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夢想的昂貴代價:美國游泳選手的養成體系與財務現實

國家體育資助模式對運動員生涯與競技公平的影響

· 權力結構-美國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21年7月28日,當全球觀眾的目光聚焦於東京奧運會泳池中運動員們的矯健身影時,一項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這些榮耀時刻背後,一個往往被忽略的現實—在美國,培養一名有潛力衝擊奧運的游泳選手,是一項需要長達十數年、耗資數十萬美元的巨大個人及家庭財務投資。與世界上許多其他體育強國不同,美國的奧林匹克運動體系並非由政府直接資助。這一獨特的模式,使得運動員的養成之路,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一個由私人俱樂部、大學體育(NCAA)系統以及商業贊助所構成的複雜網絡,同時也為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與不確定性。

成為一名頂尖游泳選手的成本,從童年時期便開始累積。初期的私人課程每月花費可達數百美元,而要進入競技軌道,則必須加入專業的游泳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是美國游泳人才的搖籃,但其費用不菲。以全美頂尖的首都游泳俱樂部(NCAP)為例,其2021年精英組別的年費約為5860美元。從8歲到18歲,僅俱樂部會費一項,一名選手家庭的投入就可能高達4萬美元。除了訓練費用,高科技的競賽泳衣—單價可達600美元且壽命極短—、泳鏡泳帽、營養師、物理治療師以及參加全國各地比賽所需的差旅費用,都是一筆筆可觀的開銷。根據美國游泳協會(USA Swimming)的估算,一名有奧運希望的游泳選手,每年的總花費可達2.5萬至4萬美元。

在缺乏政府直接財政支持的背景下—自1978年《業餘體育法》通過以來,美國奧林匹克與帕拉林匹克委員會(USOPC)便不再接受聯邦政府的資助—運動員的收入來源極為有限。大多數奧運級別的選手,年收入低於2萬美元,主要來自於其運動管理機構(如美國游泳協會)發放的少量津貼、比賽獎金以及零星的個人贊助。這筆收入,往往不足以完全覆蓋他們高昂的訓練成本,更遑論維持生計。因此,美國運動員的養成,實際上高度依賴兩條路徑:一是進入頂尖的大學體育(NCAA)體系,利用大學提供的獎學金、頂級的訓練設施、教練團隊與醫療支持,來完成其職業生涯中最關鍵的成長階段,這在實質上構成了高等教育系統對奧運體系的一種間接補貼。二是選擇跳過大學,直接轉為職業運動員,如游泳選手麥可·安德魯(Michael Andrew)的模式,但這意味著所有費用都需自理,是一場高風險的財務賭注。

最終,這套體系形成了一個陡峭的金字塔結構。絕大多數運動員在金字塔的底部和中層,為實現夢想而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唯有極少數能夠站上奧運領獎台、成為家喻戶曉明星的運動員,例如麥可·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才能夠獲得來自大品牌的巨額個人代言合約,從而實現財務上的成功。這種「贏者通吃」的模式,引發了一個根本性的政策問題:一個高度依賴家庭財力與商業市場的體育養成系統,是否會因其高昂的准入門檻,而將許多來自非富裕家庭、但同樣具有天賦的潛在人才,排除在外?這不僅關乎競技的公平性,也直接影響到國家整體人才庫的深度與廣度。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當泳池邊的發令槍響起,世界在瞬間變得寂靜。觀眾的目光,都凝聚在那幾位站在出發台上、身形宛如雕塑的運動員身上。隨後,是入水的轟鳴,是手臂劃破碧波的聲響,是每一次轉身與衝刺時迸發出的力量與美感。在短短幾十秒或幾分鐘的時間裡,他們將十數年的艱苦訓練,濃縮成一次對極限的挑戰。這,是奧林匹克運動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然而,當我們為領獎台上冉冉升起的星條旗而感動時,或許很少有人會去探究,這面旗幟的背後,承載著運動員及其家庭怎樣的付出—不僅是汗水與淚水,還有真金白銀的巨大投入。

在東京奧運會的熱潮中,我們見證了美國游泳隊的輝煌。但這些榮耀的背後,是一套獨特且充滿挑戰的運動員養成體系。與世界上許多由國家體育總局主導、運動員享受「舉國體制」保障的國家不同,美國的奧林匹克之路,是一條高度市場化、個人化的征途。

夢想的價目表:一條用美元鋪就的泳道

一切的開始,往往源於童年時對水的熱愛。但要將這份熱愛,轉化為競技場上的實力,第一步就需要跨過金錢的門檻。初級的游泳課程,在紐約等都會區,每月花費可輕易超過300美元。而當一個孩子展現出天賦,決心投入專業訓練時,真正的投資才剛剛開始。

美國的競技游泳,其根基深植於一個遍布全國的私人俱樂部網絡。這些俱樂部,是培養奧運選手的搖籃,它們提供了專業的教練指導與符合奧運標準的訓練場地。然而,精英級別的訓練,其價格也同樣是精英級別的。以被譽為全美第一的首都游泳俱樂部(NCAP)—菲爾普斯與凱蒂·霍夫等奧運獎牌得主的母校—為例,其頂級組別的年度會費,在2021年已接近6000美元。通常,選手們在8至12歲之間便會加入俱樂部,開始長達十年的系統性訓練。這意味著,在進入大學之前,一個家庭僅在俱樂部會費上的支出,就可能累計達到4萬美元甚至更高。

這還遠非全部。在游泳這項看似裝備簡單的運動中,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高昂的開銷。頂級選手所穿著的「科技泳衣」,採用高壓縮、低阻力的特殊面料製成,其價格動輒數百美元—女子款式可高達600美元—且極易破損,壽命可能僅限於一兩場重要賽事。一位精英選手一年花費2000美元在幾件泳衣上,並非罕見。除此之外,為了在毫秒之間爭勝,選手們還需要一個由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體能教練等專家組成的支持團隊。而參加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資格賽所需的旅費、住宿費與報名費,更是另一筆持續不斷的支出。綜合計算下來,美國游泳協會估計,一位有志於衝擊奧運的選手,其每年的訓練相關總開銷,約在2.5萬至4萬美元之間。這是一筆足以與大學學費相提並論的年度投資。

美國模式的獨特性:一個沒有政府資助的奧運委員會

為何美國運動員需要自行承擔如此高昂的費用?這源於其國家體育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設計。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業餘體育法》(Amateur Sports Act),該法案確立了美國奧林匹克與帕拉林匹克委員會(USOPC)作為一個由國會特許的非營利組織的地位。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該法案規定,USOPC及其下屬的各單項運動協會(如美國游泳協會),不得接受聯邦政府的直接財政撥款。

這一決策的初衷,是為了確保美國的體育事業,能夠獨立於政府的政治干預。其資金來源,完全依賴於電視轉播權的銷售、企業贊助以及社會捐贈。這種模式,使得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奧運代表隊不由政府資助的主要體育強國。其直接後果是,USOPC與各單項協會雖然會為頂尖的國家隊選手提供一定的津貼與獎金支持—美國游泳協會每年約花費1000萬美元用於支持其國家隊選手—但這些資助,相對於選手們龐大的訓練開銷而言,往往是杯水車薪。根據統計,絕大多數有奧運希望的美國運動員,其年收入不足2萬美元,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兩條路徑的抉擇:NCAA的庇護與職業化的賭注

在這樣一個「自負盈虧」的環境中,美國的游泳選手們,通常有兩條主要的路徑可供選擇。

第一條,也是最為傳統和普遍的,是「大學體育路徑」。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的第一級別(Division I)大學,擁有全世界最頂尖的體育設施、教練團隊與運動科學支持系統。對於游泳選手而言,獲得一所頂尖大學的游泳獎學金,意味著在未來四年中,他們可以免費使用奧運級別的泳池、接受世界級教練的指導,並享受由學校提供的物理治療、醫療保障與學業輔導。這在實質上,是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為奧林匹克體系提供的一種巨額的間接補貼。絕大多數美國奧運游泳選手,都曾是NCAA體系中的明星運動員。

第二條,則是更為艱險的「職業化路徑」。少數極具天賦的選手,會選擇在高中畢業後,跳過大學階段,直接轉為職業運動員,將所有精力集中於奧運備戰。游泳選手麥可·安德魯便是其中的代表。這條路的優勢在於,選手可以更早地接受商業贊助,並完全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安排訓練計劃。然而,其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費用,從教練薪水到泳池租金,都必須由運動員個人或其家庭承擔。這是一場高風險的投資,只有極少數能夠在商業市場上證明自己價值的頂尖選手,才能夠承擔。

公平性的拷問:金錢是否正在定義天賦的邊界?

無論選擇哪條路徑,美國游泳選手的養成模式,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現實:這是一項高度依賴家庭經濟實力的精英運動。一個出身於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即便擁有百年一遇的游泳天賦,也很可能因為其家庭無法負擔長達十數年的高昂訓練費用,而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被迫提前擱淺。

這種模式,引發了一個嚴肅的政策性問題:當一個國家的體育人才選拔體系,在事實上設立了如此之高的財務門檻時,它是否還能確保實現機會的公平?我們是否正在因為經濟因素,而錯失那些潛在的未來冠軍?這個問題,不僅僅關乎體育,它也觸及了美國社會關於機會平等的更廣泛的討論。

美國游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贏得的每一枚獎牌,其背後不僅閃耀著個人才華與奮鬥的光芒,也折射出一個複雜、昂貴且高度競爭的養成體系的運作軌跡。這是一個成功地將市場力量與精英教育資源相結合,從而持續產出頂尖選手的模式。然而,當我們為泳池中的英雄們歡呼時,或許也應當思考,如何能讓通往那片光榮水域的泳道,為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敞開得更寬一些。

資料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Much It Costs to Be an Olympic Swimmer
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wsj-explains/how-much-it-costs-to-be-an-olympic-swimmer

USA Swimming: USA Swimming Foundation: The Cost of Swimming
https://www.usaswimming.org/foundation/impact/the-cost-of-swimming

Team USA (U.S. Olympic & Paralympic Committee): About the USOPC
https://www.teamusa.com/about-the-usopc

Forbes: The Cost Of Being An Olympian
https://www.forbes.com/sites/dianefawcett/2021/07/20/the-cost-of-being-an-olympian/

Time Magazine: Most U.S. Olympic Athletes Aren't Rich. Here's What It Costs to Go for Gold
https://time.com/6081139/olympics-athlete-pay-costs/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price of gold: The financial toll of chasing an Olympic drea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sports/olympics/2021/07/21/olympics-athlete-cost/

SwimSwam: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Be a Swimmer?
https://swimswam.com/how-much-does-it-cost-to-be-a-swi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