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4年7月13日,隨著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保護邊緣」(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進入第六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發布緊急聲明,對該地區敵對行動的急劇惡化表示極度憂慮。他警告,以色列一旦發動地面攻勢,將「無疑會增加死亡人數,並加劇加薩走廊平民的苦難」。潘基文的聲明,反映了國際社會在目睹這場衝突以驚人速度螺旋式升級時的無力感與深切擔憂。截至當日,以色列國防軍已對加薩境內超過一千三百個目標實施空襲,而哈馬斯(Hamas)及其他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則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近千枚火箭彈。加薩衛生部門的統計顯示,巴勒斯坦方面的死亡人數已攀升至166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包括至少30名兒童,另有超過一千一百人受傷。以色列方面雖暫無死亡報告,但頻繁的空襲警報已使其南部和中部大片地區的正常生活陷入停頓。潘基文的警告,不僅是對人道災難的預警,也預示著外交斡旋的空間正迅速被戰場的殘酷邏輯所吞噬。
這場衝突的爆發,並非源於單一事件,而是一系列連鎖反應與長期積怨的總爆發。其直接導火線,可追溯至同年6月12日三名以色列青少年在約旦河西岸被綁架殺害的事件。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立即指控哈馬斯為幕後黑手,並隨即在西岸發動了名為「兄弟的守護者」(Operation Brother's Keeper)的大規模搜捕與鎮壓行動。在接下來的數週裡,數百名巴勒斯坦人被捕,其中大多是哈馬斯成員,以色列軍隊的行動引發了廣泛的巴勒斯坦民眾抗議與衝突。與此同時,加薩的武裝派別開始向以色列南部零星發射火箭彈,以回應以軍在西岸的行動。7月初,在三名以色列青少年的屍體被發現後,一名巴勒斯坦青少年在東耶路撒冷被以色列極端分子綁架並活活燒死,復仇的火焰徹底點燃了雙方的怒火。火箭彈襲擊的頻率與強度驟然升級,以色列隨即於7月8日正式宣布發動「保護邊緣」行動,一場全面的軍事對抗就此拉開序幕。
在此背景下,潘基文的警告顯得尤為迫切,因為所有跡象都表明,僅靠空襲已無法達成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儘管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了大量射向人口稠密區的火箭彈,但武裝派別的發射能力並未被有效遏制,甚至有火箭彈打到了特拉維夫、耶路撒冷乃至更北部的海法附近。更令以色列軍方擔憂的,是哈馬斯歷時數年建構的、用於滲透以色列境內發動攻擊的「跨境地道網絡」。這種地下威脅被視為無法單純依靠空中力量清除的「心腹大患」。因此,在以色列國內,要求發動地面戰爭以徹底摧毀地道、根除火箭彈威脅的政治與軍事壓力日益高漲。對於哈馬斯而言,承受猛烈空襲並持續發射火箭彈,則是其打破以色列與埃及長達七年封鎖的唯一籌碼。國際社會的調停努力,特別是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議,因未能滿足哈馬斯解除封鎖等核心訴求而陷入僵局。雙方的行動邏輯,已陷入一種致命的循環之中—以色列追求以武力重建威懾,哈馬斯則試圖以暴力打破封鎖—而這條路徑的終點,除了更多平民的死亡與更深的相互仇恨外,似乎別無他物。潘基文的聲明,正是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更血腥階段的最後警示。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4年7月13日,加薩走廊的天空被以色列F-16戰鬥機的呼嘯聲與火箭彈劃破天際的尖銳聲響所撕裂。當以色列代號為「保護邊緣」的軍事行動進入第六天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總部發出了一份充滿不祥預感的聲明。他對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敵對行動的持續惡化表達了「極度憂慮」,並特別警告,任何形式的地面入侵都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不僅會讓死亡人數急劇攀升,更會讓早已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的加薩平民,陷入更深的人道災難。這份聲明,是對一場正在失控的危機所發出的無力卻必要的吶喊。
自7月8日行動開始以來,以色列國防軍對這片被長期封鎖的、人口密度全球最高的沿海飛地,發動了自2012年「防務之柱」行動以來最為猛烈的空襲。根據軍方公布的數據,超過1300個目標遭到打擊,其中包括火箭彈發射陣地、武器庫、訓練營以及哈馬斯成員的住所。然而,在軍事術語的掩蓋下,是令人驚駭的平民傷亡。加薩衛生部門的報告顯示,死亡人數已達166人,超過1100人受傷。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的初步評估指出,死者中超過77%是平民,其中包括至少30名兒童。一幅幅家庭在睡夢中被炸彈夷為平地的慘狀,透過社交媒體與新聞畫面傳遍全球,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與此同時,哈馬斯及其盟友伊斯蘭聖戰組織等武裝派別,也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以色列官方稱,已有近千枚火箭彈從加薩射出,其中約兩百枚被「鐵穹」反導彈系統成功攔截。儘管以色列方面尚未出現死亡,但火箭彈的射程已覆蓋該國約70%的人口,從南部的阿什克隆、貝爾謝巴,到中部的特拉維夫都會區,甚至是以色列的政治心臟耶路撒冷,空襲警報聲成為數百萬以色列人日常的背景音。這種來自空中的持續威脅,不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讓以色列政府面臨著國內日益高漲的、要求採取更果斷行動的政治壓力。潘基文的警告,正是在這樣一個雙方都已深度投入、暴力邏輯壓倒一切的危險時刻發出的。
導火線與火藥庫:從西岸綁架案到全面戰爭
要理解2014年這場夏日戰爭的根源,必須將時鐘撥回到一個月前。6月12日,三名以色列神學院學生在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附近搭便車後失蹤。以色列政府立即將矛頭指向其宿敵哈馬斯,儘管後者並未立即宣稱負責。總理納坦雅胡誓言「哈馬斯將為此付出代價」,並隨即在西岸發動了代號為「兄弟的守護者」的大規模軍事搜捕行動。這場行動的規模遠超一次單純的搜救,更像是一場旨在系統性打擊與削弱哈馬斯在西岸政治與社會基礎的全面行動。在接下來的18天裡,以色列軍隊逮捕了超過5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部分是哈馬斯在2011年換囚協議中獲釋的成員,並搜查了上千戶家庭與機構,造成至少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以色列在西岸的強力鎮壓,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連鎖反應。加薩走廊的武裝派別,作為對西岸同胞的「聲援」,開始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起初規模零星,但頻率逐漸增加。局勢的轉折點出現在6月30日,當三名失蹤以色列青少年的屍體在希伯倫附近被發現時,整個以色列社會陷入了震驚與悲憤之中。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迅速升溫,復仇的呼聲甚囂塵上。7月2日凌晨,16歲的巴勒斯坦少年穆罕默德·阿布·赫迪爾在東耶路撒冷的舒法特社區被三名以色列極端分子綁架,並被帶到附近的森林中毆打並活活燒死。這起殘酷的報復性謀殺,徹底點燃了巴勒斯坦社會的怒火,東耶路撒冷與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城鎮爆發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騷亂。
在此背景下,加薩的火箭彈襲擊驟然升級為密集的彈幕,以色列南部地區的空襲警報晝夜不息。納坦雅胡的安全內閣在經歷了數日的辯論後,最終授權軍方採取決定性行動。7月8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正式宣布「保護邊緣」行動開始,F-16戰鬥機、武裝直升機與海軍艦艇開始對加薩走廊的目標進行系統性、大規模的轟炸。一場始於西岸綁架案的局部危機,就這樣在冤冤相報的血腥循環中,演變成了一場全面的戰爭。
地面進攻的誘因:地道威脅與威懾的重建
在潘基文發出警告的當下,擺在以色列決策者面前的核心問題是:僅靠空襲能否實現其戰略目標?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以色列為此次行動設定了兩大目標:一是恢復南部的平靜,徹底終結來自加薩的火箭彈威脅;二是重創哈馬斯及其他武裝派別的軍事能力,重建以色列的威懾力。然而,經過近一周的猛烈空襲,哈馬斯的火箭彈發射能力雖受打擊,但遠未被摧毀。其指揮與控制系統,很大程度上深藏於地下的隧道網絡之中,使其具備了相當的韌性。
更令以色列軍事和情報部門感到不安的,是哈馬斯精心構建的「攻擊型地道」。這些地道的複雜程度與戰略意圖,遠超以往用於從埃及走私物資的簡易隧道。它們深入以色列境內數百米甚至數公里,出口被偽裝在以色列邊境社區附近的灌木叢或田野中,其設計目的是讓哈馬斯的精銳武裝人員能夠在戰時發動突襲,襲擊以色列的軍事哨所、綁架士兵或對平民社區發動恐怖襲擊。7月8日行動開始當天,以軍就挫敗了一起哈馬斯蛙人部隊從海上滲透的企圖。對於生活在加薩周邊「集體農場」(Kibbutz)的以色列居民而言,這種來自地下的未知威脅,所造成的恐懼甚至超過了火箭彈。
以色列軍方高層普遍認為,只有地面部隊進入加薩,逐一發現並摧毀這些地道的入口與主體結構,才能徹底消除這一威脅。空襲或許能炸毀部分已知的隧道出口,但對於整個地下網絡的「神經中樞」,則無能為力。因此,在媒體鏡頭前,可以看到以色列國防軍的步兵、裝甲兵與工兵部隊正在加薩邊境集結,超過四萬名預備役人員已被徵召入伍。地面進攻的戰爭機器已經啟動,問題不再是「是否」發動,而是「何時」以及「以多大的規模」發動。
這場迫在眉睫的地面戰爭,是雙方戰略目標與現實手段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催生的必然結果。對於哈馬斯而言,在承受巨大傷亡與破壞的同時,它唯一的制衡手段leverage就是持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並威脅使用地道發動攻擊,以此迫使國際社會介入,並最終達成其核心政治目標:解除以色列與埃及對加薩長達七年的陸海空封鎖。不解除封鎖,一切停火都只是暫時的,下一輪衝突的種子早已埋下。對於以色列而言,任何不能確保南部邊境長期安寧、不能拔除地道這一心腹大患的停火協議,都將被視為是戰略上的失敗。在這種零和博弈的思維主導下,潘基文的人道主義呼籲,儘管充滿道義上的正當性,卻難以撼動雙方根深蒂固的安全焦慮與政治盤算。加薩的命運,似乎正無可挽回地滑向一場更深、更血腥的深淵。
資料來源
Reuters: U.N. chief voices alarm at increased Gaza violence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palestinians-israel-un-idUSKBN0FI0X820140713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OCHA): Gaza Emergency Situation Report (as of 13 July 2014)
https://www.ochaopt.org/content/gaza-emergency-situation-report-13-july-2014-1500-hrs
BBC News: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UN warns of Gaza ground offensive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8281137
The Guardian: UN chief warns of Israeli ground offensive in Gaza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jul/13/un-chief-warns-israel-gaza-ground-offensive
Al Jazeera: UN chief warns against Israeli ground invasion of Gaz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4/7/13/un-chief-warns-against-israeli-ground-invasion-of-gaza
B'Tselem - The Israeli Information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in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Fatalities in 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
https://www.btselem.org/protective_edge_2014/fatalities
The New York Times: Israel Weighs Ground Invasion of Gaza to Halt Militants’ Rocket Attacks
https://www.nytimes.com/2014/07/14/world/middleeast/israel-weighs-ground-invasion-of-ga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