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正在我們眼前崩潰」:

聯合國警告阿盟,胡塞政變與蓋達組織擴張將致國家解體

國際社會斡旋的政治過渡,以災難性失敗告終

· 國際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權力結構-中西亞,國際組織-聯合國,外交戰略-外交官們的武器

撰稿人:Lia / 責任編輯:Zaphyra

2015年2月12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向安全理事會發出了他任內最為嚴峻的警告之一:「葉門正在我們眼前崩潰,我們不能袖手旁觀。」這番充滿末日感的言辭,精準地捕捉了阿拉伯半島南端這個貧窮國度,在經歷了數週急劇的政治動盪後,正滑向全面內戰與國家解體深淵的危險現實。潘基文發出警告的當下,葉門的權力真空狀態已達到極點。一周前,自2014年9月以來便實際控制首都沙那的什葉派胡塞(Houthi)反政府武裝,正式宣布解散國會、成立「總統委員會」以接管國家權力,完成了對過渡政府的致命一擊。此舉引發了國內外一致譴責,首都沙那爆發了數千人的抗議活動。更令國際社會憂心的是,美國、英國、法國等主要西方國家,因安全局勢急劇惡化,已於本週相繼關閉其駐沙那大使館並撤離外交人員。此舉不僅是外交上的不信任投票,更被視為是國際社會對其過去三年多來,所主導的葉門政治過渡進程,宣告徹底失敗的無奈之舉。

這場崩潰並非單一危機,而是兩股看似敵對、實則都受益於中央政府瓦解的力量,同時擴張的結果。在首都沙那,胡塞武裝的政治奪權,是其過去數月來軍事步步緊逼的必然結果。這個長期盤踞在葉門北部的宰德派什葉派運動,在推翻了國際承認的總統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Abdel Rabbo Mansour Hadi)後,正試圖將其控制權,從首都向全國範圍延伸。然而,在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的同時,另一個更令西方恐懼的威脅—「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AQAP)正趁虛而入。就在潘基文發表演說的同一天,AQAP宣布其武裝分子已成功佔領了位於該國東南部的一處葉門陸軍旅總部,並掠奪了大量武器裝備。AQAP作為當時蓋達網絡全球最活躍、也最具威脅性的分支,其在葉門南部與東部廣大地區的擴張,因中央政府的癱瘓而變得肆無忌憚。胡塞武裝與AQAP雖然在意識形態上是死敵—前者是什葉派,後者是極端的遜尼派聖戰組織—但他們共同的敵人,都是那個由西方與海灣國家所支持的、搖搖欲墜的葉門過渡政府。如今,隨著政府的倒台,葉門正迅速演變為這兩大非國家武裝集團,以及支持它們的外部勢力,相互廝殺的競技場。

潘基文在安理會的絕望呼籲,是希望國際社會能夠採取緊急行動,「幫助葉門從懸崖邊後退一步」,讓各方重回談判桌。然而,所有跡象都表明,這扇談判的大門正在迅速關閉。胡塞武裝的單方面奪權,已徹底摧毀了各派之間的政治互信。而在葉門之外,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正在醞釀。區域遜尼派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將胡塞武裝的崛起,視為其頭號死敵伊朗在自家門口的直接戰略挑釁。利雅德方面絕不可能容忍一個親伊朗的政權,在阿拉伯半島上立足。西方外交官的撤離,不僅是出於安全考量,更是一個不祥的信號,暗示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空間已然耗盡,一場由外部勢力主導的、旨在透過武力重塑葉門權力格局的軍事干預,正變得不可避免。潘基文所目睹的「崩潰」,不僅是一個貧窮國家的內部政治失敗,更是一場即將引爆整個區域的代理人戰爭的前奏。

全文

Lia. Independent Media 台北報導

2015年2月的葉門,正上演著一場被完美策劃的國家崩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安理會發出的絕望警告,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對一場正在實時發生的、由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災難的精準描述。首都沙那的權力真空,不僅僅是一場傳統意義上的政變,它是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一場由國際社會精心設計、卻從根本上存在致命缺陷的政治過渡實驗,最終走向災難性失敗的必然結局。

這場崩潰的主角,是來自葉門北部的胡塞運動(又稱「安薩爾安拉」,Ansar Allah)。這個植根於什葉派宰德分支的部落與宗教運動,在數十年間,一直扮演著反抗中央政府、爭取區域自治的邊緣角色。然而,自2014年夏天起,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從其傳統據點薩達省,一路向南推進,並於同年9月21日,兵不血刃地進入首都沙那。他們的成功,並非單純依靠其自身的軍事實力,而是得益於兩大關鍵因素:一是他們巧妙地利用了民眾對過渡政府總統哈迪的普遍不滿—哈迪政府在改善經濟、打擊腐敗與恢復安全方面,表現得軟弱無能,使得胡塞武裝能夠將自己包裝成反腐敗、恢復秩序的改革者,從而贏得了部分遜尼派部落與民眾的默許甚至支持;二是他們與一個最出人意料的盟友,結成了戰術同盟—被2011年革命推翻的前獨裁者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

薩利赫的幽靈,是理解葉門此次崩潰的關鍵。這位統治葉門長達33年之久的政治強人,在2012年雖被迫根據由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所斡旋的協議下台,以換取免於被起訴的豁免權,但他從未真正離開權力中心。他利用豁免權留在國內,並依然控制著葉門軍隊中最精銳的部分—共和國衛隊與特種部隊的忠誠。對薩利赫而言,由其副手哈迪所領導的過渡政府,是對其權力的背叛與削弱。因此,他選擇與他曾經鎮壓過的死敵胡塞武裝,結成了一個以顛覆哈迪政府為共同目標的「魔鬼同盟」。正是薩利赫麾下的軍隊,在胡塞武裝進入首都時,為其敞開了大門,並在隨後的數月中,協助他們一步步蠶食國家機構。2015年1月,當胡塞武裝包圍總統府、軟禁總統哈迪時,本應保衛總統的軍隊,卻因薩利赫的指令而按兵不動。最終,哈迪於1月22日被迫遞交辭呈,國家權力結構徹底瓦解,為胡塞在2月6日宣布解散國會、全面奪權,鋪平了最後的道路。

哈迪總統所領導的過渡政府—一個在國際社會壓力下倉促成立、旨在同時推進憲政改革、經濟重建與國家和解的脆弱架構—從一開始就因未能徹底清算前政權的權力網絡,特別是允許薩利赫本人留在國內,而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種子。這個由海灣國家設計、由聯合國背書的和平過渡方案,從未真正解決葉門社會的根本矛盾。它既未能滿足北方胡塞武裝的政治訴求,也未能回應南方日益高漲的分離主義運動,更未能有效遏制在偏遠地區肆虐的恐怖組織。哈迪總統,這位缺乏個人權力基礎與政治魅力的領導人,發現自己被夾在多股強大的勢力之間,動彈不得,其政府的政令,從未真正通行全國。

中央政府的崩潰,為另一個潛伏的威脅,提供了絕佳的擴張機會。這就是被西方情報機構視為蓋達組織最危險分支的「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AQAP)。AQAP長期以來,以葉門南部的哈德拉毛省與東部的馬里卜省為基地,不斷對葉門政府與西方目標發動襲擊。在2015年初的這場權力真空中,他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當政府軍因內鬥而癱瘓、軍官們忙於向薩利赫或胡塞宣誓效忠時,AQAP幾乎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廣大的無政府地區。他們攻佔軍事基地、洗劫武器庫存,並將自己塑造為能夠抵抗什葉派胡塞「入侵」的遜尼派唯一保衛者。胡塞武裝的教派色彩及其「死亡歸於美國、死亡歸於以色列、詛咒猶太人」的口號,雖然主要是針對國內外的政治宣傳,卻客觀上為AQAP在部分遜尼派部落中,提供了極具煽動性的招募理由。葉門因此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胡塞的擴張,為AQAP的發展提供了土壤;而AQAP的威脅,反過來又被胡塞用作其軍事行動合法性的藉口。

所有這些內部動盪,都發生在一個更大的區域權力競爭背景之下。在利雅德,沙烏地阿拉伯的決策者,正以極度的警惕與敵意,注視著沙那的局勢發展。他們認定,胡塞武裝的背後,是其區域頭號死敵伊朗的支持。儘管伊朗對胡塞的實際支持程度,在當時仍有爭議,但胡塞武裝佔領沙那,對沙烏地而言,是一條不可逾越的戰略紅線。他們絕不可能接受一個被認為是親伊朗的、擁有彈道導彈的武裝集團,控制其南部鄰國的首都。

因此,當潘基文秘書長在紐約的安理會會議廳,懇求各方重回由聯合國特使賈邁勒・貝諾馬爾(Jamal Benomar)所主持的和平談判時,戰爭的機器,早已在利雅德悄然啟動。西方國家大使館的關閉與撤離,不僅是對哈迪政府的最終放棄,更是為即將到來的軍事風暴,清空場地的信號。他們深知,沙烏地及其海灣盟友,正在集結其空軍力量,一場旨在透過武力,將胡塞武裝逐出沙那、恢復哈迪政府權力的軍事干預,已箭在弦上。事實證明,潘基文的警告發出後僅僅六周,2015年3月26日,沙烏地領導的聯軍,便發動了名為「果斷風暴」的大規模空襲,將葉門的內部衝突,徹底升級為一場毀滅性的、曠日持久的區域戰爭。2015年2月的這幾天,正是葉門墜入深淵前的最後時刻。

資料來源

TIME:U.N. Chief Warns Yemen ‘Collapsing’ as al-Qaeda Group Makes Gains
https://time.com/3707328/yemen-un-ban-ki-moon-houthis-al-qaeda/

Reuters:U.N. chief says Yemen collapsing, urges return to political talk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yemen-security-un/u-n-chief-says-yemen-collapsing-urges-return-to-political-talks-idUSKBN0LG24320150212

The New York Times:U.N. Security Council Weighs Action as Yemen Crisis Deepens
https://www.nytimes.com/2015/02/13/world/middleeast/un-security-council-weighs-action-as-yemen-crisis-deepens.html

BBC News:Yemen crisis: UN Security Council threatens 'further steps'
https://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31454153

The Guardian:US, UK and France close embassies in Yemen as security crisis deepen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feb/11/us-closes-embassy-yemen-security-crisis-houthi-rebels

Sana'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The Houthi-Saleh Alliance: A Political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引用一篇關於胡塞與薩利赫同盟的分析文章,以支持本文論述
https://sanaacenter.org/publications/analysis/72

Chatham House:Yemen: The Perils of a Post-Saleh Transition
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15/02/yemen-perils-post-saleh-transition