿薩德政權的部分官員進行有條件的對話,以尋求政治解決方案,而遭到聯盟內部強硬派的猛烈抨擊。最終,在峰會召開前夕,他以辭職的方式,表達了對這種內部消耗與外部壓力的極度失望。他雖迫於壓力出席了多哈峰會,但其「跛腳鴨」的身份,已讓這場外交承認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比政治分裂更為致命的,是戰場現實與外交舞台的嚴重脫節。在多哈的峰會大廳裡,溫和派的哈提卜被授予了象徵性的合法席位—但在敘利亞塵土飛揚的戰場上,真正奪取地盤、贏得戰鬥的,卻是那些被西方視為恐怖組織、連哈提卜本人都無法控制的極端主義派系—這種外交承認與戰場現實之間的巨大脫節,預示了主流反對派未來悲劇性的命運。自2012年以來,「努斯拉陣線」作為蓋達組織在敘利亞的官方分支,憑藉其來自全球聖戰網絡的人員與資金支持,以及其成員狂熱的戰鬥意志,迅速崛起。他們在與政府軍的戰鬥中,表現遠比裝備和組織都較差的「自由敘利亞軍」更為出色。對於許多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普通反對派士兵而言,誰能提供武器、誰能打勝仗,遠比誰在國外開會更重要。因此,「努斯拉陣線」的影響力,如滾雪球般迅速擴大,他們不僅控制了敘利亞北部的部分地區,其意識形態也開始滲透到許多其他的反對派武裝之中。

這種局勢,讓西方國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美國、英國與法國雖然在口頭上支持推翻阿薩德,但他們對「後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充滿了被極端主義者掌控的恐懼。他們害怕提供給溫和反對派的先進武器,最終會落入蓋達組織之手。這種恐懼,導致了他們在軍事援助上的猶豫不決與瞻前顧後,始終未能向反對派提供足以改變戰場均勢的決定性武器(如防空導彈)。哈提卜在峰會演說中,對國際社會的無力與不作為,發出了痛心疾首的質問。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薩德政權所獲得的堅定支持。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屢次動用否決權,為大馬士革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外交保護傘,其軍事顧問與武器供應也從未間斷。而來自伊朗的革命衛隊軍官、黎巴嫩真主黨的精銳戰士以及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則直接加入了戰鬥,為一度瀕臨崩潰的敘利亞政府軍,注入了關鍵的戰鬥力。

因此,2013年3月的這場多哈峰會,最終成為了一場充滿悲劇色彩的歷史註腳。它所給予敘利亞主流反對派的,是其最渴望、卻也最虛幻的禮物:一個合法的席位。這個席位,無法阻止其內部的分裂,無法扭轉其在戰場上的頹勢,更無法改變其逐漸被極端主義者邊緣化的命運。這場看似頂峰的外交勝利,實則是一個轉折點,它標誌著那場始於和平示威、由溫和派與世俗派主導的敘利亞革命的理想主義階段的終結。在其之後,敘利亞的戰場,將日益被更殘酷、更極端、更受外部勢力操縱的力量所主宰,最終演變為一場曠日持久的、席捲整個區域的代理人戰爭。

資料來源

Al Jazeera:Arab League welcomes Syrian opposition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3/3/27/arab-league-welcomes-syrian-opposition

The Guardian:Syrian opposition takes Arab League seat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mar/26/syrian-opposition-arab-league-seat

Reuters:Syrian opposition takes Syria's seat at Arab League summi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syria-crisis-arabs/syrian-opposition-takes-syrias-seat-at-arab-league-summit-idUSBRE92P0B520130326

The New York Times:Syrian Opposition to Fill Syria’s Vacant Seat at Arab League
https://www.nytimes.com/2013/03/27/world/middleeast/syrian-opposition-to-be-seated-at-arab-league-summit.html

BBC News:Syria opposition chief Moaz al-Khatib stands by resignation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1921319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The Syrian National Coalition
https://www.cfr.org/middle-east-and-north-africa/syria/syrian-national-coalition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The Nusra Front's Game in Syria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3/04/12/nusra-front-s-game-in-syria-pub-5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